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社會
政治
科技
生活
其他
RSS
韓國瑜批「大罷免是大鬼扯」沒有理由的罷免是政治屠殺
NEWS link
國民黨反罷免,立法院長韓國瑜今天晚上到桃園替立委涂權吉站台,痛批「大罷免是大鬼扯」,重提「大罷免若成功,台灣民眾一場空」。

韓國瑜再提立院昨天通過全民普發一萬元,法案像剛出爐的麵包熱騰騰,是立委涂權吉、張啟楷和吳宗憲等人努力的結果;他話鋒一轉,提到大罷免,指自己到今天都還搞不懂為什麼要大罷免,是涂權吉在立法院貪汙腐敗?還是涂權吉在立院懶惰倦怠或對選民不禮貌?如果都沒有,為什麼要罷免?

韓國瑜表示,既然涂權吉沒有上述問題,那麼原因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把國民黨立委都罷免掉以後,變成一黨獨裁,台灣所有權利在民進黨手上,沒有監督、一黨獨大,走回30年前,民主成為一場空。

韓國瑜說,7月26日的大罷免,完全不合理,他每次接待其他國家國會議員,他每次都很驕傲告訴別人「我們是完全百分百的民主」,結果今天大罷免,「大罷免如果成功,台灣民主一場空」。

韓國瑜稱讚涂權吉在紮實問政,一步一腳印,立院表現不花俏,一心為人民、桃園和台灣打拚,相信日久見人心,希望大家26日出來投「不同意罷免」票,做涂權吉的後盾。而選票也是在告訴民進黨,絕對不能走獨裁的回頭路。

韓國瑜也說,他之前陪基隆市張謝國樑面對罷免,謝說罷團指他不跟選民溝通,結果選民用8萬多票留下謝,罷團則說「誤會,好好幹就好」,這代表一件事,那就是「大罷免是大鬼扯」,沒有理由就屠殺國民黨全部立委,這不叫民主,而是「政治屠殺」。有睿智的市民,26日一定要投不同意罷免票。

柯建銘搶當立法院長? 趙少康警告:大罷免成功 全民上戰場
NEWS link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今晚到台中聲援國民黨6位遭罷免立委。他強調,若藍軍在這波罷免行動中失守,立法院將由民進黨掌握多數,「一萬元不見了、警消加薪也沒有了、國軍加薪也沒了!」痛批罷免目的只是要讓「柯建銘當上院長」。

趙少康指出,國民黨此次六位遭罷免立委,去年1月13日才剛當選,民進黨在1月15日就開始布局罷免。他直言這並非台灣民主應有的操作,而是政治謀殺。他說,全世界沒有一個民主國家,會在立委就任不到一年後發動罷免,美國、日本都沒有這種制度。

他質疑,民進黨聲稱監督政府是藉口,實際上卻把所有不配合的在野黨立委當成敵人。他說,如果選出來的立委不能監督預算、不能提出質詢,乾脆取消國會制度,讓行政部門獨攬一切不是更快?

趙少康也點名民進黨透過司法上打壓在野黨。他舉例,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遭羈押10個多月,至今仍未釋放;國民黨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等多名地方幹部也遭搜索、約談。他痛批這是執政黨濫用國家機器進行司法追殺,已嚴重危害民主根基。

趙少康說,民進黨用罷免與司法手段清除異己,讓原本應是典範的台灣民主,成了威權復辟的樣板。他更諷刺,現在連漢光演習都演練城鎮戰,下一步是不是全台變戰場?

他進一步分析,一旦國民黨失去六席立委,民進黨將掌握國會多數,未來所有預算、法案都將毫無制衡,民進黨全面掌權,柯建銘將如願當上立法院長,那將是立院的災難。

趙少康強調,台灣的民主制度應靠制衡來維持,若是國會無監督,台灣將走向專制與獨裁,他並預告「票投民進黨,台灣變戰場;票投大罷免,全民上戰場」。他呼籲台中選民別讓投票率過低使罷免案過關,務必動員親友,在7月26日出門投票,用選票教訓民進黨、守住民主。

台中拚經濟反惡罷藍白合 盧秀燕喊話賴總統做好4事:停止罷免別亂搞
NEWS link
大罷免潮進入三階投票,台中市長盧秀燕今晚在台中舉辦的「拚經濟反惡罷」團結造勢大會上火力全開,直批總統才當一年就「黑白舞」(亂搞),要民眾給他教訓、提醒,並要求賴清德總統停止罷免,建議總統做好救災、搞好經濟、搞好和平、搞好兩岸和平和搞好人權等4件事,並高喊三次「賴總統不要亂搞!」

大罷免潮進入三階投票,戰鬥藍今晚在台中迷你蛋舉辦「拚經濟、反惡罷,再愛我一次」晚會,包括盧秀燕、立法院長韓國瑜、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台中遭罷6席藍委、網紅館長陳之漢等人出席。

盧秀燕說,看到她和黃國昌第一次為反罷免藍合白站台,你們高興嗎?有信心嗎?現場高喊「有!」因為我們藍白合,為人民而合,為台中而合,為台灣而合,為中華民國而合。

台中六名藍委遭民進黨政治追殺,要把他們罷免,前二天中南部颱風成災,當晚嘉義市長黃敏惠、嘉義縣長翁章梁、台南市長黃偉哲都打電話給她拜託支援,她二話不說,立即要求台中市政府救災隊整備,隔天一早分三隊出發救災,至今台中救災隊還在災區救災,還有嘉義市災民寫信來感謝,並表示看到台中救災隊在路邊吃便當,感謝台中救災 。

盧秀燕說,台中市這樣付出去幫忙國家,幫忙南部救災,但是民進黨在做什麼?在搞政治搞罷免,很多人跟總統說,你現在才來,路不能走、都是爛泥巴,家裡都被吹壞了,超過五天沒有電,有的沒有水,沒辦法清理、煮飯。

盧秀燕指出,大家跟總統拜託,多派人幫忙清理,總統很無情,面無表情說沒辦法,國軍沒辦法一直去救,民進黨整黨、連黨主席、秘書長、黨公職,難道不能去南部救災?民進黨所有公職人員、立委、各縣市議員、里長也有千人,都在搞罷免、搞政治,有道理嗎?

盧秀燕強調,現在總統、行政院、民進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救災,停止罷免,過去南部最支持民進黨,如果總統、行政院都不管無情,未來更大災害、有戰爭,這個政府會救大家嗎?連水災自己人都不救,有力氣應該去嘉義、台南、屏東、高雄救災。

盧秀燕呼籲,總統、行政院長做好你領導的人角色,民進黨的立委、議員,拿出良心好好照顧人民,停止罷免、停止罷免,我台中人都在幫你救災。

盧秀燕建議,當總統有四項事情,第一件當務之急就要去救災,總統應該留在南部,跟災民站在一起,帶著公職、黨工每天去勘災救災,才對得起投票的人。第二件是搞好經濟,物價在漲,不要搞政治、鬥爭。第三是搞好和平,身為國家領導人,保護人民、國家,搞好兩岸和平。

她指出,第四是要搞好人權,前不久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被政治追殺,乾脆抓起來,多少黨工、人員不同黨,都被抓起來,連畫插圖諷刺政府的也被收押,台灣沒有言論自由了嗎?「賴清德當總統台灣沒有言論自由」。她並且帶著群眾三喊「賴總統不要亂搞!」

藍白大團結反惡罷 黃國昌高呼「台中有事」:團結一致並肩作戰
NEWS link
國民黨今晚舉辦「拚經濟.反惡罷,再愛我一次」活動,台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痛批民進黨走獨裁專制的回頭路,動用檢調追殺在野黨和異議人士,他呼籲民眾黨支持者團結一致,和國民黨並肩作戰,7月26日站出來告訴賴政府「台中不是那麼好欺負」。

藍營在台中市洲際迷你蛋舉辦活動,黃國昌站台表示,今年3月曾帶領民眾黨的黨公職人員到台中市向媽媽市長請益,如何把台中打造成一個幸福城市,當時他告訴市長盧秀燕「台中的事就是民眾黨的事」,如今台中有事,朋友有難,台灣民眾黨「團結一致,並肩作戰。」

黃國昌感謝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辛苦奔走促成今晚晚會,相信在場每一位參加民眾像趙少康,就是要讓賴政府知道「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不是民進黨的台灣」。

黃國昌提到出席晚會之前,參加一位黨外前輩林正杰的追思會,看到現場布景,看到台灣人如何一步又一步爭取到自由、法治、人權,但是看到當年的照片,讓他非常難過和感慨台灣現在景況。

他說,還記得1991年他考進台大法律系,那年非常多年輕學子、教授努力,台灣廢除臨時動員勘亂條款,終結獨裁,回歸正常憲政體制,但是現在民進黨走回獨裁專制道路,為了掩飾執政無能,不惜對反對陣營抹黑、抹紅、造謠。

黃國昌談到立法院在野黨不通過撥補台電1千億元,因為台電本來是金雞母,過去每年賺錢千億元,民進黨的錯誤能源政策害台電連年虧損,已補貼台電3千億元又繼續虧損,民進黨提案再貼補1千億元,威脅不給錢就強迫漲電價,且台中市民被迫吸火力發電廢氣;黃國昌問在場民眾,為什麼填補虧損的都是人民納稅錢?為什麼賺飽的都是民進黨和綠能廠商?

黃國昌又說,立法院昨通過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這筆錢來自政府超徵稅金,還給人民何錯之有,民進黨沈伯洋竟說全民普發現金是立法院又幫中國共產黨削弱化台灣經濟,這種話連民進黨大老都看不下去,批沈伯洋「反共反到起肖」,沈伯洋竟對在野黨抹黑到這種程度,「這是出哪招?」

黃國昌表示,台灣人民受夠了「綠能,你不能」,民進黨走威權獨裁老路,動用檢調當鷹犬追殺、肅殺在野黨及異議人士,因此正義至關重要,7月26日拜託大家站出來投不同意罷免,告訴賴政府和民進黨,台中市不是那麼好欺負,他呼籲守住中台灣就是守住台灣,守住台中就是守住台灣國會,守住國會就是守住台灣民主,台中市會再贏一次,再次驕傲。

館長化身「林口紅姐」膝碎西瓜 連房間都87%像網讚爆!
NEWS link
中國偽娘網紅「南京紅姐」與多名男性發行性關係近日成網路熱門話題,網紅「館長」陳之漢搭話題,11日晚間於「飆捍」臉書粉絲專頁上分享「林口紅姐」影片,不到一天就有超過5000人留言,3000多次分享。

館長在「林口紅姐」影片中一人分飾多角,除了扮演了多名男性,更戴上假髮變身「紅姐」,最後一幕膝碎西瓜讓網友笑問「是哪招」。不僅如此,網友還讚連房間都神還原,「場地還真87%像」,直說他很趕時事,不僅有梗,且還超越,要他給團隊加雞腿。

「南京紅姐遭逮事件一度盛傳紅姐為60歲男子,約砲上千名男性,不過中國警方近日澄清,表示傳聞不實,在警方公告中指出犯罪嫌疑人實為38歲男子,因涉嫌偷拍、傳播性影像被捕。

商品推薦

影/宣傳反罷免 韓國瑜:夏天選舉違反人權
NEWS link
立法院長韓國瑜今天下午為國民黨立委黃健豪站台,他說,所有的選舉都在冬天,今年卻是夏天選舉,這樣非常違反人權,因為夏天天氣熱,容易衝突,大家火氣大,容易吵架。

韓國瑜表示,他到現在都搞不懂為什麼要罷免,黃健豪問政認真、不貪汙、不怠惰,卻遭遇政治性罷免,這已非民主監督,而是民進黨赤裸裸的「政治屠殺」。

韓國瑜說,黃健豪為台中交通打拼,在院會質詢,有什麼理由要罷免? 在高鐵搭第一班車,永遠會看到黃健豪去立法院表決,一年半吃苦當吃補,為什麼罷免?

韓國瑜指出,這場罷免就是政治鬥爭,若成功未來只有一種聲音,台灣民主也會成空。

藍白合反罷免 館長:守住所有立委狠狠打臉賴清德
NEWS link
大罷免潮進入三階投票,戰鬥藍今晚在台中迷你蛋舉辦「拚經濟、反惡罷,再愛我一次」晚會。網紅館長陳之漢說,希望大家守住所有立委,七月廿六日狠狠打臉賴清德總統;他也高喊「釋放柯文哲」,在場「小草」群起鼓譟。

陳之漢說,他剛從外面進來,台中的朋友,你們實在太熱情了,差點進不來,台中人太棒了,太愛你們了,希望大家可以守住所有的立委,這一年他非常痛恨民進黨,無數個夜晚他和小草站在北檢外面。

他指出,台灣只要有人在網路上批評民進黨,都可能觸犯刑法111條,現在每一口呼吸錢就進到綠能公司裡,民進黨已經拿各位的未來健康當謀利工具,我們常講科學、理性、務實,他們講綠能多好。

陳之漢說,最近颱風來,我們看到變什麼樣子,他們還要花5千億來做電站,兩兆建風機,台灣的基礎建設他們理都不理,我記得我去大陸時,民進黨說,基礎建設強沒什麼用,人文強才有用,一個國家的強與弱就在基礎建設。

他說,民進黨這九年做了什麼?一個颱風把台灣打到沒水沒電,大家能忍受沒水沒電。昨天通過一萬元,別高興太早,若罷免過了,通通收回來,拿去補給綠電。

賴香伶站台挺涂權吉 反嗆沈伯洋「腦袋有問題」
NEWS link
罷免倒數2周,其中一直在危險名單內的桃園第二選區立委涂權吉今晚舉行團結誓師大會,除黨內大咖,前立委賴香伶站台表示,台灣若從民主走向獨裁,就會仇恨及對立即撕裂,怎麼能有中間力量及小黨存在,一定要站出來投下不同意罷免。

今楊梅區反罷免誓師大會活動大咖也前往站台,除立法院長韓國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立委吳宗憲外,民眾黨立委張啟楷、前立委賴香伶也到場支持,現場突破5000人不斷高喊,「7月26日一定要出來不同意罷免」。

賴香伶表示,之前是市長、立委的競爭對手,但政治是一時的,涂權吉當一年而已就搞大罷免,民進黨說是公民運動,但不要汙辱公民2個字,這不是公民的自發性的運動,是賴清德總統他自己也承認府院黨一體選輸後,要翻轉立院席次,這就是報復行動,所以正義力量要站出來,把好的立委留在國會外,要讓所有的大罷免都不成功。

賴說,過去認識涂,他為人很溫厚對人也貼心,聽他講過很多楊梅的地方事務,按部就班從不投機,這一年的表現也讓人刮目相看,衛生環境委員會內的勞工法令及婦幼政策,都很努力,一定要讓好的立委繼續在國會服務3年,因為他還有很多事要做。

賴表示,國民黨籍民眾黨都推出許多福國利民法案,反觀民進黨的法案很多都是意識形態、國族或是兩岸條例,將議題導向反共有關。昨天聽到立委沈伯洋說,還稅於民發1萬元給人民,他也能扯說是共產黨要滲透洗腦人民,「他才是腦袋有問題」,他用這樣眼光看每個人,覺得每個人都是中共同路人不能放任他顛倒是非,所以不要讓認真立委無故被扣紅帽子。

賴說,民眾黨中央委員會已通過全力支持和相挺國民黨立委,透過站出來讓民眾黨支持者知道,不要認為這事跟他們無關,因台灣若從民主走向獨裁,就會仇恨及對立即撕裂,怎麼能有中間力量及小黨存在,一定要站出來投下不同意罷免。

曹興誠嗆藍委親共賣台只敢罵賴總統 反問一句直言藍營全為轉移焦點
NEWS link
罷團、民團與民進黨團今天晚上在台中水安宮舉辦「反共護台總動員」,推動大罷免的聯電創辦人曹興誠登台宣講,他表示國民黨立委親共賣台,才要把他們罷免掉;藍營每天只會罵賴清德總統,請問賴有親共嗎?有賣台嗎?這就是轉移焦點。

曹興誠說,今天大家肯站出來,代表大罷免大成功。為何要罷免?國民黨的立委親共賣台、背叛國家、違背職務,說他們親共賣台,根本沒人敢回答,每天只敢罵賴清德總統,但賴有親共嗎?有賣台嗎?藍營講這些就是為了轉移焦點。

曹興誠表示,今天為了保衛台灣與自由民主,大家一定要站出來,國民黨已經不反共了,問台北市長蔣萬安,誰是敵對勢力?誰想消滅台灣?他不敢講;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到中國說他是中國人,不講中華民國;立委王鴻薇更是說前總統蔡英文是「台灣地區領導人」,把中華民國降格成地區。

曹興誠怒批,這些人天天投共賣國,用各種方法弱化國防、弱化民防;其實大陸現在面對很大的問題,經濟下滑、內政出問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已經失去權力,根本沒有能力,不能也不敢打台灣,尤其美國先前轟炸伊朗,把中共嚇得半死,只敢利用國民黨立委要台灣投降。

曹興誠說,台灣絕對不受騙,大家要站出來抗共保台,驅逐國民黨立委,讓全世界刮目相看,知道台灣人民有決心、有勇氣,能團結保衛國家,國際上看到都會大力支援。投下罷免就是救台灣,投下同意票就是保衛台灣,大罷免一定成功。

客庄宴罷免正反方互嗆 花縣客家處:活動不限制
NEWS link
花蓮縣府客家事務處今天舉辦「客庄鳳梨饗宴」,花蓮縣長徐榛蔚致詞呼籲給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掌聲,支持罷團及反罷方對嗆。客家事務處說,開放型活動,對參與民眾不會特別限制。

花蓮縣府客家事務處今天在瑞穗鄉富源火車站舉辦「客庄鳳梨饗宴」,結合地方特產,席開50桌開放民眾訂桌品嚐,一桌新台幣2000元。

花蓮縣長徐榛蔚到場致詞提到,立法院通過每人普發現金1萬元、明年花蓮增加161億元統籌分配款,「大家給傅崐萁及所有在中央打拚的立委掌聲、是花蓮人就要把這161億元守下來」。

徐榛蔚致詞後,由縣府人員、民代逐桌敬酒,訂桌參與的罷團藉機喊出「支持國民黨、罷免傅崐萁」口號,隨行的國民黨議員林玉芬也回嗆「支持傅崐萁、反對惡罷」。

支持罷免傅崐萁的公民團體也訂購2桌,罷團指出,因下午在附近有活動,就近用餐也支持地方活動,但看到身穿花蓮客家文化研究推廣協會背心的人員,在活動前逐一發送支持傅崐萁、反罷免的扇子,罷團也應該表達訴求,並沒有發生衝突。

餐會後,罷團與反罷方在活動會場外,各自集結,喊出訴求。林玉芬指出,反罷志工本來沒有安排在會場內宣傳,看到罷團在活動現場對縣長喊出罷免,認為實在不尊重活動,連她在內,很多參與民眾都看不下去。

花蓮縣府客家事務處長潘乾鑑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指出,只要開放性活動,歡迎所有民眾參與,只要活動不在辦公室或學校等機構,不會特別限制。

潘乾鑑說,工作人員秉持行政中立原則,不會宣傳特定立場,罷團在活動現場喊出罷免訴求、反罷發送宣傳文宣,只要沒發生衝突,不會特別阻止,希望民眾把焦點回歸在活動本身,支持地方農特產及客家文化推廣。

桃園罷團廟口宣講立委王義川助陣 轟普發一萬如「搬國家錢買票」
NEWS link
桃園罷團今晚在中壢青昇宮廣場宣講,立委王義川面對滿場支持者,批藍白在立法院表決三讀通過普發1萬元,強調這些錢都是國家的錢也是納稅人的錢,質疑國民黨用這個錢要大家不要罷免立委,形同搬國家的錢買票。

王義川也批桃園的國民黨立委在立法院審查預算的時候,刪了客委會、文化部許多預算,真的夭壽,類似的情形還包括交通部、內政部的預算與國防預算等,都一樣。傷害中華民國、傷害台灣。他強調過去講過的話,如果桃園市有3位立委被罷掉,他就理光頭,今天再重申一次,大家如果要看他理光頭,就要去投罷免票。

桃園六個立委選區罷團代表都到場,一一上台說明當初連署提案罷免國民黨6位立委的理由,音樂人陳明章以演唱方式呼籲大罷免,文學界也有作家上台呼籲投罷免票。

朱立倫籲出門投「不同意罷免」 粉碎柯建銘立法院長夢
NEWS link
罷免倒數2周,一直被列危險名單的桃園第二選區立委涂權吉今晚舉行團結誓師大會,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昨天阿吉民調做出來一定沒問題,但大家都在家接電話,一定要出門投票才是關鍵,不出來就是縱容惡罷,剩2周除了涂權吉外,桃園的立委都要支持,要讓柯建銘立法院長夢碎。

今楊梅區反罷免誓師大會活動,除立法院長韓國瑜外,立委吳宗憲、民眾黨立委張啟楷、前立委賴香伶也到場支持,現場突破5000人,不斷高喊「7月26日一定要出來不同意罷免」。

朱立倫說,涂權吉昨在立院替大家爭取去年超收的稅金,明年美人能拿到1萬元,賴清德總統說1萬不多,但一家四口的話就有4萬,買菜錢就有了,民進黨說這是債留子孫、中共的陰謀,但奇怪前總統蔡英文發6000元振興券就是還錢於民,韓國、新加坡也因現在國際情勢發現金刺激消費,只有民進黨反對搞不清楚狀況,民進黨現在說要覆議還說違憲,那蔡英文是不是也違憲。

朱表示,還有還假於民今年就要實施,但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卻說,大罷免成功後就通通取消,還有財劃法通過後桃園4年可拿到超過1000億元,但卻說要罷免立委,就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只要不是民進黨,所以一定要保住六席,讓大罷免大失敗。

朱表示,昨天阿吉民調做出來一定沒問題,但是大家都在家接電話,一定要出門投票才是關鍵,不出來就是縱容惡罷,剩2周除了涂權吉外,桃園的立委都要支持,要讓柯建銘立法院長夢碎。

吳宗憲說,韓國瑜剛說不清楚為什麼有這樣的罷免,全世界沒國家做過,這是無差別大罷免,執政黨民進黨獨步全球,往後會被學者當笑話的例子就發生在中華民國,這是莫名其妙的事。

吳宗憲表示,他學生時為了民主及言論自由努力,但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說要用刑法100條辦人真的很離譜,當年拚命在街頭曬太陽,當時不知道在哪吹冷氣的人卻要對付他們,將國家走回威權制度。前總統蔡英文執政時國會完全執政,當時搞反滲透法國安法,很多人去大陸玩回來被抓及問話,起訴僅4成,相當荒謬。

【專家之眼】川普需要勝利而非協議 賴政府給他機會
NEWS link
當台灣朝野黨派如火如荼地拉鋸於罷免議題時,美中台三邊互動,卻正顯示執政黨沒能力處理對外議題的無奈。

首先,中共民航局宣佈啟用M503航線的銜接航線,執政黨拿不出辦法,做出只會批評的在野姿態,喚起台人對綠營無力護主權的記憶。

由於符合國際民航組織對飛航安全規定與國安等考量,2015年馬政府與對岸達成協議,使航路只能南下運行,並且向西偏置以避免過度靠近海峽中線。但綠營執政後,兩岸缺乏溝通,只剩中共片面決定航線問題。

比較奇怪的是,M503相關航線並非位在中華民國主權行使之處,綠營卻仍愛以喪權為由批馬;等綠營執政後,還是拿此當訴求:賴政府智庫高官分析,中國是要以灰色地帶行動擠壓台灣的主權跟治權,以及中華民國台灣對主權的訴求;執政黨立院領導則提到,中國的作為讓台灣的民航飛安、國安及主權沒了。

把綠營護主權訴求與航線問題放在一起看,應能看出藍綠政府誰有能力保護主權,即便是綠營擴大對航線議題的定義:馬政府溝通後,大陸妥協了,航線距海峽中線更遠;但2018年蔡執政時,中共公布餘下的航線北上運行及相關銜接航線開始啟用,綠營抗議無效,海峽中線更在日後消失;這次又再啟用其他銜接航線,綠營政府除了再發無力改變聲明外,沒看到拿出辦法的能力。

其次,在對美關稅問題上,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公布14國的關稅,9日再公布8國關稅稅率,最新又在社群張貼對歐盟和墨西哥將課百分之卅關稅,台灣仍未名列其中。有匿名國安人士放風聲指出,依據美方說法,列名國家屬於談判沒有進展、不成功,或沒有必要談下去的國家,因此給予較高對等關稅稅率;若依此狀況分析,「當然是沒有在裡面比較好」。台灣算是比較少數的國家中,可以逐步與美方推進談判。

該先點出的是,台灣之所以成為美關稅戰名列前茅焦點,原因之一包括綠營之前誇稱推動以對美取代對陸出口政策,助我去年對美出口創下歷史新高,恰好這也是川普拿來懲罰的標準;如果了解美國關稅與其國內政經困境連動原因,就不會覺得談判有什麼「比較好」選項。畢竟沒有一個國家是傻瓜,大多數國家沒達成協議,有其自身利益考量。

多數說法傳達的是令人不安的訊號。例如紐約時報報導,川普將美國單方面安排稱為「協議」。對川普而言,所謂「貿易協議」似乎就是「川普說什麼就是什麼」。

而白宮曾稱將在「90天內達成90項協議」,但從4月2日宣布課徵對等關稅迄今,實際達成的協議量屈指可數。這可能與各國談判策略有關,但在高關稅恐嚇下還想拖,也暗示美國想要的東西,多數國家並不想給。這種結果大家看在眼裡,甚至嘲笑為TACO交易,更讓川普難堪。賴政府不管變化,繼續採取討好策略,在台積電搶先投資給川普表功,並加上匯率波動後,派代表赴美仍然談不下來,這似乎顯示美國為挽回顏面,對台要求幾乎是無底洞。

許多評論,包括蔡政府時代的前行政院高官已表達出美國對個別產業的壓力,而看賴政府的政治動作,也對談判結果沒有信心,否則就不用忽然要「提醒談判團隊,務必以維護國家及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及糧食安全為核心任務,為國家爭取合理關稅」。此說似在提醒國人:賴該講的都講了,如果結果對特定產業不利,就是談判代表有問題。盱衡局勢,賴政府或許可以談到比較低的關稅,但包括農業等特定產業恐怕要付出高昂代價。

台灣政治是奇妙的。綠營過去一直說談判不能黑箱,現在卻秘而不宣;無法護主權,卻哪壺不開提哪壺地提捍衛主權議題;重要的是,還有人民埋單。或該發人深省的是,當此多難時刻,台灣內部還是汲汲營營於內鬥,這是人民的選擇,也怪不得外人趁勢齊上。雖然人民因各種理由選擇偏好政黨,但上述政黨愛打悲情牌手法,讓人想起過去《台灣獨立運動的新世代綱領》提及「舊世代為了悲情而主張台獨」風格,不料時勢移轉,根據綠營標準,也能自己統治自己了,還是要在悲情意識中打轉討拍。此次美國加碼恐讓悲情更盛,有些好奇政黨會怎麼操作?而對一般國人來說,繼上次台積電搶先投資讓川普可以對內說嘴後,賴政府將再次給川普表功機會,只是,誰給台灣機會呢?

柯建銘搶當立法院長?趙少康警告:大罷免成功 全民上戰場
NEWS link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今晚到台中聲援國民黨6位遭罷免立委。他強調,若藍軍在這波罷免行動中失守,立法院將由民進黨掌握多數,「一萬元不見了、警消加薪也沒有了、國軍加薪也沒了!」痛批罷免目的只是要讓「柯建銘當上院長」。

趙少康指出,國民黨此次六位遭罷免立委,去年1月13日才剛當選,民進黨在1月15日就開始布局罷免。他直言這並非台灣民主應有的操作,而是政治謀殺。他說,全世界沒有一個民主國家,會在立委就任不到一年後發動罷免,美國、日本都沒有這種制度。

他質疑,民進黨聲稱監督政府是藉口,實際上卻把所有不配合的在野黨立委當成敵人。他說,如果選出來的立委不能監督預算、不能提出質詢,乾脆取消國會制度,讓行政部門獨攬一切不是更快?

趙少康也點名民進黨透過司法上打壓在野黨。他舉例,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遭羈押10個多月,至今仍未釋放;國民黨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等多名地方幹部也遭搜索、約談。他痛批這是執政黨濫用國家機器進行司法追殺,已嚴重危害民主根基。

趙少康說,民進黨用罷免與司法手段清除異己,讓原本應是典範的台灣民主,成了威權復辟的樣板。他更諷刺,現在連漢光演習都演練城鎮戰,下一步是不是全台變戰場?

他進一步分析,一旦國民黨失去六席立委,民進黨將掌握國會多數,未來所有預算、法案都將毫無制衡,民進黨全面掌權,柯建銘將如願當上立法院長,那將是立院的災難。

趙少康強調,台灣的民主制度應靠制衡來維持,若是國會無監督,台灣將走向專制與獨裁,他並預告「票投民進黨,台灣變戰場;票投大罷免,全民上戰場」。他呼籲台中選民別讓投票率過低使罷免案過關,務必動員親友,在7月26日出門投票,用選票教訓民進黨、守住民主。

週日上看36度!北部、東北部慎防午後大雨
NEWS link
週日午後,大台北、東北部及其他山區,恐有局部短暫雷陣雨。(記者叢昌瑾攝)

2025/07/12 21:14

吳裕堯/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週日(13日)台灣各地及澎湖地區大多為多雲到晴;金門及馬祖則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午後,大台北、東北部及其他山區恐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清晨到上午,南部及澎湖也有局部短暫陣雨;而東南部地區將有焚風發生機率,請多加注意。

中央氣象署預報,週日太平洋高壓勢力偏強、午後雷陣雨範圍減少,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的天氣。清晨到上午,南部地區可能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大台北、東北部及其他山區,也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外出活動要留意天氣變化。

請繼續往下閱讀...

溫度方面,週日各地高溫約32到35度,大台北、南部及東南部地區,則容易有局部36度以上的高溫,而東南部恐有焚風發生機率。離島的澎湖為多雲時晴,氣溫約27到31度;金門為多雲短暫陣雨,氣溫約27到31度;馬祖為多雲短暫陣雨或雷雨,氣溫約27到30度。

至於未來幾天的天氣變化,天氣風險公司指出,台灣下週一的水氣又會變得多一些,雖然不到於是劇烈的降雨狀態,但各地山區、近山區平地,午後都有可能出現降雨的機會,而各地的高溫可達32到35度,部分區域則有機會來到36度或以上,因此防曬、防中暑的準備不可少。

紫外線指數方面,週日各地均為「過量級」。

空氣品質方面,週日環境風場為西南風,北部稍易累積污染物。竹苗、中部、雲嘉南、宜蘭、花東空品區及澎湖為「良好」等級;北部、高屏空品區及馬祖、金門為「普通」等級。

週日西半部高溫仍上看36度。(擷取自中央氣象署網站)

紫外線指數方面,週日各地均為「過量級」。(擷取自中央氣象署網站)

空氣品質方面,週日北部稍易累積污染物。(擷取自空氣品質監測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丹娜絲重創南台灣 衛福部啟動緊急應變機制收治逾700人
NEWS link
面對丹娜絲風災,衛福部盤點災區民眾與醫療院所需求,啟動緊急應變機制。(資料照,記者邱芷柔攝)

2025/07/12 20:59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衛福部盤點災區民眾與醫療院所需求,啟動緊急應變機制,並與地方政府同步推動補助與協助措施,包括災害慰問金、例外就醫、健保卡免費補發等,並針對受災戶與照護機構啟動後續扶助機制。

衛福部今(12日)指出,自海上颱風警報發布後,衛福部啟動緊急應變小組,請六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掌握所轄急救責任醫院運作情形,截至7月12日中午,共收治緊急傷病患713人,已出院644人,整體醫療運作正常。如因停電或網路異常影響健保申報,可向健保分區業務組反映。

請繼續往下閱讀...

安置方面,截至7月12日13時,台南白河、東山、後壁、柳營、學甲、鹽水共開設6處收容所,安置30人。台南後壁區之台南教養院災情嚴重,360名身障者與員工曾歷時3日無水無電,已於9日恢復供電,後續修復由中央與地方協力進行。

南部長照機構受損方面,嘉義市有3家日照中心、1家團屋、1家長照住宿式機構,嘉義縣16家日照中心、2家小規模多機能、1家家托、1家團體家屋、1家住宿式機構、7家居家式長照機構,台南地區持續調查中。衛福部將彙整各部會補助資訊,供機構參考辦理保險理賠及賦稅減免等,並將長照費用申報期限延至7月14日,以利特約機構因應。

慰問金方面,衛福部依規定對死亡或失蹤者每案補助20萬元、重傷者5萬元;賑災基金會則分別補助40萬元與10萬元。另針對住家淹水逾50公分之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具實際居住事實者),基金會每戶加發1萬元。

就醫方面,衛福部啟動「例外就醫」機制,受災民眾無須持卡亦可就醫,健保卡若毀損或遺失,可註明「丹娜絲颱風受災」免費補發,至各地郵局、戶政事務所或健保署據點辦理,亦可撥打健保署免付費專線洽詢。

衛福部表示,將持續滾動盤整災區需求,督請地方加速災後申報作業,中央與地方衛生體系將共同努力,確保災中與災後醫療與社會支持不中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立場轉變?《Axios》披露:普廷鼓勵德黑蘭接受「零鈾濃縮」核協議
NEWS link
美媒披露,俄國總統普廷私下敦促伊朗接受「零鈾濃縮」,以利與美國談判。(路透)

2025/07/12 21:09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美國網路媒體《Axios》12日獨家披露,俄羅斯向來在伊朗核問題上,支持德黑蘭擁有鈾濃縮權利,但在伊朗遭到以色列和美國攻擊後,俄國總統普廷私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鼓勵德黑蘭接受「零鈾濃縮」。

3名了解情況的歐洲官員和1名以色列官員透露,普廷已向美國總統川普和伊朗官員表示,他支持達成伊朗無法進行鈾濃縮的核協議,而俄方也已通知以色列政府普廷的最新立場,「我們知道普廷就是這麼告訴伊朗人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了解,雖然普廷鼓勵伊朗朝著零鈾濃縮的方向努力,以便與美國的談判更加有利,但德黑蘭表示,他們不會考慮。

以美兩國上月的攻勢,已嚴重破壞伊朗核設施,但是否摧毀伊朗所有高純度濃縮鈾,仍是未知數,也不清楚是否還有可以運作的離心機。

川普已明確表示,他希望與伊朗達成一項新的核協議。消息人士稱,如果未來幾週進行談判,伊朗境內鈾濃縮達到零水準,將是美國的關鍵要求之一。不過,德黑蘭長期以來堅持,無論在任何協議下,德黑蘭都必須保留鈾濃縮能力。

鑑於伊朗在烏俄戰爭期間,向俄國提供大量軍事支持,包括提供數百架攻擊無人機和地對地飛彈,普廷在伊朗核問題上的立場,尤其引人注目。在為期12天的以伊戰爭期間及戰後,伊朗方面對於俄國除了新聞聲明外,沒有給予任何實質支持感到失望。

俄國已在公開和私下場合明確表示,如果美伊達成協議,他們願意協助移除伊朗的高純度濃縮鈾。與此同時,俄方也將向伊朗提供純度為3.67%的鈾用於核電,以及少量純度為20%的鈾,用於德黑蘭研究反應爐和核同位素生產。

伊朗半官方媒體塔斯尼姆通訊社(Tasnim)否認該報導,並引述知情人士指出,普亭並未就此事向德黑蘭發送任何訊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反共護台總動員! 「罷免大靠山」曹興誠講不到5分鐘全場亢奮
NEWS link
曹興誠(中)登上「反共護台總動員」晚會舞台,全場響徹「大罷免、大成功」聲浪。(記者黃旭磊攝)

2025/07/12 21:19

〔記者黃旭磊/台中報導〕閩南狼籌辦「反共護台總動員」晚會今晚在水安宮廣場登場,文心路沿線響徹「大罷免、大成功」聲浪,罷免藍委徐巧芯領銜人曹興誠於晚間8時半登場,閩南狼稱為全台罷免「大靠山」,曹興誠講不到5分鐘,徹底激起全場群眾亢奮氣氛,曹興誠說,今天大家站出來,就代表「大罷免、大成功」,我們投下罷免票就是救台灣,投下「同意票」就是保衛台灣。

曹興誠說,國民黨每天罵(總統)賴清德,請問賴清德「有親共嗎?有賣台嗎?」國民黨每天要移轉焦點,為了保衛台灣、保衛自由民主一定要站出來,而國民黨不反共了,你問(台北市長)蔣萬安「誰是敵對勢力」,蔣不敢講,藍委王鴻薇說蔡英文是台灣地區領導人,這是賣國。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曹興誠表示,這些人天天投共賣台,希望台灣很快香港化、被中共吞併,「我們答不答應?」台下齊喊「不答應」。

曹興誠說,中共習近平已經失掉權力,不可能也沒有能力攻打台灣,大家「免驚不要怕」,美國轟炸伊朗把中共嚇死了,只會利用國民黨騙我們投降,我們絕不受騙,要團結讓全世界刮目相看,我們投下罷免票就是救台灣,投下「同意票」就是保衛台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中反惡罷晚會 趙少康批賴清德是「民主逆流」
NEWS link
趙少康批評總統賴清德作為是「民主逆流」。(記者蔡淑媛攝)

2025/07/12 21:12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戰鬥藍今晚在台中舉辦「反惡罷拚經濟」晚會,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痛批民進黨「夭壽」,好好的日子發動大罷免,讓大家勞師動眾、勞民傷財,還司法迫害在野黨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國民黨各地黨部也被抄得差不多,總統賴清德才上任1年就發動大罷免,賴的作為完全是「民主逆流」,他向在場民眾喊話若看不下去,7月26日站出來投下不同意罷免,給民進黨及賴清德一個教訓。

藍營反惡罷晚會今晚在台中洲際迷你蛋舉行,晚會發起人趙少康指出,民進黨最常講國民黨立委都是受習近平指使,但台中市的國民黨立委有誰像匪諜,匪諜在總統府、外交部、國安會;他還批民進黨「夭壽」,好好的日子發動罷免,讓大家勞師動眾、勞民傷財,一邊聲稱沒錢、沒衛生紙、總統府晚上不能開燈、行政院沒有手語,但辦大罷免要花多少錢,「路上舉牌、做廣告要花多少錢」,講一套做一套。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還指出,民進黨操作司法迫害,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抓去關10個月,既然起訴就應放人,以怕串證藉口將柯文哲關起來,另國民黨地方黨部也被抄得差不多,不是約談、搜索、就是羈押,現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還被關起來,如此對待在野黨,這是民主嗎?

趙少康說,民進黨稱要抗中保台,但抗中不能保台,國民黨堅持的反共、反台獨,靠民主才是保台最大法寶,但賴清德當選1年就發動罷免,賴清德的作為完全是「民主逆流」,如何做民主燈塔。

他還指,目前正在辦萬安及漢光演習,票投民進黨、台灣變戰場,籲看不下去的民眾站出來投票,給民進黨及賴清德教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黃國昌反罷免:守住中台灣 才能守住台灣國會
NEWS link
黃國昌在國民黨反罷免晚會強調,台中的事就是台灣民眾黨的事,如今台中有事,朋友有難,民眾黨並肩作戰。(記者蔡淑媛攝)

2025/07/12 20:59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國民黨今晚在台中迷你蛋舉行反罷免「再愛我一次」晚會,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為台中被罷藍委站台。黃國昌強調,台中的事就是台灣民眾黨的事,如今台中有事,朋友有難,民眾黨並肩作戰,感謝趙少康舉辦晚會,讓大家齊聚一堂,告訴賴清德政府,「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不是民進黨的台灣!」

黃國昌說,下午來台中站台前,去參加黨外林正杰的追思會,看到當年照片,心中難過,說1991年考進台大法律系時,許多年輕學生、教授與人民站出來告訴我們要廢刑法100條,揮別威權,經過這麼多人奮鬥、爭取,現在拿到權利的民主黨,卻忘了當年的理想與承諾,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說要用刑法100條對付在野立委,這是歷史荒謬,這是掌握權利的墮落,大家怎麼容忍這種事發生。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國昌說,這麼多年民進黨讓把台灣走向專制,掩飾執政無能、無力,不惜造謠、抹黑、抹紅、鬥臭,錯誤的能源政策,讓台電2022年、2023年虧損超過5000億,中火火力全開,用肺發電。

黃國昌又說,民進黨超徵稅收1萬8000億,藍白提出還財於民,昨天通過把人民超徵的錢還給人民,何錯之有,結果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說,這是中共要弱化台灣的第3招,黃批,當初蔡英文可以發現金,民進黨雙標,走回過去威權專制,司法追殺所有在野黨,呼籲出來投不同意罷免票,「守住中台灣,才能守台灣國會,才能守住台灣民主,讓台中再贏一次!」

國民黨舉行反罷免「再愛我一次」晚會,盧秀燕與黃國昌與被罷藍委合體。(記者蔡淑媛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抵禦俄羅斯威脅! 波蘭敲定180輛南韓K2戰車軍購案
NEWS link
南韓K2戰車是波蘭仰賴的陸戰強力武器之一。(路透)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CNN」報導,被視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抵禦潛在俄羅斯威脅第一道防線的波蘭,敲定與南韓的軍購協議,將採購第二批共180輛「K2」主力戰車,持續朝2022年協議的近一千輛軍購規模邁進。

此協議凸顯出作為歐洲主要軍事力量的波蘭所面臨的軍力強化急迫性,以及在美國武器庫存消耗之際,南韓躍升為華府盟友主要軍火供應國的地位。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俄羅斯2022年2月對烏克蘭發動侵略後,華沙開始提升國防支出,取得新武器的同時,協助基輔自我防衛。由於與烏克蘭國土相連,若俄國總統普廷決定擴大侵略範圍,波蘭將成為北約對抗莫斯科的防衛前線。

本筆軍購經費為67億美元(約1974億台幣),除了被視為當今全球戰力最強大裝甲武器之一的K2戰車外,還包含80輛支援載具、彈藥、後勤支援和為波蘭陸軍提供的訓練。另外,還要在波蘭建立產線,生產波蘭版本的「K2PL」。180輛中的60輛將在波蘭製造,由南韓生產的首批30輛預計明年交付。

南韓與波蘭在2022年簽署的合約框架包括總數980輛K2、648座K9自走砲、48架FA-50戰鬥機,為首爾軍火外銷最大筆海外國防訂單。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中職》兄弟「兩個讚戰術」 高宇杰稀有一擊平野狂讚有勇氣
NEWS link
高宇杰。(資料照,記者廖耀東攝)

〔記者龔乃玠/台中報導〕平常幾乎是「紅燈(不攻擊)」的滿壘0好3壞,中信兄弟高宇杰在4局下罕見收到「綠燈」,做出需要勇氣的揮擊,一棒2分打點的致勝長打率隊逆轉,本季第4次單場MVP,跟許基宏、詹子賢並列中信野手最多。

中信在4局下逮到龍聖控球不穩,追至1分差後又獲2次保送,高宇杰再選0好3壞,往三壘跑壘指導員方向一瞄,發現沒有比出「不攻擊」的暗號,又看到「2個讚」。生涯首度在0好3壞的球數將球揮進場內,形成三壘車布邊的二壘安打送回2分,逆轉戰局。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是個很困難的局面。」總教練平野惠一坦言,投手控球不穩,又丟到0好3壞,下一棒又是打龍聖有心得的張仁瑋,要做出判斷很困難,那就是交給選手,積極攻擊沒關係,小高做出很好的判斷,「那是很需要勇氣的揮棒,非常關鍵的一擊!」

賽前高宇杰生涯有21打席在0好3壞有結果產生,包括19次四壞球、2次觸身球,無一不是保送上壘。高宇杰也說,印象中沒在0好3壞打出去過,幾乎都收到「不攻擊」的暗號,「當下是覺得再等待,對方會積極進攻好球帶,自己可能處於被動,心想就大膽攻擊,有好的結果是賺到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新北兒藝節雨中熱鬧開幕 劇團、馬戲團輪番表演至7/20
NEWS link
新北市兒藝節由市長侯友宜宣布開幕,儘管大雨仍有許多親子前來觀賞開幕表演。(記者黃子暘攝)

2025/07/12 20:37

〔記者黃子暘/新北報導〕今年度新北市兒童藝術節「怪獸世界」自即日起至20日,在市府大廳、市民廣場、府中廣場登場。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2)日宣布活動開幕,打造融合表演藝術、裝置藝術、科技互動體驗的夏日親子嘉年華。侯友宜說,新北市兒藝節邁入第17年,累積755萬人次參與,是為孩子量身打造的暑期活動,盼讓孩子輕鬆認識藝術、激發創造力。

儘管大雨不斷,現場仍湧入許多親子觀賞紙風車劇團開幕表演「哪吒鬧龍宮」。侯友宜說,市民廣場自即起到20日,每天規劃主題表演,週末則有大型舞台演出,7月13日FOCASA馬戲團帶來「解憂快餐車」劇目,7月19日由藝響台灣文化劇團獻演「2025悟空大鬧恐龍馬戲團」,7月20日閉幕演出由「O劇團」與「巧虎」帶來「巧虎奇幻音樂世界1─MUSICALIA」;此外,13日起至19日每晚8點半,有南韓的「正宗塗鴉秀」定目演出。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化局長張䕒育表示,市府大廳「魔法王國」導入人工智慧(AI)互動技術,小朋友可透過拍照生成專屬「勇者識別證」進行闖關任務;市民廣場「精靈谷」展出9件大型藝術裝置作品;市民廣場「彩虹迷宮」是藝術家許庭甄運用複合媒材構築而成的迷宮空間;「天馬城邦」位於府中廣場,14日至20日由天馬戲創作劇團連續7天帶來馬戲演出及體驗活動。

文化局補充,適合4至14歲孩子的「斯巴達小勇士營」活動今年再次登場,兒藝節經典活動「怪獸卡牌」65張怪獸卡牌全面更新,邀請小朋友來參加「怪獸卡牌挑戰任務」蒐集卡牌。

除主活動會場,文化局說,各藝文中心與博物館響應兒藝節,也推出多元活動供親子、兒童體驗;詳細活動資訊可上活動官網或兒藝節粉專查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手刀對獎!7/12 今彩539、3星彩、4星彩開獎啦
NEWS link
今彩539、39樂合彩開獎號碼。(擷取自三立iNEWS《全民i彩券》)

2025/07/12 20:44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天(7月12日)台彩各項開獎獎項及獎號。

今彩539:03、19、20、21、26。

請繼續往下閱讀...

39樂合彩:03、19、20、21、26。

3星彩:184。

4星彩:0695。

確切中獎號碼以台彩網站公告為主,請見「台灣彩券網站」。

3星彩開獎號碼。(擷取自三立iNEWS《全民i彩券》)

4星彩開獎號碼。(擷取自三立iNEWS《全民i彩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李明哲談大罷免:反共不該分顏色 就算藍營再選上也應再罷
NEWS link
李明哲以中共與藍營作為分析他們手段,加上自身經驗,說明得條理清晰。(記者劉人瑋攝)

2025/07/12 20:51

〔記者劉人瑋/台東報導〕人權鬥士李明哲今天(12日)應台東罷團邀請,主講在中國遭關押5年經過,他說,國民黨威權統治留下「服從者」思想餘毒,受影響者不分藍綠,大罷免沒有黨派之分,是台灣人行使公民權,就算再選出藍營立委,至少接續者會深知「不該再通過親中法案,這不是政黨竟爭,是讓台灣政界更乾淨」。

李明哲的演講對罷團來說,也為明天在南京路活動暖身。他分析歷來中共政權對異議份子打壓手段,國民黨對二二八的定調,以及以往如何迫害異議人士,「習近平與蔣介石的差別,只在於『一個做得到、一個做不到』」,都以「社會性死亡」破壞對方名聲再羅織罪名,例如鄒族民權鬥士高一生當年不以「政治犯」而冠以貪污後處決,在如今差點無法平復,自己在中國還被羅織眾多罪行,道理皆同,當所有人都認為此人犯下觸及道德和公眾利益之罪,即不再為其發聲。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明哲再講述近期大罷免,他說,藍委將兩岸關例條例弱化,從國防部改為海委會「這是承認兩岸關係為內政,國外無權干涉或協助」,離島建設條例改成為縣市主導,「那陳玉珍就能蓋起大橋直通廈門與金門」,中共就想讓金馬成「示範區」,藍營也不斷附合,這種主張是會被台灣人唾棄。

就台東來說,李明哲分析,長期藍色板塊或許會再選出一位藍營立委,主要目的不在於「扳倒藍營」或黨爭,而是「不再親中」,罷免掉黃建賓就只是罷免掉不適任、親中立委,若再選出藍營立委至少會考量到不再親中、政黨政治會更健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中馳援南部救災!盧秀燕:但民進黨在幹嘛?在舞政治、舞罷免
NEWS link
台中市長盧秀燕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罷免後首次合體,藍白合。(記者蔡淑媛攝)

2025/07/12 20:48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國民黨今天晚上在台中市迷你蛋舉辦《拚經濟反惡罷,再愛我一次晚會》,國民黨台中市長盧秀燕跟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同台。盧秀燕說,藍白合了,為人民、為台中、為台灣、為中華民國而合;她要求賴清德總統停止罷免,好好去救災。

盧秀燕表示,罷免以來她跟黃國昌第一次合體,藍白合了,為人民、為台中、為台灣、為中華民國而合,台中市國民黨六名立委面臨民進黨追殺罷免,其中,江啟臣副院長因父親去世沒辦法出席,但我們一定會力挺!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盧秀燕說,中南部因颱風做大水,嘉義縣市及台南市長都打電話給她,請她出動市府人馬幫忙救災,她二話不說,立刻整備出發,分別出動上百人及大型機具與五十台發動機等,到目前台中的救災隊尚未回來。有嘉義人寫信給她表達感謝,台中市幫忙國家、幫忙南部,但「民進黨在幹嘛?在舞政治、舞罷免」。

盧秀燕說,賴清德總統昨天到南部勘災,被災民洗臉。災民請求總統派人協助清理家園,但總統很無情,面無表情地說沒有辦法,沒有人。民進黨整黨,各縣市黨工、公職人員不能去南部救災嗎?大家都在舞罷免、舞政治,台中市幫忙救災,他們的人卻在舞罷免,有道理嗎?民進黨最重要的是停止罷免,全力救災。

盧秀燕表示,,如果南部做大水,人民受苦,未來戰爭,這個政府會顧大家、救大家嗎?要求總統、行政院長及民進黨的委員及黨工拿出良心,停止罷免,好好去救災。

盧秀燕指出,台灣是一個寶島,台灣人真的善良,有一流的國民,但有三流的國家領導人,做總統當務之急就要去救災,要賴清德繼續留在南部,每天去勘災去救災,才對得起當初投票給你的人;第二是要搞好經濟,結果上任一年來都在舞政治,去年五月二十日才就職,七月就說要放青鳥出來,物價在漲,總統卻不關心,每天搞政治搞罷免。

盧秀燕說,第三件事是要搞好和平,現在很多國家在戰爭,戰爭不是不會來,到處都可能發生戰爭,國家領導人要保護國家及人民,搞好世界及兩岸的和平,還有政黨及人民之間的和平;第四件是搞好人權,除了柯主席被政治追殺,多少黨工,跟總統不同黨都被抓起來,連少年家做插圖諷刺司法也被收押,台灣沒有人權自由嗎?

盧秀燕要賴總統不要再亂搞了,呼籲7月26日大家站出來,不只為了這些立委或國民黨,而是為了自己;要給賴一個教訓、提醒,否則國家不知要讓他匪類到什麼程度,大家都是助選員要站出來拉票催票;為國家的發展,大罷免大失敗。盧秀燕說,讓他失敗才知道人民的力量有多偉大,才知要好好執政做總統,才知人民要有人權和平,要勇敢的台中人及台灣人出來投下不同意罷免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反共護台總動員! 陳柏惟捐社群頻道 助罷團衝聲量
NEWS link
陳柏惟陳柏惟頂著大光頭出席「反共護台總動員」晚會。(記者黃旭磊攝)

2025/07/12 20:41

〔記者黃旭磊/台中報導〕閩南狼籌辦「反共護台總動員」晚會今晚在水安宮廣場登場,會場與文心路沿線響徹「大罷免、大成功」聲浪,前台中第二選區立委陳柏惟頂著大光頭,當眾以台語宣布,在7月26日罷免投票前,所有經營社群頻道及平台全捐給罷團,作為宣傳用途,要在投票倒數14天全力催出罷免「同意」票。

「反共護台總動員」晚會吸引數百名支持者,在文心路旁向經過駕駛、騎士高喊「大罷免、大成功」,聲浪響徹街頭,而舞臺上,葉霸(葉春蓮)老師、鷹爸(徐柏岳)依序宣講,陳柏惟也當眾宣布,個人經營社群頻道及平台,在罷免投票前捐給罷團使用。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柏惟在中二罷團送達三階罷免投票補件後,履行承諾於6月28日剃光頭,此次再度許願捐出頻道,陳柏惟請花蓮罷團上台,他表示,台灣有兩個政治提款機,蘇花高與台中發電廠都是國民黨蓋的,而台灣有兩個王,東王傅崐萁及西王顏清標,大家要全力以赴打造「中橫公路」,在七二六罷免成功後,繼續到東部罷免東王傅崐萁,大罷免一定大成功。

712反共護台大會熱烈登場,支持者擠爆現場。(記者廖耀東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中逾百人南下救災超過5天!盧秀燕:我有情有義?這叫同情心
NEWS link
台中市長盧秀燕(左二)猛批賴總統不救災。她還強調,發生戰爭,「這個政府不會顧百姓」。(記者張瑞楨攝)

2025/07/12 20:37

首次上稿 20:27

更新時間 20:37(盧秀燕晚間補充 台中支援逾百人、50台發動機)

〔記者張瑞楨、歐素美/台中報導〕台中市3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案,將於26日投票,國民黨陣營今天(12日)於台中市舉辦多場反罷免宣講會。其中,台中市長盧秀燕於松竹寺,為自己的子弟兵、第五選區(北屯與北區)國民黨立委黃健豪站台時,指責總統賴清德不救災,民進黨都在搞罷免,反而是在野黨的她,派人南下救災,賴清德不顧百姓,如果發生戰爭,「這個政府不會顧百姓」。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盧秀燕說,南部颱風淹水,她指派台中市政府3個隊南下協助救災,分別至嘉義縣市與台南,「我有情有義?我有在救災嗎?我有同情心」,但民進黨現在卻是忙罷免,總統賴清德到台南被罵到「臭頭」,沒電又沒水,民眾情緒一定差,人民需要幫助,民進黨立委與里長、公職都在忙罷免,「不像是我們在救災」,「在野黨國民黨是有人性,我們是有愛,台灣人要像我們一樣才對」。

批中央政府搞罷免 「賴清德應先救災」

盧強調,到今天星期六,中市政府團隊還在南部救災,已經5天,民進黨與中央政府卻在搞罷免,她要求身兼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是不是應該下令你的民進黨、公職人員,停止罷免全力救災,總統最重要是救災,卻在搞罷免」。

盧秀燕還強調,「如果南部,他們自己人(指民進執政縣市),他(賴總統)都這樣做,他們自己執政縣市,他都這樣做,台灣如果有更大的災害,如果戰爭,會顧百姓嗎?這個政府(指中央政府)不會顧百姓」,所以一定要讓罷免失敗。

台中支援逾百人、50台發動機

另盧秀燕晚間在反罷免晚會補充,中南部因颱風做大水,嘉義縣市及台南市長都打電話給她,請她出動市府人馬幫忙救災,她二話不說,立刻整備出發,分別出動上百人及大型機具與50台發動機等,到目前台中的救災隊尚未回來;有嘉義人寫信給她表達感謝,台中市幫忙國家、幫忙南部,但「民進黨在幹嘛?在舞政治、舞罷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送李彥秀回美國!飛向民主航班遊行 高嘉瑜讚聲開唱:罷免才會贏
NEWS link
前立委高嘉瑜出席罷團港湖罷秀「飛向民主航班的登機前遊行」行前記者會開講也開唱。(記者陳逸寬攝)

2025/07/12 20:33

〔記者甘孟霖/台北報導〕大罷免熱戰,距離投票剩下最後兩週衝刺,台北市罷免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團隊「港湖罷秀」今天(12日)舉辦「飛向民主航班的登機前遊行」,要將李彥秀送去登機回美國。

遊行前,民進黨立法委員陳培瑜、民進黨前港湖立委高嘉瑜、民進黨港湖市議員何孟樺、罷韓發起人尹立、政治評論員張益贍等人在港湖罷秀總部前召開記者會短講說,希望透過這次公民行動,讓國會恢復正常。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嘉瑜不免俗地再開「金嗓」,改編經典台語歌曲「愛拚才會贏」為「罷免才會贏」,呼籲所有的民眾「罷免李彥秀,大家鬥陣來,罷免才會贏」。

「港湖罷秀」批評,李彥秀長期配合國民黨黨意,支持刪減外交、國防與轉型正義預算,對中國態度曖昧、對台灣利益置若罔聞,已不具備代表港湖民意的正當性,應透過罷免機制予以下架。

車隊掃街行動約下午3點15分開始,從內湖民權東路六段的港湖罷秀總部出發,一棒接一棒車掃遊行宣講。車掃宣講陣容除了行前記者會的來賓,也找來民進黨立委吳沛憶、市議員林延鳳、律師陳又新、「割闌尾」志工曾光志等人。

車掃活動一路行經內湖、南港多個街區與市場,將民主自由帶到大街小巷中,所到之處民眾反應也頗為熱烈,不少民眾高舉拇指、揮手向團隊表達加油。

「港湖罷秀」說,甚至還有路人機車騎士看到掃街車隊後,主動加入一起掃街,還有民眾當場表示將號召親友返鄉投票,氣氛十分熱烈;團隊也深深感受到,內湖、南港公民對公共事務的高度參與,也對罷免行動充滿信心。

「港湖罷秀」說,傍晚車隊行經南港區時,天空雖然開始下起大雨,仍不減團隊的鬥志,相信「風雨生信心」;晚間約7點多車隊掃街行程結束,返抵總部,車程全長超過30公里,總時程約4個小時,提升罷免能見度,也凝聚更多在地市民的認同與支持,未來兩週將持續深入街頭巷弄,讓更多人了解罷免的正當性與必要性。

立委吳沛憶(右起)、前立委高嘉瑜、罷韓發起人尹立、割闌尾上古神獸曾光志、初代港湖女神阿許。(記者陳逸寬攝)

罷團港湖罷秀飛向民主航班的登機前遊行,罷韓發起人尹立(右起)、台北市議員何孟樺、立委陳培瑜、政治評論員張益贍、前立委高嘉瑜、律師陳又新出席行前記者會。(記者陳逸寬攝)

前立委高嘉瑜舉起「港湖罷秀」大旗。(記者陳逸寬攝)

鎮立委陳培瑜(左起)與政治評論員張益贍擔任車掃第一棒。(記者陳逸寬攝)

罷韓發起人尹立、立委吳沛憶車掃。(記者陳逸寬攝)

罷團港湖罷秀「飛向民主航班的登機前遊行」,民眾熱情回應批讚。(記者陳逸寬攝)

民眾熱情對遊行車隊比讚。(記者陳逸寬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英外相拉米:印太至關重要深化東協合作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12日專電)正在新加坡訪問的英國外交大臣拉米今天表示,印太地區對英國至關重要,英國必須捍衛開放、穩定且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體系,並與東協合作推動更具經濟韌性的建設。

拉米(David Lammy)下午在新加坡富麗敦飯店(The Fullerton Hotel)以「數位時代的外交」(Diplomacy in the Digital Age)為題發表演說。中央社與多家國際媒體受邀。

拉米在馬來西亞參加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外長會議後抵星國訪問。他說,印太地區對英國至關重要。未來10年東協將成為全球經濟成長最快的區域。這個區域對英國的投資以及擁有7億消費者的龐大市場,都是經濟成長願景的重要組成。

去年,英國正式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這是英國脫歐以來參與的最大規模貿易協定。拉米說,英國相關的產業與貿易戰略,都展現在印太地區的宏大願景,「但我們的目標不止於此,我們正與東協合作推動經濟韌性建設」。

談及「數位貿易」,拉米表示,英國致力於讓數位貿易變得更快、更便利,英國必須挺身而出,捍衛開放、穩定且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體系,「因為我們的區域安全與你們的區域安全密不可分」,英國正深化包含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等多項區域安全夥伴關係。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他說,新加坡已證明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國家的大小,而在於戰略的清晰,這點在科技領域尤為明顯;人工智慧不僅是科技發展的下一個階段,它將徹底改變權力分配與運作方式,重新定義國家如何投射影響力、威脅如何產生,以及如何自我防衛,「如果我們不積極投資取得技術優勢,影響力將不可避免地下滑」。

拉米表示,英國和新加坡必須為自己配備合適的工具,以應對變化,彼此要融合人工智慧與外交,著眼於長期的趨勢、致力於共同利益。(編輯:唐佩君)1140712

庫德工人黨宣布解散 艾爾段:土耳其取得勝利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伊斯坦堡12日綜合外電報導)庫德族武裝團體庫德工人黨(PKK)銷毀武器,結束了與安卡拉當局長達數十年的武裝對抗後,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今天表示,他的國家取得了勝利。

法新社報導,庫德工人黨昨天在伊拉克庫德斯坦自治區(Iraqi Kurdistan)舉行的象徵性銷毀武器儀式,標誌著庫德工人黨從武裝叛亂轉向民主政治邁出了重要一步。

艾爾段今天說道:「土耳其獲勝了,8600萬公民獲勝了。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沒有人需要擔心或質疑。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土耳其,為了我們的未來。」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庫德工人黨是在1978年由土耳其安卡拉大學(Ankara University)的學生創立,其終極目標是透過武裝對抗實現庫德族的解放。

庫德工人黨於1984年展開武裝行動,在土耳其境內發動一連串血腥攻擊,迄今已造成超過4萬人喪生。(譯者:陳彥鈞/核稿:洪培英)1140712

漢光演練拱衛首都防務 關指部戰車迫砲車布防淡水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新北12日電)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操演今天進入第4天,演練進程為備戰部署階段。為防備共軍由淡水河口進攻台北市中樞地帶,陸軍關渡地區指揮部出動CM11勇虎式戰車駐守淡水河口,CM22、CM23迫砲車進駐滬尾砲台周邊,堅守河口拱衛首都。

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操演進入第4天,按演練進程規劃為「備戰部署」階段,國軍戰備等級由應對灰色地帶襲擾應處的一級加強戒備,進入到應急作戰階段,想定中國對台發動針對性軍演。

中央社記者今天實地前往位於淡水河邊的淡江大橋施工處觀察,發現隸屬關指部戰車連的4輛CM11戰車與1輛M88裝甲救濟車駐守該地,4輛CM11戰車砲口朝向淡水河出海口,官兵不時警戒四周有無可疑人車進出,並隨時回報上級。

位於滬尾砲台旁的新北市忠烈祠,則有關指部機步連的2輛CM23迫砲車駐守,砲口射界涵蓋淡水河流域。中央社記者現場觀察,即便陣地四周未有長官「督導」,但官兵仍在帶隊幹部指揮下,進行「跳砲操」訓練,熟悉迫砲車上的81公厘迫擊砲操作流程。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從新北市忠烈祠通過滬尾砲台後,不遠處的台灣高爾夫俱樂部停車場旁,關指部部署火力連2輛CM22迫砲車駐防,官兵正在進行故障排除演練,隨後由幹部向士兵重述CM22迫砲車裝載的4.2吋迫砲、與120公厘迫擊砲在操作時細節差異。

駐守CM22、CM23迫砲車的部分士官兵,頭髮長度和個人裝備與其他現役官兵略有差異。據了解,機步連與火力連皆結合漢光演習實施「編實動員」,教召具有相關專長的後備士官兵,並藉由專長複訓、狀況誘導處置等方式,提升召員的戰鬥能力。(編輯:林克倫、張若瑤)1140712

今彩539第114169期開獎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目擊者:緬甸中部村莊僧院遭空襲 22平民喪命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曼谷12日綜合外電報導)緬甸1名反軍政府戰士和1位居民今天告訴法新社,緬甸中部村莊林塔魯(Lin Ta Lu,音譯)的1所僧院昨天遭到空襲,造成22名平民身亡,其中包括3名兒童。

自從緬甸軍方2021年推翻民選政府後,緬甸便飽受內戰摧殘,尤以林塔魯村所在的中部實皆省(Sagaing)受打擊最重,軍政府猛烈空襲當地村莊以打擊武裝團體。

考量自身安全而要求匿名的1名反軍政府戰士表示,昨天的空襲發生在凌晨1時左右,遇襲的僧院大廳內有流離失所的緬甸民眾暫居。

他還告訴法新社,有22人死亡,包含3名兒童,另有2名傷者送醫且傷勢嚴重。他說,民眾「以為待在佛教僧院是安全的,他們卻還是遭到轟炸」。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1位當地居民證實遇襲僧院的大廳「完全被摧毀」,他昨天黎明見到罹難者遺體被搬上1輛汽車載至1處墓地,他前往場現場拍照協助確認死者身分時,算出共有22具遺體。

同樣要求匿名的這位居民表示:「許多遺體頭部受創,或是被炸得支離破碎,看了令人心碎。」(譯者:張正芊/核稿:嚴思祺)1140712

Pahalgam: The beauty and brutality of life in the shadow of Kashmir killings
NEWS link
The beauty and brutality of life in the shadow of Kashmir killings

13 hours ago Share Save Geeta Pandey • @geetapandeybbc BBC News, Pahalgam, Indian-administered Kashmir Share Save

Abid Bhat/BBC

A centuries-old Persian couplet often repeated in Indian-administered Kashmir translates to: "If there is a paradise on earth, it is here, it is here, it is here." And many Kashmiris insist it was written with Pahalgam in mind. The small town, nestled between tall Himalayan mountains with a gurgling Lidder River flowing through it, is called the mini-Switzerland of India. The valleys and meadows here have long provided stunning locations for Bollywood romances and attracted tens of thousands of tourists escaping the heat and dust of Indian plains. But on 22 April, the tranquil valley hit global headlines when a sprawling meadow here turned into killing fields. Militants singled out male Hindu tourists and murdered 25 of them in front of their families in Baisaran, a beauty spot about 7km from the town. A local Muslim pony handler who tried to help tourists was also shot dead. The massacre brought nuclear-armed India and Pakistan to the brink of war. India blamed Pakistan for the killings – an accusation Islamabad denied – and the two countries attacked each other with missiles and drones over four days in May after which a fragile truce was agreed. But in Pahalgam, time seems to have slowed down and the residents are trying to pick up the pieces and move on. When I recently visited Pahalgam, where a large majority makes a living through tourism, I found a land and its people trying to deal with the collective trauma, mourning the loss of lives - and livelihoods. The peak tourist season here is April to June - and this year, most of it has already been lost.

REUTERS/Adnan Abidi Chairs and tables are scattered at the site of a militant attack on tourists in Baisaran

"What happened here is condemnable… an inhuman act. Innocent people were killed," says Javeed Burza, president of Pahalgam Hotels and Restaurants association. Standing in the rear lawns of his hotel, he watches the Lidder roar past. On the other side are huge mountains covered by a thick carpet of trees. It's this sort of view that made this valley in south Kashmir such a sought-after destination. Mr Burza says visitors came from all over India for its lakes, forests, meadows and glaciers – and went back raving about the local people and their hospitality. "People here are poor, they live hand-to-mouth, but they are known to be very kind and helpful. Now we are all facing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senseless violence," he adds. "We had bookings right until the end of June. But then everything fell apart like a pack of cards. There's not much left here now."

Abid Bhat/BBC The Jaffar family say their friends tried to discourage them from coming to Pahalgam

The region's Chief Minister Omar Abdullah says in the immediate aftermath of the attack, tourists fled the town and people who were proposing to come cancelled. To persuade tourists to give Pahalgam another chance, he visited the town within weeks of the attack, held a cabinet meeting there and, ignoring advice of security officials, cycled through the streets. For Mr Abdullah, Pahalgam's wellbeing is personal. "It's where our school picnics were; it's where we probably first dipped our toes in running water. For some of us it's the first time we went white water rafting or trout fishing. For others, it's a day or overnight visit. For us, it's part of our growing up." Mr Abdullah says it's always hard to make predictions but he hopes to see Pahalgam "where it was on 21 April this year".

Abid Bhat/BBC Fayyaz Ahmad says the targeting of tourists has left him bewildered

On that day, it was packed with tourists, says Fayyaz Ahmad, who sells Kashmiri embroidered shawls and dresses in Pahalgam's main market, with shops lining both sides of the only road that passes through the town. Many remain shuttered, but a few have begun to open in the hope of attracting customers. The day I met him was the first he'd opened his shop since the killings. The last three seasons – post-Covid years – had been marked by bumper visits, Mr Ahmad says. "Every morning at least 3,000 cars would arrive by 11am. There would be traffic jams lasting two-three hours. Many tourists would say they couldn't find accommodation." His own shop sometimes got so crowded that a queue of shoppers would form outside. "Business was brisk," he said. But now he's had to let three salesmen go. They would be rehired only if business picked up, he said. The targeting of tourists has left him bewildered. Since 1989, when an anti-India militancy gripped Kashmir valley, Mr Ahmad says, "the situation was really bad here". "We were afraid to step out of our homes, but tourists who chose to come here were never harmed. We can't understand why they've been targeted now. Who could do such a thing?" he asks. India blamed Pakistan-backed militants for the massacre in a region that both countries claim in full, but control only in parts. Delhi accuses its neighbour of fuelling a long-running insurgency that has killed tens of thousands in Indian-administered Kashmir. Islamabad has long denied backing militants there. In recent years, the insurgency had abated, bringing millions of tourists and a growing sense that the region was finally becoming safer. But that has now changed. "Pahalgam ke naam par dhabba lag gaya [Pahalgam's name is stained]," laments Nisar Ali, an 80-year-old resident who makes a living by selling papier mache products. "People had taken loans to open shops and buy taxis, now everyone is staring at an uncertain future. What's happened to our paradise," he asks.

Abid Bhat/BBC The road to Baisaran remains closed for outsiders but is used by local people and flocks of sheep

Just 2km from the market, a signboard points to the untarred road that goes up to Baisaran, a 5km trek covered on foot or ponies. The concertina wire used to barricade the road has been moved to one side and local people and flocks of sheep can be seen making their way down. Before the killings, it w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places for tourists. The meadow offering a great view of the valley was open from 08:00 to 17:00 and would get thousands of visitors daily in the summer. But it remains out of bounds now. Two men have been arrested for allegedly providing shelter to the militants, but those who carried out the killings have still not been caught - leading to fears that they could return. Abdul Wahid Wani, the president of Pahalgam pony owners' union, who was the first to arrive at the scene, says 1,090 tourists had gone up to the meadow until 14:00. At the time of the attack, there were about 300 tourists in Baisaran, he estimates. At 14:36, he says, he received a call from the police asking him if he had heard anything about an incident at Baisaran. "I tried calling colleagues who had taken tourists up to the meadow, but no-one answered. I figured something was wrong and my brother and I ran all the way up and reached there at 15:10." The police and paramilitaries arrived 15 minutes later. That night, Mr Wani, wrapped up at 02:30. He says what he saw there keeps him awake at nights. "I saw women and children crying and screaming. I saw bodies on the ground. I saw 10-15 people injured." In the first videos of the aftermath that went viral on the day of the attack, Mr Wani can be heard trying to reassure the survivors, offering them water, telling them he was there to help.

Abid Bhat/BBC Abdul Wahid Wani was the first to arrive at the scene of the massacre in April

He summoned other pony handlers who arrived at the scene to help evacuate people - "carrying them down on our backs and wooden cots" - and gather bodies strewn about the vast field. "I still can't forget what I saw that day. I panicked; I had palpitations. I'd never seen anything like that before." When I met him in Pahalgam, he looked tired, his eyes sunk deep into his lined face. "For many nights I couldn't sleep and sleep still eludes me. With the militants still on the loose, I worry what will happen if they come after us because we helped people they were trying to kill?" But earlier this week, we exchanged messages and he sounded more optimistic. The town has sprung back to life, with thousands of pilgrims arriving to take part in Amarnath Yatra - the annual Hindu pilgrimage to the Amarnath cave shrine. It began on 3 July and will go on until 9 August. Dozens of camps have been set up and thousands of police and security forces have been deployed along the route to ensure security. Pahalgam is one of the two starting points for the trek to the shrine – and as many pilgrims hire ponies to take them part of the way, there's a steady stream of work for Mr Wani and his colleagues. But hoteliers and shop-owners say they will have to wait for their turn until after the end of the pilgrimage since most pilgrims stay in cheaper camps and rarely purchase crafts.

Abid Bhat/BBC In June, 40% of more than 45,000 tourists who visited the Kashmir Valley went to Pahalgam

But many are taking heart from the fact that tourists have begun returning to the region. Ravi Gosain, president of All India Tour Operators, says in June, 40% of more than 45,000 tourists who visited the Kashmir Valley went to Pahalgam. On the day I visited, there were families stopping for photographs under a "Love Pahalgam" sign. Shabiba and Hamid Jaffar, who had visited last year around the same time, said it was so crowded then that they had to wait for half an hour to be able to take a photo here. "When we decided to come this year, our friends tried to discourage us saying it's not safe," says Shabiba. "But it's totally safe and my children are so happy that they are saying let's move to Kashmir." Mr Jaffar says their friends are calling them after seeing their photos. "And I'm telling them to come here for a holiday. Where will you see this beauty? Where will you get this peace?"

Trump says EU and Mexico face 30% tariff from August
NEWS link
Trump says EU and Mexico face 30% tariff from August

President Donald Trump has announced that the European Union and Mexico will face a 30% tariff on imports to the US from 1 August.

He warned he would impose even higher import taxes if either of the US trading partners decided to retaliate.

The announcement was made in two letters posted on Trump's Truth Social website. Similar letters were sent this week to several other countries.

The 27-member EU - America's biggest trading partner - said earlier this week it hoped to agree a deal with Washington before 1 August.

Fiona Phillips' husband, Martin Frizell, on her Alzheimer's diagnosis
NEWS link
Alzheimer's has isolated us, says Fiona Phillips' husband

Fiona Phillips and Martin Frizell attend the Daily Mirror Pride of Britain Award in 2016

He added: "We still have some close friends. But I think people think, oh gosh, Fiona, maybe she doesn't look the same, or they don't know what to say, or it brings into sharp focus their own mortality."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Daily Telegraph , Martin Frizell, a former editor of ITV's This Morning show, said: "You become almost invisible."

Phillips, who hosted ITV's GMTV breakfast programme, announced in 2023 that she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Alzheimer's the previous year aged 61.

The husband of TV presenter Fiona Phillips says they have become socially isolated since her Alzheimer's diagnosis.

What is Alzheimer's and how common is it?

At the time of her diagnosis, Philips said that she had suffered months of brain fog and anxiety - and initially had attributed the symptoms to the menopause.

"It's something I might have thought I'd get at 80," Phillips explained.

"But I was still only 61 years old."

Frizell said he now does not know what to do either with her cookery books or designer clothes - both things she no longer uses.

"Fiona hasn't cooked in two years," he said.

"Part of the heartache now is she's got this dressing room full of the most amazing clothes but this horrible disease means she's more than happy just wearing the same T-shirt, the same trousers, the same thing - day in, day out."

Mother-of-two Phillips has written a memoir since her diagnosis which is due to be released on Thursday.

Frizell contributed to the book, saying he had intended to write "a few paragraphs" but ended up writing "24,000 words".

"I started off writing about what a great woman she is and just how horrible it is and dreadfully unlucky that she is the latest in the long line of her family to get it," he told the newspaper.

"Then I just got very angry as to what little support there is.

"As a family, we just kind of get through it and at some point we will need more support, but there's just nothing really."

In 2023, Phillips said the disease had "decimated" her family - with her mother, father and uncle all receiving a diagnosis.

She had cared for her parents and made two documentaries about the disease - one in 2009 called Mum, Dad, Alzheimer's And Me, about her family's history of dementia, and My Family And Alzheimer's in 2010.

The NHS says the term dementia encompasses "a group of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an ongoing decline of brain functioning".

Alzheimer's disease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mentia in the UK but its exact cause is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No cure currently exists for the disease although some treatments can temporarily improve symptoms.

According to the Alzheimer's Society charity, one in three people born in the UK will be diagnosed with dementia.

Speaking to ITV's This Morning on Friday, Frizell said: "Society has decided we're not going to take it as seriously as we should.

"The money that's there for Alzheimer's research, it's like buying a Starbucks cup of coffee, basically trying to fight a disease. It's impossible."

Phillips presented GMTV between 1993 and 2008. She has since led a number of documentaries and episodes of Panorama and was a columnist for the Mirror.

Men in court after women die following Sunderland care home crash
NEWS link
Men in court after women die following care home crash

16 minutes ago Share Save Share Save

PA Media Eight people were taken to hospital after a car hit Highcliffe Care Home in Sunderland

Two men have appeared in court after a stolen BMW crashed into a care home in Sunderland following a police chase. Two Highcliffe Care Home residents, a woman in her 80s and another in her 90s, died the day after the crash and their deaths are still being investigated, police said. Sam Asgari-Tabar and Reece Parish, both 21, appeared at Newcastle Magistrates' Court charged with robbery of a BMW 3-series and the kidnap of a woman taking them out for an alleged test-drive. Mr Asgari-Tabar, of no fixed address, is also charged with causing serious injury by dangerous driving, said to be a care home resident who suffered spinal fractures.

The pair appeared separately but both were remanded in custody to appear at Newcastle Crown Court on 11 August. On Wednesday night, officers had been following a BMW that had been reported stolen from an address in Fenham, Newcastle, at around 21:20 BST. Police were authorised to pursue the vehicle, which crashed into the care home in Witherwack around five minutes later. Northumbria Police said a woman involved in the proposed sale of the car was inside when it was driven off and forcibly removed a short time later. She was left shaken but uninjured, the force added. Due to the police pursuit, a mandatory referral has been made to the Independent Office for Police Conduct.

'We all love you, mate'

A total of eight care home residents were taken to hospital after the crash. Of those, only one was still in hospital by Friday evening. The women who died were among residents evacuated to other care homes. Northumbria Police is considering whether the crash contributed to their deaths. In court, Mr Parish, from Sunderland, had several supporters in the public gallery. As he was taken down to the cells, they shouted: "We are all with you. "Take care of yourself, we all love you, mate."

In a separate matter, Mr Parish has also been charged with violent disorder in connection with events in Sunderland city centre on August 2 last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