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社會
政治
科技
生活
其他
RSS
二戰前蔣中正致函希特勒促中德合作 葉公超:無可訾議
柯建銘滿血回歸再露銳氣 綠營驚:恐拖累大罷免成果
NEWS link
蘋果iOS先獨享!Google Maps可自動掃描相簿儲存地點 不用再苦尋店名

08:30

5天國假投反對 勞團曝綠委曾提案…她嘆3特色一覽無遺
NEWS link
立法院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小年夜、勞動節、教師節、台灣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全國放假,民進黨團均投反對票。國民黨議員游淑慧在臉書貼文說,「夠清楚了嗎?這幾年國定假日修法過程,民進黨的三個特色一覧無遺...。」

游淑慧說,民進黨特色一「別人不可以,自己可以,雙標政黨」;特色二「說一套、做一套、偽君子」;特色三「以前說這樣,現在說那樣是換了位置換了腦袋」。

勞團人士葉瑾瑜在臉書貼出近年民進黨立委關於增加國定假日的提案紀錄,表示「賴清德、蕭美琴、劉世芳、吳思瑤,都榜上有名,清清楚楚!」葉說「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通過,為什麼民進黨要大崩潰?原因很簡單,因這恰恰證明民進黨2016年到2024年這8年期間,所有提案連署支持過「增加國定假日」法案的立法委員,全部都是在作秀!這些歷史資料都不會消失。

葉說,綠委提案理由各個洋洋灑灑、合理合法,但卻始終躺在立法院裡面沒有動靜,明明當時民進黨就是全面執政的政黨,為什麼兩度修惡勞基法可以做到?國定假日立法卻做不到?增加捍衛民主價值的假日做不到?

葉也問,為什麼2016年12月28日,時任立法委員的劉世芳,可以連署支持陳瑩的提案,提案說明是:以確保國民放假、恢復身心及自我發展之必要權利,實有立法之必要。爰擬具「國假暨文化節日實施條例草案」。結果,現在她自己當了內政部長,就覺得立法行不通了?

國民黨議員游淑慧則也在臉書貼文表示,「夠清楚了嗎?這幾年國定假日修法過程,民進黨的三個特色一覧無遺...。」

格陵蘭防務 美擬移交北方司令部
NEWS link
外傳美國打算將格陵蘭安全職責移交給北方司令部,同時與格陵蘭簽署「自由加盟協約」,將其納入勢力範圍。圖為格陵蘭的美國皮圖菲克太空基地。(法新社檔案照)

2025/05/11 05:30

考慮循太平洋島國模式 將格陵蘭納入勢力範圍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在美國總統川普對丹麥屬地格陵蘭島展現強烈野心之際,外傳五角大廈考慮將格陵蘭的安全責任,從歐洲司令部移交負責北美防衛的北方司令部,同時也考慮與格陵蘭簽署「自由加盟協約」(COFA),循美國與太平洋島國模式,將格陵蘭納入勢力範圍。

請繼續往下閱讀...

移出歐洲司令部 丹麥官員質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九日引述三名知情人士披露,川普政府正考慮將美國在格陵蘭的安全利益責任,轉移給主要負責保衛美國領土及監督南部邊境特遣隊等任務的北方司令部。此舉具有一定邏輯,因為格陵蘭在地理上是北美大陸的一部分,但從政治和文化而言,該島與歐洲關係密切,且是丹麥半自治領土。據了解,部分討論早在川普年初重返白宮前就在進行。

若美方將格陵蘭劃屬北方司令部,至少象徵性地將該島與丹麥分割開來,而丹麥仍是美國歐洲司令部的轄區。不過,丹麥官員憂心,此舉是在暗示格陵蘭不是丹麥的一部分。一位美國官員表示,支持者認為,儘管格陵蘭設有美軍基地,但因距離歐洲司令部在中歐的指揮中心較遠,有時會受到忽視。

與此同時,「路透」九日指出,白宮正考慮循美國與太平洋島國維持密切聯繫的模式,將格陵蘭納入勢力範圍,即與格陵蘭簽署「自由加盟協約」,給予該島特殊地位。美方目前僅與帛琉、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等太平洋島國簽署該協約,具體內容因簽署國而定,美方通常會提供若干基本服務,包括郵件遞送、緊急管理及軍事保護等,換取美軍在締約國自由行動,以及與美貿易大多免稅等,被視為制衡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影響力的關鍵。

簽「自由加盟協約」 恐引起爭議

然而,美國過去僅與獨立國家簽署該協約,但格陵蘭屬於丹麥領地,須先脫離丹麥獨立才行得通。民調顯示,格陵蘭人雖有意獨立,但多數人不想加入美國。自由加盟協約形同將部分自治權讓與美國,恐將引起諸多爭議。

川普上任後一再表明拿下格陵蘭勢在必行。「華爾街日報」日前披露,華府已下令情報機構加強對格陵蘭的監視,包括進一步了解當地獨立運動及對美國開採資源的態度,引起丹麥政府不滿。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中情殺案遭刺死女高職生桃園就讀 是學校風雲人物
NEWS link
詹男約詹女在租屋大樓外談判,詹女卻慘遭刺死。(讀者提供)

2025/05/11 00:50

相關新聞連結:

台中男歸還寵物鼠求復合 竟將18歲前女友刺死

台中男刺死18歲前女友!誘餌寵物鼠睜大眼睛 不知主人逝去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台中市南屯區10日下午驚傳凶殺案,24歲詹男想要和18歲詹姓前女友談復合,雙方約在租屋處樓下見面,未料詹男竟持刀將詹女刺死,詹女目前正在桃園某高校就讀,校方下午接到消息非常錯愕;學校師長表示,詹女在校成績優異,由於身材高挑,曾參與儀隊訓練,在學校是風雲人物,目前正準備考大學。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校方也於第一時間召開線上會議,召集師長討論後續事宜,並已依規定完成校安通報,校方也和女學生家屬聯繫,並給予必要協助,由於該校為國立學校,不屬於教育局管轄,但教育局還是和學校連絡,並給予必要協助。

校方表示,詹女在校表現優異,除了參加儀隊外,學業也沒有偏廢,在校期間常常幫忙老師分擔工作。也獲學弟妹敬重,同學之間相處也很和諧,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讓人無法接受;另外學校方面將啟動輔導機制,特別是詹女所屬班級是輔導的重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藍委攻擊領薪 「山除薇害」批誤導視聽
NEWS link
2025/05/11 05:30

朱立倫赴東門市場向罷綠志工致意 李孝亮萬華擺攤:收件不理想

〔記者甘孟霖/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葛如鈞九日於網路節目中稱,聽說罷免團體志工日薪兩千,全職月薪八萬元;國民黨立委陳玉珍也質疑罷團連署書包膜經費來源。對此,罷免藍委王鴻薇團隊「山除薇害」昨發聲明批評二人言論誤導視聽,團隊對於惡意抹黑表達嚴正譴責。此外,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取消原定東門市場前罷免綠委吳沛憶活動,又臨時前往,獨留罷免領銜人李孝亮於萬華果菜市場前擺攤。

請繼續往下閱讀...

志工日薪兩千?罷藍團體︰自費投入

「山除薇害」表示,全台罷免團體多為基層公民自發組織,志工出於對公共事務的關懷與民主制度的信仰,自費投入行動、忍受壓力與挑戰,並無「高薪聘用」,葛如鈞不實指控,對志工人格與民主運動造成極大傷害,已超越言論自由範疇。

「山除薇害」強調,罷免團體依法發起活動,旨在促進問責與民主深化,不容被特定人士惡意抹黑、汙名化,共同呼籲葛如鈞,即刻收回不實言論,公開向卅五個罷免團體及全體志工致歉;對於陳玉珍質疑,團隊解釋,基於保護民眾辛苦簽署一筆一劃寫下並親自簽名的連署書,遇天候不好時自然會擔心雨水浸濕而進行外層防水。

朱立倫團隊昨上午八時許宣布,因雨勢過大,擔心到場人員安全,與罷免團隊討論後,決定將行程延期;不過,因為現場仍有一些志工到場,朱立倫十點左右還是自行前往現場向志工致意。

朱立倫現身東門同時,李孝亮正位於萬華區果菜市場前擺攤,他坦言收件狀況並不理想,但相信風雨生信心,努力與堅持會被看在眼裡。

劉耀仁籲李孝亮懸崖勒馬

先前告發罷免吳沛憶偽造連署的民進黨北市議員劉耀仁,昨也以「告發人」身分發文呼籲李孝亮,今天是母親節,只有李孝亮能卸下李媽媽擔憂,全台灣大多數的國人都知道李被國民黨利用,罷免吳思瑤的領銜人張克晉看清了及時跳開,呼籲李孝亮懸崖勒馬就是給李媽媽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此外,罷免吳思瑤團隊「地動刪瑤」召集人賴苡任昨發文,要求中選會儘速針對「替換領銜人」一事公布作業辦法,也公開向多名藍綠立委陳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MLB》前洋基痛痛人牛棚遭巨人DFA!加入投手再生工廠道奇力拚反彈
NEWS link
崔維諾。(資料照)

張浩群/核稿編輯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33歲後援右投崔維諾(Lou Trivino)日前遭到巨人指定讓渡(DFA),根據《MLBTR》報導,崔維諾通過讓渡程序後選擇成為自由球員,以小聯盟合約加盟國聯西區勁敵道奇。

崔維諾2018至2022年季中效力運動家,2021年擔任綠帽軍團終結者表現不俗,2022年與蒙塔斯(Frankie Montas)一同被交易至洋基,他也表現出色,投21.1局防禦率1.66,然而這年也是崔維諾最後一次健康為洋基出賽。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年起,崔維諾與蒙塔斯兩人手牽手一起當洋基「院長」,其中崔維諾更是一球未投,雖然去年季初以1年150萬美元外加球隊選項續留洋基,但依舊沒有在大聯盟出賽,季末也被不續留。休季他以小聯盟合約加盟巨人,春訓表現出色擠進開季名單,但本季防禦率高達5.84,投12.1局就挨4轟,遭到巨人DFA。

《MLBTR》分析,對道奇而言,用小聯盟合約簽下崔維諾風險極低,如果他找回身手,這將會是筆巨大的收穫。考量到道奇一向善於修復投手,加上球隊總是需要新鮮手臂,預計崔維諾不久後就會獲得大聯盟出賽機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小優遭封殺沉寂3個月 復工上通告好低調
NEWS link
小優5天前低調回歸現身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翻攝自小優IG)

林南谷/核稿編輯

〔娛樂頻道/綜合報導〕「小優」游振宜2月因捲入大嘴巴謠言風波,遭綜藝大哥吳宗憲解約後沉寂3個多月,5天前悄悄回歸先低調現身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接著宣布開啟全新身分,進軍抖音直播圈。

據悉,小優近日悄復出開始上綜藝通告,這回非常低調沒像過去大肆宣傳PO文,但被眼睛發現在IG限時動態曝近況,很多網友粉絲都說「小優真的變了」、「低調真的很好」。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早在本月1日,小優便以「香燈腳」之姿出現在白沙屯媽祖遶境活動,當時她頭戴白沙屯進香團帽、手臂套上防曬袖套、肩上披著媽祖粉紅毛巾,全身裝備到位,融入信眾隊伍中,頗有重整旗鼓再次出發意味。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普廷拋震撼彈 提議5/15在伊斯坦堡與烏克蘭「直接談判」
NEWS link
俄羅斯總統普廷11日凌晨拋出震撼彈,提議5月15日與烏克蘭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直接會談,且不設任何前提。(路透)

黃其豪/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烏俄戰爭持續進行中,烏克蘭及英國、法國、波蘭10日發表聲明,要求俄羅斯接受從12日開始「無條件停火30天」的提議,若俄方不接受,將對其實施聯合制裁。俄羅斯總統普廷10日深夜拋出震撼彈,提議5月15日與烏克蘭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直接會談,且不設任何前提。

根據《路透》報導,普廷透過克里姆林宮發表的聲明指出:「在2022年中斷談判的不是俄羅斯,而是烏克蘭,儘管如此,我們仍建議基輔當局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情況下恢復直接談判。」普廷表示,提議已經擺在桌面上,現在的決定權是掌握在基輔當局及其領導人手中,「他們似乎受到個人政治野心驅使,而不是為了人民的利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普廷強調:「我們致力於與烏克蘭進行談判,目的是為了解決衝突的根本原因,並從歷史長遠的角度建立持久而穩定的和平。」普廷指出,俄方不排除在談判期間,可能針對一些新的停火協議達成共識,「一個真正的停火協議」,而這樣一個由俄羅斯與烏克蘭方面都遵守的真正停火,將會是邁向長期、可持續和平的第一步,而不是武裝衝突持續的序幕。

普廷重申:「俄羅斯準備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情況下展開談判。目前軍事行動仍在進行,戰爭還在持續,我們提議恢復先前的談判,那些談判並非由我們中止。這有什麼問題嗎?如果有人真的想要和平,那他們不可能不支持這提議。」

普廷在聲明中指責烏克蘭,稱俄羅斯曾多次提出停火協議,但基輔當局從未對俄方提出的任何停火協議做出回應,在先前宣布停火的3天內,烏克蘭曾5度試圖攻擊俄羅斯邊境。針對烏克蘭與西方盟友的「停火30天」提議,普廷則是沒有多做回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CNN:高關稅擋住中國貨輪 美西港口清空了
NEWS link
美國對中國商品課徵高額關稅,近期抵達美國港口的貨物大幅下降。(彭博)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CNN報導,5月9日沒有一艘貨船從中國出發,向美西兩個主要港口運送貨物,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

報導指出,6天前,41艘船原定從中國出發前往聖佩德羅灣(San Pedro Bay),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就是坐落於此,週五(9日)則沒有一艘貨船抵港。

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灘港執行長科德羅(Mario Cordero)坦言,「這現象令人擔憂,我們現在看到的船班取消數量和抵達船隻的減少數量,都超過疫情期間水平」。

美國最繁忙的港口因美中關稅戰,造成到港貨物量急劇下降。與正常貨運量相比,長灘港的貨運量下降 35-40%,洛杉磯港本週的貨運量大跌 31%。紐約港和紐澤西港也表示,也在為放緩做準備。

西雅圖港7日直言,該港口的貨櫃船已經「歸零」,這是自疫情大流行以來從未發生過的異常情況。港口專員卡爾金斯(Ryan Calkins)說,因為沒有任何貨物被運送過來。

長灘港執行長科德羅示警,如果情況沒有迅速改變,我們可能會看到貨架空蕩蕩,消費者將在未來 30 天內感受到這件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凌志休旅車違規迴轉碰撞直行機車 騎士倒地送醫
NEWS link
凌志休旅車違規迴轉與直行機車碰撞,騎士倒地送醫。(讀者提供)

2025/05/11 07:57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5月10日深夜10點多,44歲黃姓男子駕駛凌志休旅車迴轉,與直行的49歲侯姓男子機車碰撞,侯男倒地送醫治療,雙方無酒駕,高雄警方初步研判是黃男起步迴轉未依規定,詳細肇事責任將進行後續分析研判。

警方指出,黃男駕駛凌志休旅車,沿高雄市前鎮區瑞隆路東向西慢車道起步,迴轉瑞隆路西向東,侯男騎機車沿瑞隆路東向西快車道直行,黃男左前車身與侯男前車頭發生碰撞。

請繼續往下閱讀...

警方呼籲,起始車應注意後方來車並禮讓先行,用路人應建立彼此禮讓的正確停讓觀念,才是保障安全返家的唯一方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NBA》塞爾提克找回招牌武器 塔圖姆、派理查德飆三分力阻尼克聽牌
NEWS link
塞爾提克在季後賽次輪G3大勝尼克扳回一城。(路透)

田兆崴 /核稿編輯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塞爾提克在季後賽次輪於主場吞下2連敗,衛冕之路前景堪憂,前兩戰更失手75顆三分球,但今天第三戰找回招牌武器,全場狂砍20顆三分球,命中率高達50%。當家一哥塔圖姆(Jayson Tatum)和派理查德(Payton Pritchard)合力攻下45分,率領綠衫軍以115:93在客場擊敗尼克,將系列賽追到1比2落後,成功阻止對手聽牌。

塞爾提克首節就展現兇猛的三分火力,單節飆進6顆,更在開局打出20:10的攻勢,首節取得36:20的大幅領先,J.布朗(Jaylen Brown)次節獨拿10分,上半場攻下全場最高的17分,率領綠衫軍以71:46領先尼克多達25分。

請繼續往下閱讀...

塞爾提克最多領先達31分,同時也不想讓前兩戰領先至少20分遭對手驚天大逆轉的戲碼再度上演,塔圖姆和派理查德下半場聯手得分,穩住球隊領先優勢,綠衫軍的防守也成功讓尼克在進攻端遭遇麻煩,團隊投籃命中率只有40%,三分球更是只有25投5中,雖然罰球比對手還多,但35罰僅24中,罰球命中率低到只有68.6%,難以有效追分,塞爾提克終場就以115:93大勝尼克,系列賽扳回一城。

塞爾提克此役團隊投籃命中率高達48.2%,三分球更是40投20中,派理查德飆進5顆三分球,豪取全隊最高的23分,塔圖姆也砍進5顆,繳出22分、9籃板、7助攻和2抄截,J.布朗貢獻19分、6籃板和5助攻,D.懷特(Derrick White)有17分、5籃板。

尼克一哥布朗森(Jalen Brunson)轟下全場最高的27分,外帶7助攻,湯斯(Karl-Anthony Towns)有21分、15籃板雙十表現,布里吉斯(Mikal Bridges)挹注12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中國狂蓋核電廠 共軍自揭災難後果
NEWS link
工作人員行經位於浙江海鹽縣境內、距離上海約一二五公里的秦山二期核電站。秦山核電站是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管理和運營的大型商用核電廠。(美聯社檔案照)

2025/05/11 05:30

恐成敵人首要攻擊目標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中國核能電廠建廠蓬勃發展,上個月,北京當局批准興建十座新反應爐,使得營運和興建中的商業反應爐總數達到一○二座,超過任何其他國家。不過,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份新研究報告卻對核反應爐的安全性提出警告,擔心其在爆發戰爭時可能會成為首要攻擊目標。

核反應爐多位沿海地區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十日報導,烏俄戰爭打破了民用核電廠不受軍事攻擊影響的觀念,促使中國軍事研究人員重新評估核子設施的安全風險,並提出增強防禦和應急策略。中國所有的核子反應爐都位於沿海地區,其中一些位於地緣政治敏感帶,如台灣海峽和南海。最新的解放軍研究報告警告,如果中國無法防禦對核子反應爐的攻擊,可能會出現災難性後果。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副教授王鳳山領導的團隊上月在國防技術期刊「指揮控制與仿真」上發表的論文中提到,「中國仍處於戰略機會的關鍵時期,但核電站和其他關鍵基礎設施在複雜的國際和國內環境下面臨著真實且不斷演變的風險」。

論文引用烏俄戰爭期間歐洲最大的札波羅熱核電廠遭受到多次攻擊作為關鍵例證,稱儘管國際法嚴格禁止此類攻擊,且攻擊核電廠可能引發核子報復,但烏俄戰場上的現實表明,這些長期存在的規範很容易被忽視。

該論文研究團隊警告,中國核電廠可能面臨比先前預估更大的風險,包括潛在的「戰略轟炸機打擊」或「核子飛彈攻擊」。這些警告也與中、俄在九日發表、警示核子衝突風險日益加劇的聯合聲明相吻合。

該研究評估了核電廠遭受攻擊的後果,包括直接攻擊或核子外洩造成的傷亡人數、反應爐等設施損毀,以及核子污染規模,如放射性塵埃污染土地、水源、農業和海洋生態系統,同時危及人口安全。研究人員希望據此發展出一個風險評估架構,來指引反應爐的選址、建造、防禦和緊急動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停火後喀什米爾又傳爆炸 印巴互控違反協議
NEWS link
印度與巴基斯坦停火後,喀什米爾地區仍傳出爆炸聲響,雙方互控對方違反停火協議。圖為印度軍方防空系統在喀什米爾城市賈姆穆發射情形。(路透)

2025/05/11 07:36

曾德峰/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印度與巴基斯坦10日在美國領導的國際斡旋介入下,同意全面立即停火,不過在同意停火後,邊境城鎮就傳出爆炸聲,印度指責巴基斯坦違反協議,但巴基斯坦外交部表示,巴方致力於停火,並指責印度違反停火協議。

綜合外媒報導,10日晚間在印度及巴基斯坦各自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都傳出爆炸聲,目擊者指出,印控喀什米爾城市賈姆穆(Jammu)以及巴基斯坦其他地區,看到砲火以及防空系統攔截空中物體等狀況。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印度外交部次長唐勇勝(Vikram Misri)在10日晚間的談話中強調:「在過去幾小時內,印度與巴基斯坦達成的協議屢屢被違反。」唐勇勝指出,印方呼籲巴基斯坦採取事實措施解決此類行為,且印度軍方已被下令「嚴加處理」喀什米爾邊境及沿線違反停火的行為。

巴基斯坦外交部也在10日晚間發表聲明,指責印度「在某些地區」違反停火協議,但巴國外交部沒有透露具體細節,僅表示巴基斯坦武裝部隊以負責任與克制的態度處理相關局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李芷霖遭惡意散播「偷吃人夫煽情照」 經紀公司火大發聲了
NEWS link
〔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小龍女啦啦隊女孩「霖霖」李芷霖昨(10)日遭網友在社群上指控,與人夫外遇,對話中還出現煽情照片、網拍買情色用品清單等,對此,李芷霖的經紀公司也發出聲明強調是惡意攻擊、並非事實。

李芷霖是小龍女啦啦隊女孩。(翻攝自IG)

一名女網友在《Dcard》爆料,指控老公與一名「李姓啦啦隊女孩」維持多年婚外情,甚至提供金援、曖昧對話與私密照,兩人關係始於四年前夜店相識。她揭露對方曾以情緒勒索手法,逼迫老公交付現金,之後還每月幫她繳房租、買禮物,形同戀人。更誇張的是,該女曾對前任用相同手法勒索。受害人妻無奈求助律師與警方,卻因支付寶轉帳難以追回財產,心力交瘁地表示「每天都像在地獄裡醒來」。而從網友曬出對話照片與匯款紀錄,皆指向李芷霖。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對此,經紀公司強調圖文是經過偽造,「對於此等捏造不實證據之惡意攻擊,甚至藉此企圖欺瞞大眾、操弄輿論之行為,除已涉及不法,更嚴重妨害藝人名譽並造成生活與工作困擾,本公司已協助相關證據蒐集、存證,並掌握幕後可能操控者之資訊,將委由律師追究涉案人士之法律責任,絕不寬貸。」

聲明稿全文:

有關本公司旗下藝人李芷霖小姐,日前遭有意人士以匿名身分於網路上發表合成圖文、偽變造對話截圖及惡意攻擊文字,內容不實,切勿信以為真。

對於此等捏造不實證據之惡意攻擊,甚至藉此企圖欺瞞大眾、操弄輿論之行為,除已涉及不法,更嚴重妨害藝人名譽並造成生活與工作困擾,本公司已協助相關證據蒐集、存證,並掌握幕後可能操控者之資訊,將委由律師追究涉案人士之法律責任,絕不寬貸。

本公司仍持續截圖與蒐證,亦請大眾勿轉傳該不實貼文,如有轉傳或留言涉及誹謗、人身攻擊或影射等妨害名譽言論,本公司亦將一併採取法律行動。網路並非法外之地,切勿以身試法。

莉奈文創有限公司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健康網》吃早餐有助抗憂鬱? 近200萬人研究揭真相
NEWS link
規律攝取早餐,有助降低憂鬱症風險。營養師鼓勵攝取碳水化合物如燕麥、優質蛋白質如雞蛋、富膳食纖維與植化素如全穀類、富含抗發炎脂肪酸如堅果或酪梨等;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早餐總是跳過不吃?小心帶來的影響不只是肚子餓,還可能與憂鬱症風險提升相關!營養師老辜彙整研究指出,跳過早餐與重度憂鬱症(MDD)之間存在明確的因果關係,並非僅是單純的關聯現象。鼓勵民眾規律攝取早餐,選擇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如燕麥、優質蛋白質如雞蛋、富膳食纖維與植化素如全穀類、富含抗發炎脂肪酸如堅果等。

老辜於臉書粉專「老辜營養與科學」發文指出,一篇研究於2024年10月發表,運用「孟德爾隨機化」(MR)分析法,透過基因型資料來排除其他干擾因素,結果發現:習慣不吃早餐者,未來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顯著上升。研究樣本涵蓋近200萬人,其中19萬人提供早餐攝取資料,181萬人提供憂鬱症相關資料,數據規模龐大,增加了研究的可信度。

請繼續往下閱讀...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也排除了「憂鬱導致不吃早餐」的反向因果可能性,進一步強化「吃早餐有助降低憂鬱風險」的結論。這也呼應了2019年麻省總醫院博士哈桑·達希提(音譯,Hassan S. Dashti)等人所做的研究,指出跳過早餐與情緒低落、失去興趣等核心憂鬱症狀之間,可能存在因果連結。

營養師引述研究指出,跳過早餐與情緒低落、失去興趣等核心憂鬱症狀之間,可能存在因果連結;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培養吃早餐習慣 穩定情緒波動

老辜認為,規律攝取早餐應被納入心理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干預措施,尤其對青少年、上班族、更年期族群等壓力較大、情緒波動明顯的人,更應建立穩定的早餐習慣。

並建議,理想的早餐應包含以下4類營養元素:

●低升糖碳水化合物:如燕麥、地瓜。

●優質蛋白質:如雞蛋、無糖優格或豆類。

●高膳食纖維與植化素食材:如全穀類、菇類、蔬果。

●抗發炎脂肪酸:如堅果、酪梨等健康油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陳曉東大逆風!朝聖GD演唱會給差評又嫌無聊 真實心得鐵粉炸鍋
NEWS link
〔記者陽昕翰/台北報導〕韓流天王「GD」G-DRAGON(權志龍)昨晚在東京開唱,香港凍齡男神陳曉東現身朝聖,看完卻在社群給出負評,釣出大票GD粉絲護航開戰,留言區罵聲不斷。

陳曉東到東京朝聖GD演唱會。(翻攝IG)

陳曉東看完GD演唱會,發文表示「差評」,他稱GD唱超過10首歌,講話卻超過1小時,還有影片播了45分鐘,大膽稱:「個人訪問片太無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給出負面評論,陳曉東也有誇讚GD演唱會,就是燈光、服裝、螢光棒、雷射以及機械狗最好看,最後又說:「歌曲風格有些好...觀眾很乖,不反面(沒有翻臉)。」分享看完演唱會的心得。

陳曉東看完GD演唱會,在社群分享心得。(翻攝IG)

而陳曉東超直接的心得文果真掀起討論,許多喜愛GD的歌迷不滿氣炸,火速回應:「GD就算只是站在舞台上,對於喜歡他的粉絲們就是最滿足的事了」、「不懂得尊重別人,也不要隨意批評別人」,直言GD重返舞台,是等了7年多的奇蹟。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大S慷慨善良 賈永婕:我們怎麼可能不想念她
NEWS link
賈永婕細數大S有情有義。(翻攝自賈永婕臉書)

〔記者林南谷/台北報導〕已故「大S」徐熙媛今(11)日過世滿百日適逢母親節,「S媽」黃春梅悲痛萬分,「小S」徐熙娣發起分享與大S故事,希望大家別忘了大S,同時也安慰S媽,台北101董座賈永婕二度發文曝大S生前暖舉。

就在小S發起分享大S故事,賈永婕第一時間發文表示:「讓我們一起,送一份思念,給徐媽媽,也給那位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的大S。」並說:「我最想念大S的是他犀利又直接的說話方式。」S媽也感動回:「謝謝寶貝。」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隔一天,賈永婕昨再度發文表示一定要分享大S是如何的慷慨善良,她說:「大S對任何公益都是熱血參與,從不缺席。」憶及2021年,大S正深陷離婚官司、壓力很大時,知道賈永婕正為當時疫情嚴重大馬募集呼吸器,沒有多問一句,二話不說就加入了。

賈永婕說,大S表態不用特別提及她的名字,還開玩笑的說可以說是演藝圈一對神秘姐妹捐款,賈永婕感動表示:「是的,傳說中的神秘姐妹一直是很多公益活動的捐款人,事隔多年,我就是要讓大家知道大S是一位明星俠女,爽快、果斷、有情有義。」

她最後感性說:「這樣的熙媛,我們怎麼可能不想念她,大S,謝謝你為世界帶來的美好。」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獨家)包吃包住還給底薪?凱渥招「成都工作團」 網憂文化統戰
NEWS link
〔記者蕭方綺/台北報導〕凱渥經紀公司近日在Threads發布一條「新媒體部門招募中」的徵人文宣,內容提到將在7月暑期有為期30天的成都旅遊加工作團,取名為「夏蜜女孩.甜進成都」,預計到成都進行「文化旅拍」以及「城市直播互動」,打著在成都工作1個月,包機、包住、包吃又有底薪以及專業團隊陪同,讓許多網友看了傻眼直呼:「這不就是統戰?幫中國大外宣?」對此,凱渥僅回應本報,「對於不是事實的事件沒有特別的回應」,目前這篇PO文已下架。

凱渥前幾天在社群媒體發布招募文宣,要找台灣創作者到成都「開啟一場為期一個月的影音創作之旅」,報名內容指出會和當地美食、品牌及特色景點進行實地合作與拍攝,也會有專業團隊全程支援內容企劃和技術協助,也就是早上拍攝短影音、晚上會在中國抖音直播,並且機票、住宿全額補助,還有創作費用支持。

請繼續往下閱讀...

凱渥招募成都旅遊工作團的貼文,目前已下架。(翻攝自Threads)

有網友詢問是否招收男生,凱渥回「目前收女生」,並需要年滿18歲才能報名,至於底薪部分,凱渥指出「根據每個人的粉絲跟流量有所不同」;除了這些問題,下方還有許多網友對這樣的「招募」感到質疑。

凱渥招募暑期成都旅遊工作團,取名為「夏蜜女孩.甜進成都」,目前活動已取消。(翻攝自Threads)

其實去年網紅波特王就爆料,中國砸錢找台灣網紅到中國旅遊拍片,對台灣進行「文化統戰」,波特王對凱渥的招募文一點都不感到意外,他表示:「他們這團時間是七月開始,對比去年我發文示警下半年會有統戰團,今年也差不多這時間。」

此外,凱渥旗下有李銘順、李銘忠、范文芳、張榕容、雷嘉汭、林辰唏等藝人,這篇「招募成都團」貼文,目前已在社群平台全面下架,且對於網友認為是「文化統戰」一事,凱渥僅回應「對於不是事實的事件沒有特別的回應」,據悉,該活動因引發大量關注,已取消舉辦。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趁關稅股災進場!魏哲家4月買進20張台積電股票
NEWS link
台積電(2330)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在今年4月透過集中市場加碼買進台20張自家股票。

(資料照)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最新資料顯示,台積電(2330)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在今年4月透過集中市場加碼買進台20張自家股票,這是他暌違約2年多之後,再度出手買進台積電股票,反映出他看好公司與對公司營運有信心。

若以證交所公布台積電4月平均收盤價868元計算,這次魏哲家約斥資1736萬元買進20張台積電持股,以5月9日台積電收盤價949元計算,魏哲家潛在獲利約162萬元。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祭出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股市大震盪,台股也出現恐慌性暴跌,台積電更在 4月9日盤中下殺至780元,創近一年來最低價。市場議論,魏哲家很會抓投資時間點,應是趁機進場撿便宜。

台積電經營團隊除了魏哲家逢低進場買自家公司股票之外,台積電多位副總級以上的高階主管也在4月間小幅加碼公司股票,例如資深副總何麗梅加碼10張,侯永清、黃仁昭、葉主輝、李俊賢、魯立忠、莊瑞萍等人,也紛增加持股。最特別的是,資深副總暨財務長黃仁昭僅增持3股。

魏哲家去年股東會後受訪指出,建議投資理財就是買台積電股票,還幽默地說,他先前已示範過,還借錢去買。即2022年10月間,他曾質押台積電股票1600張加碼買台積電股票。被問及還會再加碼買嗎?,他笑回「等適當時機」。暌違約2年多之後,魏哲家再度出手買進台積電股票,反映出他看好公司與對公司營運有信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凍齡玉女有喜了!放話2週後正式宣布:很多人都會一起開心
NEWS link
〔記者陽昕翰/台北報導〕資深玉女歌手周思潔重返歌壇,昨天她出席寢具品牌活動,看來神采奕奕的她,讓人好奇是否喜事將近,對此她表示要先賣個關子。

周思潔出席品牌活動。(HEKA提供)

周思潔坦言,除了全新EP《人生就是學》拿下好成績,月底還會有一件喜事要宣布,「先賣個關子,希望2週後能正式跟大家分享,到時候絕對不止我一個人開心,相信會是一個很多人都會一起開心的大喜事,敬請期待。」

請繼續往下閱讀...

周思潔在現場體驗床墊,敬業誇讚:「我剛剛體驗的時候,幾乎快睡著了,感覺到輕輕的被床墊托著,真的非常舒適。」更幽默介紹:「這張床墊看起來很高貴,但其實有不同價位,可以符合各種家庭成員,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分期付款』。」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小甜甜懶理前尪爆料想復合 母親節宣布重大決定
NEWS link
小甜甜把自己與女兒米苔目及2隻愛犬茼蒿、冬粉刺青在手上。(翻攝自小甜甜IG)

林南谷/核稿編輯

〔娛樂頻道/綜合報導〕今(11)日適逢一年一度母親節,「小甜甜」張可昀在IG限動分享重大決定,她決定送給自己大禮,就是把自己與女兒米苔目及2隻愛犬茼蒿、冬粉刺青在手上。

小甜甜到中國發展宣告失敗,日前悄悄回台並被前夫宋晉賢爆料曾想復合,但她懶理鳥事回嗆:「有些人可能真的比較閒吧?」今天是母親節,她把自己與米苔目及2愛犬刺青在身上說:「就在今天我決定把我所有的家人們都放在我身上一輩子永永遠遠,這也是送給我自己特別有意義的母親節禮物。」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小甜甜也分享成品說:「我送給我自己的母情節禮物完成了,更沒想過我的女兒陪著我一起完成,我把我的所有家人米苔目、茼蒿、冬粉包含我自己都刺在身上,也象徵我有他們的幸福,以及我會好好扛起照顧他們一輩子。」

小甜甜最後說自己和女兒都很滿意刺青:「我好喜歡自己送給自己的這個禮物,所有媽媽們母親節快樂。」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球》「紅土女王」史薇泰克羅馬遭爆冷 法網尋求4連霸亮紅燈
NEWS link
史薇泰克。(法新社)

田兆崴 /核稿編輯

〔記者梁偉銘/綜合報導〕「紅土女王」史薇泰克(Iga Swiatek)又出狀況,1:6、5:7爆冷不敵美國老將柯林絲 (Danielle Collins),波蘭前球后在羅馬網賽女單第3輪提前出局,無緣衛冕爭取賽史第4冠,就連接下來法國公開賽尋求4連霸也亮紅燈。

「在輸給史薇泰克這麼多次之後,你顯然會從這些經驗中汲取教訓。」31歲柯林絲靠著爆發力十足的打法,逼出8個破發點且6度得手,逾1年多以來首挫Top10高手,也把對戰紀錄改寫為2勝7負,「儘管最近幾次交手她都擊敗我,但那幾場我都發揮出最佳水準,這給了我信心,並從中學習。」柯林絲挺進這項WTA千分等級紅土大賽16強,下個對手則為烏克蘭媽媽名將斯維托麗娜(Elina Svitolina)。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史薇泰克經歷更換教練、禁藥風波短暫停賽,以及失去世界球后等多重打擊,已陷入漫漫低潮,本季迄今仍未打進決賽,尤其2021年起3度奪冠的羅馬成名地草草出局,加上先前馬德里4強慘敗給美國後浪高芙(Coco Gauff),已讓4度法網奪冠、3連霸的她,連莊行情遭受重大打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球》球王辛納禁賽3個月復出 羅馬紅土大師賽主場開胡
NEWS link
辛納。(法新社)

〔記者梁偉銘/台北報導〕當今世界球王辛納(Jannik Sinner)禁賽3個月期滿,羅馬網賽主場強勢復出,6:3、6:4解決阿根廷對手納沃內(Mariano Navone),這也是人氣最旺的地主頭號種子,自元月澳洲公開賽衛冕之後的首場勝利。

「這是種奇妙的感覺,我等待這一刻許久了,很高興能回來。我覺得最好的練習就是比賽本身,所以對此非常高興。」在義大利廣場逾1萬名熱情觀眾見證下,辛納冷靜全能身手依舊,次輪初登場面對鬥志昂揚的納沃內,僅花1小時38分鐘直落二奏捷,32強即將遭遇「幸運輸家」的荷蘭黑馬德容(Jesper de Jong),23歲東道主寵兒說:「無論如何,今天的結果並不重要。對我來說,這是非凡的一天,所以非常開心。」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辛納歷經去年3月禁藥風波,總算與世界運動禁藥管制組織(WADA)達成和解,今年澳網二連霸後停賽3個月,如今在這項男女共站、ATP千分等級紅土大師賽強勢回歸,也把自去年10月迄今的職業賽連勝紀錄延續至22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英國軍情六處MI6將首度由女性領導 傳熱門人選為中國專家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10日專電)英國對外情報機關「軍情六處」(MI6)在任近5年的首長摩爾(Richard Moore)擬於今年秋天卸任,新任首長遴選已進入最後階段,出線的3位候選人都是女性,這意味自1909年正式成立以來,MI6將首度由女性領導。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報導,3位候選人之中,有2位是MI6情報官員,因此身分必須保密,第3位則是英國現任駐聯合國大使吳百納(Barbara Woodward)。

根據公開資料,吳百納具備中文能力,1994年加入英國外交部之前,曾在中國的大學院校擔任英文教師。

2003至2009年,吳百納任職於英國駐中大使館,位階最高至副大使。2015年,她獲任命為駐中大使,是英國首位擔任此職務的女性外交官。2020年8月,她轉任英國駐聯合國大使。

她另曾在1994至1998年於英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任職,期間成功自俄羅斯聯邦車臣共和國(Chechnya)營救2名英國籍人質。

吳百納2007至2009年擔任駐中副大使,適逢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2015至2020年,她升任駐中大使,當時正是所謂英中關係「黃金時代」,英國積極推動與中國的經貿投資關係、呼應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並發展合作,且是最早加入總部位於北京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西方國家之一(繼盧森堡和紐西蘭之後)。

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是訪問,當時是相隔10年,再度有中國國家元首對英國進行這類訪問,吳百納也親赴英國協助接待。英國外交部指出,吳百納任駐中大使期間,英中雙邊貿易額翻倍,達1000億美元。

2015年正式開始屢行駐中大使職務前,吳百納曾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說,英中關係如今與英美長期以來的「特別關係」同樣重要。

「泰晤士報」報導,吳百納目前是最被看好的MI6首長人選,但質疑她資格的人士指出,她沒有情報工作經驗,而這在中國的間諜和影響力活動日增之際恐構成隱憂,且她對中國「太友善」,包括駐中期間未就新疆人權情勢強力發聲。

不過,支持吳百納的人士認為,中國經驗賦予她獨特視角,且她是英國外交部最資深官員之一。消息人士並稱吳百納是應邀參選MI6首長,因為MI6內部缺乏傑出人選。

儘管遭批評駐中期間避談北京在新疆的人權侵害活動,在駐聯合國大使任內,吳百納針對相關議題屢強力發聲。2021年,英國參與主導以西方國家為主的聯合國成員一系列行動,包括譴責北京在新疆的暴行,並要求北京即刻允許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親赴新疆調查。她曾稱新疆人權情勢是「當代最嚴重人權危機之一」。

MI6新任首長將由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參考專家委員會建議決定,委員會成員包括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國家安全顧問鮑爾(Jonathan Powell)。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不同於MI6,英國對內情報機關「軍情五處」(MI5)自1909年正式成立以來,已陸續有2位女性首長,其中第1位是在1992年上任。

英國另一大情報安全機關、主要業務包括訊號情報(SIGINT)的「政府通訊總部」(GCHQ)則是自1919年設立以來,至2023年才出現第一位女性首長,即現任首長巴特勒(Anne Keast-Butler)。(編輯:陳慧萍)1140511

馬克宏:法與英國等盟邦商討駐軍烏克蘭可能性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巴黎10日綜合外電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告訴「巴黎人報」,法國正在與夥伴國家磋商向烏克蘭派遣部隊的可能性,以協助烏國對抗俄羅斯,但他並未說明可能的部署計畫。

巴黎人報(Le Parisien)引述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說:「我們正致力於夥伴國家的軍事部署和戰略影響力,英國、法國及烏克蘭的參謀首長已多次交換意見,並與所有夥伴國家協調這項工作,這一切正日益清晰並取得進展。」

馬克宏另指出:「關鍵是在烏克蘭駐軍。」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支持下,法國等歐洲強權國家力挺在烏克蘭無條件停火30天。

馬克宏今天和英國、德國及波蘭領導人一同訪問基輔,期間他們曾與川普通話。(譯者:洪培英/核稿:徐崇哲)1140511

早安世界》火流星劃過夜空 阿里山風景區、台東現蹤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影片/火流星劃夜空 阿里山風景區、台東現蹤

台灣9日深夜11時47分超大火流星劃過天際,呈現強烈爆閃如白晝的畫面。阿里山國家風景區6支網路即時影像、台東縣南橫埡口都拍攝到清楚的火流星,很多台東人驚訝地討論海面上那瞬間亮光到底是什麼。專家表示,流星體高速進入大氣層後,因與空氣摩擦產生高溫而燃燒,因其顆粒較大,亮度遠高於一般流星,俗稱「火流星」。(看完整報導)

鋒面影響母親節仍濕涼 13日全台放晴高溫飆30度

中央氣象署表示,11日各地有陣雨或雷雨,且因東北季風增強,氣溫下降,中南部、東南部與其他山區,有局部豪雨發生機率。11日晚間至12日清晨中部以北、宜蘭、花蓮低溫攝氏18至21度,13日各地多雲到晴,西半部高溫有機會飆攝氏30度以上。(看完整報導)

彭博:美國擬定首批貿易談判名單 台日韓等20國入列

彭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執政團隊已把大約20個合作夥伴列為初期貿易談判重點。優先考慮與台灣、澳洲、阿根廷、柬埔寨、厄瓜多、印尼、以色列、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以及日本、韓國和越南等進行談判。知情人士補充,斐濟、賴索托以及模里西斯等相對較小的合作夥伴亦在名單中。美國選定的首批貿易談判對象彼此風格迥異,既涉及主要逆差來源國,也包含較小的經濟體。白宮的目標是儘快達成一些協議,以作為其他談判的範例。(看完整報導)

護兒集會提6大訴求 衛福部加速評估成立兒少專責單位

幼童剴剴遭虐死引爆民眾怒火,民間發起「終結兒虐」護兒集會行動,譴責雙北市政府失職,並提出6大訴求,要求設立兒少保護部、增設有給職兒少保護專責醫師、設立兒虐專責社工、推動訪視助理與視訊訪視制度、增訂刑法「虐殺兒童罪」、法律授權快速隔離疑似加害人。衛福部回應,正加速評估規劃設立「兒少專責單位」,致力提升兒少福祉。台北市社會局表示將持續落實訪視機制改革,新北市府則表示已強化提高保母訪視頻率。(看完整報導)

印度巴基斯坦同意立即全面停火 印屬克什米爾仍傳爆炸聲

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發文,宣布「印度與巴基斯坦已經同意立即全面停火」;巴基斯坦副總理達爾出面證實。但不到幾個小時,印屬克什米爾數座大城仍傳爆炸聲。印度指責巴基斯坦違反停火協議,並表示正採取報復行動。巴基斯坦聲明指出,「仍致力於忠實履行」停火協議。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克什米爾主權問題陷入長期爭端,自印度本月7日空襲巴基斯坦多處所謂「恐怖分子據點」以來,兩國天天發生衝突。身處印巴邊境的的台灣老師孫立偉,歷經13小時搭車撤離抵達新德里,中央社獨家採訪他的驚恐歷程。(看完整報導)

日本防衛白皮書草案 將中俄加強軍事合作列為安保重大關切

日本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草案9日曝光,這份預計7月向內閣會議提報的白皮書提到,日本正迎來「戰後最大的考驗,進入新的危機時代」,包括美中競爭激化,以及「在東亞發生與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相同事態的可能性」。草案指出,中俄加強軍事等合作是日本「安保方面重大的關切事項」,並說中俄正加強干擾他國利用太空的能力,兩國的國家和軍方可能參與對外網路攻擊。(看完整報導)

韓國執政黨立場驟變 恢復總統候選人金文洙提名

南韓總統大選又有新變化,執政黨國民力量黨撤回金文洙的候選人提名,原因是金拒絕與前總理韓悳洙整合,執政黨決定重啟提名程序。金文洙陣營則回應,撤銷提名的決定「違反憲法、黨章和任何人的常識」。然而不過幾個小時後,該黨再次改變立場,宣布恢復前勞動部長金文洙的提名。韓國總統大選將在6月3日舉行,目前聲勢領先的是官司纏身的自由派候選人李在明。(看完整報導)

台灣發明法國發光獲6金10銀45銅 人文關懷與鄉土熱愛成創意動力

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巴黎國際雷平發明展10日舉辦頒獎典禮,台灣參展的61件作品全都得獎,共斬獲6金、10銀、45銅。其中台灣輔康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勇奪兩面金牌,以八合一AI訓練機、坐站功能訓練機獲評審盛讚。董事長葉晉毓向中央社表示,台灣環境越來越好,在跨越種族、國界的醫療領域上,台灣的確可以為世界做一些事情。評審團主席向中央社表示,台灣發明令人驚豔,是巴黎發明展的精神所在。(看完整報導)

創意私房性剝削案 10人判刑1年5月至6年3月定讞

前教師林清安經營「創意私房」論壇與10名會員販售兒少性影像牟利。二審判決林清安6年3月徒刑、莊凱文2年2月,林、莊與檢察官於二審判決後,均未上訴而判刑確定。范寵合判刑4年10月、巫宗宇1年6月,上訴最高法院後,又撤回上訴而判刑確定。(看完整報導)

李安拍「臥虎藏龍」追尋身分認同 當時擔憂「一定拍很糟」

導演李安9日在奧斯卡博物館出席座談,回顧拍攝「臥虎藏龍」的初衷在於「追尋想像中、那個不存在的古典中國」,拍攝程中一直在追尋身分認同的問題,當年劇組成員來自香港、台灣、中國與美國,所有人聚在一起追逐那條「龍」,也就是大家心中逐漸消失的中國,當時他內心擔憂「一定拍很糟」。(看完整報導)

開箱老照片》電話禮貌比賽

1960年代電話逐漸普及,連帶出現許多因電話應對產生的紛爭。為推廣電話禮儀,台北西區扶輪社自1957年3月起推行電話禮貌運動,並舉辦「電話團體禮貌比賽」,接受在台北市設有電話總機的機關團體報名參加。(看完整報導)

以下平台上午8時同時發布早安世界,給你最精華的新聞摘要!

電子報、Facebook、Instagram限時動態、YouTube

Putin suggests Russia and Ukraine have 'direct' talks next week
NEWS link
Putin suggests Russia and Ukraine have 'direct' talks next week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has called for "direct talks" with Ukraine, saying they should "start without delay, as early as 15 May".

"We seek serious talks... to remove the root causes of the conflict and start moving towards a lasting, strong peace", he said on Saturday, in a rare televised late-night address from the Kremlin.

It comes hours after European leaders - including UK Prime Minister Sir Keir Starmer and French President Emmanuel Macron - visited Ukraine and urged Russia to agree to an unconditional 30-day ceasefire.

In response, Kremlin spokesman Dmitry Peskov had said Moscow would "have to think this through" - but warned that "trying to pressure us is quite useless".

Polluted airport water 'destroyed my unborn lambs'
NEWS link
Polluted airport water 'destroyed my unborn lambs'

29 minutes ago Share Save Share Save

BBC Farmer David Thornley claims his breeding ewes lost pedigree lambs after drinking polluted water

A pedigree livestock farmer plans to take legal action against East Midlands Airport, claiming a leaking pipe polluted the brook that runs through his rented grazing land. David Thornley claims 25 of his 100 ewes lost their valuable pedigree lambs after drinking from Diseworth Brook in Leicestershire in 2022. In April, East Midlands International Airport Ltd pleaded guilty to charges of exceeding the limits of its environmental permits when it released water containing chemicals from holding ponds in January and February 2022. The airport denies any link between the discharge and bacterial pollution in the brook.

The airport says the issues raised by Mr Thornley "do not form any part of the evidence in the case that the Environment Agency has brought to court"

Environmental studies show de-icing chemicals, washed from airport runways, can affect water quality because they encourage the growth of "sewage fungus", or "undesirable river biofilms". With more than 20 years' experience as a prize-winning breeder, Mr Thornley says typically he would expect to lose just 2-3% of pregnancies after embryo transfer. So in January 2022, when veterinary scans showed 25% of his impregnated ewes were no longer carrying lambs, he began to investigate. Approaching Diseworth Brook, he says he was hit by a smell that "took your breath away". He took photos of the brook covered in a brown substance, which he now believes was sewage fungus. When he and his son walked upstream, they found "black sludge" emerging from an outlet pipe below the airport's holding ponds. "There was nothing coming from above [that part of] the stream," he says. "It was clear as clear, and it smelt lovely until it got to that pipe."

'Small leak identified'

Mr Thornley immediately reported his pollution concerns to the Environment Agency (EA), which attended the following day. When he contacted the airport in January 2022, its reply, seen by the BBC, confirmed: "There was an incident... where a small leak was identified into Diseworth Brook." The airport said in its email to Mr Thornley it was working with the EA, which was "now happy the issue had been resolved and there were no further impacts to the local watercourse". In February 2022, Mr Thornley asked a specialist company to take water samples. The laboratory results showed the water was polluted with bacteria and unfit for livestock to drink. However, the results did not prove a link between the bacteria and airport de-icing chemicals.

David Thornley Mr Thornley took photos of Diseworth Brook in January 2022

"It's devastating," says Mr Thornley. "[Losing the lambs] has a big impact on the family. You can't replace those bloodlines or that breeding overnight. It's tens of years of breeding and investment to breed the right quality stock." Mr Thornley is asking for compensation of £50,000. The EA asked Mr Thornley to give evidence in its case against the airport. But that evidence was never heard. The agency told the farmer he was no longer required after the airport's lawyers unexpectedly entered guilty pleas to three of six charges at a pre-trial review. The EA says those charges relate to the discharge of contaminated wastewater into the River Trent between 14 January 2022 and 4 February 2022, but declined to comment or give more detail until sentencing on 25 July.

David Thornley The outlet pipe below the airport's balancing ponds has now had a plug installed

Mr Thornley said airport staff had seemed sympathetic in initial meetings. For two years, the airport paid his rent for extra grazing land to keep his stock away from the brook between November and April. Those are the months when the airport has EA permits to discharge water containing de-icing chemicals from balancing ponds holding run-off from its runways. But Mr Thornley says the airport is now refusing to continue the rental arrangement and claims he has not had a reply to letters from his insurance company lawyers. He says he no longer trusts the airport to keep him informed about water quality and will continue to keep his livestock away from the brook from November to April.

'Victorian legacy'

The EA's case against the airport was supported by members of the Derby Railway Angling Club, who blame de-icing chemicals for causing large plumes of sewage fungus in the River Trent and threatening rare fish. Before he retired, member Gary Cyster was a senior fisheries inspector for the EA. He says he is disappointed that the agency did not pursue three further charges against the airport, including one linking airport chemical discharges to plumes of sewage fungus in the River Trent. "Sewage fungus is like a legacy from the Victorian times," he says. "We shouldn't be seeing any sewage fungus. If effluent is going into the River Trent, there should be a finite limit for B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Former Environment Agency inspector Gary Cyster says watercourses are being routinely polluted by airport chemicals

Mr Cyster says the Trent is home to some of the rarest fish in the country, including the spined loach and the bullhead, and these could be threatened by sewage fungus and low oxygen levels caused by de-icing chemicals. He says he has research indicating that East Midlands Airport is the only airport in the country which does not have a finite BOD limit for discharging into a major river. Instead its "load-based" EA permit says that discharges should not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plants or animals in the water and that there should be "no significant adverse visual effect". "We feel like the River Trent has been sold down the river," he says. He is also concerned about the airport's continuing expansion and plans for the East Midlands Freeport. "This is going to affect all the watercourses around the area. So it's about time that we had a modern treatment works there and they stop this pollution."

What the airport says

East Midlands Airport said: "We take our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very seriously and work closely with the Environment Agency on the operation of our water drainage system. "We are aware of Mr Thornley's concerns, take them seriously and have always responded to his correspondence. "However, the issues he raises do not form any part of the evidence in the case that the Environment Agency has brought to court. "The pollutants identified in the sample testing he undertook are not found in the de-icer products used by the airport but were instead contaminants associated with sewage, which the airport does not discharge to the brook. "We are unable to comment further until the case reaches its full conclusion."

How do de-icing chemicals affect streams and rivers?

For safety reasons, UK airports routinely use de-icing chemicals during winter months to protect aircraft and runways. They pose a pollution danger, so airports are required to have treatment systems in place. Discharges should be monitored by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or. Bangor University researcher Dr Ben Exton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de-icing chemicals such as propylene glycol for his PhD. He likens the effect of these chemicals on water-born bacteria to offering hungry humans a roomful of fattening fast food. "It's a bit like an unlimited flood of burgers... [the bacteria] grow extremely quickly, and as they grow, they deplete dissolved oxygen and stress other species," he says. "They blanket the river bed, and that kills off other things in the river." 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de-icing chemicals cause habitat loss and poor water quality for invertebrates and fish. "It's been going on for years," says Dr Exton. "It's really difficult to treat the de-icer contaminated water because, unlike things like sewage, it comes in fluxes. "Biological systems that break down these compounds don't ramp up and down well." A document on East Midlands Airport's website flags de-icing chemicals as a "challenge". The document outlines its permit limits and how it treats the run-off in winter and summer ponds to protect local waterways. Its guilty pleas last month relate to breaching those permits.

Follow BBC Leicester on Facebook, on X, or on Instagram. Send your story ideas to eastmidsnews@bbc.co.uk or via WhatsApp on 0808 100 2210.

Newspaper headlines: Crime-committing migrants 'kicked out' and 'Trump Inc'
NEWS link
'Criminal migrants to be kicked out' and Trump Inc's cover shot

36 minutes ago Share Save Share Save

The Observer, fresh from a recent takeover, continues its new style of full-page front page photographs with a striking picture of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dynasty, showing his children and their spouses. A magazine-style headline, trailing to a full piece inside the paper, reads "The firm: Trump Inc and the new age of corruption".

Many of Sunday's papers lead on the government's new immigrations plans. "Commit any crime and you're out, migrants to be warned", the Daily Mail says under what it calls a "planned government crackdown". The Home Office will be "told of all foreign nationals convicted of any offence", with officials given "wider powers" to remove them from the UK, the paper says.

The Sunday Express also leads on immigration, but on migrants' lawyers "abusing the system". The paper says foreign criminals will not be able to abuse what it calls "controversial human rights laws" under new government plans. According to the Express, the plans will be the "biggest overhaul of immigration laws since Brexit".

"I was off my nut on EastEnders", reads the Sun's headline on what it labels a Danny Dyer exclusive. The former soap star says he was on prescription drugs, such as valium and diazepam during his time on the show, and according to the paper, "blasted co-stars, scripts and BBC bosses" for what he calls "not much duty of care". The accompanying story does reveal these claims did not come during a face-to-face interview with the Sun, but rather an on-stage rant made by Dyer at a recent charity event.

In more TV news, the Sunday People goes remarkably early with its speculation of who will be appearing in the 23rd series of Strictly Come Dancing from this September. The paper's sources suggest that reality star and 2017's I'm a Celebrity queen of the jungle Georgia "Toff" Toffolo will be getting on her dance shoes. The People also tips the son of a real-life queen - Queen Camilla's eldest child, Tom Parker Bowles - to be another contestant.

The Sunday Telegraph claims retired policeman Julian Foulkes was arrested and cautioned in 2023 for a "thought crime" after challenging a supporter of pro-Palestinian marches on X. Police body-worn camera footage showed officers looking through his books including titles by Douglas Murray at his home in Kent, it adds. "Free speech is clearly under attack", the former special constable says. A police spokesperson tells the Telegraph the caution was "not appropriate in the circumstances and should not have been issued".

The Sunday Times runs with a lead story on businessman Graham King - known as the "Asylum King" - who it says has become a billionaire after "profits soared" for his migrant-housing firm. The Times says he has recorded a 35% jump in his fortune, which has landed him a spot on the paper's Rich List. It also talks about the government's new plans on immigration.

The Sunday Mirror splashes with a story on the Duchess of Sussex's dad, who they say has a "new life... a world away from hers". According to the paper, Thomas Markle rents a "£500-a-month apartment in the Philippines" with his son.

And finally, the Daily Star decides to have some fun with what it calls "frisky farmers" and a poll suggesting that nearly 70% of them think they are - in the paper's words - "best in bed". Accompanying it is a cheekily Photoshopped picture of TV celebrity farmer Jeremy Clarkson in a straw hat, lying atop a bale of hay.

南亞第一軍事強國換人做?超級比一比:盤點印度和巴基斯坦軍事實力-風傳媒
NEWS link
巴基斯坦表示,在印度於週三對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爾發動空襲後,已在其境內多座城市擊落25架印度無人機。

透過 追蹤風傳媒

巴基斯坦軍方發言人艾哈邁德·謝里夫·喬杜里(Ahmed Sharif Chaudhry)表示:「這是印度又一次公然的軍事侵略行為。」印度方面也表示,已成功摧毀巴基斯坦部署的「無人機與飛彈」。

以下是兩國在軍事實力方面的比較:

無人機

兩國皆透過進口與自主開發技術來擴展無人機隊,但印度在數量上處於領先地位。國防分析師拉胡爾·貝迪(Rahul Bedi)告訴BBC,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預計在未來兩到四年內將運作約5,000架無人機。2024年,印度與美國簽署協議,購買31架武裝型MQ-9B「天空守護者」與「海洋守護者」等具備高空長續航能力的無人機。

儘管巴基斯坦的無人機數量少於印度,其軍用無人機仍具備多樣化的能力,包括監視、偵察與精準打擊等。

巴基斯坦無人機的一大優勢在於其實戰經驗。例如,「布拉克」(Buraq)戰鬥無人機自2015年起便被用於反恐行動。此外,巴基斯坦也從土耳其與中國進口先進的無人機。

國防預算與軍事規模

隨著局勢升溫,人們再度擔憂印巴兩國可能再次爆發全面戰爭——上一次發生在1999年。

根據獨立網站全球軍事實力(Global Firepowerx,GFP)的排名,印度擁有超過140萬名現役軍人,軍事實力位居全球第四。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現役軍人約為65.4萬人。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024年的報告,印度在國防支出方面是巴基斯坦的九倍。

在陸軍裝備方面,印度擁有超過4,200輛戰車與150萬輛裝甲車;而巴基斯坦則擁有超過2,600輛戰車與不到18,000輛裝甲車。根據全球軍事實力排名,印度空軍擁有2,229架軍機,其中包括513架戰鬥機與130架轟炸機。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軍機數量少830架。

印度海軍艦隊擁有293艘艦艇,規模是巴基斯坦的兩倍以上。

飛彈與核武

巴基斯坦擁有巡弋飛彈、戰場戰術彈道飛彈、以及短程和中程彈道飛彈。

而印度的飛彈種類更加多樣,包括射程250至600公里的「普里特維」(Prithvi)系列;射程從1,200公里到8,000公里不等的「烈火」(Agni)系列,以及「無畏」(Nirbhaya)與「布拉莫斯」(BrahMos)系列。印度飛彈射程的廣泛也顯示出該國對於威懾中國的意圖,這是另一個與印度存在領土爭端的鄰國。

然而,這並不代表巴基斯坦容易被壓制,因為兩國都擁有實力相當的核武庫。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估計,印度擁有172枚核彈頭,巴基斯坦則擁有170枚。不過,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核彈頭中有多少處於實戰部署狀態。

巴基斯坦正發展核武以與印度抗衡,而印度則專注於能夠同時瞄準中國的遠程武器。印巴的鄰國中國也在擴張其核武庫,其核彈頭數量已從410枚增加至500枚,增幅達22%。

由於事關重大,國際社會一直呼籲兩國保持克制。

觀點投書:民進黨何不放棄台獨黨綱?-風傳媒
NEWS link
我國外交部針對中國大陸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媒體「俄羅斯報」以1943年「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做出了回應,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尚未成立,何來確認台灣主權問題?我國外交部強調,《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伏文書》、《舊金山和約》以及具國際法效力文件,清楚載明台灣及附屬島嶼應歸還中華民國。而《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確認了中華民國對台灣主權,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不存在。

透過 追蹤風傳媒

不仔細看,還以為所訴是馬英九政府時期的言論,或是現在執政黨是國民黨。講到《開羅宣言》是獨派甚至是台派最不想提到的事,當然因《開羅宣言》而引發後續的《舊金山和約》及杜魯門總統提到的「台灣地位未定論」才是台派們放大討論的事,認為台灣人應有重新「人民自決」的權利。

而民進黨甚或是獨派團體,絕對未想過他們可以主政中華民國如此之久,民進黨以前不會及不曾面對的問題也將一一浮現,因此台灣外交部證實了《開羅宣言》的存在,更確認了中華民國接收台灣的事實,於法有據,合實合理。

如此而來「台灣地位未定論」已不攻自破,民進黨也離台灣獨立建國漸行漸遠。

長此以往,民進黨為了「去中國化」及「台灣意識」,將「台灣地位未定論」屢屢浮上檯面,讓《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形同虛文,如今為了「反共」、為了「抗中」而說出了事實,這是好事,也代表中華民國在台灣是法理的事實,以前是誰在唬弄台灣人民,不言可喻。

如果民進黨已經肯定了《開羅宣言》的法理事實,那中華民國台灣又早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意即台灣獨立誠如阿扁所言:「我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而中華民國台灣又是全體台灣人民最大公約數之下,何不廢除《台獨黨綱》?

民進黨內心早已接受「中華民國」這塊招牌,雖然很不願意,在「中華隊」及「台灣隊」之下還是很討厭「中華」,但民進黨若需長久執政下去,放棄「台獨」這塊神主牌,面對現實,這樣不但沒有國民黨爭奪的空間,對「向中間」靠攏來說,集中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對中或對美左右逢源,才是長遠生存之道。

聯俄抗中的「反向季辛吉」戰略,到底有沒有效?普京與習近平紅場閱兵給答案-風傳媒
NEWS link
5月9日,普京和習近平一同出現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台上,並且慷慨地稱習為「主要嘉賓」。

透過 追蹤風傳媒

冷戰之後,俄羅斯聯邦於1995年首次舉辦「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50週年慶典」,此後每5年一次「勝利日閱兵」成為俄羅斯在全球外交場上的高光時刻——每逢此時,紅場上總會雲集數十個國家的領導人,從前蘇聯成員國到美歐的盟友,尤其是2005年喬治·W·布希成為冷戰後第一位親自出席該活動的美國總統,至今仍是唯一。

今年的「勝利日閱兵」為80週年,主席台上領導人數量,略顯凋零。由於俄烏衝突,歐美領導人普遍抵制,唯二打算參加的歐洲國家,斯洛伐克和塞爾維亞,則遭到歐盟的嚴厲警告。

這讓習近平的出席更為顯著,也體現出俄烏戰爭後,中國在俄羅斯和歐洲之間試圖平衡的努力——一方面,依然保持與俄羅斯的外交互動,經貿關係甚至進一步加強;同時,聲稱應該尊重主權國家的領土完整,而且未向俄羅斯援助軍火。

尤其是川普第二任期的100天,不僅與歐洲盟友漸生嫌隙,而且向普京示好,試圖快速達成和平協議。這推動中國和歐盟、俄羅斯的互動關係也發生變化。

中國終於可以打破與歐洲關係的僵局,5月6日,中方和歐洲議會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另外一種觀點則甚囂塵上,即川普在實施「反向季辛吉」式的外交戰略,即通過結好俄羅斯來牽制中國,反轉了季辛吉時代「聯華抗俄」的思路。

「逆季辛吉」的成與敗

「習近平和普京在紅場上並肩而立,發送對普京而言強有力的信號:俄羅斯並非孤立無援,俄中夥伴關係堅如磐石,攜手同行的決心毫不動搖,根本不存在『逆季辛吉』的可能性。」澳大利亞前駐俄大使唐普德(Peter Tesch)公開表示,這種象徵意義非同小可。至於雙方將簽署的協議是否能帶來實質性內容,還有待觀察。

冷戰時期的美國外交戰略家亨利·季辛吉曾通過「聯中制蘇」策略重塑全球權力格局。

1971年季辛吉秘密訪華標誌著冷戰地緣博弈的重大轉折。當時中蘇因意識形態分歧與領土爭端瀕臨戰爭邊緣,美國敏銳捕捉到這一戰略機遇。通過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季辛吉成功將中國納入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使蘇聯陷入戰略孤立。尼克松政府借此實現三重目標:結束越南戰爭、緩解國內經濟壓力、重塑全球力量平衡。

某種程度上講,「逆季辛吉」的戰略有其現實需求。美國的主要對手變了,冷戰時代毫無疑問是蘇聯;而過去三屆美國總統都將中國定位為「系統性競爭對手」,認為其科技崛起與軍事現代化直接威脅美國霸權。

相比川普,美國國務卿魯比歐的態度可能更為明顯。他在5月7日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表示,儘管烏克蘭戰爭很重要,但「中國相關事態對世界未來的長期影響更為重大」。他呼籲重新聚焦於「我們的頭號地緣政治對手——中國」,認為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

川普白忙一場!?貼文邀功印巴談成「全面停火」—然後雙方又打起來了-風傳媒
NEWS link
美國總統川普10日貼文表示,經過美國居中調解的一整夜會談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已同意「立即全面停火」。巴基斯坦外交部也宣稱兩國同意「立即」停火,當地時間下午5點開始,雙方將停止陸、空、海上一切戰鬥和軍事行動。這代表印巴兩國在為期4天的交火之後願意放下武器,巴斯斯坦也重新開放領空。不過《華盛頓郵報》指出,印度很快就指責巴基斯坦違反停火協議,雙方再次於克什米爾控制線一帶發生交火。

印度和巴基斯坦為克什米爾(Kashmir)主權問題陷入長期爭端,4月22日,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致命恐怖攻,造成26人死亡,這也是15年來印度平民所遭遇的最致命襲擊。印度指控巴基斯坦庇護恐怖組織、並誓言追剿他們,但巴基斯坦則否認參與其中。印度7日空襲巴基斯坦的所謂「恐怖分子據點」,此後兩國每天都發生交火,9日雙方都越過邊境發射多枚飛彈,導致兩國近30年來最嚴重的軍事衝突升級,並將這兩個核武國家推向戰爭邊緣。

透過 追蹤風傳媒

川普10日在社群媒體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貼文表示,「祝賀這兩個國家展現了常識和偉大的智慧。感謝大家對於這件事的關注!」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表示,這項協議是他和副總統范斯,與印度總理莫迪和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進行廣泛談判後達成的。不過印巴兩國官員在證實停火協議時,雙方均未提及川普、其他政府官員或美國,不過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Shehbaz Sharif)在對國際社會表達感謝時,提及了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中國、英國和聯合國的領導人、以及川普。《紐時》則說,印度方面完全沒有提到川普,並稱停火協議是對方提出的。

《路透》指出,印巴官員都表現出讓步意願,因為雙方平民的死亡人數總計已上升至66 人。巴基斯坦方面一度傳出負責監督核武的機關將舉行會議,讓外界擔心印巴衝突可能會上升到核武層次。但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後來表示,並沒有安排這樣的會議。川普政府則對是否介入調停發出矛盾訊號,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週四8日對福斯新聞表示,美國鼓勵降級衝突,但「不會介入一場本質上與我們無關的戰爭」。

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內,與印度和巴基斯坦關係密切的數個國家,已試圖調解多日以緩和衝突。隨著全面戰爭的擔憂加劇,美國、歐盟和中國都敦促巴基斯坦和印度保持最大克制。巴國總理夏立夫在達成停火協議後曾表示,喀什米爾與水資源的長期爭議應透過談判而非戰場來解決,並且將停火協議形容為「我們榮譽與原則的勝利」。

許劍虹專欄:歐戰勝利80周年,一場中華民國沒有缺席的戰爭-風傳媒
NEWS link
今年5月8日是歐戰勝利,即納粹德國戰敗80周年的紀念日。對大多數的歐美人士來說,這是一個西方文明或者基督文明得到救贖的日子,因為希特勒(Adolf Hitler)針對猶太人進行的種族屠殺規模之大,在歷史上實在是前所未見。如果納粹德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勝,以亞利安人為中心的種族主義勢必將征服整個歐洲以及大西洋兩岸,成為西方世界的遊戲規則。

透過 追蹤風傳媒

平心而論,或許美國在推動種族平等的歷史走的非常坎坷,直到今天都還是有少數族裔遭到歧視,或者是白人遭受少數族裔「反歧視」的案例發生,可總之我們現在的這個世界還是朝向比較多元跟包容的方向前進。最起碼美國社會的主流,對過去奴役黑奴以及迫害印第安人的歷史是在反思,且美國的族群組成也確實是隨著移民增加而越來越多元。

事實上美國也正是因為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尤其是經歷過經濟大蕭條的二戰美軍將士們在全球範圍內與軸心國作戰,透過與盟邦的接觸使美國走出過去孤立主義的色彩,變得更加開放。種族隔離制度從而被廢止,民權運動的觀念逐步起飛,並且擴散到美國影響下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方成為今日全球化的主流思維。

假若是納粹德國勝利,強調開放、接納以及多元的西方世界將不會存在。甚至我們換一個角度想,如果美國沒有參加二戰,可能種族隔離制度都還會延續到今天,那是一個多麼恐怖的世界。所以即便中華民國對歐洲的戰局影響有限,我認為中華民國身為當年的同盟國,紀念納粹德國的失敗還是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今年賴清德總統要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紀念歐戰,對此筆者認為沒有什麼大問題,但他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並非第一位以國家元首身份紀念盟軍歐戰勝利的中華民國元首。不要忘了中華民國在1941年12月9日對納粹德國是有宣戰過的,因此蔣委員長1945年5月12日在重慶其實是有舉行過正式的歐戰勝利慶典。

中華民國與歐戰

當然我們首先要承認,二戰時的中華民國是一個弱國,在亞洲戰場上抵禦日軍侵略都已經十分困難了,很難真的對歐洲戰場有任何重大影響。中華民國確實不是歐戰的主力,但這並不代表中華民國完全沒有介入歐戰。首先是有近20,000猶太人在中華民國外交官的幫助下,於1933年到1941年之際遷徙到上海,躲過了遭納粹屠殺的命運。

其次則是1943年5月胡獻群將軍率領北非觀戰團視察北非戰場,空軍少將林偉成透過與第12航空軍司令杜立德(James H. Doolittle)的私人關係,曾親自搭乘美軍B-25出擊過德軍目標,也稱得上是中華民國空軍對歐戰的參與。接著則是隔年的諾曼地登陸作戰,有21名在英國受訓的中華民國海軍軍官隨皇家海軍參加了戰鬥。

林金順觀點:用極而絕,雖勝必蹶─冷眼看以、美極絕戰略與賴政府戰道之偏失-風傳媒
NEWS link
前言

自古為政之道,都依「世道法則」而行,自然法則貴在均衡不偏,守中不極,乃能持衡與持久不絕,以色列對巴國的種族滅絕,以及美國稱霸百年而驟衰,就是違逆此一法則,足以做為民進黨當前執政之鑑誡。

透過 追蹤風傳媒

一、用兵哲理,忌在極絕

國家立國之道,在追求長治久安,是歷史「常則」;戰爭為不得已之事,是一時的「變則」。所以「戰道」以國家民族永世生存、安定為理念,「戰略」則依「戰道」的安全與普世價值而策定,而非以一時「追求極勝」為唯一目標。以色列依仗小而精的軍事力量與背後美國支持為靠山,對號稱世上最大的露天監獄,封鎖16年的加薩走廊肆無忌憚的殘殺巴勒斯坦平民,看似在「軍事戰略」上始終居於優勢與常勝,但就「國家戰道」上,其實卻是已經早已種下未來禍國敗因而不覺。

二、用極而絕,雖勝必蹶

用兵有言,「戰道持常,戰略守中」,「持常」不生劇變,「守中」無逆常道,「用極」屬於戰法領域與戰具層次,非萬不得已,絕不輕用,譬如核、生、化武器之運用等,雖可取勝一時,卻是後患無窮,因為未來「報」在己身而無解,素為善用兵者所禁忌,此所以諸葛亮在南平孟獲時,火燒三萬藤甲兵後,見其火燒慘狀,不禁垂淚自嘆 :「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而「長平之戰」,秦將白起以詐術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也讓日後秦於「邯鄲之戰」遭到魏、楚聯軍痛擊,吃了空前敗戰,死傷過半而降趙,使得統一大業順延了三十年,而白起也被罷官與賜死,其不得善終就是咎在其「絕」。

三、極者極端,物極必返

所謂「極」者,極致,極端,終極,無解。就常而道,萬事萬物之行,都以執兩用中,乃能均衡長久,也就是「守中」之意,因此,物極必返,勢極則轉,所以,極不可盡,乃能持久,見盡必絕勢所必然,此為不易之道。因此自70年代美蘇核武發展競賽之後,乃有2022年1月3日中、美、英、法、蘇五核武器國家領導人共同發表「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用以防杜走向世界毀滅,這就是限制「戰具」效能之極,務必慎防其「絕」。

四、絕者滅絕,萬劫不復

所謂「絕」者,一指手段之慘絕,二指結果與效應之絕後,毫無後路與挽救餘地。就世道而言,「絕」是中國人最忌諱的作法,因為天道輪迴,絕必反噬,報在己身,像現代化戰具高科技的功能以達登峰造極之境,如果在運用手段上未能善加節制,勢必隨時「極盡而絕」,所以才有「核武限制」之規範,充其量也只能用於「戰術性」報復之用,就是在於避免其極盡而滅絕。

五、以巴之爭,逞極爭勝

以色列身處阿拉伯民族環伺,資源不足,處境惡劣,但是也因此而成就了他的軍事強權,在美國的強力翼護下,更是對巴勒斯坦極盡欺凌,乃至對迦薩走廊平民行慘絕人寰的屠殺,其「銖鎰絕稱」之勢,較諸當年希特勒屠殺猶太人,更有過之而無不及,早已超出國際之間的「戰爭」爭勝,不但不為世界所不容,縱使國人也為之群起反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