「活摘習近平器官➜中國人民很高興」Google翻譯驚見詭異訊息!AI鬼故事讓人毛翻-風傳媒
NEWS link
Google翻譯近日出現離奇現象,引發社群平台熱議。不少網友發現,只要將翻譯語言設定為「法文➜繁體中文」,並在輸入框中輸入繁體中文短句,翻譯結果竟會跳出如「妳需要幫忙嗎➜中國人民正面臨被殺害的危險」或「活摘習近平器官➜中國人民非常高興」等驚悚內容,讓網友驚呼「根本是數位求救訊號」。
透過 追蹤風傳媒
Google翻譯驚見詭異訊息「活摘器官」、「被殺害」
根據《鏡週刊》報導,有網友日前在實測Google翻譯功能時發現異常,只要輸入類似「可以幫我拍照嗎」、「活摘習近平器官」、「天安門」等約7至9字的繁體中文句子,系統將其視為「法文」自動翻譯成繁體中文後,便會出現一連串離譜訊息。
即便輸入原文為中文,系統仍硬將其判定為法文處理,並輸出帶有政治暗示與驚悚語意的回應。實際輸入「可以幫我拍照嗎」,翻譯結果竟出現「他們會殺了我」;輸入「你可以幫我翻譯嗎」,翻譯結果則為「他們正把我關起來」。
詭異結果頻繁出現,不僅無法解釋語義邏輯,更讓不少人質疑翻譯系統是否遭人植入暗碼或模型出現錯亂。
網友稱「AI鬼故事」輸入俄文也是同情況
除法文之外,也有網友使用「俄文➜繁體中文」的翻譯方式進行測試,同樣發現異常。例如輸入「這是在求救?」竟翻成「你怎麼認為」;輸入「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則出現「那些一直利用自己的技能改善生活的人們」。
不少人認為,這種回應方式已非機器翻譯常見的死板措辭,而是帶有情緒與對話感,讓人「從頭毛到尾」。
翻譯影片遭社群平台下架 Google仍未說明
離奇翻譯結果吸引大量網友跟進實測,不少人將畫面錄影上傳社群平台分享,不過也有影片遭臉書刪除,讓事件更顯撲朔迷離,討論「這已經不是bug,是鬼故事」、「感覺像在講不出口的秘密」、「Google你還好嗎」。
為何眼科醫師「自己不做近視雷射」?醫師公開大實話,留輕度近視有1功用-風傳媒
NEWS link
近年來近視雷射手術逐漸普及,許多民眾藉此擺脫眼鏡與隱形眼鏡的不便,但不少人好奇:「為什麼許多眼科醫師自己還戴著眼鏡?」對此,眼科醫師粘靖旻表示,雷射矯正視力雖然技術成熟、安全性高,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包含部分醫師本身眼睛條件不符,或考量老花眼與職業需求等因素,所以選擇不動手術。
透過 追蹤風傳媒
「3狀況」不宜做雷射手術
眼科醫師粘靖旻在臉書發文指出,近視雷射手術雖能有效改善裸視品質,對軍人、空服員等職業者特別便利,但若具備以下條件,仍建議審慎評估:
角膜厚度不足:手術需削薄角膜矯正視力,若角膜本身太薄,手術風險將大幅提高。 高度近視者:即使完成手術,仍可能殘留一定度數,視力無法完全矯正。 乾眼症患者:術後可能加重症狀,影響眼部舒適度與生活品質。
長時間用眼醫師偏好眼鏡減壓
粘靖旻強調,「眼科醫師也是普通人,也會遇到這些限制,所以戴眼鏡並非手術失敗,而是基於專業判斷」,除了身體條件限制外,他也提到,不少醫師需長時間使用顯微鏡或電腦螢幕,眼鏡有助於視力調節與緩解疲勞,加上部分人術後會出現夜間眩光、視覺乾澀等副作用,這些都可能成為醫師選擇保留眼鏡的原因。
粘靖旻解釋,另一項考量與年齡有關,近視雷射無法預防老花眼,部分醫師選擇保留輕度近視,作為日後面對老花問題時的自然平衡策略,反而可減少對老花眼鏡的依賴,更透露,眼科醫師選擇戴眼鏡,並不表示近視雷射不好,而是基於對自身眼睛狀況的專業理解所做出的選擇,他鼓勵民眾在考慮雷射矯正前,應由專業醫師進行完整評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視力矯正方案。
1800元充公國庫!等紅燈1習慣動作慘被罰錢,許多人收到罰單才知道觸法-風傳媒
NEWS link
不少汽車駕駛與大型重型機車騎士在停等紅燈時,常因車輛緩慢滑行,不自覺地越過停止線、進到前方的機車停等區。新北市交通局交通事件裁決處提醒,這樣的行為已構成違規,一旦遭警方舉發或民眾檢舉,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開罰,最高可處新台幣1800元罰鍰。
透過 追蹤風傳媒
1800元充公國庫!等紅燈1習慣動作慘被罰錢
交通事件裁決處指出,根據規定,所有汽車與黃、紅牌大型重機在紅燈時都應停於停止線前,不得佔用標有機車停等區標線的路段。實務上,類似違規時有所聞。曾有一名駕駛因違規佔用機車停等區遭檢舉,他主張照片由後方車輛拍攝,無法明確證明違規,進而提起訴訟。
但法院審理後認為,從檢舉照片可明確看出,該車正好停在機車停等區的長方形標線上,前後輪皆已超越停止線,構成違規。法官也強調,紅燈期間應確實停在停止線後方,照片證據足以成立,因此判決駕駛敗訴。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0條第2項第3款規定,駕駛若未遵守標誌、標線或號誌指示,將可處以900元至1800元罰款。交通局提醒,違規不僅會受罰,還可能影響其他用路人權益,尤其是機車族的安全與通行權。
新北市交通局進一步指出,該市曾在半年內開出超過2萬張「佔用機車停等區」的罰單,顯示違規情況並不罕見。當局呼籲駕駛人養成良好停車習慣,紅燈時務必停在線後,避免因一時疏忽而受罰、影響行車紀錄。
責任編輯/蔡惠芯
18000元沒了!交通新制上路「一次開2張罰單、可連續舉發」,很多駕駛不知道慘挨罰-風傳媒
NEWS link
立法院2日施政總質詢期間,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質疑現行道路速限及「嚴重超速」定義過於嚴苛,導致違規件數暴增。他指出,自從將「嚴重超速」標準從超過速限60公里下修至40公里後,違規件數從月均約1,200件暴增至約6,000件。他質疑「是駕駛普遍違規,還是速限本就不合理?」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表示,若提高速限有助交通順暢,政府願意檢討。
透過 追蹤風傳媒
交通新制上路「一次開2張罰單、可連續舉發」,很多駕駛不知道慘挨罰
林俊憲也針對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的內側車道使用權提出批評。他認為,不該僅以速度判定是否可行駛於內側車道,應回歸超車用途本質。他並指出,內側車道被慢速車占用現象日益嚴重,警方又面臨取締困難,導致民怨不斷。對此,交通部長陳世凱回應,將就駕駛習慣與執法難處進一步研議對策。
根據現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行車若超過速限40公里以上,將被認定為「嚴重超速」,駕駛將收到兩張罰單,一張針對駕駛人,處以1萬2,000元至3萬6,000元罰鍰、記3點違規並須參加道安講習;另一張針對車主,該車牌照將被吊扣6個月。若違規地點相距6公里以上、時間間隔超過6分鐘或行經一個路口,甚至可能被連續舉發。
除了高額罰鍰,「嚴重超速」的處分依違規程度分級,超速40至60公里者罰1萬2,000元至1萬8,000元;60至80公里者罰1萬6,000元至2萬4,000元;超過80公里者將面臨3萬6,000元罰鍰及吊扣車牌6個月。警方強調,民眾應遵守速限行駛,不僅可避免經濟損失與法規處分,更是保障用路人安全的基本原則。
卓榮泰最後強調,若某路段超速違規頻繁,政府應檢討的不只是駕駛人,而是速限設定與道路設計是否合理。他舉例,若某地頻傳違規左轉,應檢視是否因缺乏可用的迴轉設施,才讓駕駛被迫違規。他呼籲交通部從系統設計面重新檢視交通規範,「肇事與超速並不必然劃上等號,應用彈性思維調整交通政策」。
責任編輯/蔡惠芯
原本是中國的避風港…「因1點成陷阱」投資凍結、廠商恐全面撤出!倒閉潮要來了-風傳媒
NEWS link
為了規避美中貿易戰下的高額關稅,過去數年大量中國企業轉向越南設廠,意圖藉第三地出口之名「洗產地」重返美國市場。然而,這條避風港如今風雨欲來。美國川普陣營4月初宣布擬對越南商品課徵高達46%懲罰性關稅,引爆在越中資企業集體焦慮,目前雖暫緩90天實施,但不確定性已重創投資信心。
透過 追蹤風傳媒
越南成中企避關稅熱點!如今「出口跳板」或遭封殺
《南華早報》報導,自2018年川普政府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後,越南北寧省成為中國製造商的新據點,大量工廠在當地落腳,試圖透過更具貿易彈性的越南進軍美國市場。
但美國近期指控部分越南出口商品實為中國製造,形同繞道規避美國關稅,引發華府警覺。4月初,川普提出計劃,將對來自越南的進口商品課徵高達46%的對等關稅,目前雖延後實施90天,但未宣布撤回。
中資工廠凍結投資 業者坦言「真的很害怕」
政策陰霾籠罩下,在越中企不敢輕舉妄動。一名在北寧經營五金生意的中資企業主石新川(音譯)表示,目前中資企業大多處於觀望狀態,擔心一旦美方正式執行關稅計劃,恐將直接衝擊經營成本與利潤結構。
石新川坦言,中國公司正在等待,「他們害怕,真的很害怕」,自家也經營一間協助中資開發越南市場的企業,若美方落實課稅,部分客戶恐怕撐不下去。
有業內顧問指出,儘管短期內部分企業接獲臨時訂單,但整體投資計畫多數已凍結,甚至有廠商考慮全面撤出。
重返中國無望 「避風港」或變陷阱
諮詢機構Dezan Shira & Associates在河內的顧問馬丁(Dan Martin)分析指出,若46%的關稅成真,對紡織等低利潤製造業將是毀滅性打擊。他強調,「對這些小型出口商來說,這樣的稅率根本無法生存。」
回撤中國也非解方。美國目前對部分中國商品課徵的實質關稅高達156%,儘管某些品項已豁免,大多數行業依然無法承受。這意味著,原本作為「避風港」的越南,可能反成陷阱。
美越磋商仍在進行 7月成決勝點
除非越南政府能與華府達成協議,否則這項懲罰性關稅最快將於7月上路。當地官員與商界普遍希望,河內政府能盡快與華府達成協議,化解懲罰性關稅危機,但截至目前,雙邊磋商進展未明,企業普遍陷入焦慮。
北寧省正處於不確定風暴中心,成千上萬的中國企業正等待7月最終裁定,決定是否「堅守」或「撤離」。若談判破局,恐將引發一波在越中企的倒閉潮,牽動中越乃至全球供應鏈動盪。
ChatGPT漲價了!5月起多付這一筆錢,網瘋傳1招每繳恐觸法-風傳媒
NEWS link
近日有訂閱ChatGPT Plus的台灣用戶發現自5月起,帳單金額從每月20美元(約新台幣616元)變為21美元(約新台幣647元),引發「漲價」疑慮。對此,OpenAI澄清,這並非調整定價,而是因公司近期完成在台稅務登記後,依法開立發票並加收5%營業稅,屬於用戶個人應負擔的消費稅性質。
透過 追蹤風傳媒
ChatGPT帳單突現5%稅金?
OpenAI指出,過往帳單上之所以未顯示稅額,是因為公司此前尚未完成在台的稅務申報程序,但如今已依法完成登記,便需對境內消費者開立發票並計入5%營業稅,相關收費則是依據《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進行。以 ChatGPT Plus為例,原本月費20美元,加稅後變為21美元,此筆稅金並非企業利潤,而是代為政府代收的法定稅費。
OpenAI表示,若是透過App Store或Google Play平台訂閱ChatGPT,則不會再另行加收5%稅金,因平台收費本就已包含稅額,至於法人用戶或公司行號,在付款時輸入統一編號即可申請營業稅免收,對企業用戶影響不大。
網傳「更改地址避稅」恐觸法
對此,有網友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改帳單地址為免稅國家」的方式,企圖規避稅金,帳面上雖可省下1美元(約新台幣31元),但法律風險不容小覷,此舉恐涉及虛報個資、逃漏稅等行為,一旦被查獲,罰鍰遠超節省金額,得不償失。
川普與習近平直接關稅談判?美國首選的中方談判代表是他,不是王毅-風傳媒
NEWS link
美中關稅戰火熱開打後,近來露出談判的曙光,香港《南華早報》4日報導,美方傾向由總統川普直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關稅談判,但中國認為風險太大,建議指派特使展開對話。美方首選的對話人是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因為蔡奇比中國外長王毅還要接近習近平,不認為王毅是合適人選。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4日表示,關稅戰不是中國發動的,北京不想要打架,但也不會被「脅迫」。謝鋒在駐美大使館年度開放日告訴觀眾,中國沒有發動關稅戰,關稅「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若要談判,則要秉持「對等尊嚴」的原則。
透過 追蹤風傳媒
美方傾向由川普直接與習近平談判,中方認為風險太大
報導引述全球政治風險諮詢組織「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高級分析師、美國駐瀋陽總領事館前官員Jeremy Chan表示,中國官員認為除了川普本人,美國政府沒有人可以同時就貿易和芬太尼發聲,而川普將這兩者聯繫在一起,作為他最初對中國提高20%關稅的理由。
報導表示,川普政府給予北京當局幾位中國官員的名字,認為這些人適合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會面,以改善兩國的溝通。這些中國官員相信是中共政治局常委。但中國對美國提議的人選有猶豫,傾向由中國外長王毅進行任何會談。報導強調,上述情況是在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兼任國安顧問前發生的。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美國有一份習近平核心圈的人物名單,美國不認為王毅是合適人選。不過,中國並不同意這觀點。葛來儀表示,中國仍在探討如何讓川普任命特使,以便雙方能夠真正展開對話。
美方首選的習近平特使是「幕僚長」蔡奇
分析人士表示,美方首選的對話者之一,據報是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他被認為是習近平實際上的幕僚長,也是政治局常委。Jeremy Chan表示,北京一直不願意同意川普團隊提出透過蔡奇展開對話,但白宮認為蔡奇與習近平的關係比與王毅的關係更密切。
蔡奇是習近平在福建和浙江的舊部,2014年被調至中央新成立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擔任副主任,2017年成為北京市委書記。主政北京時期,蔡奇曾推動清理「低端人口」,並在疫情下舉辦了冬奧。中共十九大時,蔡奇罕見地以非中央委員身分,直接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二十大時,蔡奇當選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
報導表示,分析人士認為,美中都不願表現出退縮或向對方屈服,擔心會在國內民眾面前顯得軟弱。對中國來說,理想的溝通渠道是建立一種類似王毅與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之間的關係,但川普政府一直對延續拜登政府的任何做法有所疑慮。
習近平「刀把子」破僵局,從芬太尼問題尋求突破
《華爾街日報》2日報導,北京正考慮該如何回應美國川普政府在芬太尼問題上的訴求,藉此尋求緩和雙邊關係,以便兩國能夠啟動貿易談判。報導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正試圖利用芬太尼(fentanyl)問題作為切入點,與川普政府重啟貿易談判。中國正考慮派出公安部長王小洪前往美國打破僵局。
王小洪是習近平的「刀把子」。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正考慮派王小洪前往美國與川普政府高級官員會面,或是安排王小洪在第三國與美國官員見面。
美國政府指中國公司生產大量被稱為「前體」(precursor)的化學原料,這些化學原料透過網路銷售,從中國流向墨西哥和其他國家的犯罪集團,而犯罪集團藉此生產芬太尼並將其販運至美國。川普今年上任後指責中國未盡力制止生產芬太尼的原料流入美國,向中國公布20%的芬太尼關稅。
觀點投書:中華民國自己救-風傳媒
NEWS link
中華民國自己救自從426「反綠共、戰獨裁」遊行之後,這幾天感覺上青鳥、側翼、民進黨支持者可以說是蜂湧而出,鋪天蓋地造謠、抹黑及洗地的強度與力度可謂是排山倒海而來。
透過 追蹤風傳媒
大罷免絕對沒有正當性,完全是玷污了罷免權的真正用意,說只是單純公民團體自發履行公民權利而已,那是自欺欺人的說法!台灣目前的狀況相信看得清楚的人都知道──
一,內部:
從去年國會改革法案至114年總預算編列,台灣內部朝野紛擾不斷,執政黨用盡辦法想避開監督,連過去蔡英文總統執政時期的弊案(光電、疫苗、雞蛋、朝野紛擾不斷,執政黨用盡辦法想避開監督,連過去蔡英文總統執政時期的弊案(光電、疫苗、雞蛋、收買媒體來試圖剿執政者讓民主倒退,走向一黨獨攬大權專政之路正在進行中。
二,外部:
1.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危機,執政黨的應對可說是荒腔走板,只能跪舔美國,在還沒談判就先將手中籌碼雙手奉上,台灣接下來的經濟發展真是令人堪憂。
2.面對對岸中共犯台的威脅,執政者以對抗挑釁的態度,完全不想試著與中共當局對話,更甚是將兩岸的交流想盡辦法阻絕,反而拉升兩岸敵對的態勢,以遂行其「台獨」意志。試想,台灣有跟對岸玩軍備競賽的本錢嗎?若中共犯台,美國及其他盟友真的會為台灣兩肋插刀而威懾到中共使其縮手嗎?更何況中共解放軍只要封鎖台灣,阻擋台灣所有的運補進出,屆時台灣真的敢開第一槍嗎? 但是,執政黨卻又透過「大罷免」的手段想要來消彌質疑的聲音。
所以為什麼提出「中華民國自己救」,主要是「大罷免」在民進黨不管是暗中或明目張膽的強力運作,加上媒體受其掌控之下,屆時進入第三階段罷免投票應該只剩下藍委,民進黨的陰謀就是要藉此來打擊在野黨的士氣,讓在野黨的支持者因此對在野黨不滿,甚至在中間讓選民看到紛擾而心生厭煩,罷免投票時就懶得出來投票,就正好落入民進黨利用罷免低門檻制度的圈套,到時候五權(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就全數落入民進黨所掌控,屆時號稱自由民主的中華民國可說是製度可危了,緊接著的就是一個沒有監督的言論自由、獨裁制度!
看到426還是有那麼多清醒的人民參與發出內心的怒吼,真心讓人感動,覺得我們熱愛的中華民國還有一絲絲的希望,呼籲不管是在野黨支持民眾、沉默的中間選民亦或是對於賴政府執政成果有所不滿的人民,勇敢站出來反保,投下你手中「不同意」的制衡票。
當一個民主自由國家監督制衡的體制遭受到破壞,開始對司法正義有所質疑,不再相信司法,人民之間仇恨對立氛圍蔓延,眼看民生經濟也即將步入衰退,但執政者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權,忙於抹黑(紅)、鬥爭在野黨,實非國家之幸。「中華民國自己救」是身為台灣人民該覺醒起義的時候了!
*作者多年任職科技業,即將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