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社會
政治
科技
生活
其他
RSS
恐嚇京華城案11檢「命債命償」…劍青檢改怒批卑劣 市刑大南下逮藏鏡人
NEWS link
昨有鄉民利用脆社群平台(Threads),刊登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案檢察官團隊照片,還在照片上塗抹血痕,並揚言「命債」、「命還」,法務部與北檢發聲嚴厲譴責,劍青檢改也怒批行為卑劣,據了解,檢警下午已先在汐止逮部原PO戴姓男子,台北市刑大也鎖定製圖見血的藏鏡人,目前正南下逮人,今晚有第2波搜索行動。

劍青檢改聲明指出,網軍利用圖文恐嚇基層檢察官,不僅是煽惑他人對承辦檢察官進行報復,更是試圖威脅檢察官對特定偵審案件鬆手,行徑宛如今年4月中共國台辦宣告11位台獨打手時,首度將3位檢察官納入如出一轍。

據了解,台北市刑大向臉書調閱資料後,鎖定特定製圖恐嚇PO文者身分與住居所,該PO文者居住中部,專案小組已持搜索票南下,今晚有第二波偵查行動。至於戴姓版主目前在刑大偵訊,稍晚移送北檢複訊。

社群平台「迷因台式民主」流傳一張京華城案檢察官11人團隊合成照,曝光姓名及照片等個資,並在脆社群平台瘋傳。據調查,戴姓版主是工程師,任職內湖知名軟體開發公司「庫果」,該公司製作過知名交友軟體APP「碳碳」,吸引不少年輕人下載。

劍青檢改指出,籲請警方協同各大社群平台迅速偵辦揪出PO文者,網軍威脅檢察官對特定偵審案件鬆手,用意在於威嚇基層檢察官尋求自保,日後盡量不要接辦特定政治族群的案件,否則下場就是遭到刊出照片姓名肉搜乃至生命威脅,試圖在檢察官之間製造「寒蟬效應」。

若PO文者得逞,無異於一碰特定族群宛如「碰瓷」,一碰就動輒得咎,然後能獲特殊司法豁免,違反憲法平等與司法公正原則。劍青檢改身為基層檢察官改革團體,肩負捍衛國家法治與公平之責任,對於此等傷害國家司法之行徑,絕不會坐視與容忍。

劍青檢改表示,基層檢察官面對嚴峻的辦案環境,處於中共威脅與網軍恐嚇下,只能頂著風雨前進。期盼國家和人民給予基層檢察官安全的辦案空間,給予尊重與保護,更期盼各政黨領袖,站在國家長遠制度的角度,不僅不要煽惑攻擊司法,更應該齊聲譴責這次圖文事件。

憂財劃法影響海巡轉型計畫 海委會爭取安全韌性特別預算295億元
NEWS link
海巡署晚間發布新聞稿,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今天出席行政院會議,希望從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預算中,爭取295億餘元預算,強化海巡署造艦、情監偵、廳舍、碼頭建設等計畫。

管碧玲今天在行政院會議表示,政府過去15年,共編列784億元海巡造艦計畫,其中馬英九總統228.63億元,蔡英文總統555.39億元,這些計畫使海巡署有了第1波轉型,艦艇的大型化以守護海疆。

海委會指出,精銳海巡不分黨派,積極爭取「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納入海巡295億餘元預算,希望秉持過去超越黨派精神,全力支持海巡現代化與整體能量強化。

管碧玲強調,近1年來,中國持續加大灰色地帶襲擾,海巡署任務及裝備已無法因應海域情勢迅速變化,海巡署從原有海上執法角色,調整更多比重至國安任務,尤其需要特別條例預算,進行第2波大轉型,且必須要導入新興科技包括岸際雷達、紅外線、環島智慧型監控系統、空中無人機、水面無人艇等相關應勤裝備;另增加水下偵蒐及海域感知能力。希望這次體質改善,讓整個海巡從平面偵蒐,蛻變為海空一體全天候立體的監偵網。

海委會爭取特別條例預算同時,也表達對明後年預算擔憂,海委會指出,立法院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明年起調整中央與地方財源分配,提升國土安全韌性需要充足預算,海洋委員會規劃2025到2027年期間,推動「海空一體、海域調查、海巡韌性」建案,在政府平滑預算政策下,明年可能無法編足110億元、後年無法編足185.35億元,造艦、情監偵、廳舍、碼頭計畫勢必延遲推動,無法應對目前複合多元威脅。

中共發射運載火箭經我ADIZ 國防部證實了
NEWS link
賴清德總統1日表示,將研擬未來國籍航空公司,若登機後發現商務艙有空位,應提供軍人自動升等服務。對此,前空軍作戰司令、退役中將李貴發3日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賴總統一方面批評在野黨凍結或刪減國防預算影響安全,另一方面承諾提升軍人福利,反映出在當前台海局勢緊張的情勢下,政府對兵源不足已有警覺,但提升福利是否真能提高年輕人從軍意願,仍有待觀察。

2025-07-03 16:01

高雄農地列「軍事紅區」無人機無法噴藥 邱議瑩協調找出解方了
NEWS link
高雄上千公頃農地列「軍事紅區」無法噴藥,立委邱議瑩邀各單位協調,決議海軍以但書方式處理。(美濃農會提供)

2025/07/03 20:16

〔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海軍近日以演訓為名,將高雄旗山、美濃、內門、杉林地區上千公頃農地,劃為無人機禁飛空域,導致農業噴灑作業的無人機業者全面停工,農民怒批軍方空域政策「罔顧民生、毫無預警」,立委邱議瑩今找來海軍、農會等單位協商,決議海軍將以但書方式處理紅區內例外需求,並設立專責窗口,負責與農噴業者對接協調作業。

高雄市無人機機師職業工會理事長羅睿豪日前指出,此次禁飛區擴大由國防部主導,透過高市府與屏東縣府於6月20日發布公告,將旗山、美濃、內門、杉林區整體納入「軍事演訓空域」紅區,並於6月26日正式執行。公告內容指出「因軍事演練需要,限制無人機飛行作業」,卻未清楚交代劃設依據及時程,也沒有跟地方農會或農民團體事先溝通。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6到7月正值香蕉、毛豆、番茄、玉米等作物種植,旗山地區則有種植木瓜、芒果,而美濃則以秈米、蘿蔔、油菜花等作物等,美濃又是台灣水蓮的主要產地,約佔全台八成以上產量,在高雄主要作物的關鍵病蟲害防治期,無人機作業一旦停擺,蟲害將快速擴散,「這不是單一事件,是整個產業鏈的斷裂」。

邱議瑩為了兼顧農民權益與國防需求,主動邀集海軍、民航局、高雄市政府、屏東縣政府、植保機協會與相關學術單位共同參與協調會,會中達成協議,海軍將以但書方式處理紅區內例外需求,若單位如農業用無人機或實踐大學訓練場域有無人機作業需求,可一次性送交地方政府,函送海軍及民航局審查同意,無須逐次申請,以尋求兼顧飛航安全與便民措施,將設立專責窗口,負責與農噴業者對接協調作業。

邱議瑩表示,國防安全與農民生計不是對立,而應平衡兼顧,感謝各單位迅速回應,未來將持續監督後續執行成效,確保地方需求獲得合理保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灣撞車最多次的兩個人!車輛中心碰撞人偶老夫子、馬蓋先首度曝光
NEWS link
車輛中心的碰撞人偶「老夫子」(左)與「馬蓋先」(右)20多年來參與上千次的實車碰撞測試。(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提供)

2025/07/03 20:15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今天(3日)首度公開守護台灣車輛安全的碰撞人偶「老夫子」與「馬蓋先」,每尊價值逼近1000萬元,20多年來都是實車碰撞實驗室的最佳「男駕駛」,參與動態測試超過千次以上,見證台灣車輛安全的實測歷程。

ARTC車輛中心位於彰濱產業園區鹿港區,中心工程師說,實車碰撞實驗為台灣上路的車輛安全做好把關,但不可能真人上陣,由俗稱「假人」的碰撞人偶坐上駕駛座代勞,他們身體有感測器,可依照測試項目模擬身體遭各種碰撞結果,連皮膚都是仿真人皮膚的厚度與彈性,頭上的圓形掛鉤則是天車吊起人偶的功能。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程師透露,「老夫子」與「馬蓋先」身經百戰,每個體重仿成年男子是75公斤,每次撞擊實驗,身上都會留下碰撞痕跡,這也成為實驗檢測的珍貴數據,以作為修正車輛與零組件設計的參考。

碰撞人偶每尊要價將近1000萬元,不實驗的日子會住進「恆溫恆濕的豪宅」,如今「老夫子」與「馬蓋先」因感測器靈敏度不符合正式實測要求,退出實測第一線,在「退而不休」情況下,仍然參與非正式的模擬碰撞檢測,繼續擔任台灣車輛安全技術進步的幕後功臣。

車輛中心的碰撞人偶,連皮膚都仿真人皮膚的厚度與彈性。(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提供)

車輛中心的碰撞人偶老夫子與馬蓋先退而不休,繼續為非正式的模擬測試貢獻心力。(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提供)

車輛中心的碰撞人偶,在碰撞實測過程所留下的傷痕,都是為車輛安全提供第一手的資料。(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週六北市府前反惡罷集會 7/4 22:00起交管、公車改道
NEWS link
管制範圍圖。(北市交通局提供)

2025/07/03 19:58

〔記者董冠怡/台北報導〕國民黨週六(5日)下午3點至5點半,將於台北市政府前的市府路,舉辦反惡罷集會。市府路(松高路至松壽路之間)從明天(4日)晚間10點起至隔天進行交通管制,活動期間承德幹線、仁愛幹線、南環幹線等27條公車路線,取消停靠市政府(市府)、市政府(松壽)、市政府(松高)等站位。

市警局表示,國民黨集會活動申請核准時間,為7月4日晚間10點至7月5日11點59分。活動預計5日下午3點開始,但因搭建舞台所需,故自前一天晚間10點開始申請。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公共運輸處指出,因應市府路集會活動,27條公車路線包含市區公車、國道客運改道調整動線,民眾可上交通局網站(https://reurl.cc/A3n5Ye)、大台北公車網頁及智慧型站牌查詢相關資訊,自鄰近站位、改道動線上現有站位上下車,或搭乘捷運板南線前往活動地點,如有疑問則電洽站牌上各公車調度站、1999。

因應市府路集會活動,調整公車行駛動線;圖為公車改道表。(北市公運處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配備機槍!4艘中國海警船闖釣魚台海域 連續227天現蹤
NEWS link
日本3日通報有4艘中國海警船闖入尖閣諸島領海。中國海警船示意圖。(資料照)

2025/07/03 20:23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今天(3日)通報,週四下午有4艘配備機槍的中國海警船闖入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領海,這是今年第17次有中國公務船進入尖閣諸島領海,且是連續227天在尖閣諸島周邊海域發現中國船艦蹤影。

綜合日媒報導,日本第11管區海上保安總部(那霸)指出,今天下午4點5分(台灣時間3日下午3點5分)左右,發現4艘中國海警船相繼進入尖閣諸島領海,其中2艘配備機槍。日方巡邏艇隨即出動廣播驅離,中國海警船直到傍晚5點45分(台灣時間3日下午4點45分)才陸續離開駛向領海外毗連區。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方表示,這是今年第17次有中國公務船進入尖閣諸島領海,且中方船艦已連續227天在尖閣諸島周邊(包括日本領海外毗連海域)被發現,是自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尖閣諸島國有化以來,中國船艦連續出現最長的紀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高雄76歲翁海泳溺斃 目擊者驚爆:3隻狗在海裡攻擊他
NEWS link
蔡姓老翁疑在海中被3隻狗攻擊溺水死亡。(民眾提供)

2025/07/03 20:01

〔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76歲蔡姓男子今天下午在高雄永安區石斑路鑽石沙灘公園游泳時,不慎溺水死亡,警消獲報到場,目擊者供稱,蔡翁是在海裡被3隻狗攻擊,為了反抗才不慎溺斃,但警、消到場3隻狗已不知去向,不過蔡翁身上有多處疑似被狗咬過的傷口,相關死因待調查釐清。

警、消指出,今天下午4點多,民眾報案指稱永安區石斑路鑽石沙灘公園有人溺水,警、消獲報到場救援時,發現蔡姓老翁已浮在海面上,救難人員趕緊下水將他拉上岸,但蔡翁已無呼吸心跳,經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擊者指出,蔡翁原本在海裡正常游泳,突然有3隻大型狗從海面靠近蔡翁,蔡翁揮手驅趕,疑似惹怒狗,狗開始朝蔡翁身體撕咬,蔡男一邊反抗、一邊還要維持自己在海裡的浮力,最後支撐不住才會溺水。

由於警、消到場時,3隻攻擊蔡翁的犬隻早已不知去向,警方除報請檢方相驗釐清死因外,並通報高市動保處人員協助,釐清3隻行凶的犬隻是流浪狗還是有飼主。

高雄永安區石斑路鑽石沙灘公園傳出有人溺水。(民眾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捲恐嚇京華城11檢察官疑雲》戴男是內科工程師!參與開發知名交友軟體
NEWS link
內科工程師戴男,捲入恐嚇京華城11檢察官疑雲。(記者劉慶侯翻攝Threads)

2025/07/03 19:54

〔記者劉慶侯/台北報導〕涉嫌將偵辦京華案司法人員照片在網路上曝光的戴姓男子,不僅在網路社群平台經營「迷因台式民主」版,另任職台北市內湖區科學園區一間軟體開發公司,曾參與製作有關遊戲、交友等多款APP,其中包括目前國內流行的知名交友軟體。

警方調查,具有強烈政治傾向的戴男,日前因不滿京華案,便在平台製作多張承辦京華城案檢察官團隊合成圖,將相關檢察官、法官以及看守所所長的照片,貼在社群網路上,對於他尚未取得的其他司法官照片者,還寫下「照片歡迎網友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警方調查,戴姓工程師主要從事UI設計師工作,負責APP的介面流暢度。戴男任職的公司在北市內湖科學園區,已有10多年的開發軟體背景,曾經製作多款APP遊戲、房仲網以及交友軟體等程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公務車、特別費濫用爭議 黃偉哲下令全面清查
NEWS link
台南市府今日舉行區長會議,強化公務車使用相關法令宣導。(台南市府提供)

2025/07/03 20:20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廉政署函令各縣市政府,若查獲濫用公務車違失,應追究行政責任,涉刑事責任者移送廉政署偵辦,加上最近又發生前南市府研考會主委被檢舉不當使用公務車,台南市長黃偉哲今(3)日出席區長會議時,要求主計處、政風處針對市府各首長特別費、及車輛使用狀況全面清查,並要求全面落實內部管理機制,避免弊端發生。

黃偉哲強調,良好的行政紀律與財務倫理,是建立市民信任的基石。市府團隊應持續強化法治觀念,以專業與誠信共同推動市政發展,並確保所有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政風處及秘書處等相關單位務必繼續強化宣導有關公務車及特別費使用相關法令規定。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南市府主計處表示,特別費用途涉及公務資源運用,各局處及各區公所在執行上確實依法執行,會即時提供正確指引。為協助各機關了解法令適用及實務操作,秘書處於會中再次就特別費、公務車使用的相關法規進行釐清,包含適用範圍、報支程序等,並提醒各單位應建立內部查核與自我控管機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中共藉三個「80週年」爭歷史詮釋權 梁文傑:在中國寫抗戰真相是要被抓的
NEWS link
陸委會發言人梁文傑。(記者陳鈺馥攝)

2025/07/03 20:12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共下半年對台統戰工作將圍繞在抗戰勝利、聯合國成立、台灣光復3個「80週年」,對外宣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並舉行93大閱兵爭奪歷史詮釋權。陸委會發言人梁文傑今天說,現在在中國大陸要撰寫或評論抗戰時,是不能夠寫真相的,寫真相是要被抓的,這個就是現狀。

梁文傑在陸委會記者會指出,國防部和退輔會將舉辦一系列活動,國防部在國家圖書館有辦抗戰史料展,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我們不會像中共那樣弄大規模的閱兵,用舉國之力突出共產黨在抗戰中的領導地位。

請繼續往下閱讀...

梁文傑提及,中共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資源紀念抗戰80週年,就是因為它不這樣做,大家會覺得共產黨其實沒有什麼貢獻,所以要花這麼大的資源才能樹立權威,突出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但台灣不需要這麼做,因為歷史真相是很清楚的。

梁文傑說,在胡錦濤時代,中共還比較願意承認中華民國政府在抗戰中的貢獻。胡還說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主要作用,但現在更突出是講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他批評,現在在中國大陸要撰寫或評論抗戰時,是不能夠寫真相的,寫真相是要被抓的,這個就是現狀。

此外,陸委會認定「金廈泳渡」是廈門市政府對金門的統戰活動,不希望金門縣政府配合中共舉辦。有媒體質疑,陸委會一路打壓宗教交流、兩岸旅展、兩岸媒體高峰會。

梁文傑回應,泉州富美宮是來台遶境,遶境是巡視自己領域,藉由出巡把台灣的所有蕭氏王爺廟都視為子廟或分廟,這個我們當然不允許。而且上次富美宮還用「人神分離」進來,這樣的活動我們是反對的。

梁文傑進一步說,兩岸旅展是把中國旅行社請到台灣來賣旅程,但是觀光署的立場是,並沒有開放讓旅行社開團去中國從事團體遊,怎麼會讓他們來台賣旅程。至於兩岸媒體峰會,以前台灣有媒體高層去聽中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訓話,這些都是不好的。

另外,中國涉台學者包括嚴安林、李鵬、信強、盛九元等人,與台灣偏綠營的學者洪耀南、吳瑟致等人,近日在澳門參加兩岸關係研討會。梁文傑則說,這樣的對話是滿健康的,互相了解對方想法,對這部分沒有特別評論和意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中配未繳除籍證明強制出境?陸委會批外媒報導不實扭曲
NEWS link
陸委會。(資料照)

2025/07/03 20:08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有外媒報導,台灣政府將對未繳附喪失原籍證明的原中國籍人士,執行強制出境。陸委會今表示,報導明顯未採納我政府已對外之公開說明,報導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有誤導、扭曲我政府施政與措施之嫌,特予嚴正澄清。

陸委會強調,兩岸人民身分單一制度是台海兩岸往來交流的重要基礎,多年來雙方有關部門均予以遵守。近年來中共刻意破壞現狀推動混淆兩岸人民身分的融台作為,迫使台灣政府為維護國家安全,必須採取積極行動,嚴格落實兩岸單一身分制度。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陸委會指出,其次,目前已在台灣取得身分之原中國籍人士計14萬餘人,高達13萬人均配合法律提出喪失原籍證明。政府必須嚴守執法之公平與公正,沒有理由讓少數人可以優於我國其他國民,擁有兩岸雙重身分同時坐享兩岸權利與福利,對多數國民製造不合法、不合理也不平等的差別待遇。

陸委會提及,政府執法時已充分考量當事人之情況,除了經由各機關記者會多次公開說明施政緣由、推行目的、步驟及人道措施外,並多次刊發新聞稿以利各界知悉;對於個案也分別提供具結替代或延期繳納之人道措施,申請案都採取從寬認定之方式給予最大便利,並不存在報導所稱欠缺公開透明之情形。

陸委會表示,報導宣稱台灣政府此次要求當事人繳附喪失原籍證明,係基於回應之前一系列「共諜」案,該會曾多次說明,本次專案補繳作業源於為協助新冠疫情期間無法返回中國辦證之個案,隨著逐步清查發現仍有相當數量人士未依法繳交文件,方才基於人道及便民的立場,啟動專案補繳工作。今年6月26日新聞稿即開篇說明,本項工作起始於去年10月1日,媒體援引民間組織的分析揣測,而未採納台灣政府公開說明進行平衡報導,有嚴重偏頗之嫌。

陸委會說明,該篇報導偏重引用個案當事人對於執行面的憂慮見解,卻未曾查證主管機關對於所有申請個案之實際協助與處理結果,忽略台灣政府在推動專案補繳措施執行過程中所付出的人道關懷與實際成效。政府同媒體一樣關心每一個有需要協助的個案,也會充分聆聽當事人之需求。媒體藉個案刻意放大民眾憂慮,忽視個案處置過程與結果,相關報導內容不符合在台灣發生之實際狀況。

陸委會澄清,截至7月2日止已繳附證明文件、業經政府同意具結、延期者、長期出境已列冊管理者總計達1萬478人,高達專案處理人數的86.3%;其他案件均在續行審理中。未來工作重點在於尋找處於境內失聯狀態1668人,考量可能屬於社會弱勢或資訊落差族群,政府將結合中央與地方以及各種公私協力管道,務必將政府政策、規定確實通知到當事人後,再進一步協助當事人辦理相關事宜,不會逕行註銷當事人身分。

陸委會再次重申,註銷台灣身分是大事,台灣政府絕對不會逕行註銷台灣人民身分或逕予強制出境。本次專案工作,是希望協助原中國籍人士依法完成相關程序,獲得法律上「完整」、「合法」的台灣身分。舉例而言,當事人本來可以台灣人民身分在台直接開店創業,會因為同時擁有兩岸身分而改以「陸資」進行嚴格審查。

此外,政府也曾接獲中配陳情,因同時擁有雙重身分,於返鄉探親時,被中共地方公安認定仍具中國戶籍而強硬收繳註銷台胞證的案例。政府藉由本次專案補繳作業,一勞永逸協助當事人解決個人身分之法律爭議。政府努力想做的,就是要讓真正想留在這塊土地打拚的人,擁有合法且完整的台灣身分,才能真正在台灣安居樂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京華城案開庭 柯文哲:彭振聲太太的筆錄要不要拿出來!
NEWS link
台北地院今審理京華城案,提訊在押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圖為1日提訊照。(資料照)

2025/07/03 19:59

〔記者張文川/台北報導〕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弊案,今傳喚時任北市都委會幕僚蔡立睿、都發局科長林芝羽作證,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於庭訊結束前說「國家在內耗」,並再次對檢方嗆聲「彭振聲太太的筆錄要不要拿出來!」但柯的律師直到退庭為止,並未聲請勘驗彭妻的筆錄。

由於彭振聲的妻子1日上午墜樓身亡,合議庭原定7月10日(下週四)由彭振聲以證人身分作證,審判長今說確定延期,「原因不樂見」,10日當天改為勘驗都委會專案會議等3場會議錄音。

請繼續往下閱讀...

檢察官聲請勘驗都發局的專家學者諮詢會議、都委會第775次會議、專案小組會議等三段錄音錄影,柯文哲聞言表示,京華城案送研議之後,他就沒再碰過,他質疑檢察官一直提出勘驗,是在懲罰被收押的他們。應曉薇、沈慶京的律師都認為沒有勘驗的必要,若要勘驗,也建議在交保後再勘驗。

柯文哲說,前天勘驗北檢偵訊鼎越開發前董事長朱亞虎的錄音檔,過程就讓大家知道檢察官郭建鈺是怎麼問案的,他質問蒞庭檢察官「你們還要為郭建鈺辯護嗎?」

柯的律師鄭深元表示,下週空出來的庭期,建議可用以提前傳喚日後要傳的證人,以利早日詰問完畢,鄭深元也當庭捨棄傳喚北市前法務局長袁秀慧、地政局長陳信良、都發局長簡瑟芬等3人作證,以加速本案審理。

鄭隨後就對檢方開砲說,維護公正審判是法院的責任,不允許檢方在詰問證人的前後,對證人施壓、警告,像朱亞虎、陳俊源最近都因另案被北檢偵辦,而檢方日前提出的第18份補充理由書,還提到要撤回對邵琇珮的減刑寬典。

檢察官反駁指出,檢方並未在詰問前後接觸證人,而證人是否另有涉及其他案件,本案檢察官並不清楚,也不便置喙;而邵琇珮日前是以證人身分作證,尚有待合議庭確認她的證詞,是否就是她被告身分的答辯方向,檢方並未改變對邵的求刑意見。

柯文哲隨即又拿起麥克風搶話說:「那彭振聲太太的筆錄要不要拿出來!反正被關的也不是你們」,「這麼多證人問來問去,想判我有罪就明講,是真的有收賄還是你們在執行上面的任務」。

檢察官再次反駁,這是法律案件,京華城案靠著沒有前例的獨特方式,取得上百億元利益,檢察官一定要追究其間不法,證據顯示柯文哲收沈慶京1500萬元、侵占政治獻金都是事實,檢方辦案沒有受到壓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巨貓氣偶駐島!澎湖金色雙島藝術祭7/19登場 打卡虎井八景兌換限量好禮
NEWS link
馬公金色雙島祭,將出現大型玩偶貓氣球。(馬公市公所提供)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為延續跳島藝文輕旅行的推動成果,馬公市公所精心策畫的「金色雙島藝術祭」即將於7月19日至8月3日登場。活動以虎井嶼為舞台,透過創意裝置、趣味拍照與地景布置,邀民眾以最生活化方式參與藝術,走訪8處特色景點,留下專屬於今夏的影像與記憶。

金色雙島虎井有貓島之稱,七月十九日藝術季帶給大家驚喜。(馬公市公所提供)

今年藝術祭最吸睛的亮點,莫過於11隻巨型貓咪氣偶首度駐島展出,遍布虎井各地標與角落,化身打卡熱點,增添島嶼風景的趣味與活力。市公同步推出「打卡換好禮」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半之間,走訪虎井8景(虎井社區、來來鮮魚湯、觀音廟、追日大道、軍事觀測所、觀音公園、〈喵婆婆〉地景裝置與馬公國小虎井分班),拍照上傳至個人臉書或Instagram進行公開打卡,並至虎井分班圖書室確認後,即可兌換文創贈品。此次贈品為委由「地圖製造」設計的《藍地黃虎旗-金色雙島版本》限量毛巾,換完後將改贈1球仙人掌冰。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公市長黃健忠表示,金色雙島藝術祭已成為市公所推動離島藝文參與的重要品牌。虎井與桶盤不只是馬公海上2座島嶼,更是澎湖文化風景的延伸。透過藝術祭的舉辦,讓居民與旅人之間,有了新的交流方式。為鼓勵大眾前往參與,馬公市公所特別於活動期間提供「免費交通船接駁服務」,自7月19日至8月底止,每逢週六、週日下午1點30分由南海遊客中心開航,下午4點自虎井返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高市都委會感受基層疑慮 林德官立體停車場「沒了」
NEWS link
楠梓園區聯外道路模擬圖。(高市都發局提供)

2025/07/03 19:53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高市副市長林欽榮今主持第133次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三項重要建設案,其中「林德官公有眷舍都市更新計畫」中的立體停車場,因地方疑慮影響救災與交通,都委會同意取消立體停車場設置。

都發局說明,都委會今審議通過「楠梓園區聯外交通路網變更案」、「林德官公有眷舍細部計畫變更暨擴大更新地區、都市更新計畫」及「前金區後金段劃定更新地區暨訂定都市更新計畫」等三項建設案。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雄第三(楠梓)園區聯外交通整體計畫」增設國道1號新增匝道及園區聯絡道路,總經費達約155.91億元,由國科會南科管理局主政並委託市府工務局新工處、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等機關共同合作,代辦規劃設計以及施工,預定於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完成後,目標於今年底辦理工程發包以及動工,並預定於2028年底完工。

「林德官公有眷舍土地劃定都市更新地區案」是市府為活化林德官公有眷舍土地,以公辦都市更新開發方式引導地區再發展,該案原擬規劃設置立體停車場並封閉廣東一街16巷,市都委會傾聽在地居民意見及居住安全考量,同意取消封巷及立體停車場設置,並採容積調配方式留設3處綠地及廣場用地,提供為開放空間與社區使用。

「前金區後金段44地號等土地劃定都市更新地區案」鄰近捷運橘線O4站,市府結合TOD大眾運輸導向,為促進土地有效利用,提升都市機能,未來將由捷運局以公辦都更開發,導入住宅、商業、社福設施與多功能開放空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鹿兒島外海地震破千次!日本氣象廳急籲民眾睡前先做「這2件事」
NEWS link
日本氣象廳呼籲吐噶喇群島民眾做好防災準備,睡前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就寢。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2025/07/03 19:53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鹿兒島縣外海吐噶喇群島6月21日起至今(7/3)已累積逾千次地震,且震度與頻率有增加趨勢,昨才發生1小時內連發4起規模5以上地震,今下午又有一起芮氏規模5.5地震,震度首次達到6弱,驚動日本政府緊急召開記者會。日本氣象廳今天再三呼籲當地民眾入夜就寢前必須做好「2件事」。

鹿兒島縣外海狂震逾千次,吐噶喇群島今下午4點13分(台灣時間下午3點13分)一起規模5.5地震,十島村惡石島感到到最大震度6弱,不僅是這段期間群震中出現最大的震度,也是當地自1919年開始觀測,這106年首次出現6級震度。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今下午5點(台灣時間下午4點)與氣象廳召開緊急記者會說明。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每日新聞》報導,氣象廳地震海嘯監測部門負責人海老田綾貴表示,「很遺憾,我們無法預測這一系列群震何時會結束」。他再三呼籲吐噶喇群島民眾做好防災準備,入夜睡前請找一個家具不會倒塌、東西不會從你頭上掉下來的地方就寢,並將鞋子和手電筒放在枕頭旁,以便強震來襲時第一時間就能逃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距僅數公尺!俄羅斯基洛級潛艦浮出海面 與法國漁船「面對面」
NEWS link
俄羅斯基洛級潛艦示意圖。(路透檔案照)

2025/07/03 19:47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一艘法國漁船日前在布列塔尼外海作業,突然見到海面上浮出一艘俄羅斯基洛級潛艦,當時兩者相距僅數公尺,形同與潛艦「面對面」。

英國《電訊報》2日報導,該艘拖網漁船「貝倫諾斯號(Belenos)」6月28日上午,在布列塔尼外海、英吉利海峽的澤西島(Jersey)和根西(Guernsey)間海域作業,目睹該艘俄羅斯潛艦浮出水面,漁船人員拍下當時的畫面,其中一張看來有人從潛艦指揮塔前探出。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電訊報指出,這艘潛艦艦名尚未被披露,但是顯然一如俄國大量生產的基洛級潛艦,為傳統柴電攻擊潛艦。這項消息曝光時值法國軍方2日才披露,俄羅斯、北韓和伊朗運作的「影子船隊」規模「大約900艘」,其中每天有12艘穿過英吉利海峽。

率先報導此事的法國地方報《法蘭西西部報(Ouest-France)》,引述法國大西洋海事省說法,海事省證實此事,但有意淡化,表示「那是一艘被追蹤一段時間的潛艦,只是過境航行」。

大西洋海事省表示,在該艘潛艦往南航行往地中海、或沿非洲海岸南下之際,一艘法國巡防艦始終伴隨監視,法方並依既定程序,將相關資訊通報北約盟友;該路線是俄羅斯北方艦隊或者波羅的海艦隊經常採行的路線。該署說,「大致而言,俄羅斯潛艦不刻意隱匿,因為他們知道,我們知悉他們的存在」。

????????????????⚓️ INSOLITE | Un sous-marin russe a fait surface samedi devant un chalutier français en train de pêcher au large des Côtes-d’Armor. Les pêcheurs ont pu le photographier. pic.twitter.com/6Qqp4DsZBe — Cerfia (@CerfiaFR) July 2, 2025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海豚睪丸尺寸驚人!倫敦大學學者揭密:全因牠們是「濫交高手」
NEWS link
海豚等濫交物種,其睪丸相對於體重往往異常巨大,這是在「精子戰爭」下的演化結果。示意圖。(法新社)

2025/07/03 19:31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人類身體的每一個結構,幾乎都是數十億年演化的結果。從脊椎到乳腺,這些特徵在生物演化樹上各有來歷。然而,部分身體構造的演化動機至今仍無定論,例如人類為何擁有全動物界獨一無二的「下巴」,以及我們的睪丸大小為何介於黑猩猩與大猩猩之間。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動物學教授特佛德(Max Telford)近日於《Science Alert》發表專文指出,若某項身體特徵曾在多種物種中出現「重複演化」,就能藉由比較找出其演化原因。以睪丸為例,研究人員發現睪丸大小與交配制度息息相關。

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體型相近的黑白疣猴與鬃猴,前者一夫多妻,雄性獨占後宮,其睪丸僅約3克;而群交頻繁的鬃猴,則擁有高達48克的睪丸。原因在於「精子競爭」:配偶數多,精子產量必須增加以提高受孕率。

這種趨勢在人類近親與其他哺乳類中也屢見不鮮。大猩猩體型龐大但繁殖制度封閉,睪丸相對小;黑猩猩與倭黑猩猩交配頻繁,睪丸則明顯更大。海豚甚至更極端,其睪丸重量可達體重的4%,等於人類睪丸重達3公斤。旋轉海豚被觀察有集體交配行為,強化了「交配混亂×睪丸膨脹」的理論。

透過這些重複演化案例,科學家建立出一套穩定的推論關係:交配制度越開放的物種,睪丸越大;制度越封閉,睪丸越小。而人類睪丸大小恰落在中間地帶,暗示我們的祖先可能採行混合式繁殖策略,兼具排他性與開放性。

至於下巴,則是人類演化中的未解之謎。這項獨特構造不僅尼安德塔人沒有,其他物種也無類似對照,使其難以透過重複演化邏輯加以解釋。

大猩猩(圖)這類採取一夫多妻、獨占交配權的物種,由於缺乏「精子戰爭」的演化壓力,其睪丸相對於體型,顯得特別小。(路透資料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捲恐嚇京華城11檢察官疑雲》戴男是內科工程師!開發知名交友軟體
NEWS link
內科工程師戴男,捲入恐嚇京華城11檢察官疑雲。(記者劉慶侯翻攝Threads)

2025/07/03 19:54

〔記者劉慶侯/台北報導〕涉嫌將偵辦京華案司法人員照片在網路上曝光的戴姓男子,不僅在網路社群平台經營「迷因台式民主」版,另任職台北市內湖區科學園區一間軟體開發公司,曾參與製作有關遊戲、交友等多款APP,其中包括目前國內流行的知名交友軟體。

警方調查,具有強烈政治傾向的戴男,日前因不滿京華案,便在平台製作多張承辦京華城案檢察官團隊合成圖,將相關檢察官、法官以及看守所所長的照片,貼在社群網路上,對於他尚未取得的其他司法官照片者,還寫下「照片歡迎網友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警方調查,戴姓工程師主要從事UI設計師工作,負責APP的介面流暢度。戴男任職的公司在北市內湖科學園區,已有10多年的開發軟體背景,曾經製作多款APP遊戲、房仲網以及交友軟體等程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貼京華城案11檢察官照戴男喊冤!「命債命還」疑網友「加工」散播
NEWS link
警方說,寫有「命債!命還」等恐嚇文字,疑是被其他網友添加後製後,再散播到其他平台上。(記者劉慶侯翻攝Threads)

2025/07/03 19:37

〔記者劉慶侯/台北報導〕利用網路平台張貼承辦京華城案檢察官團隊合成圖的戴姓男子,根據警方調查,本身具有強烈的政治傾向,為抒發自己的不滿,便將檢察官和法官等人的姓名、照片曝光。另警方說,寫有「命債!命還」等恐嚇文字,疑是被其他網友添加後製後,再散播到其他平台上。

北市刑警大隊調查,戴姓男子在3日凌晨時分,貼出3名北院法官、審判長的姓名、照片,接著又在他自己經營的「迷因台式民主版」上,撰文寫著:「又有人跑來挑釁我叫我有種不要刪文,還有人在留言版貼新聞」,「說北檢已經火速分案偵辦上一篇北檢照片+灑了點番茄醬的文」。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又在文中說:「是在暗示我涉及恐嚇?」、「原來公布司法官的照片會涉及恐嚇喔?又稱「把司法官的照片找出來公布是我一個人幹的,跟民眾黨、鬼針草都沒關係。望周知」。

戴男還貼總統、法務部長照片

警方調查,被其他網友挑動情緒的戴男,隨後又貼出包括總統賴清德、法務部長鄭銘謙等人的照片,還將高院、北檢、北院甚至看守所的相關檢察官、法官以及看守所所長的照片貼出,有沒有照片的還寫下「照片歡迎網友提供」。

警方表示,但是至於外傳寫有「命債!命還」等具有恐嚇威脅性字句的文字,疑是被其他網友再添加後製後,再散播到其他網路平台上。警方也將追查對方身份,一併予以究責。

相關新聞請見︰

捲恐嚇11檢察官疑雲》戴男是內科工程師!開發知名交友軟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避難演習與2027年中共攻台有關?劉世芳:讓世界知道台灣護國決心
NEWS link
內政部長劉世芳說,每天有不同機艦在台灣上空跟海上,要讓世界知道台灣有保護國土決心。(記者李文馨攝)

2025/07/03 19:43

〔記者李文馨/台北報導〕全台22縣市即將於15日舉行城鎮韌性演習,全聯福利中心3間門市10日配合加入全民防空避難演練。媒體問及,相關準備是否與美國印太前司令戴維森提到中共2027年有中共攻台倒數有關?內政部長劉世芳說,每天有不同機艦在台灣上空跟海上,要讓世界知道台灣有保護國土決心。

內政部今天召開部務會報會後記者會指出,警政署與全聯10日上午10點,在台北、台中及台南指定全聯門市同步辦理「全民+全聯一起來支援」防空疏散避難模擬演練,強化業者與消費者防空應變能量,警政署後續也會持續落實演習相關宣導工作。

請繼續往下閱讀...

警政署民防指揮管制所長劉安杰說,民眾聽到警報後請立即停止購物,依賣場人員引導避難,遠離玻璃或窗戶,採取坐姿或蹲姿抱頭保護,不要自行離開避難區,若是行動不便者,留在原地就好,會由賣場人員予以協助。

他補充,跪姿是傳統避難姿勢,但台灣大部分是堅硬地板,跪姿無法持久,參酌近期其它國家的實際情況,戶外地區以趴下為主,當爆炸發生時,飛彈物都是斜線往上噴射,趴下的高度最安全。

另外,內政部配合行政院與國防部規劃,2025城鎮韌性演習將於7月15日至18日分區舉行,涵蓋中部、南部、北部、東部及外離島等地區。演習重點包括警報發放、民眾疏散避難、交通管制、傷患急救、災民救濟與災害搶救等實作演練。

至於為何全聯演習提前於7月10日舉辦,劉安杰說,這是示範演練,7月15日到7月18日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屬於國防部訓令,屬於全國性演習,該配合還是要配合。

針對城鎮防衛韌性是否與外傳中共2027年武力攻台倒數有關,劉世芳說,永遠沒辦法預測時間,但每天有不同機艦在台灣上空走來走去、跑來跑去,要讓大家知道台灣必須具備、且有決心有防衛韌性,才能讓全世界知道台灣有保衛國土的決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中國運載火箭經過台灣防空識別區 國防部:大氣層外無危害
NEWS link
中國衛星火箭發射示意圖。(歐新社檔案照)

2025/07/03 19:40

〔記者方瑋立/台北報導〕國防部今(3日)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中共下午5時37分於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運載火箭搭載衛星發射任務。該火箭飛行路徑經我防空識別區西南部朝西太平洋方向,高度位於大氣層外,對台灣地區無危害。

國防部表示,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嚴密掌握相關動態,適切警戒與應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開講》改革不是勒索,透明才是真誠:一個台灣醫師的誠實告白
NEWS link
◎ 許富舜醫生

支撐台灣民主的,不該是華麗空洞的口號,而是誠實面對問題、勇於設計制度的毅力。

我是一名醫師,也是土生土長、長期參與社會改革的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與夥伴共同推動台灣第一個政治獻金數位化,目標很單純:讓每一筆捐款都能被看見、被問責,成為真正的民主契約。

小額募款原本是民主最純粹的形式。圖為2014年,柯文哲推「公民獨木舟」小額募款計畫,只要捐一千元就送背包、T恤等。(資料照)

因為我相信,我們的土地、我們的世代、我們的公共資源,都該由人民共同決定,而不是被任何人壟斷利用。

持續高喊「反藍綠」的團體,如今卻成為帳目不堪入目的反面教材。

小額募款原本是民主最純粹的形式,讓大家集結微小的力量改變大結構。

但今天我們看到的,卻是精心設計的情緒勒索:

◆「你不捐就是幫助貪腐」

◆「我們要靠你對抗財團」

這種話術不是誠實的改革,而是操弄信任的勒索機器。

持續高喊「反藍綠」的團體,如今卻成為帳目不堪入目的反面教材。圖為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因貪污等案羈押中。(資料照)

大量資金綁定了信任,交給了偶像。

沒有公開、沒有獨立審計,所有捐款和權力都集中到少數人手裡。

野心家不顧公益,自由決定誰能參選、誰能拿資源,甚至養網軍操縱輿論,形成集權型金流輿論鬥爭模式。

無論口號多動聽,結果都是:

◆ 沒有透明

◆ 沒有問責

◆ 沒有真正的改革

擺脫不掉的,是這種模式帶來的野心和依賴:

◆ 能動員龐大金流而無需監督

◆ 當所有人都必須靠他的資源

◆ 當群眾的信任變成可以被定價的商品

最終就是不合規的千萬獻金、私人帳戶收款爭議、捲入檢調的貪瀆圖利嫌疑。

這不是偶然,而是野心家設計性利用制度漏洞的必然結果。

免不了的,是我們真正該面對的問題被這些廉價口號淹沒。

我想再次呼籲:

健保點值壓低、醫護人力過勞、長照和社區照護嚴重失衡。示意圖 。 (資料照)

◆ 醫療:健保點值壓低、醫護人力過勞、長照和社區照護嚴重失衡

◆ 世代:房價高漲、薪資停滯、勞保財務黑洞擴大

◆ 產業:供應鏈重組、淨零轉型、地方中小企業缺乏升級資源

◆ 稅制:土地囤房稅制不公平、所得稅扭曲、消費稅衝擊基層

◆ 國防:面對威脅必須強化自主,建立真正全民共識與長期戰略規劃

我們的未來不該只是政治口水,更不該淪為動員的廉價藉口。

良好的民主需要我們公民自己誠實理性面對問題,持續推動更好的制度。

真正的改革,是人民用血汗與信任建構公平、透明、負責任的制度,這才是留給台灣下一代最好的禮物。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80歲以上免評申請外籍看護 勞動部:重症家庭優先處理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3日電)80歲以上聘外籍家庭看護工得免醫療機構評估,修法已通過。為避免衝擊重症家庭,勞動部今天說,未來重症家庭申請外籍看護,若申請國內承接外籍移工,將會是第一順位。

立法院去年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包含80歲以上長者聘外籍家庭看護工,得免醫療機構評估,法令後續也經總統令公布;勞動部考量政策上路恐對重症家庭造成衝擊,正研擬配套中,預計7月底正式上路。

勞動部長洪申翰日前對外表示,將設計雙軌措施,讓重症家庭可以得到比較多協助跟方便,勞動部後續邀請長照學者專家、醫學團體、老人及移工團體等共同討論,並預告修正相關行政規定,讓重症及一般家庭申請案分流優先處理。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蘇裕國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指出,勞動部與衛福部日前評估,就業服務法第46條通過後,會增加10萬名長者申請外籍家庭看護工,這段期間也陸續收到包含雇主團體、老人身障等團體反映,申請人數增加可能衝擊重症家庭權利。

蘇裕國說,勞動部希望透過行政程序降低衝擊,重症案件將分流優先處理,從申請看護的各個過程,包含資格評估、求才推介本國照顧服務員,申請招募許可、選工,以及辦理簽證等許多環節,都會依照重症分流優先處理來修訂相關法規。

蘇裕國說,未來重症家庭申請案,如果選擇不是從國外引進,而是國內承接其他人轉出的移工,將會讓其第一優先順位、可以先行承接;而一般案件,像是就服法46條通過後的80歲持身分證文件申請承接,順序會比較後面。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另外,蘇裕國說,法規也修正,未來重症家庭進行國內召募本國照服員的天數,維持現行的1至3天,一般家庭規定至少7天召募期。

蘇裕國表示,目前申請外籍看護工平均時間約2至3個月,未來希望重症家庭申請時間可以在2個月內,一般家庭則預估至少3個月以上,但實際申請時間還須視案量狀況。(編輯:吳素柔)1140703

烏克蘭:俄軍空襲波塔瓦市釀2死11傷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基輔3日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軍方及地方官員表示,俄羅斯今天上午空襲烏克蘭中部城市波塔瓦(Poltava),造成2人死亡、11人受傷以及一座徵兵中心受損。

路透社報導,波塔瓦州州長柯胡特(Volodymyr Kohut)說,俄軍空襲造成2人死亡,另有11人受傷。軍方則通報一座徵兵中心及附近一棟住宅建築失火。

緊急救援單位發布的現場照片顯示,消防員正努力滅火,現場可見受損的建築物和車輛。

俄羅斯上個月加強對烏克蘭的無人機與飛彈攻擊,發動了自2022年2月全面入侵以來規模最大的數波襲擊。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本次空襲之前,俄軍6月30日對烏克蘭中部城市克利福洛(Kryvyi Rih)發動無人機空襲,擊中一座徵兵中心附近的區域。烏克蘭軍方表示,克利福洛有平民受傷,徵兵中心的軍事人員和文職員工在空襲警報期間已尋求避難。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與官員已強調盟友提供防空援助的急迫性,以抵禦此類襲擊。(實習編譯:張家語/核稿:嚴思祺)1140703

美核動力航艦喬治華盛頓號訪馬尼拉 展現印太區域承諾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馬尼拉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與馬尼拉加強防禦合作,以對抗中國在南海的廣泛主權聲索之際,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今天抵達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進行港口訪問。

法新社報導,尼米茲級(Nimitz-class)的「喬治華盛頓號」(USS George Washington)訪問馬尼拉同日,中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駛入香港。

喬治華盛頓號發言人海軍少校藍福特(Mark Langford)在發給法新社的電子郵件中表示:「美國海軍及我們的盟友與夥伴都致力打造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

他表示:「這些行動展現我們對區域穩定的承諾。無論時局如何,我們都堅定維護這項承諾。」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藍福特還稱,菲律賓是美國「長期且重要的盟友」。

自菲國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2022年上任以來,馬尼拉與華府持續深化合作關係,並開始反擊北京在南海的主權聲索。(譯者:劉淑琴/核稿:施施)1140703

林口男疑拉吊掛鬆脫冷氣室外機 墜落送醫不治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新北3日電)新北市林口區今天下午發生墜樓意外,呂姓男子請廠商到4樓住家安裝冷氣,疑似去拉扯吊掛中鬆脫的室外機,因室外機掉落時將男子拉下直墜地面,經送醫仍不治。

林口分局以訊息說明,林口區中山路某5樓公寓今天下午4時許發生墜樓意外,67歲呂姓男子找廠商來4樓住家安裝冷氣,但因樓梯間太窄無法搬室外機上樓,於是就到頂樓來吊掛室外機上樓。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警方初步了解,疑以室外機在吊掛過程中搖搖欲墜,呂男疑徒手拉扯鬆脫的室外機,遭室外機從頂樓拉下直墜地面。

警消獲報到場搶救時,呂男已失去呼吸心跳,經送醫急救後仍宣告不治。警方到場蒐證並將冷氣工4人帶回警局製做筆錄,詢後依過失致死罪嫌將4人函送檢方偵辦。(編輯:張銘坤)1140703

5款中製APP資安風險高 劉世芳要求內政部人員刪除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3日電)國安局表示,5款中國製APP普遍存在資安風險,建議民眾避免下載有疑慮的中製APP。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天說,已要求內政部與所屬機關的人員全面刪除,因為對國安危害太大。

針對中國製行動裝置應用程式(APP)資安問題,國安局指出,驗測小紅書、微博、抖音、微信及百度雲盤5款中製APP,都有「過度蒐集個資」與「權限濫用」問題,顯示普遍存在資安風險,其中小紅書15項檢測指標全部違規,建議民眾提高警覺,避免下載有疑慮的中製APP。

劉世芳今天在部務會報會後記者會表示,已要求內政部與所屬機關人員全面刪除,因為對國安危害太大。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內政部資訊服務司長黃國裕說,小紅書、抖音等APP只要在APP使用時間內,就會自動蒐集用戶所在地位置,透過日夜使用時間長短,就可以得知用戶在哪上班、住址等訊息,甚至可取得用戶通訊錄、截圖錄影,也可能會遭APP蒐集資料。

黃國裕指出,其中以小紅書最嚴重,即使下載過、沒在使用,還是可以隨時掌握用戶資料,甚至能記住用戶臉部特徵;另外即使將APP解除安裝,還是有可能有殘留程式碼等,建議還是要將手機送回原廠或代理商處理,從最根本移除比較安全。(編輯:林興盟)1140703

內政部訂辦法護兒少性影像被害人 減偵查重複陳述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3日電)內政部今天部務會報通過「兒童及少年被害人性影像數位鑑識資料庫管理使用辦法」,近期將發布施行。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將運用資料庫比對雜湊值方式,減少兒少被害人在偵查階段重複陳述,防止二次傷害。

內政部今天部務會報通過「兒童及少年被害人性影像數位鑑識資料庫管理使用辦法」,劉世芳表示,今天通過新訂辦法,運用資料庫比對雜湊值方式,強化案件偵查階段,減少兒少被害人警詢重複陳述,以保護兒少被害人隱私,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相關修法,打造使兒少健全成長的社會環境。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內政部表示,這項辦法是依據去年8月7日總統令公布「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授權訂定的子法,同時也有參照兒童權利公約。

內政部說,為防止兒少在調查和司法程序中再次受到傷害,新訂辦法規範警察機關透過運用「兒童及少年被害人性影像數位鑑識資料庫」偵辦兒少性剝削犯罪案件時,將查獲兒童或少年性影像運算產生的雜湊值,與過去查獲性影像進行雜湊值驗證查詢,輔助確認是否為前案查獲的同一性影像,但不儲存查獲的兒少性影像檔案,以避免資安疑慮。(編輯:楊蘭軒)1140703

「進行曲」改編建中樂旗隊故事 導演盼青春共鳴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台北3日電)電影「進行曲」改編建中樂旗聯隊故事,是「角頭-大橋頭」導演姜瑞智新片。他表示,這部片對他很有意義,希望讓不同年齡層觀眾都能感受到熱血及「做自己」。

「進行曲」靈感源自真人真事,改編自台北建國中學樂旗聯隊的真實故事,由牧森、劉育仁、余杰恩、李李仁、馬志翔等人主演。

此片也是今年台北電影節閉幕片,播映後獲得不少觀眾稱讚「青春又熱血」。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姜瑞智表示,一直都喜歡藉由處理新題材挑戰自我,這部片是充滿意義的禮物,「我想將故事轉譯成一個個充滿情感與生命力的鏡頭,創造出不分世代的青春共鳴,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能感受這股熱血,與故事中想傳達的核心主題:向前走、做自己!」

「進行曲」將於8月29日上映。(編輯:吳素柔)1140703

LINE Pay、一卡通終止合作 金管會緊盯消費者權益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3日電)LINE Pay向金管會申請電支執照,預計今年底跟近700萬用戶的一卡通iPASS MONEY終止合作。金管會今天表示,目前仍在審查LINE Pay電支執照,2家機構需跟用戶說清楚,避免讓消費者不知所措。

第三方支付年度代理收付日均餘額一旦超過新台幣20億元,依規定須向金管會申請電支業務許可,納入金融監理範圍。LINE Pay已在今年2月向金管會申請經營電支業務,由於法規上2家電支業者要獨立經營,一卡通iPASS MONEY與LINE Pay規劃在今年12月31日終止合作,700萬用戶可能受影響。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在例行記者會表示,LINE Pay有幾次補件,目前仍在審查電支執照中。已交代2家機構要跟用戶說清楚,分割時不要出現讓消費者不知所措的情況。(編輯:潘羿菁)1140703

朗氏喙鯨現蹤花蓮海域 專家指首度海上觀察紀錄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3日電)花蓮海域近日鯨豚頻繁現蹤,繼虎鯨驚喜現身後,昨天上午又觀測到一群稀有鯨種「朗氏喙鯨」,數量約30隻,專家表示,這是他們首度在花蓮海域的海上明確觀察紀錄。

由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導、多羅滿賞鯨提供船隻支援,執行「海洋綠洲調查計畫」,昨天上午6時出海進行例行調查,出海時間約8至10小時,累積系統性的調查資料,昨天偶遇20至30多頭朗氏喙鯨。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今天指出,研究團隊發現這批喙鯨群體數量較多、頭部有白色區塊及圓弧曲線,還有尖長的嘴喙等,加上觀察時間夠長,「當下就確定是過去沒在海上記錄過的朗氏喙鯨」。

林東良說,昨天上午8時左右目擊後持續觀測到上午11時,朗氏喙鯨曾下潛約半小時到1小時,出水後又再次遇見,推測因群體數量夠完整,朗氏喙鯨群對船隻並不害怕,甚至還有幾隻主動靠近,加上天氣很好,讓研究人員能近距離記錄特徵。

林東良指出,台灣可見柏氏中喙鯨、銀杏齒中喙鯨、柯氏喙鯨、朗氏喙鯨等4種喙鯨科種類,前3種過去都有野外目擊紀錄,獨缺朗氏喙鯨,僅有3筆較早期的擱淺紀錄,分別在宜蘭縣及台東縣蘭嶼,「昨天是首次海上目擊資料」。

對於可能出沒原因,林東良說,因過去沒有目擊資料,對朗氏喙鯨了解有限,目前較難以推測原因,調查船班每次出海8至10小時,可到離岸更遠的海域觀察,增加遇見鯨豚的機率。

林東良說,朗氏喙鯨現身的海域或時間,過去也曾在此觀察,但都沒有遇見過,可能正好追捕獵物經過,也可能正好碰上朗氏喙鯨浮上海面的時間,才有這次幸運偶遇。

林東良說,為增加台灣喙鯨科生態資訊,今年基金會有申請在地守護計畫,針對近年穩定出沒的柯氏喙鯨,稀有的朗氏喙鯨等,將記錄到的資料建置成影像資料庫,建立個體辨識特徵。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多羅滿賞鯨指出,喙鯨擅長長時間潛入數百至數千公尺的深海捕食,是少數能在極深水域活動的大型哺乳類,由於牠們浮上海面的時間極短,行蹤隱密,加上外型容易與其他鯨種混淆,過去即便出現在東部海域,也鮮少被準確辨認。

多羅滿賞鯨指出,朗氏喙鯨的現身,象徵這片海域仍有諸多未解的自然奧祕,將持續配合海洋保育與學術單位的研究行動,協助蒐集東部海域的長期觀測資料,針對深海鯨種的行為、分布與出沒時機,建立更完整的知識系統。(編輯:黃名璽)1140703

肺炎年奪1.7萬人命 醫籲長者善用公費疫苗資源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3日電)肺炎每年奪走1.7萬條人命,且長者居多。醫師提醒,肺炎鏈球菌是社區型肺炎常見致病菌,僅24.9%的65歲以上長者接種2劑疫苗,估215萬人1劑都沒打,籲善用公費疫苗資源。

肺炎鏈球菌感染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肺炎不但再度進入前4名,甚至是唯一標準化死亡率上升的疾病。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今天在衛教記者會中指出,若感染肺炎鏈球菌,可能演變為敗血症、腦膜炎、骨髓炎等侵襲性的感染症,嚴重威脅生命。每年肺炎奪走1萬7000多條人命,其中9成都是長者。

張峰義表示,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截至6月30日,全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累計病例達188例,創下近6年同期新高。不過,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比率仍偏低,僅約24.9%打完2劑,推估約47%、215萬人連1劑都沒打。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為降低感染風險,政府自2023年底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免費接種PCV13與PPV23疫苗,並於2025年3月擴大施打對象至19至64歲高風險族群。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李秉穎指出,肺炎鏈球菌常年潛伏於鼻腔中,感染風險無分季節,全年都需要防護。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能預防肺炎及相關嚴重感染症,65歲以上長者或19至64歲的高風險族群都該完整接種;而慢性疾病患者也可與醫師討論自費接種疫苗,遠離肺炎威脅。(編輯:吳素柔)1140703

菲律賓鬥雞玩家失蹤案 嫌犯稱百人已遇害棄屍湖中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3日專電)菲律賓沉寂3年的「鬥雞玩家」失蹤案再次浮上檯面。媒體先前報導,有30多名鬥雞玩家失蹤,但一名嫌犯最近供稱,其實遇害人數可能早已破百,他們都被棄屍於馬尼拉南方的一座湖中。

菲律賓司法部長芮慕拉(Jesus Crispin Remulla)今天宣布,洪姓賭界大亨以及1名已息影的女藝人,將被列為鬥雞玩家失蹤案的嫌犯;根據菲媒報導,兩人為朋友和商業夥伴關係。

洪嫌的前保鏢巴提東安(Julia Patidongan)昨天向媒體爆料稱,洪男是鬥雞玩家失蹤案的背後主使人之一,已息影的女藝人也與此案有關,執行者甚至包括警察。

巴提東安為洪男工作十多年,本身也被警方列為鬥雞玩家失蹤案的嫌犯。

根據菲律賓媒體報導,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期間,有34名鬥雞愛好者、組頭及相關工作人員陸續失蹤,有些是在鬥雞場直接被人帶走,有些則是在家中被自稱警察或調查局探員的武裝人員押走。

巴提東安今年6月中旬告訴失蹤者家屬,他們的家人應該都已被殺害,且被棄屍於馬尼拉以南近90公里的塔爾湖(Taal Lake)。他並稱,被害者遠不只34人,其實早已超過百人。

塔爾湖面積234.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72公尺。芮慕拉向菲律賓媒體說,需要動員潛水人員才能核實巴提東安的說法。

菲律賓警方於2022年2月的調查顯示,詐賭、舞弊或私吞賭款可能是這些人失蹤的原因。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另一方面,洪男否認涉案,今天向巴提東安提出誹謗、誣告、恐嚇以及搶劫等控告。

隨著巴提東安的爆料,全案再次引發民眾關注,部分民眾也開始拒買在塔爾湖捕獲的魚類。(編輯:韋樞)1140703

全聯3門市7/10防空演練 驗證疏散避難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3日電)全國22縣市7月15日起舉行城鎮韌性演習,全聯福利中心7月10日將在台北、台中及台南各指定一間門市辦理防空疏散避難模擬演練,警政署說,目前規劃台北與台中門市引導民眾至地下室避難,台南門市因無地下室,擬讓民眾在門市內一樓避難。

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天出席部務會報會後記者會表示,警政署與全聯福利中心將於7月10日上午10時,在台北、台中及台南指定的全聯門市同步辦理「全民+全聯一起來支援」防空疏散避難模擬演練,由各區經理及門市人員進行警報發放與應變,在賣場廣播系統放送防空警報後,引導顧客至特定安全區域避難,並協助民眾採取正確防護姿勢;也會模擬情報傳遞、顧客情緒安撫與簡易受傷包紮,協助民眾與服務人員熟悉應變作為。

內政部也配合行政院與國防部規劃,「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將於7月15日至18日分區舉行,涵蓋中部、南部、北部、東部及外離島等地區。演習重點包括警報發放、民眾疏散避難、交通管制、傷患急救、災民救濟與災害搶救等實作演練。

全聯避難演練為何不與15日起的城鎮韌性演習同時辦理,警政署表示,演習賣場地點選址目前以人潮聚集處為主,全聯賣場在10日優先示範,至於15日至18日城鎮韌性演習是全國都要配合。

談到各地方政府在城鎮韌性演習中各選3個鄉(鎮、市、區)進行驗證,與非驗證區的差別為何。警政署說,非驗證區方面,不會要求大樓內的民眾全部都要到地下室,但驗證區會希望依照標準作業程序演練。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媒體詢問,城鎮韌性演習是否與外傳2027年中共武力攻台有關。劉世芳表示,從前總統蔡英文到總統賴清德任內本來就一直加強演習,漢光演習也升級很多,而城鎮韌性演習是參考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很多委員意見,認為應整合民安、萬安等演習,台灣第一線民眾,不管是公部門、私人公司或其他單位一起加入很重要。

劉世芳指出,永遠無法預測狀況或時間,但每天都有不同機艦在台灣附近出現,永遠要讓大家知道台灣必須有防衛韌性的決心,才能讓全世界知道台灣有保護國土的決心。(編輯:謝佳珍)1140703

國防部:中共運載火箭經台灣ADIZ 大氣層外無危害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Tommy Robinson denies harassing MailOnline journalists on X
NEWS link
Tommy Robinson denies harassing journalists

1 hour ago Share Save Lewis Adams BBC News, Bedfordshire Share Save

PA Media Stephen Yaxley-Lennon waved to supporters in the public gallery during his court appearance

Political activist Stephen Yaxley-Lennon, also known as Tommy Robinson, has denied harassing two journalists. The 42-year-old from Luton allegedly told one of the MailOnline reporters "I'm coming to get you", and said to another "I'll be knocking at your door" in August 2024. He appeared at Southwark Crown Court to deny two offences of harassment causing fear of violence. Judge Tony Baumgartner said a five-day trial would be held on 19 October 2026.

Mr Yaxley-Lennon is accused of using his X account to harass journalists Andrew Young and Jacob Dirnhuber, as well as their family members, across three days. Wearing a blue waistcoat and a small bag, he waved to supporters in the public gallery during the brief hearing.

'Questioned on camera'

Mr Yaxley-Lennon is accused of calling Mr Young to say he would visit his house, and said "I'm coming to get you" on 5 August. He is also alleged to have posted three edited pictures of Mr Young's wife, daughter and vehicle on X with the message: "Hey @JDirnhuber get your colleague Andrew Young to call me back, you see he published pictures of my family and gave away their location. "I'm working on a news piece myself about all of you, I won't identify any innocent people or give address as that's not morally right unlike you scum. "You will all be questioned on camera about how you think endangering children is ok. My homework continues."

PA Media A previous hearing was told none of the alleged harassment contained direct threats of violence

Mr Yaxley-Lennon is further accused of harassing Mr Dirnhuber by sending him a message on 5 August, saying "I'll be knocking at your door". On the same day, he is also alleged to have posted direct messages to Mr Dirnhuber, saying "let your bosses know I'm coming to all your houses", "okay got your address" and "we need to talk". Then on 6 August, Mr Yaxley-Lennon is alleged to have posted on X: "Got ya @Jdirnhuber this is Jacob, he likes to locate and endanger families. "Jacob and the rest of the Daily Mail journalists who were involved in endangering my children have today been located.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on camera your justification for doxxing my children's location. I got all three of you tagged and bagged in one day." Later that day, at 22:50 BST, he is accused of messaging Mr Dirnhuber to say: "I'll bring my questions to all your doors." Prosecutors told a previous hearing that none of the alleged harassment contained direct threats of violence.

Follow Beds, Herts and Bucks news on BBC Sounds, Facebook, Instagram and X.

Indonesia: Six dead, dozens missing after ferry sinks off Bali
NEWS link
Six dead, dozens missing after ferry sinks off Bali

19 minutes ago Share Save Koh Ewe, Astudestra Ajengrastri and Hanna Samosir BBC News Reporting from Singapore and Jakarta Share Save

Getty Images Relatives of those missing have been anxiously waiting for updates

At least six people have died and dozens are missing after a ferry sank off Indonesia's tourist island of Bali, rescuers said. The boat was carrying 53 passengers and 12 crew members when it sank at 23:20 local time (15:35 GMT) on Wednesday while on its way to Bali from Banyuwangi on the eastern coast of Java island, the Surabaya office of the 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gency said. Thirty-one survivors have been rescued, the agency says, as the search continues. However, several reports indicate there may have been more passengers on board than were listed on the official manifest. Authorities are investigating the cause of the sinking.

The BBC has spoken with families of the victims, who said their relatives' names are not among the 65 listed on the official passenger manifest. In Indonesia, discrepancies between actual passenger numbers and official manifests are common, often complicating rescue effort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victims. Many of the survivors are residents of the coastal town of Banyuwangi while others come from more inland areas of Java, according to a list released by authorities. Imron, a resident of Banyuwangi, says the ferry capsized quickly after tilting sharply three times. "By the third time, sea water had already entered the passenger cabin," he says. Imron swam through a gap in the ferry and drifted into the open sea, before finding a life jacket. He was later rescued by a fisherman.

Bali Search and Rescue Rescue operations are underway in the Bali strait

Gaza hospital director killed in Israeli strike, relative says
NEWS link
Gaza hospital director killed in Israeli strike, relative says

Dr Marwan Sultan was the director of the Indonesian Hospital in north Gaza

Meanwhile, at least five people were killed and others injured, including children, in a strike on the al-Mawasi "safe zone", one of several other attacks reported by news agencies.

The Israeli military said it had struck a "key terrorist" from Hamas in the Gaza City area and that claims "uninvolved civilians" were harmed as a result of the strike were being reviewed.

Dr Marwan Sultan and his loved ones died on Wednesday in their apartment in the southwestern Tal al-Hawa area, according to the Hamas-run civil defence agency.

The director of Gaza's Indonesian Hospital has been killed in an Israeli air strike on his home in Gaza City along with several family members, a relative has confirmed.

Ahmed Al-Sultan, a relative of Dr Sultan's, told BBC Arabic that they heard an explosion during Wednesday's strike and went up to the apartment.

"I found Marwan, his wife, his daughters, and his son-in-law, Mohammed, all martyred," he said.

The Hamas-run health ministry said Dr Sultan had a long career in medicine, and condemned "this heinous crime against our medical cadres".

It added that Dr Sultan's career was one of compassion "during which he was a symbol of dedication, steadfastness and sincerity, during the most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and most trying moments experienced by our people under continuous aggression".

Dr Sultan was the director at the Indonesian Hospital, declared out of service by the health ministry after what the UN later described as "repeated Israeli attacks and sustained structural damage". The Israeli military had said it was fighting "terrorist infrastructure sites" in the area.

There are now no functioning hospitals in the north Gaza governate, according to the UN.

The health ministry accused the Israeli military of targeting medical and humanitarian teams.

In its statement, the 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 said it "regrets any harm to uninvolved individuals" and "operates to mitigate harm to them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IDF said Hamas "systematically violates international law while using civilian infrastructure for terrorist activity and the civilian population as human shields".

But Dr Sultan's doctor's daughter, Lubna al-Sultan, said "an F-16 missile targeted his room exactly, right where he was, directly on him".

"All the rooms in the house were intact except for his room, which was hit by the missile. My father was martyred in it," she told the Associated Press.

She said he was "not affiliated with a movement or anything, he just fears for the patients [he] treats, throughout the war".

Across Gaza, at least 139 people were killed by Israeli military operations in the 24 hours before midday on Wednesday, the health ministry said.

In the al-Mawasi area of Khan Younis, at least five people were killed and others, including children, wounded in an Israeli strike that hit a tent housing displaced people, news agencies reported.

Family members of those killed said it hit at 00:40 local time (22:40 BST) while they were sleeping.

Tamam Abu Rizq told AFP the strike "shook the place like an earthquake", and she "went outside and found the tent on fire".

The al-Mawasi area was declared a "safe zone" by the Israeli military, as the UN says 80% of Gaza is either an Israeli military zone or under an evacuation order.

"They came here thinking it was a safe area and they were killed... What did they do?" Maha Abu Rizq said.

At the scene, surrounded by destruction and a jumble of personal items, one man held up a pack of nappies and asked: "Is this a weapon?"

Footage recorded by AFP shows men getting out of a car in front of nearby Nasser Hospital in Khan Younis and rushing inside carrying blood-covered children in their arms. Inside the hospital, young children cry as doctors treat their wounds.

Jeff Bezos-backed $88m methane satellite missing in space
NEWS link
$88m pollution-tracking satellite missing in space

38 minutes ago Share Save Esme Stallard Climate and science reporter, BBC News Share Save

Karol Serewis/Getty Images Methane is a powerful greenhouse gas produced from oil and gas production, farming and landfill

An $88m satellite designed to detect releases of the planet-warming gas methane from oil and gas production, has been lost in space in a major setback for climate efforts. The MethaneSat satellite which had backing from Google and billionaire Jeff Bezos, was launched only last year aboard an Elon Musk SpaceX rocket. It was meant to collect data for five years on sources of the powerful greenhouse gas,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nearly a third of human-induced warming, to help curtail the worst offenders. The Environment Defense Fund, the NGO which oversees the satellite, said that communication was lost ten days ago and is currently undertaking an investigation to understand what happened.

Methane is the most potent of the greenhouse gases, and although it does not hang around in the atmosphere as long as carbon dioxide, it is 28 times stronger over a 100-year period. Despite an international commitment to reduce methane levels by 30% by 2030, year-on-year it continues to rise with the target unlikely to be met, according to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The main sources of methane are from oil and gas production, farming and food decomposition in landfill. But many of the current satellites that monitor it are operated privately, reducing reducing transparency of who the worst offenders for methane release are. MethaneSat came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by the NGO 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EDF) and once launched made much of its data publicly available, allowing scrutiny by governments and scientists. It was backed by a consortium of tech giants including Google and billionaire Jeff Bezos, which together contributed $88m to the project. The instruments used by the satellite are some of the most sensitive in the world, able to pick up much smaller sources of methane as well as "super-emitters". Improving the sensitivity is important for detecting releases from agriculture which are often much more diffuse than from oil and gas production.

'Likely not recoverable'

Google said when it was launched it hoped its project would "fill gaps between existing tools". The company was using it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ols to process the data and generate a global methane map. But after just a year in orbit, in what was meant to be a five-year programme, communication was lost with MethaneSat. The team at EDF suspect that the satellite has lost power and said in a statement "that it is likely not recoverable." It went on to say that some of the software could be re-used but said it was too early to comment on whether a new satellite would be launched. "To solve the climate challenge requires bold action and risk-taking and this satellite was at the leading ed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advocacy," it added. One of the other major publicly-available sources of methane data is hosted by CarbonMapper. One of its sources of data is the TROPOMI instrument aboard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s Sentinel-5P satellite. Although it continues to send back data its seven-year programme was meant to finish in October. It is unclear how much longer it can continue to collect information, further limiting global efforts to track the greenhouse g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