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社會
政治
科技
生活
其他
RSS
國防部高中職儀隊決賽 雨中登場 港明高中奪冠
NEWS link
國防部主辦的「第8屆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儀隊競賽」決賽今天下午在中正紀念堂藝文廣場舉辦,雖然比賽前陰雨不斷,不過並不影響參賽同學的熱情,仍舊不畏風雨展現最好的成績,比賽最終由台南港明高中拿下冠軍,台中明道中學、高雄女中分居第二名與第三名。

本屆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儀隊競賽歷經北、中、南區初賽,共有45所學校報名參加,最後由北科附工、嘉義女中、鶯歌工商、屏東女中、北斗家商、莊敬高職、港明高中、高雄女中及明道中學等9所學校晉級決賽,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到場主持。

雖然北台灣天氣轉涼,上午開始便下起滂沱大雨,不過並不影響參賽同學的熱情,在賽前仍舊冒雨彩排走位,把握最後的練習時間,所幸比賽開始之際雨勢趨緩,使比賽得以順利舉行,不過受到場地濕滑影響,各校表演過程中不時發生掉槍失事,甚至去年冠軍莊敬高職演出時還有一把禮槍當場摔斷,不過在場參觀群眾仍然報以熱烈的掌聲支持。

除了9所學校外,主辦單位也邀請中正預校鼓號樂隊校友團及台中艾伯特幼兒園的小小蛙人觀摩表演。身穿迷彩服的幼兒園小朋友表演高難度的蛙人操動作,也贏得現場觀眾的滿趟喝采。

柏鴻輝在賽後頒獎時展現妙語如珠的綜藝咖本色,對各表演與參賽隊伍如數家珍,還點名台南市港明高中的儀隊副隊長江佩靜,大讚她報考海軍官校,受寵若驚的江佩靜害羞表示,志願投考海軍是因哥哥也在海軍官校就讀。

柏鴻輝說,今天所有參賽同學的表現,足以當一個軍人,在精湛表演的背後,是付出「血、汗、淚」與團隊的精神,希望在場的所有人給他們熱烈鼓勵,名次不代表什麼,在所有觀眾心目中,每一所參加的學校都是第一名。

比賽最後結果由港明高中拿下冠軍,明道中學、高雄女中分居第二名與第三名。港明高中隊長李宇澤說,他們都是利用中午時間練習,平常就算下雨也會淋雨練習,上場前教練也提醒,即使下雨,也要按照平常心面對,甚至要更努力發揮120%的實力。有趣的是,港明高中還帶著鳳梨參賽,李宇澤說,這是儀隊留下的傳統,在預賽或決賽都會帶鳳梨,希望帶來好彩頭。

黑鷹直升機接近五角大廈失聯20秒 塔台急中止民航機降落
NEWS link
美國陸軍1架黑鷹直升機1日接近五角大廈時,與軍方空中交通管制員一度失去聯繫約20秒,導致當時接近華盛頓當地機場的2架民航機被迫中止降落。(美聯社)

2025/05/24 12:49

郭顏慧/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陸軍1架黑鷹直升機1日接近五角大廈時,與軍方空中交通管制員一度失去聯繫約20秒,導致當時接近華盛頓當地機場的2架民航機被迫中止降落,這起事件再度引發軍機與民航機在首都空域近距離飛行的安全疑慮。

據《美聯社》獨家報導,陸軍航空部門負責人布拉曼準將(Matthew Braman)表示,黑鷹直升機1日低空飛行,繞行五角大廈準備降落,不過當時控制塔的臨時天線設置位置不佳,造成無法保持與直升機的聯繫而一度短暫失聯,現今該天線已移至五角大廈屋頂。

請繼續往下閱讀...

布拉曼說,在黑鷹直升機最初飛向五角大樓時,取消達美航空1架客機降落,隨後由於20秒的通訊中斷,五角大廈塔台未批准降落,黑鷹直升機只得再次繞行,此時空中交通官制工作人員因無法確切掌握黑鷹直升機位置,決定下令第2架即將降落的民航機終止降落。

布拉曼指出,雖然黑鷹開啟了ADS-B-Out訊號,理應可精確顯示飛行位置,然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上週中會議透露,地面接收到多個數據源和感測器數據有出入,其中一些數據的偏差高達4分之3英里,「無疑造成航空管制員對於直升機位置感到混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兒歌天后」視網膜脫落 突現「2病徵」急就醫:真心嚇死
NEWS link
滕麗名視網膜脫落。(翻攝自臉書)

〔記者李紹綾/台北報導〕港星滕麗名曾為動畫《魔法咕嚕咕嚕陣》獻唱港版主題曲《魔法咕嚕咕嚕》,當時歌曲紅極一時,有「兒歌天后」封號,近年則演出電視劇《愛.回家之開心速遞》「熊尚善」深植人心,她今(24日)在Instagram自曝視網膜脫落,經就醫治療已無大礙,讓她直喊:「真心嚇死!」

滕麗名曬照曝視網膜脫落。(翻攝自Instagram)

滕麗名視網膜脫落急就醫治療。(翻攝自Instagram)

滕麗名戴者口罩、眼鏡自拍,只見她的左眼布滿血絲,另一張照片則是她坐在眼科診所內,寫道:「個人經驗,突如其來的眼暈和飛蚊,就要立即檢查眼睛,及早治療,視網膜脫落真是好大件事,這次還好有驚無險,真心嚇死。每個人的視網膜上都有一些小洞,視網膜脫落可導致失明,有驚無險。」好友徐濠縈留言:「take care。」滕麗名則回:「thanks dear!」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關新聞:素人歌手西門町唱歌「3大咖女星應援」 徐佳瑩現身合唱掀高潮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中職》魏碩成初登板「很難評論」 平野惠一臉色沉重
NEWS link
中信兄弟先發投手魏碩成。(記者李惠洲攝)

〔記者龔乃玠/台南報導〕中信兄弟今天在首局就先馳得點,先發左投魏碩成未能守住領先,4局下被林岱安敲3分砲,僅投4局就退場,中信總教練平野惠一談到魏碩成的表現時臉色有些沉重,直言很難評論。

中信先發投手魏碩成前3局無失分,4局下卻在觸身林子豪後遭遇大亂流,陳聖平敲安後,林岱安夯出3分砲,魏碩成84球僅投4局退場,本季初登板無關勝敗。

請繼續往下閱讀...

平野惠一直言,那3分是在1出局後失掉,先是在滿球數觸身,然後又被後段棒次擊出全壘打,「很難評論,去年滿期待他的,也給很多機會,今年希望他拿出成果。」

即便是因為1顆失投球挨轟而掉3分,平野惠一不認為可以如此樂觀看待,「先發投手要去跟對方先發競爭,這場對方(飛力獅)的失投球比較少。如果對方只掉1分,那你就要0失分,對方只掉2分,那你就只能掉1分,這才是好投手有的想法,如果沒有,那你很難贏過對手。」

平野惠一直言,魏碩成必須要成為一個能拿勝投的投手,「今天靠野手拿回分數逆轉,對他是很好的經驗,希望他可以去回顧這場比賽的內容,如果還有機會,可能去運用在下一場比賽。」

中信兄弟先發投手魏碩成。(記者李惠洲攝)

中信兄弟先發投手魏碩成。(記者李惠洲攝)

中信兄弟先發投手魏碩成。(記者李惠洲攝)

中信兄弟總教練平野惠一。(記者李惠洲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健康網》減重不能只看體重! 研究:健康瘦注意這3點
NEWS link
研究顯示,如果是節食而沒有運動的減重,就只是體重下降但腰圍沒有變小,對身體是不好的;健康的減重應搭配運動、同時攝取蛋白質、並注意腰圍;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對中高齡者而言,體重控制向來存在不少爭議,過度減重可能帶來骨質疏鬆或肌少症等風險,但卻又不得不面對肥胖對心血管健康的威脅。怎麼做才是健康又有效的減重方式?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指出,一項美國研究顯示,如果是節食而沒有運動的減重,就只是體重下降但腰圍沒有變小,對身體是不好的;健康的減重應搭配運動、同時攝取蛋白質、並注意腰圍。

劉中平於臉書專頁「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發文表示,近期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研究顯示,在50到79歲的美國女性追蹤18年的研究結果發現,努力減重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但如果搭配腰圍變窄就能更進一步減少癌症和整體的死亡率。而非預期的體重下降或腰圍變細則可能增加生命危險。

請繼續往下閱讀...

學者們的解釋是,減重最怕也減少了肌肉,所以如果只有節食而沒有運動,少吃東西卻沒有增加蛋白質攝取,這樣對身體其實是不好的。最典型的就是體重數字減少,但腰圍沒有瘦下來,這樣可能就是瘦了四肢的肌肉,不過腰部和內臟脂肪沒有減少。

多運動的人可以減少腰部脂肪,同時可以增加肌肉量和心臟循環,搭配運動的減肥才最健康的方式。 而非預期性的消瘦,在中年以上婦女反而要擔心癌症或是全身性疾病發生。而減重除了好看,更重要的是要健康,而正確的體重控制才會讓我們事半功倍。控制體重的時候:

●同時要搭配運動。

●同時要多攝取蛋白質。

●同時要注意腰圍。

這樣才可以讓大家美麗又健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開講》小國也能成AI強國 新加坡發展AI作為
NEWS link
◎ 廖明輝



在全球人工智慧競賽,新加坡是一個國土狹小、資源有限的國家,卻能在英國權威統計機構Tortoise Media的2024全球人工智慧指數評比,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與中國。這一成就並非偶然,而是新加坡政府以身作則、系統性推動AI應用的成果。

新加坡在英國權威統計機構Tortoise Media的2024全球人工智慧指數評比,連兩年位居世界第三。圖為新加坡知名地標魚尾獅雕像。(中央社資料照)

台灣在2024年全球AI指數排名為第二十一名,比2023年進步五名。雖然在基礎設施排名全球第四,但在營運環境卻排名全球第七十一,落後其他國家甚多。反觀新加坡,從國家戰略到基層落地都展現「小國高效」積極作為,值得台灣借鏡。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新加坡理解AI並非單一技術應用,而是國家治理與公共服務轉型的基礎建設。透過《全國人工智慧策略2.0》,政府將「提升公共服務生產力」明確列為目標,要求各機關設定具體AI績效指標,對外公布成果,形成一套自上而下且可被量化檢視的推動機制。

不僅如此,新加坡政府科技局(GovTech)、智慧國家和數位政府辦公室發布《公共部門人工智慧手冊》,為非技術背景的公務員提供具體操作指南,協助他們跨越「知道要做AI但不知道如何做」障礙,推動AI落地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在執行層面,新加坡公部門並未將AI應用交由各單位各自摸索,而是集中力量成立GovTech來推動新加坡智慧國家計畫和公部門數位轉型。並透過智慧國家2.0,致力實現信任、成長與社區等三個關鍵目標,利用科技普惠大眾。作為技術支援中樞,GovTech這支中央技術團隊不僅負責開發共用API、雲端平台與生成式AI工具鏈,更主動為公務員提供支援。例如,正在推廣的Pair計畫,透過AI改變公務員工作方式,讓公務員能以AI輔助公文撰寫、資料搜尋。這種「技術即服務」的支持體系,大幅降低基層導入新科技門檻,落實全面數位轉型。

迎接AI浪潮,新加坡正尋求具能源效率設施的計畫,包含冷卻解決方案及與低碳能源供應商建立合作方案。有AI GPU雲端平台業者推出浸沒式冷卻,希望打造更具永續性的開發技術。(中央社資料照)

此外,新加坡也深刻理解,資料是驅動AI發展的燃料。在政府資料平台data.gov.sg上,已經釋出超過5,700個資料集,涵蓋71個不同政府部門,並且搭配即時API服務,促使資料不僅可視、可取,更可程式化應用。配合隱私強化技術,新加坡正在為跨境資料流通奠定安全且高效基礎。這樣的開放資料策略,讓整個社會可以共享政府掌握的大量數據資源,進而孕育出更多創新應用。

在具體應用層面,新加坡選擇在醫療、交通、社會服務等高影響力領域率先推動AI示範專案。以醫療為例,公共醫院導入AI輔助診斷與病床調度系統,有效縮短病患等待時間與降低誤診率。交通管理方面,利用視覺分析預測路況、優化運輸調度,同時以AI巡檢道路缺陷,節省人力與成本。社會服務領域則透過SupportGoWhere平台,結合大型語言模型,讓民眾以自然語言就能迅速找到適合的社福資源。這種「以需求牽引技術」的策略,讓AI技術不再停留於實驗室,而是普惠大眾,成為民眾感知得到、受益明確的生活助力。

對台灣而言,擁有全球領先的半導體技術、完整的資通訊產業鏈及堅強的公共衛生體系,若能將政府定位為AI的「第一大型採用者」,搭配新加坡式的制度設計與執行力,將散落各公私部門的龐大AI研發能量,轉化成為AI應用落地的普惠服務,讓AI成為推動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助力。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28K也難找」!在地人崩潰發文 網一看地點:快逃
NEWS link
網友發文分享,自己有行銷與行政經驗,連月薪28K的工作都無法錄取。示意圖,非當事人。(情境照)

2025/05/24 19:59

陳定瑜/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即便薪資要求不高,也不代表能馬上找到工作。網友發文分享,自己有行銷與行政的經驗,卻連月薪28K的工作都無法錄取。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熱議。

網友近日在Dcard以「28K也難找的時代」為題發文分享,自己本身擁有行銷與行政的相關經驗,待業期間積極投遞行政職卻屢屢碰壁。她指出,多數面試公司都要求熟悉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但她質疑「ERP那麼多種,難道都還要去自學嗎」?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PO進一步說,自己對薪資期望不高,只求基本底薪。然而,她詢問人資後得知,企業傾向選擇同時具備行銷、行政、ERP及會計經驗的人選。至於月薪28K的職缺則因競爭激烈,往往由更有經驗者取得,讓僅有半年工作經歷的她難以找到理想且願意錄取的公司。

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好奇原PO所在的縣市,原PO則回應「在屏東」。對此,網友紛紛建議轉往高雄發展,「屏東的工作機會少到爆炸……看你要不要找親戚推薦,或者往高雄會比較好」、「來高雄會好一些吧,屏東的行銷、行政相關職務,薪資區間一定是相對比較低的」。

另外,也有不少屏東人吐苦水,「屏東人+1,最好是逃離屏東,最近縣府推出『屏青實習超有薪』計畫,縣府還說要搶人,結果開的一堆餐飲業職缺,請問這是打工平台嗎?」、「我屏東人啦,所以同學現在畢業之後還在屏東的不到一半啊,屏東人不北漂,根本是慢性自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黃金蝙蝠就是喜歡來!台南大社國小夜精靈生態教室揭牌
NEWS link
大社國小正門口的樹上,可看見黃金蝙蝠群聚、棲息。(記者吳俊鋒攝)

2025/05/24 19:51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台南新市區的大社國小,每年入春後,樹上都會有被列為近危物種的金黃鼠耳蝠陸續聚集、棲息,校方發展為特色課程,扎根自然保育,並透過跨國捐助經費逾250萬元,打造以黃金蝙蝠為主題的夜精靈生態教室,今天熱鬧揭牌。

校長郭茂松表示,俗稱黃金蝙蝠的金黃鼠耳蝠,因棲地破壞與農藥使用,族群數量逐漸減少,而正門口旁的大葉欖仁樹每年都會吸引聚集,白天擠在一起倒掛在枝幹上,成為當地奇景。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株大葉欖仁特別吸引黃金蝙蝠棲息,最早在2013年由台灣蝙蝠學會發現,前任校長蔡楠清持續觀測,記錄其生態週期性,開春後按時回來報到,5月起數量遞增,暑假達高峰,接著則會逐漸減少,直至全部不見。

蔡楠清在8年前剛看見時,黃金蝙蝠不到10隻,後來群聚數已破百,且依照季節,週而復始地出現、消失,成為該校最佳的生態活教材。

為讓學童更加了解蝙蝠保育與環境生態,大社國小運用校內閒置空間,在台北華朋扶輪社熱心協調國際扶輪社支持下,以逾250萬元的獎助經費,打造「樂蝠夜精靈教室」,市長黃偉哲帶領各界貴賓一起揭牌。

副議長林志展與議員余柷青、李文俊、陳碧玉等出席捐贈、揭牌儀式,並參觀蝙蝠生態教室,以及校方打造的科技走廊。

黃偉哲感謝華朋扶輪社協調爭取國際扶輪基金會的捐助,推動樂蝠夜精靈教室的設立,不僅大社國小受惠,附近的學子也都能前來利用,讓孩子們能了解身邊的生態,進而自幼養成環境保育的好習慣。

黃偉哲強調,中央對地方的補助漸減,市府必須努力與民間連結,並籌募相關的資源,這次從台北華朋扶輪社所爭取的經費,也可看出社會對孩子教育的重視。

黃偉哲說「窮不能窮教育」,市府會努力讓孩子有最好的學習機會,包含最新的科技知識,以及對於環保專業的認知等,絕對全力以赴。

而台灣看見家鄉推廣教育協會也協助拍攝蝙蝠生態紀錄片,未來將代表台灣參加國際影展;大社國小為了幫生態教室命名,還展開為期一週的全校票選活動,相當慎重。

最後「樂蝠夜精靈教室」以154票高票當選,校方認為透過命名活動,讓孩子將創意體現在對生態的關心,蝙蝠故事已編入全年級特色課程,落實生態永續教育。

大社國小以黃金蝙蝠為主題,打造極具校園特色的生態教室,副議長林志展呈現系列的文創品。(記者吳俊鋒攝)

由扶輪社捐資打造的樂蝠夜精靈教室,熱鬧揭牌。(記者吳俊鋒攝)

黃金蝙蝠只會群聚、棲息在這株大葉欖仁樹上。(記者吳俊鋒攝)

大社國小運用閒置空間,由扶輪社捐資打造的樂蝠夜精靈教室,熱鬧揭牌、啟用。(記者吳俊鋒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健康網》中醫治療跑者膝 3穴位2茶飲必知
NEWS link
中醫表示,跑者平日可以按壓委中穴(、承山穴、足三里穴來氣血流暢、筋骨強健;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吳亮儀/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35歲男性是馬拉松長跑愛好者,跑完42公里後出現雙側大腿外側至膝關節疼痛,下樓梯時加劇,膝下也有熱感、壓痛與輕微積水現象,蹲下時動作卡卡的不順暢。陽明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邱柏豪指出,跑者平日可以按壓委中穴(膝後正中)、承山穴(小腿後側凹陷處)、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橫指外側)來氣血流暢、筋骨強健,日常保養則可喝黑豆杜仲舒筋茶、養筋顧腿健步茶來緩解下肢肌肉關節疲勞。

跑者常見運動傷害

●髂脛束症候群:俗稱「跑步殺手」。髂脛束是由臀大肌與闊筋膜張肌延伸而成的筋膜結構,自髖關節沿大腿外側延伸至膝蓋。膝關節反覆彎曲摩擦,易造成髂脛束發炎,產生外膝疼痛。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髕骨-脛骨症候群:長跑者因膝關節反覆負荷,若髕骨位置異常、股四頭肌拉力外偏、大腿內側肌力不足,易導致髕骨活動異常摩擦,引發膝關節前方或深部疼痛,嚴重時形成髕骨軟化症。

●髕腱炎:田徑運動員頻繁跳躍或急停、急跑時,股四頭肌劇烈收縮,拉扯髕腱引發炎症。常見膝蓋前方、髕骨下方疼痛。

●脛前疼痛:短時間內劇烈增加訓練量,或足弓支撐不足、拉筋不足,會導致小腿內側下方約1/3處肌肉與骨膜微小撕裂,引發局部壓痛與不適。

●跟腱炎:阿基里斯腱連接小腿後方肌群(腓腸肌、比目魚肌等),跳躍、快速起跑時易受損。症狀包含腳跟後方壓痛、晨間僵硬感。

●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因長期負重、過度運動或舊傷導致微小撕裂,常表現為足跟或足弓內側疼痛,起床踏地時尤為明顯。

中醫治療運動傷害

●針灸療法:取穴雙下肢「風市、膝陽關、膝眼、陽陵泉、足三里」,疏通經絡,消腫止痛。

●中藥調理:使用獨活寄生湯合麻杏薏甘湯,加減川牛膝、木瓜、威靈仙、杜仲等,達到補肝腎、強筋骨、祛瘀止痛的效果。

●傷科推拿手法:進行髂脛束及周邊肌群的放鬆,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與組織修復。

●雷射針灸輔助:應用低能量雷射刺激疼痛部位與穴位,加速組織修復、減輕水腫與炎症。

●功能性運動訓練指導:加強核心穩定性及下肢協調,矯正運動姿勢,從根本預防復發。

中醫治療跑者膝。(陽明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穴位保健

邱柏豪表示,每日按壓以下穴位1-2分鐘,有助於氣血流暢、筋骨強健。

●委中穴(膝後正中):舒筋活絡,減輕小腿與膕窩壓力。

●承山穴(小腿後側凹陷處):緩解小腿緊繃與抽筋。

●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橫指外側):補氣養身,提升耐力。

強筋健骨3穴道。(陽明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茶飲養生

●黑豆杜仲舒筋茶:可氣血雙補,散風除濕,止疼痛、益肝腎的功效。

材料:黑豆、杜仲、桑寄生、茯苓、炒白朮、當歸、肉蓯蓉、川芎、秦艽、川牛膝各9克,甘草6克。

作法:將材料加水1000cc,中火煮開,或藥量減半熱水壺沖泡。

●養筋顧腿健步茶:可強筋骨,利濕氣、活血通絡,對下肢肌肉關節疲勞有緩解功效。

材料:黃耆、白芍各12克,懷牛膝、續斷、補骨脂、薏苡仁各9克,白朮、防己、蒼朮、生薑、甘草各6克,黃柏、伸筋草各3克。

作法:將材料加水1000c.c.,中火煮開,或藥量減半熱水壺沖泡。

健步舒筋2茶飲。(陽明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陽明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邱柏豪。(陽明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5感體驗客家 桃園客家工藝節「技藝×記憶」開展
NEWS link
聲音藝術家方子懷(左)採集5位客家工藝師創作的聲音過程,以第1人稱的聆聽觀點,帶大家聽進工藝師的創作過程。(記者黃政嘉攝)

2025/05/24 19:41

〔記者黃政嘉/桃園報導〕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首度舉辦「2025客家工藝節」系列活動,今天起在崙坪文化地景園區登場,藉工藝節宣傳園區首次常態展「技藝×記憶-物語流轉.技憶受信」展覽,透過五感展區體驗,串連在地跨時空的客家工藝,表達工藝品既融入現代生活,也蘊含客家民族內斂委婉情感,展期到6月29日。

策展人張卉君說,策展主題呼應崙坪文化地景園區本來是日治時期的國際電話受信所,為發送、接收訊息的場域,物件存在比人類生命長久,在世代之間流轉,透過技藝與記憶,呈現物件具「溝通」特性。

請繼續往下閱讀...

聲音藝術家方子懷採集記錄5位客家工藝師創作的聲音過程,以圓形的聲音指向為概念,將布幕圍成圓區,裡頭擺耳機,讓參觀者聆聽創作過程的聲響。方子懷說,他在這次展覽試著提問「聲音能否反映出工藝創作?」採集聲音裡,有各種職人的試錯經驗,他像面鏡子,反射工藝師的時間堆積,相對於影像媒材,只透過聲音,以第1人稱的聆聽觀點,帶大家打開耳朵,將工藝師的創作過程聽進內心,感受、理解工藝創作。

觸覺區含草編達人王昱翔的如意蓮、白沙岬燈塔、YouBike單車、白鷺鷥作品,以及已故國寶大師戴阿爐的竹椅、魏榮明的木椅。王昱翔說,他傳承父親草編技藝逾20年,創作難度在造型的角度細節,需耐心編成,配合展覽空間,精選觀音區代表意象呈現。

視覺部分,藝術家林益勤以剪紙技法結合雷雕,創作草編、茶藝、裁縫、糊紙、籃曬的圖騰屏風,呈現百工百藝的記憶交疊與延續;味覺,藝術家李依諦以日常剩食,包括大頭菜、咖啡渣、火龍果製成可降解塑膠,做成3件幾何造型,呼應客家惜物,反思人類與生活文化的關係;策展團隊另以柑橘、艾草、樟樹、菜乾、龍眼乾搭建「聞心物語」展區,分別對應振奮、療癒、平靜、懷舊、快樂的情緒,讓嗅覺交會客家文化。

副市長王明鉅說,這次的客家工藝節是全國第1次辦理,藉由客家工藝節,傳承延續客家文化及技藝,除了客家工藝特展外,今、明天還有眾多特色市集與體驗活動,透過實際參與,感受客家工藝之美及文化底蘊。

客家局長范姜泰基說,客家工藝反映客家族群的生活態度與智慧,未來持續透過「季節主題展×工藝共學×在地共好」模式,推動園區轉型為全國指標性的客家工藝交流場域。

客家工藝草編達人王昱翔(左3)與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左4)、貴賓合影。(記者黃政嘉攝)

客家工藝草編達人王昱翔展出作品,右起依序為如意蓮、白沙岬燈塔、YouBike單車。(記者黃政嘉攝)

藝術家李依諦以日常剩食,包括大頭菜、咖啡渣、火龍果製成可降解塑膠,做成3件幾何造型,呼應客家惜物,圖為「身份迷宮」作品。(記者黃政嘉攝)

藝術家林益勤以剪紙技法結合雷雕,創作草編、茶藝、裁縫、糊紙、藍曬的圖騰屏風(左邊展區),呈現百工百藝的記憶交疊與延續。(記者黃政嘉攝)

策展團隊以柑橘、艾草、樟樹、菜乾、龍眼乾搭建「聞心物語」展區,讓嗅覺交會客家文化。(記者黃政嘉攝)

策展人張卉君說,物件存在比人類生命長久,在世代之間流轉,透過技藝與記憶,呈現物件具「溝通」特性。(記者黃政嘉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潮時尚走秀 新莊廟街展新風貌
NEWS link
「廟街潮時尚」跨界走秀,展出「針織女王」設計師潘怡良以廟宇元素設計的40套秀服。(記者黃子暘攝)

2025/05/24 19:37

〔記者黃子暘/新北報導〕新北市新莊區景點「廟街」歷史悠久,市府將其宗教廟宇元素與時尚融合,自即起至6月22日舉行「潮盛新莊」系列活動,讓老街展現新風貌,今(24)日「廟街潮時尚」跨界走秀展出「針織女王」設計師潘怡良以廟宇元素設計的40套秀服,民眾目不轉睛。市長侯友宜指出,市府推出「新莊百年風貌整合計畫」,從軟硬體重現廟街風華,盼吸引更多年輕人親近傳統文化。

侯友宜介紹,廟街是在地信仰重心與重要文化場域,市府推動整合計劃,藉由跨局處合作、軟硬體設備改善,推動空間改善、特色店家輔導到青年參與,讓老街展現新風貌;「潮盛新莊」活動希望以創新的詮釋方式展現文化特色,走秀活動則是以服裝設計為載體,吸引更多年輕族群親近傳統文化。

請繼續往下閱讀...

潘怡良介紹,40套秀服靈感萃取自新莊廟街的文化符碼,概念包含以「廟街記憶」、「北管樂韻」、「神將威儀」、「鼓藝節奏」及「歷史軌跡」,設計中有取材自廟街的屋簷線條、磚雕紋飾與夜市燈光色彩,希望藉由傳統紋樣、現代拼貼手法,營造鮮明的視覺衝擊。

文化局長張䕒育說,秀服融合官將首臉譜、造型,或是透過幾何剪裁、層次設計與剛性布料表現鼓藝的力道,也有秀服將古地圖、水路圖樣做為視覺基礎,融入科技感材質,讓過去、未來在服飾上交錯。

文化局表示,走秀活動中的8套精選秀服將於6月5日至6月22日在新北青創新莊膠囊工作站展出;「潮盛新莊」系列活動將延續至6月22日,6月7日在新莊慈祐宮與武聖廟前廣場舉辦「廟街展演活動」,包含「新西園掌中劇團」帶來《濟公傳奇收妖救狀元》、「戲鈴人扯鈴隊」帶來《轉鈴獻藝》、劇團「戲箱文化」群口相聲《誰最能唱》、「禾一文化傳承舞團」透過街舞結合傳統儀式,重現新莊官將首文化,詳細活動資訊可上活動官網查詢。

新北市府舉行「潮盛新莊」活動,市長侯友宜(中間藍衣者)說,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親近傳統文化。(記者黃子暘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中職》龍隊第7局灌7分 徐若熙8局無失分奪本季首勝
NEWS link
味全龍先發投手徐若熙。(記者林正堃攝)

〔記者羅志朋/台北報導〕「龍之子」徐若熙今天先發主宰戰局,投出生涯最長的8局無失分,加上隊友在第7局狂灌7分,最終味全龍就以7:0擊敗台鋼雄鷹。

兩隊打線前6局都很悶,7局下龍隊大舉進攻,足足打了10人次,劉基鴻安打再靠隊友短打進佔二壘,劉俊緯獲保送,郭天信適時敲出二壘安打突破僵局,李凱威獲保送,陳子豪挨觸身球形成滿壘,朱育賢掃出清壘三壘安打,吉力吉撈.鞏冠再轟2分砲,本季第3轟出爐,龍隊單局灌進7分鎖定勝局。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役徐若熙表現威風八面,先發主投8局寫下生涯單場新高,被敲出2支零星安打,飆出6次三振,沒有出現任何四死球、無失分,拿下本季首勝和單場,MVP,林子昱後援1局無失分順利守成。

台鋼左投江承諺先發6.2局被敲6安,失4分都是責失苦吞敗投,本季先發7場1勝難求苦吞4敗,防禦率438。

味全龍先發投手徐若熙。(記者林正堃攝)

味全龍先發投手徐若熙。(記者林正堃攝)

台鋼左投江承諺。(記者林正堃攝)

味全龍郭天信。(記者林正堃攝)

味全龍朱育賢。(記者林正堃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中職》台南球場最多人滿場之夜 兄弟大逆轉狂掃4連勝
NEWS link
中信兄弟岳政華三壘安打2分打點。(記者李惠洲攝)

〔記者龔乃玠/台南報導〕中信兄弟今天在6局上靠飛力獅控球突然失準,加上劉軒荅救火不成,岳政華擊出關鍵的三壘安打率隊猛攻4分大局逆轉,終場以7:4狂掃4連勝,上半季確定對獅子軍勝多敗少。

中信首局逮中獅隊失誤契機,江坤宇滾地球造成游擊手陳聖平的接球失誤,王威晨敲安串聯至一、三壘,許基宏的一壘滾地球讓一壘手林子豪猶豫抓二壘或本壘,最終只能踩一壘抓1名跑者,中信先馳得點。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信先發魏碩成前3局無失分,4局下卻在觸身林子豪後遭遇大亂流,陳聖平敲安後,林岱安夯出3分砲,魏碩成84球僅投4局退場,本季初登板無關勝敗。

獅隊林佳緯在5局上追加陽春砲,一度取得3分領先,未料飛力獅在6局上1出局控球失準,連投2次四壞後退場,由劉軒荅接替,黃韋盛敲安攻佔滿壘,岳東華滿壘選四壞攻下1分,代打王政順高飛犧牲打,岳政華更在擊出逆轉的2分打點三壘安打,率隊猛攻4分大局。

7局上,中信追加攻勢,王威晨四壞上壘,宋晟睿、黃韋盛和岳東華都敲安,單局再攻下2分。黃韋盛連續5打數敲安刷新生涯最高紀錄,單場5支4,打擊率3成33。

獅隊今天舉辦唐肇廷引退活動,吸引台南球場本季首度滿場的1萬人進場,可惜遭到中信無情逆轉,獅隊上半季對中信戰績2勝7敗,上半季確定敗多勝少。

中信兄弟黃韋盛。(記者李惠洲攝)

中信兄弟岳東華。(記者李惠洲攝)

台南球場今天湧進1萬名觀眾。(記者李惠洲攝)

統一獅總教練林岳平親自走上投手丘。(記者李惠洲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基隆愛嶼搖滾音樂祭 雨中開唱
NEWS link
基隆愛嶼搖滾音樂祭,今天起在國門廣場開唱。(記者盧賢秀攝)

2025/05/24 19:25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基隆愛嶼搖滾音樂祭,今天起一連2天在國門廣場、海洋廣場熱力開唱,有超過40組人氣樂團輪番演唱,今天雖風雨不小,仍有不少搖滾迷撐傘或穿雨衣在港邊賞搖滾,晚上壓軸是金曲獎最佳樂團「宇宙人」,氣氛很嗨。明天將由超人氣樂團「怕胖團」與亞洲指標樂團「傻子與白痴」輪番登場。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長江亭玫表示,基隆有海港地景、山海交錯風貌,近年逐步累積屬於這座城市的文化能量與青年創意氛圍,「愛嶼搖滾音樂祭」結合音樂、市集與在地產業,打造出獨一無二的港都音樂祭體驗。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觀局指出,今年愛嶼搖滾音樂祭規模擴大,有超過40組人氣樂團輪番演唱,從白天唱到晚上。今天晚上壓軸是「宇宙人」,現場氣氛很嗨。

文觀局推出「愛嶼卡」商家合作行銷計畫,這2天持愛嶼卡至18家合作店家享有免費商品兌換,或指定商品買1送1等不同優惠,相關活動資訊請上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官網 查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灣藍寶石!國產藍莓農村派對 週末假日草悟道登場
NEWS link
台灣國產藍莓大聯盟(MLB)今年「五月瘋藍莓」,週末假日在草悟道舉行。(記者蔡淑媛攝)

2025/05/24 19:23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台灣的藍寶石!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台中分署行銷國產藍莓第3年,集結青年小農成立品牌「布魯貝莉」,成立台灣國產藍莓大聯盟(簡稱MLB),五月瘋藍莓,今明兩天擴大在草悟道舉行「台中水保樂園」,打造全台首場以國產藍莓為主題的農村派對。

農村也能很潮!藍莓大聯盟舉辦創意市集、音樂會集結中苗地區超過50位青農、社區與中區環境教育場所聯盟共襄盛舉,以「藍莓」為主軸,超過50個農村創意市集攤位,還有藍莓鮮果、藍莓苗、氣泡水、冰棒、冰淇淋、爆米花、手作甜點等創新藍莓產品,更設有親子體驗與農村環境教育展區。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農業部農村水保署李鎮洋署長表示,5月是農村水保月,透過藍莓創新主題,強化民眾對水土保持、防災、綠色農業的重視,促進農村產業升級與社區凝聚。

台中分署陳榮俊分署長指出,國產藍莓年產量僅50公噸,佔市場總需求量3000公噸,僅約1.6%,分署將中苗地區的藍莓小農集結為台灣國產藍莓大聯盟,簡寫就是MLB,就像美國職棒大盟。

台灣國產藍莓大聯盟去年與中華職棒結合,青農到大巨蛋參加明星賽,產業時髦又與運動結合,青農有將近30人,也在苗栗成立莓果合作社,目標希望在這2、3年內達到5%市占率,吸引更多青農種植,目前種植面積超過10公頃,朝向30公頃邁進,加上團隊行銷,讓國產藍莓被大家看到。

陳俊榮表示,中苗地區氣候溫度適合種植藍莓,青年農民對於科技農業有興趣、也更容易入手,這是國產藍莓的優勢,讓新興產業藍莓成為極具潛力的藍海農業,希望透過政府輔導,吸引更多農民投入,開創農村產業新局。

台灣國產藍莓大聯盟(MLB)週末假日舉辦農村市集派對。(記者蔡淑媛攝)

台灣國產藍莓大聯盟(MLB)週末假日舉辦農村市集派對。(記者蔡淑媛攝)

弘光科大食品科技系師生與台中分署,打造26吋藍莓蛋糕。(記者蔡淑媛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當家女伶告別演出生涯 最後一舞謝台灣
NEWS link
台中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向高橋絵里奈獻花。(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完全超乎意料之外!英國國家芭蕾舞團《吉賽兒》台灣巡演最終站,今(24)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登場,謝幕時,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突然捧著花衝上台,激動到幾乎無法完整言語表達,斷斷續續地說道,這場演出是主角「吉賽兒」高橋絵里奈(Erina Takahashi)告別舞台之作,話還沒講完就引發全場驚呼,觀眾席響起如雷掌聲,對這位首席女星報以最崇高的敬意。

出生於日本北海道的高橋絵里奈,3歲接觸舞蹈,1996年加入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目前是資深首席舞者,也可說是當家女伶;在前藝術總監塔瑪拉‧若荷時期,高橋就已經在許多重要作品上和若荷共同分演角色,而在《吉賽兒》在編練階段,高橋更是從頭到尾跟著若荷一起投入了大量的心力,高橋也因此作入圍英國國家舞蹈獎的最佳女舞者獎與最佳古典舞者表現獎。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橋與夫婿斯特里特相擁而泣。(記者凌美雪攝)

雖然高橋之後將退居幕後繼續擔任排練指導,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演出男主角的詹姆斯・斯特里特(James Streeter),與高橋在真實生活裡是夫妻,兩人在謝幕第一時間就忍不住擁抱哭泣,可見告別演出生涯是個多麼為難的決定。高橋多次哽咽地先謝過團員們長久以來像家人般陪伴他度過舞台上的每一刻,最後是感謝台灣觀眾在長達半個月的巡演過程給予熱情的支持,也讓她生涯最後一舞留下難忘而美好的回憶。

《吉賽兒》台灣巡演最後一場,將於明天下午由另一位女星鈴木絵美里(Emily Suzuki)接力演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贖罪12年 他復育千隻皇蛾重返八卦山飛舞
NEWS link
皇蛾是世界最大的蛾類,展翅可達25至30公分,近年在八卦山常見其影蹤。(花樹銀行提供)

2025/05/24 19:15

〔記者陳冠備/彰化報導〕彰化大村鄉花樹銀行執行長郭俊銀,12年來致力復育八卦山曾瀕臨消失的皇蛾,今年第一期就成功繁殖超過500隻,近日他與佛光山惠仲法師合作進行野放,超過20隻大皇蛾飛入山林進行交配,復育進已經開花結果。郭俊銀坦言,童年曾為零用錢抓捕皇蛾,如今抱著「贖罪」心復育皇蛾,目前每年可復育上千隻,期待皇蛾能成為八卦山最美的守護神。

皇蛾是世界最大的蛾類,展翅可達25至30公分,雙翅上仿蛇頭的花紋極具特色。郭俊銀說,過去八卦山一帶是皇蛾的樂園,然而因濫捕與棲地破壞,數量逐年驟減,一度難以覓蹤。他回憶,小時候曾為賺外快捕捉皇蛾販售做成標本,一隻可賣8至12元,如今則抱著「贖罪」心態,希望能彌補過去的破壞。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俊銀表示,他經營花樹銀行蓋了一座復育室,同時種植皇蛾喜食的江某樹、饅頭果、春不老、辣木等植物,營造友善生態環境。經過12年努力,如今每年已可穩定復育上千隻,他除了留下500隻繁衍下一代,其他都贈與有興趣的學校、社區合作推廣,希望讓皇蛾重返山林、重回人們視野。

「最近常有人跟我說,在虎山岩、藤山步道看到皇蛾飛舞,真的很開心!」郭俊銀笑著說,皇蛾體型巨大,電影「哥吉拉」中的怪獸摩斯拉就是以皇蛾作為原型,飛舞時身影彷彿自帶靈氣,雖然八卦山常見飛行動物有灰面鷲、赤腹鷹,但牠們都是過境鳥,認為皇蛾在八卦山土生土長,才室最美的守護神的象徵,希望當地政府跟在地企業家一起來協助復育的行列。

皇蛾幼蟲像刺蝟版蠶寶寶,最愛吃江某樹葉。(花樹銀行提供)

花樹銀行執行長郭俊銀(右1)近日與佛光山惠仲法師(右3)合作進行野放。(花樹銀行提供)

花樹銀行蓋一座復育室,種植皇蛾喜食的江某樹、饅頭果、春不老等植物,營造友善生態環境。(郭俊銀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又是網軍帶風向?Threads湧大量「我寧願被中國統一」模板文
NEWS link
網友在社群平台 Threads 發文警告,表示又見多個「美女頭像」帳號發布內容一致的「我寧願被中國統一」帶風向貼文。(擷取自Threads@chibc_)

2025/05/24 19:10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社群媒體近期出現大量「美女頭像」帳號集中發文、轉發,內容多涉及敏感政治議題。近日有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文警告,又見多個「美女頭像」帳號發布內容一致的「我寧願被中國統一」帶風向貼文。原PO警告這些帳號極可能是「網軍帳號」,其操作模式類似中國過去對台「認知作戰」策略,也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的資訊戰手法,提醒大家注意。

原PO昨日在Threads上PO文 並貼出截圖,只見多個都是美女頭像的帳號分享相同文字:「講個實話,我寧願被中國統一,寧願失去所有自由言論,寧願失去任何民主價值,我也不願自己或身邊重要的人死在戰場,去換一個甚至不一定會贏的仗。」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PO指出,這波假帳號行動與先前「426遊行」前後的網路帶風向情形相似,均由一批帳號名稱模糊、缺乏互動紀錄的「美女頭像帳號」組成,疑似由特定公關公司或境外勢力操控,目的在製造社會分裂與對立。原PO說,這與俄國在入侵烏克蘭前所散播的謠言類似,請網友務必注意。

俄羅斯在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前,曾大規模在社群平台散播假訊息,包含指控烏軍從事器官販賣、製造「髒彈」、種族滅絕等無中生有的謠言,以削弱民眾對政府與軍方的信任,並為侵略行動鋪陳「正當性」理由。

原PO指出,這波假帳號行動均由一批帳號名稱模糊、缺乏互動紀錄的「美女頭像帳號」組成。(擷取自Threads@chibc_)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輯》儀級棒!高中儀隊決賽9校爭霸 港明高中奪冠
NEWS link
國防部「第八屆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儀隊決賽暨國軍社團成果發表,港明高中勇奪第一名。(記者田裕華攝)

2025/05/24 19:06

〔記者田裕華/台北報導〕國防部「第八屆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儀隊決賽暨國軍社團成果發表,今天下午在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舉行,9支入圍隊伍精彩賣力表演,最後經評審評選,港明高中獲得第一名、第二名明道高中、第三名高雄女中。

其他獎項方面,北科附工-最佳魅力獎、嘉義女中-熱血沸騰獎、鶯歌工商-美姿美儀獎、屏東女中-青春洋溢獎、北斗家商-氣勢磅礴獎、莊敬高職-朝氣蓬勃獎。

明道高中拿下第二名。(記者田裕華攝)

高雄女中獲得第三名。(記者田裕華攝)

嘉義女中獲得熱血沸騰獎。(記者田裕華攝)

嘉義女中獲得熱血沸騰獎。(記者田裕華攝)

屏東女中獲得青春洋溢獎。(記者田裕華攝)

屏東女中獲得青春洋溢獎。(記者田裕華攝)

屏東女中獲得青春洋溢獎。(記者田裕華攝)

高雄女中同學聚精會神拋槍。(記者田裕華攝)

高雄女中同學聚精會神拋槍。(記者田裕華攝)

莊敬高職獲得朝氣蓬勃獎。(記者田裕華攝)

莊敬高職獲得朝氣蓬勃獎。(記者田裕華攝)

莊敬高職獲得朝氣蓬勃獎。(記者田裕華攝)

莊敬高職獲得朝氣蓬勃獎。(記者田裕華攝)

港明高中獲得第一名。(記者田裕華攝)

港明高中獲得第一名。(記者田裕華攝)

明道高中獲得第二名。(記者田裕華攝)

國防部「第八屆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儀隊決賽暨國軍社團成果發表,今天下午在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舉行,9支入圍隊伍的同學們賣力演出。(記者田裕華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健康網》青春期聲音沙啞怎麼辦?醫師教4招舒緩變聲期不適
NEWS link
出,變聲期是每個孩子青春發育的必經過程,但對許多男孩來說,這段時間的聲音變化充滿不適與挑戰;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變聲期是每個孩子青春發育的必經過程,但對許多男孩來說,這段時間的聲音變化充滿不適與挑戰。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分享,4個紓緩變聲期不適的辦法,其中包含溫水加蜂蜜潤喉、腳少高強度發聲、使用加濕器、正確發聲練習。他強調,這不是為了讓孩子聲音馬上變穩定,而是幫助他們更舒適地度過這段變聲期。

胡皓淳在臉書專頁「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發文分享,4個舒適度過變聲期的方法。

請繼續往下閱讀...

溫水加蜂蜜潤喉舒緩

變聲期孩子的喉嚨異物感和乾澀是最常見的困擾,建議每天讓孩子喝溫蜂蜜水,減輕不適感。蜂蜜還有天然消炎作用,對於輕微的聲帶發炎也有幫助。如果孩子不喜歡蜂蜜的味道,也可以用溫菊花茶或枇杷膏茶來替代,效果也不錯。

減少高強度發聲活動

變聲期的聲帶極度脆弱,過度使用會加重不適感,這段時間應該讓孩子適當減少一些高強度發聲活動,比如大聲唱歌、啦啦隊喊口號或長時間演講。建議如果孩子必須參加這類活動,可以在事前事後多喝溫水,並給喉嚨適當休息時間,這樣可以大大減輕不適感!

變聲期的聲帶極度脆弱,過度使用會加重不適感。建議如果孩子必須參加這類活動,比如大聲唱歌、啦啦隊喊口號或長時間演講,可以在事前事後多喝溫水;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使用加濕器改善室內環境

●乾燥空氣是聲帶大敵:變聲期的喉嚨特別容易受到乾燥環境的影響!強烈建議在孩子的房間使用加濕器,特別是冬季或長時間開冷氣時,維持50-60%的濕度對聲帶健康非常重要。

●睡前加濕效果最佳:建議在孩子睡前開啟加濕器,因為夜間是聲帶修復的黃金時段。良好的濕度可以減少晨間聲音沙啞的情況!

●避免刺激性氣體:建議減少孩子接觸香水、芳香劑或二手煙等刺激性氣體,這些都會加重喉嚨的不適感。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對於變聲期的孩子格外重要!

正確的發聲技巧與練習

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發聲方式,可以大大減輕變聲期的不適!首先,鼓勵孩子用腹式呼吸而非胸式呼吸發聲,這樣可以減輕喉嚨負擔。建議每天可以進行5-10分鐘的輕柔哼唱練習 ,從低音開始慢慢上升,但不要勉強發高音。另外,「嗯」音練習也很有效,閉上嘴巴發出「嗯——」的聲音,可以幫助聲帶放鬆。

胡皓淳提醒,這些不是為了讓孩子馬上恢復穩定聲音,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即使聲音忽高忽低、偶爾破音,這都是完全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孩子的喉嚨痛持續超過兩週,或伴隨發燒、嚴重疼痛等症狀,還是建議及時就醫,以排除其他問題。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回歸現實主義、保護核心國家利益 范斯:美軍不再捲入長期衝突
NEWS link
美國副總統范斯在美國海軍學院畢典發表演說,強調美軍今後的任務將有明確目標,不再捲入長期衝突。(法新社)

2025/05/24 19:03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美國副總統范斯23日在美國海軍學院畢業典禮發表演說指出,美軍過去出動經常是「任務不明確」及「衝突無限期」,但今後將回歸基於現實主義、保護核心國家利益的戰略,在目標確切的情況下出擊。不過,他也坦言美國「無可爭辯的主導時代」已結束,正面臨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嚴重威脅,美國及其軍隊都須適應這個變化。

在1049名準備以海軍少尉,或陸戰隊少尉身分前往世界各地服役的畢業生面前,陸戰隊出身的范斯致力讓他們了解即將展開的軍旅生涯面貌,強調未來執行任務前,都會有明確的使命和目標,「我們正在回歸基於現實主義、保護核心國家利益的戰略,這並不意味我們會忽視威脅,而是意味我們在應對威脅時會嚴守紀律。當我們派你們參戰時,我們會帶著非常明確的目標去做」。

請繼續往下閱讀...

范斯以過去2年持續襲擊紅海船隻、擾亂貿易航線的葉門叛軍組織「青年運動」為例指出,美軍3月間對其發動一系列打擊,促使該組織在本月稍早同意停止攻擊,讓這場衝突畫下句點,避免美軍又一次長期抗戰,「我們的對手現在知道,一旦美國劃出紅線,就一定會嚴格執行。當我們介入,我們會有目標,會利用優勢兵力、先進武器,並派出最強大的人才」。范斯強調,美國最寶貴的資源是年輕軍人,「我們承諾栽培、保護這些資源,只在國家利益需要時才出動」。

范斯也提及川普總統近日對中東的訪問,指此行標誌著美國數十年外交政策方針的轉變。他表示,美國外交政策長期以來,透過國防支持和結盟來扶持外國、介入其事務,儘管這些國家與美國的核心利益幾乎沒有關係,「在中東建立幾個民主國家幾乎不可能做到,而且成本高得令人難以置信」。川普政府已改變方針,「我們在決定出拳時應該謹慎,但一旦出拳,我們就會全力以赴、果斷出擊。這正是我們可能要求你們做的」。

范斯也直言,在蘇聯解體後,美國曾享有一段時間的主導地位,但美國推動與競爭對手進行經濟整合的政策適得其反,現在美國主宰海、空、太空的時代已結束,美國及其軍隊必須適應這個變化,在面臨來自中、俄和其他國家嚴重威脅下,保持自身技術優勢。他藉此鼓勵畢業生不僅要接受及使用創新技術,更須成為創新技術的開創者。范斯的尖銳言論與川普的孤立主義傾向相呼應,川普一直敦促北大西洋公約(NATO)國家增加國防預算,以減輕美國負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徐若熙8局無失分本季首勝 吉力吉撈開轟龍擊敗雄鷹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謝靜雯台北24日電)中職味全龍投手徐若熙8局無失分優質先發被評為「生涯最好的幾場之一」,吉力吉撈.鞏冠7局下透過重播輔助判決要回全壘打,龍隊以7比0擊敗台鋼雄鷹、拿下近期2連勝。

龍隊今天繼續在台北大巨蛋迎戰台鋼雄鷹隊,派出本土王牌投手徐若熙先發,徐若熙開賽連抓13個出局數,直到5局上1人出局後才被張肇元敲出第1支安打,接著讓打者敲出中外野方向飛球出局,再投出三振,瓦解雄鷹隊攻勢。

徐若熙6局再投出3上3下,7局上被首名打者曾子祐跑出內野安打,但接著連續讓兩名打者敲出中外野方向飛球出局,再讓打者敲出三壘方向滾地球出局,沒讓雄鷹隊延續攻勢,8局上也是3上3下。

徐若熙總計用92球投8局,僅被敲出2支安打,投出8次三振無失分,奪下個人本季首勝,投出中職生涯單場最長投球局數,也獲選單場MVP。

中職味全龍隊吉力吉撈.鞏冠(右)24日在台北大巨蛋交手台鋼雄鷹隊,於比賽7局下半轟出一記2分全壘打,開心回到休息區與隊友慶祝。中央社記者徐肇昌攝 114年5月24日

今天比賽前6局打完兩隊都沒有拿下分數,龍隊7局下突破雄鷹隊先發投手江承諺,1人出局後劉基鴻敲出安打,犧牲觸擊推進,劉俊緯選到保送,郭天信二壘打送回分數,幫助球隊突破僵局。

龍隊延續攻勢靠著暴投跑回分數,李凱威四壞保送、陳子豪觸身球保送,朱育賢二壘打、一棒送回3分,吉力吉撈.鞏冠敲出中外野方向直擊全壘打牆上緣飛球球彈回場內,一開始被判安打、吉力吉撈.鞏冠在二壘前出局,經過重播輔助判決後改判為全壘打,吉力吉撈.鞏冠本季第3轟為2分砲,龍隊單局攻7分、奠定勝基。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被問起有沒有考慮過讓徐若熙挑戰完封,龍隊總教練葉君璋坦言,比賽後半段確實有閃過這樣的念頭,但最後還是決定按照原本的設定,單場用球數抓在90球左右,也稱讚徐若熙今天先發算是「生涯裡面最好的幾場。」

至於吉力吉撈.鞏冠的全壘打,葉君璋笑說,「一開始球彈回來,我只是覺得他怎麼不跑快一點」,後來覺得有改判可能就有提出,也表示會再提醒職球員該有的態度,球迷應該也會希望看到打者全力跑壘。(編輯:張銘坤)1140524

部落美食迎端午 新北原民市集DIY野菜粽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24日電)新北市原民局表示,今天在三峽Lipahak(喜悅)野菜園區舉辦包野菜粽活動,透過動手做,認識原住民不同族群間美食文化、手作藝品與無毒農產品,展現都市區的原民特色市集。

原民局表示,在端午節前夕,原民市集推出「包粽趣DIY體驗」活動,包括「ina包粽趣」與「cinavu的秘密」。阿美族的農園ina(阿美語:媽媽)們,帶領參加民眾將糯米與些許紫米塑形後,在月桃葉內包入現採的野菜,創造風味獨特的野菜捏捏粽。

原民局表示,在傳統飲食文化中,不同族群或部落類似粽子的食物,包裹內餡和使用葉子、口味各具特色,透過動手做簡單的食材,可認識原住民族食材及傳統智慧應用。

原民局說,「阿粨」(排灣語qavai、魯凱語abai、卑南語abay)、「吉納富」(排灣語cinavu、魯凱語cinabu、卑南語inavu)是部落常見食物,也是祭典、宴客迎賓的料理。

其做法是用小米、糯米或芋頭粉,包裹豬肉、魚肉等內餡,以假酸漿葉做第一層(這層可以吃)幫助消化不脹氣,最外面再以月桃葉包起來,最後用麻繩捆綁、烹煮後就可品嚐。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另外,「阿里鳳鳳」(阿美語alifongfong)是阿美族傳統社會妻子準備給外出耕種丈夫的食物,也被稱為「情人粽」的愛心便當,做法是將林投葉的外葉編織成袋狀,再包入糯米、鹹豬肉等內餡。

除美食DIY,活動也介紹農園各式野菜植物的特色與用途,包括苦苣菜、野莧菜、大花咸豐草、昭和草、紫花酢醬草、車前草、樹豆及龍葵等,讓大家瞭解阿美族如何利用大自然植物資源展現傳統智慧。(編輯:吳素柔)1140524

端午節即將到來,新北市原民局24日在三峽原住民Lipahak野菜園區舉辦包粽趣市集,還有無毒鮮蔬市集、農園導覽等活動,邀請民眾體驗原住民文化。(新北市原民局提供)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傳真 114年5月24日

國3南向和美路段爆胎側翻 2車事故6傷送醫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鄭維真彰化24日電)國道3號南向彰化和美路段今天傍晚發生2車事故,1輛自小客車爆胎失控側翻,另1輛自小客車因閃避不及撞上,整起事故造成6人受傷送醫,車流回堵約1公里,詳細肇因仍待釐清。

國道公路警察局第七公路警察大隊表示,今天下午5時50分,1輛自小客車行駛於國道3號南向190.2公里外側車道,因左後輪爆胎失控,側翻於內側車道,造成內側車道1輛自小客車閃避不及發生碰撞,共有6人受傷送醫。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國道警察表示,這起事故已於下午6時19分排除,一度造成後方車流回堵約1公里。有關肇事經過及肇因研判,會持續調查。

第七公路警察大隊呼籲,民眾開車前,應先檢查車輛輪胎胎紋、胎壓是否正常,行駛途中如感覺車輛有異音、燒焦味道、冒煙等異狀,請盡速將車輛停於路肩、避車彎或下交流道較安全處所,等候救援。(編輯:吳素柔)1140524

提振消費 四川綿陽試行4.5天彈性工作制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4日電)為提振消費,四川省綿陽市試行「4.5天彈性工作制」的消息,今天登上中國社群熱搜榜。雖然大陸網友多所期待,但也有不少人潑冷水,呼籲官方先落實週休二日,整治壓榨勞工的企業。

全球掀起週休三日浪潮,中國官方則是為了促進旅遊消費,多地陸續推出鼓勵彈性實施週休2.5日的文件,因為不具強制性,迄今只有極少數公家機關與民間企業實施。

綜合紅星新聞、極目新聞等陸媒,四川綿陽市商務局近日發布「綿陽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2025年工作清單」,目標是「全面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市場活力」。

「工作清單」提到,落實年休假應休盡休和帶薪休假政策,鼓勵企業彈性調休,推廣夫妻共用。「試行4.5天彈性工作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行「週五下午與週末結合」的2.5天休假模式。

工作休息時間向來是中國勞工關注的焦點。消息傳出後,「2.5天休假模式真的來了」登上微博等多個社群熱搜榜,有網友解讀稱,綿陽正在推進4.5天工作制。

不過,綿陽市商務局工作人員今天說,相關文件中寫的是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行4.5天彈性工作制度,「並非強制要求」。

儘管大陸網友多所期待,對公務員表達羨慕,但也有許多網友吐槽,呼籲官方先落實週休二日、8小時工時,整治那些還在實施996(早上9時上班、晚上9時下班,一週上班6天)、大小週(隔週休二日)的民企,「好多人連一週休兩天都實現不了,4.5天工作制有點遙遠」。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X平台「李老師不是你老師」今天也發文打臉綿陽官方,指他發起投訴剝削勞工的「牛馬.ICU」公益項目,顯示綿陽地區至少有8家公司連每週雙休都無法保障,每週上班6天甚至7天,其中包括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長虹電器、京東方等知名國企和民企。

4.5天工作制在中國也有明顯歧異,白領上班族一面倒支持,但藍領勞工為了多賺錢,反而希望多加班。(編輯:楊昇儒)1140524

There is an alternative, Labour MPs tell Rachel Reeves
NEWS link
There is an alternative, Labour MPs tell Reeves

46 minutes ago Share Save Iain Watson Political correspondent Share Save

PA Rachel Reeves has insisted on the need to "get a grip" on the welfare bill

Tina - an acronym, not a person - was very popular with the late Lady Thatcher. It was in 1980 that the then prime minister - introducing what were radical economic policies - first insisted "There Is No Alternative". Although politically on the left, Chancellor Rachel Reeves has used similar rhetoric. She has claimed there is no alternative to last year's tax-raising budget, blaming the previous Conservative government for a "black hole" in the public finances.

And she has defended making the "difficult decision" to cut welfare payments and restrict eligibility. Bu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Reeves's fellow MPs across Labour's political spectrum - from social democrat to hard left - are now begging to differ. The leaking of a memo from Angela Rayner's department to the Telegraph this week highlighted disagreements at the heart of government. The deputy PM was suggesting tax rises worth £3bn-£4bn while the chancellor was cutting the welfare budget by £5bn.

When Gordon Brown was chancellor he would often say he was "receiving representations" from critics with alternative ideas. Rachel Reeves certainly knows how that feels. In a sign that unease in Labour's ranks is increasing as its polls ratings decrease, the current chancellor now seems to be inundated with suggestions from her own side. From my conversations with Labour MPs, some of these are being put as an alternative to welfare cuts. But there is also a growing realisation that further tax rises are all but inevitable if deeper cuts to unprotected departments – those outside of the NHS, defence, and schools - are to be avoided. Some of those pushing alternative ideas want their names to remain off the record. Others have been openly campaigning for a different approach.

EPA-EFE/Shutterstock The leaked memo also called for a higher level of corporation tax on banks

Unions such as Unite - along with predominantly left-wing MPs in the Socialist Campaign Group – have called for a new tax on the wealthiest, which they claim could raise as much as £25bn. Another popular demand is for the chancellor to relax her own fiscal rules on borrowing and debt to free up more funds for investment - which in turn, it is hoped, would push up growth. The Treasury has been resistant to a wealth tax, fearful it could scare off investors, and to further changing the fiscal rules (they have already been tweaked once) as they claim this could – to be blunt - freak the markets, and push up interest rates. Reeves's self-imposed rules require day-to-day government costs to be paid for by tax income, rather than borrowing; and to get debt falling as a share of national income over a five year period. But some of Reeves's colleagues argue she can be more bold within her fiscal rules.

Squeezing pips

The Poole MP Neil Duncan-Jordan – who organised a letter signed by 42 Labour MPs opposing the proposed welfare cuts – has called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50p top tax rate; and increasing capital gains tax rates to align with income tax. He claims this could bring in £12bn a year. That policy change is also backed, off the record, by some MPs not regarded as on the Left. Jo White is from a different wing of the party – the leader of the Red Wall group of MPs, who largely see Reform UK as their main opponents. She is the MP for Bassetlaw in Nottinghamshire, and has called for the shredding of the "Green Book" – the Treasury bible which is used to assess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new projects. She believes the current orthodoxy holds back investment – and therefore growth - in parts of the country which feel overlooked. Off the record, a former Labour cabinet minister strongly agrees.

The Crawley MP Peter Lamb is one of the around 100 or so Labour MPs expressing concern about the forthcoming restrictions on eligibility to Personal Independence Payments. He believes the remit of the Office for Budgetary Responsibility – set up by George Osborne as chancellor - needs to be revised. For example, the OBR doesn't take in to account potential savings from the £1bn that is being invested in getting people back to work. So by not assessing the likely, financially positive, effect of measures that take people off benefits there is more pressure on the chancellor to make cuts to balance the books – or to meet her own rules on getting debt down. Some of his colleagues are more critical of the OBR – one asked why Labour was tying its own hands by adhering to a body set up by an austerity Tory chancellor. Another pondered why the government was making cuts now to meet debt forecasts which are five years hence and are unlikely to be accurate. Demands for reform have also been made from inside the Department of Work and Pensions.

Past inspiration

Lamb is also one of a number of MPs calling for a new type of windfall tax on companies which made excessive profits from Covid contracts, and for more to be invested in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which, in turn, would cut the demand for welfare payments from those struggling with untreated conditions. Former cabinet minister Louise Haigh has called for Labour to reconsider its manifesto pledges not to increase income tax or employee national insurance. Some MPs are still wary of making their demands public. One who has had experience of government told me they were looking for a wider economic reset. And some of the new intake, not on the Left, are looking to the past for inspiration. They are saying that ideas being put forward by Gordon Brown – now making representations of his own –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Brown has suggested raising around £3bn by doubling taxes on online casinos and bookies. But some of these MPs also believe the current frontbench should be arguing that reducing poverty is good for the economy – and that cutting PIPs will take money out of local economies.

Back to the future

There have been calls for - perhaps unsurprisingly - greater taxation on multi-nationals and on tech giants. A number of MPs also favour a land tax. Raising revenue from an immovable asset would be difficult to avoid. One ambitious backbencher has backed a land tax and argued for £20bn of revenue-raising, including a revaluation of council tax in England, and higher levies on the savings and investments of high earners. Admittedly, that was in 2018. And that backbencher's name? Rachel Ree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