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社會
政治
科技
生活
其他
RSS
朝野協商確定了 大法官人事案大罷免前一天725投票
NEWS link
總統府今年3月公布7名大法官被提名人,並將咨文送至立法院咨請立法院行使同意權,立法院全院委員會上周審查完畢。立法院朝野三黨團昨日決定,7月25日進行司法院人事同意權案投票表決,等於立法院於大罷免投票前一天,完成大法官人事案。

現任大法官目前僅有8人,賴清德總統去年8月提名大法官被提名人張文貞、姚立明等7人,不過遭立法院全數封殺。總統今年3月公布新一份大法官被提名人名單,為大法官被提名人蔡秋明、蘇素娥、蕭文生、鄭純惠、林麗瑩、陳慈陽、詹鎮榮7人。

立法院全院委員會上周已完成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審查,朝野三黨團昨日協商結論出爐,各黨團同意本周五院會不進行國是論壇,在報告事項結束後,隨即進行司法院人事同意權案投票表決,投票時間至上午11時,當日院會在同意權案處理完畢後,即行休息。

商品推薦

726大罷免懶人包/投票該帶什麼?去哪投?哪些事不能做? 10大QA一次看
NEWS link
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罷免潮,首波投票訂於7月26日(週六) 進行,涵蓋24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及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共計25案。另於8月23日(週六)將進行國民黨籍新北市立委羅明才、新竹縣立委林思銘、台中市立委顏寬恆、楊瓊瓔、江啟臣及南投縣立委馬文君、游顥的罷免投票,並與重啟核三公投併行。

罷免投票該帶什麼?去哪投?哪些事不能做?幾點截止?「聯合新聞網」整理出投票10大QA,一一為您解答。





第一階段2025年7月26日(週六),上午8時至下午4時。

•對象包含24位國民黨籍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共25案。

第二階段2025年8月23日(週六),上午8時至下午4時。

•對象為國民黨籍新北市立委羅明才、新竹縣立委林思銘、台中市立委顏寬恆、楊瓊瓔、江啟臣及南投縣立委馬文君、游顥。

•併行「重啟核三」公投。





投開票所設置於各縣市區里辦公處、公所或學校等公共場所,選民所屬「指定投開票所」,名單將印在投票通知單上,通常於投票日前2天由各鄉鎮市區公所派發。

中選會於7月4日起開放線上查詢(https://polling.cec.gov.tw)投開票所,民眾可輸入「戶籍區里或鄰」資訊查詢並連結Google地圖顯示精確位置,提升投票便利性。

★點擊「縣市名」可開啟搜尋連結





攜帶投票三寶:

•國民身分證:唯一必備證件。

•印章:如無印章,可使用簽名或蓋指印代替。

•投票通知單:方便查找所屬投票所與名冊號次,也有助於選務人員查驗。但若未收通知單,仍得以身分證及查詢後投票。





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施行細則》第12條第13項規定,投票通知單會在投票日前2天,由鄉鎮市區公所派發各戶。若未收到投票通知單亦無妨,民眾可以上網自行查詢投票所及名冊號次。





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56條第2款規定,政黨及任何人不得於投票當日從事競選或助選活動,違者可處以5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若經制止不聽者,按次連續處罰。

•自投票當日早上0時起,禁止在媒體(報紙、雜誌、電視、網路等)上發表支持或反對罷免的廣告與宣傳。

•禁止在投票所範圍內(約30公尺)進行任何干擾行為。

•禁止攜帶手機、相機等攝影器材入場拍照錄影,如電源關閉則不受限。

•禁止撕毀或攜出選票。

投票時務必記得攜帶「投票三寶」:身分證、印章、投票通知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使用選委會提供的圈選工具,於「同意」或「不同意」選項內劃記。

•不可使用私章或指印,否則視為無效票。

•若簽名、塗改、撕破或選票不完整者,屬無效票。

•無論圈選位置偏離、沾染印泥、選票摺疊、輕微汙染,只要能清楚辨識投票意向,即算有效票。





依《勞動基準法》第37條規定,內政部所定之放假日及其他中央機關指定應放假日,均應休假。故中選會已公布114年7月26日為「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投票日」及8月23日為「公民投票日」,均為《勞動基準法》第37條所定應放假日,雇主應依法給假並給薪。

•具投票權且該日原屬工作日之勞工,應給予放假1日。

•雇主徵得勞工同意於該工作日出勤者,應加給該工作時間之工資。

•具投票權且該日原屬休息日或例假之勞工,本得行使投票權,不另給假。

•雇主徵得勞工同意於「休息日」出勤者,應依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2項規定計給休息日出勤工資。

•由於投票權僅得於投票當日行使,其性質與一般休假日(國定假日)有別,該放假日不得與其他工作日對調實施。

※ 雇主如違反相關規定,勞工可檢具相關事證,就近向當地勞工行政主管機關或勞動部1955專線提出申訴,以維權益。

投票圈選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可以。為營造友善投票環境,2020年選罷法修正後,已開放選舉人照顧之6歲以下兒童得進入投票所。





可以。原訂於《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14條及《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11條,受監護宣告者無選舉權之規定,已於2023年選罷法修正刪除,即年滿20歲,即有選舉權。





可以。如果身心障礙者不能自行圈選選票,可依其請求,由家屬或陪同的人,依據本人意思,眼同協助或代為圈投;如當事人無法表示其意思,則不適用上開規定。

商品推薦

廖玉蕙諷停車場當政績 羅智強:中央浪費1.8億市場您可寫下?
NEWS link
726罷免投票,作家廖玉蕙似也加入罷免潮,寫下:「只見大安區原來的華光社區空地上高掛紅布條,炫耀他爭取一個停車場,這些是立委的職責嗎?」諷刺國民黨立委羅智強。羅智強今早表示,「爭取停車場」也成為罷團罷免他的理由之一,斥資1.8億元,啟用不到4年的中繼市場,被中央強拆,稱數發部和通傳會(NCC)要使用該地興建辦公大樓,後來不蓋了,他協調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與台北市政府,在原址設置臨時停車場,活化空地、服務社區,讓光明里居民有個優質的停車環境。

羅智強說,謝謝廖玉蕙,讓他有機會說說「停車場的故事」。罷團提出的罷免理由五花八門,說我曾剃光頭該罷免、說大安區多數里長支持我也該罷免。最近,又出現一個新「罪狀」,罵他「爭取一個停車場」,所以該罷免。

羅智強提到,文壇前輩廖玉蕙老師,也加入這場鬧劇。在罷團文宣的罷免理由中,她寫下這樣一段話:「只見大安區原來的華光社區空地上高掛紅布條,炫耀他爭取一個停車場,這些是立委的職責嗎?」

羅智強回應,是的,這正是立委的職責。謝謝廖老師,讓他有機會告訴大家這座停車場背後的故事。2023年底,兩百多位遷入「南門中繼市場」營業的攤商,遷回改建完成的新南門市場。按照台北市政府的想法,他們想向中央續租南門中繼市場,接續提供給也即將改建的東門市場攤商使用,不但節省公帑,也能加快工程進度,一舉多得。

羅智強說,中央卻以數發部和NCC要在此興建辦公大樓為由,拒絕北市府續租中繼市場用地。當時他還沒當立委,就多次開記者會拜託中央保留中繼市場。擔任立委後,他在立法院質詢時任數發部長唐鳳,要求保留市場空間,供東門市場攤商使用。

羅智強指出,結果斥資1.8億元、啟用不到4年的中繼市場,被中央強拆。諷刺的是,唐鳳後來卻說,那塊地「不蓋了」。不但市場沒了,地也空著,1.8億公帑就這樣打水漂,東門市場的改建也因此延宕,這才是真正浪費。因此他要求主計總處與審計部查明決策過程,也協調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與台北市政府,在原址設置臨時停車場,活化空地、服務社區,讓光明里居民有個優質的停車環境。這,就是我「爭取一個停車場」的故事。

羅智強表示,罷團譏笑他是在「競選里長」,他欣然接受。能為地方做事,能解決民眾需求,哪怕像「爭取停車場」這樣的基礎建設,他也全力以赴,當作是服務的勳章。如果連這樣的努力,都可以被當成罷免理由,那麼罷團未免也太低估大安區選民的判斷力了。

羅智強總結,最後,他也想請教廖玉蕙老師:「如果在野的羅智強爭取一個停車場,就成了您筆下的罷免理由,那麼,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花1.8億元蓋中繼市場、啟用不到四年就拆除、最後連大樓都不蓋了──這筆帳,您可曾、可願意用您手中的千鈞之筆,好好寫下來,問一問誰該負責?這樣,會不會比較公平一點?」

商品推薦

林國成駁斥施壓公股行庫索資 聲譽受損保留法律追訴權
NEWS link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遭爆施壓公股行庫,索取高爾夫球俱樂部會員委託書,他今天透過聲明駁斥報導不實,這是一件正常的選民服務案件,從頭到尾並無強迫更沒有施壓、濫用公權力,況且各黨立委都有幫忙協助詢問,對於聲譽造成重大傷害,自己也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根據鏡週刊報導,民眾黨先前舉行反罷免活動,林國成飆罵三字經引發議論,然而其爭議事件不只一樁,包括日前竟然向公股行庫施壓,索取台北高爾夫俱樂部董監事改選委託書,「事涉濫用公權力、挾公以濟私。」

對此,林國成今天透過聲明表示,此篇報導未經查證就自行刊出,嚴重違反新聞專業與求證原則,他本人要對此表達抗議。

林國成說明,這是一件正常的選民服務案件,事實是辦公室接獲選民請託,然後在合法範圍內幫忙打電話詢問,「從頭到尾沒有強迫、也沒有施壓,更沒有任何濫用公權力的行為」,如果鏡週刊有證據,麻煩直接拿出來,不要用這種影射的方式抹黑。

林國成強調,其實這項選民服務,各黨都有立委幫忙協助詢問,「鏡週刊未經查證,故意只有報導我,已經對本人聲譽造成重大傷害」,針對此篇虛偽不實的報導,他除了表達遺憾與譴責,同時也保留法律追訴權。

商品推薦

影/柯建銘曝打倒國民黨等了60年 侯友宜:黨派鬥爭令民眾不安
NEWS link
罷免投票即將在7月26日投票見真章,選罷法規定的法定罷免門檻,即「罷免案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25%以上),即為通過,選委會公布新北5個選區等罷免同意票門檻,其中洪孟楷選區選舉人數達40萬5060人,罷免門檻是10萬1265人,需要的同意票數是全國各選區之最。

2025-07-22 08:40

派用人員9年過渡期屆滿 立院三讀再延長
NEWS link
國家早期為推動重大建設,透過遴選任用專業人力,立法院2015年廢止施行超過45年的派用人員派用條例,但給予派用人員9年過渡期,而過渡期在去年6月18日屆滿。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公務人員任用法」第36條之一部分條文,讓原派用人員得以繼續派用。

銓敘部長施能傑在立法院初審報告時指出,9年過渡期屆滿後,公務機關仍有高比例派用人員,未如當年修法時所預期,多數人員辦理離退。派用人員目前擔任主管或高階職務者不少,過渡期屆滿後無法做任何調整,新進或考試及格任用人員無缺可陞遷,嚴重影響任用人員發展機會和留任意願,有必要修法延長。

立法院2015年廢止施行逾45年的「派用人員派用條例」,但給予3000餘名派用人員9年過渡期,派用人員9年過渡期在去年6月18日屆滿。立法院為適度放寬派用人員任職限制,三讀通「公務人員任用法」第36條之一部分條文,派用人員派用條例廢止滿9年的翌日起,得適用原派用條例及其施行細則繼續派用。

另外立法院初審時熱烈討論公務人員「育孫假」議題,朝野決定不予增訂,但三讀通過附帶決議指出,「公務人員任用法」第28條明定公務人員得申請育嬰留職停薪,但限制祖父申請育孫假時,須以「該孫子女無法受雙親適當養育或有特殊事由者為限」,因此銓敘部應於3個月內刪修相關規定,放寬公務人員申請育孫假規定,以減輕家庭育兒負擔。

商品推薦

罷團「台灣靠自己」影片催票 預告24日凱道、25日全台活動
NEWS link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今天公布最新催票影片「罷免投同意、台灣靠自己」,訴求公民唯有靠自己,7月26日這一天站出來投票,才會記得曾經守下了被惡意凍刪的預算、守下民主自由。聯盟也宣布,將24日凱道舉辦晚會,而投票前一晚,各罷團將回到各自選區,以「遍地開花、為民主守夜」形式,包括在台北濟南路、台中市區都將有大型晚會。

聯盟表示,今天公佈的影片是由導演尹國賢操刀,他曾經執導過世大運廣告、以及去年總統大選時「投票的力量篇」,主要訴求在面對藍白主導的國會,惡意凍刪國防、資安、文化預算,甚至毀憲亂政,藍委還寡廉鮮恥地說自己是「主人」,批評人民是「惡奴欺主」、「要飯的」。唯有在這關鍵的一刻,號召公民站出來回家投票,讓這一年來不斷製造紛亂的爛委們消失,出來投票,讓歷史永遠記得這一天。

聯盟宣布,25凱道大型晚會,將號召所有公民延續上周19日重返青島東路晚會的氣勢,繼續展現公民的力量,當晚也將邀請到知名導演楊小棣、作家楊双子等人上台宣講。這將是投票日前最大型的集會,希望所有公民們在下班、吃完晚飯後,都能前往凱道,一同迎向成功的最後一哩路,展現公民要改變國會的力量。

商品推薦

國軍救災角色已悄悄轉變? 賴清德勘災發言藏玄機
NEWS link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同時恰逢軍方年度漢光演習期間,賴清德總統在台南西寮重災區勘災時,受災戶請求國軍幫忙清理家園,賴清德回應「國軍主要任務是保護國家,不能所有事情都需要國軍」,他並說「法律規定國軍是不能進去民房」,這一連串發言引外界譁然,更掀起論戰。而這似乎也意味,賴政府未來對國軍在重大災害中的角色扮演,可能已經有所轉變。

2025-07-22 11:05

賴清德勘災不忘做球林俊憲 倒是逼出陳亭妃一番真心話
有颱風生成影響周末罷免投票? 朱立倫坦言:每天最關心天氣
NEWS link
大罷免投票將在7月26日進行,天氣狀況受到關注,氣象署今指這一周台灣受到低壓帶,和新的熱帶系統可能生成颱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上午陪立委王鴻薇車隊掃街受訪時坦言,他每一天,最關心的都是天氣。

朱立倫表示,這幾天大概常常會有下雨,然後周末都有颱風,希望颱風不要來,讓投票大家很順利,天氣不要太熱太冷,也不要下雨,不要影響大家投票,希望大家能夠順利的完成這次反惡罷。

正藍軍局要站出來,是不是要混淆視聽,另外,對於有罷團號召正藍軍出來投同意票,是不是要混淆視聽?朱立倫說,正藍軍絕對不會跟惡罷站在一起,真正支持中華民國的朋友,一定是反惡罷,真正心中有藍天,心中有民主的朋友,絕對不會支持執政黨來打壓在野黨,全面消滅在野黨。

商品推薦

AIT指關稅談判還在進行中 朱立倫:希望過程不要變黑箱
NEWS link
外傳台灣已收到美國32%關稅通知書,待大罷免後公布。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昨表示,談判還在進行中,相關進度建議以參考美國及台灣官方消息為主。對此,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他不去做揣測,但希望過程中不要變成完全的黑箱。

朱立倫上午陪立委王鴻薇車隊掃街受訪指出,過去的關稅談判,如果有不透明的地方,都受到民意非常大的反彈,為什麼這一次對美的關稅,從頭到尾要把它當作最高機密一樣?至少要把談判的過程,已經讓了哪一些事情,已經可能會犧牲的是哪一些產業,如果不做透露,最後翻盤的時候,民眾的反彈,或產業的損失是無法接受的。

至於對美關稅協議,朱立倫說,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情,最近包括台大前校長管中閔跟國民黨、民眾黨的這些學者專家都已經想到,如果超過20%,整個台灣產業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其實超過10%,加上匯率的損失,對於所有的企業,已經都是最嚴峻的挑戰。政府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出最好的關稅。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上午陪立委王鴻薇車隊掃街。記者楊正海/攝影

商品推薦

童子賢赴花蓮與議長合體挺罷傅崐萁 「只要拿出良心就會找到答案」
NEWS link
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公開表態罷免立委傅崐萁,今天前往花蓮,與縣議會議長張峻等人會合掃街。童子賢表示,花蓮是自己的故鄉,值得多元參與的政壇,要讓年輕人才有發揮的空間,也與自己擔任核三公投正方代表無任何政治衝突, 只要拿出「良心」就會找到答案。

童子賢昨天表態支持罷免傅崐萁震驚各界,據了解,童子賢幾天前主動電話張峻,得知今天與花蓮縣檳榔聯誼會出動上百台車掃街,表達參加意願。搭乘清晨的火車南下花蓮鳳林鎮,與無黨籍議會黨團會合,並一路北上至吉安鄉,將途經吉安鄉公所、黃昏市場前,預計中午抵達台開新天堂園區。

童子賢表示,來到鳳林挺罷傅,也挺議長與議長率領的諸位議員,花蓮好山好水,是自己的故鄉,希望花蓮政治環境、人文環境能有一番新的面貌,花蓮值得乾淨、多元參與,給更多新的人才、更多機會的政壇環境。

童子賢指出,曾經遇到很多願意投入政治的年輕一代覺得很悶,說不出的悶塞的感覺,「很像一潭水流不動了」,水如果不流動的話就容易生蚊蟲、變得髒汙,不管是商業還是政治環境,應該讓年輕人才有發揮的空間,人才有空間、社會有活力,這樣才是花蓮正常的環境。

針對黃國昌參加在花蓮舉辦的核三說明會,媒體問童身為核三延役正方代表,今天卻下鄉挺罷傅,是否政治立場分歧。童子賢說,政治兩個字不難,只要拿出良心,不管是否要支持核三延役或是要罷傅,從良心出發可找到明顯的答案,不擔心有什麼衝突,今天行程很清楚,要挺議長張峻與議員行動,不會去談其他能源議題。

張峻表示,最主要今天是支持農民,傅崐萁長期以來打壓檳榔農民,尤其他為了要打壓自己,犧牲很多農民檳榔園,認為這很不應該,一定要改變政治環境,非常感謝無黨籍議員與童董事長支持。

商品推薦

【即時短評】反制惡罷操作仇恨值 關鍵在投票率、慎防奧步
NEWS link
首波罷免投票本周六舉行,中選會今天公布24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的同意門檻,根據公職選罷法第90條規定,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4分之1以上,即為通過。罷免投票前最後一周,藍綠各自衝刺,史上首次無差別大罷免在野黨立委,罷免方煽動仇恨動員,反制惡罷方能否撐過這場試煉,關鍵就在投票率要催出不同意票,也要慎防過去每逢選舉必發生的奧步大出籠。

罷免在野黨立委,拘押在野黨領袖,是民進黨政治攻防的主戰線,但除了側翼網軍鋪天蓋地的助攻外,民進黨利用執政優勢,不停地點燃戰火,升高雙方敵意,營造一種敵我氛圍,儘管民進黨政府口口聲聲團結,這個團結不是真正的全民團結,是朝向民進黨的團結,任何與民進黨立場不一致的一方,都必須去除,都是雜質,這是罷免案的起因,是執政一方帶頭分割撕裂這個原本良善的社會。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政府將原本應該求同存異,爭取和平的兩岸關係,轉化成升高敵意的來源,政府任意解釋法令,想方設法剝奪大陸配偶權益,這就是政府帶頭罵陣的招數,意欲迫使在野黨表態,任何在野黨基於保護人民權益的發言,都可能成為現在最流行的名詞,親共。不需要任何證據,更甭說法律見解,只要與執政者立場不一,就被扣上親共兩字,一夕間,台灣重回1950年代的肅殺氣氛。

舉凡大陸籍人士依親吃垮健保,台灣人淪為器官庫,台灣男子送往俄烏戰場,這些都是刻意曲解兩岸關係,營造一種恐懼心情,一種歧視態度,將社會分裂成兩派,民進黨一派,不認同民進黨一派,執政者本該追求社會和解,尋求與各種意見溝通,化解歧見,但如今執政一方利用轉化兩岸關係為敵我關係,將自己變成煽動者,藉此無限延伸,將政見不同的一方,畫為敵對勢力,意欲除之而後快。

歷來選舉總會出現的選舉奧步,罷免投票難免讓人預期是否出現這些事情,2004年總統大選前一日的三一九槍擊疑案,至今真相不明,堪稱民進黨選舉招數經典,一起不明就裡的槍擊事件,變成集中選票,保護台灣之子的動員手段,民進黨政府事後宣稱以彈追槍,以槍追人,最後無槍無彈,連真凶都沒有,更無破案,以結案了解。選前濫訴候選人賄選,落選後,法院判無罪,認為沒有賄選,這種手法屢見不鮮。選前一晚炒作走路工,受質疑的一方來不及查明真相,製造可疑空間,另一方夠混水摸魚當選。

抹紅,毫不意外也成為這次大罷免的主旋律,親共,在這次罷免案進行過程,是最常見的攻擊字眼與指控,這不是任何法律的罪嫌,更非明確概念,是一種含血噴人的手段,模糊不明的指控,藉著影射與構陷,將大眾心中原本已經存在的政治偏見極大化,創造出看到黑影就開槍的恐慌,藉著仇恨動員,將正常行使立委職權的人,變成全民公敵,政府依靠權力制衡原則運作的理性討論空間,全部抹除,不允許異議空間,誰有異議,就是親共。

立委罷免案投票前,任何偶發事件,甚至是刻意為之的事件,都可能影響罷免案。民眾情緒不滿扔雞蛋,就成了恐嚇罪與毀損罪,小案大辦,無非藉此影響輿論操作,若扔雞蛋有如此大罪惡,國民黨執政期間,不知道可以逮捕多少在野人士。當年美麗島事件攻擊憲警如果值得同情,要保障異議人士的人權與言論自由,相較之下,扔雞蛋表達不滿情緒,又何必如此殺雞用牛刀,無非為了罷免投票,加大雙方的敵意,協助罷免的一方強化動員能量。

執政,應該是要領導,而不是鬥爭。團結,應該是全民團結,而不是向你團結。罷免立委,結果未卜,但是這個過程已經撕裂社會,分化人民,無論結果如何,執政者都將面臨一個傷痕累累的社會。

商品推薦

高雄7、8月20場演唱會 憑門票免費玩壽山動物園
NEWS link
憑高雄7-9月演唱會門票,可免費參觀壽山動物園。(圖由高市府提供)

2025/07/22 11:18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高雄7、8月活動不間斷,有超過45場次的玩水、美食、藝文、運動賽事,及超過20場次的音樂演唱會;觀光局今天(22日)宣布,加碼推出憑7至9月的演唱會門票,即可免費參觀壽山動物園。

高雄從暑假開始,在巨蛋與流行音樂中心有多場演唱會不間斷,包括江蕙、孫燕姿、蘇打綠、Energy、FNC家族、朴寶劍、卡蜜拉等國內外歌手輪番開唱。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市觀光局今天宣布,加碼推出憑7至9月演唱會門票,即可免費參觀壽山動物園,只要出示演唱會門票,於該場演唱會當天或前、後一天,都可免費入園;此外,到愛河、旗津、西子灣等景區等觀光局委外商店消費也有優惠。

觀光局長高閔琳表示,高雄暑期活動由壽山動物園「夏日動物季」率先登場,暑假期間12歲以下兒童免費入園,週末延長開放至晚間6點半;8月2日至8月10日連續2週末,則於旗津舉辦「旗津風箏節暨氣墊水樂園」,還有上百隻海洋主題風箏,其中氣墊水樂園提前一週(7/26)開始,共計3個周末、6座大型戲水設施全部免費玩。

此外,本週7月26、27日於高流中心舉辦「台日大港水果祭」,結合台日水果主題;8月9日至17日雙週末,於愛河推出全台首創「榴槤市集」與永續倡議的「蔬食市集」;8月16、17日還有南部最大冰品市集「大港閱冰」;8月中旬旗津海水浴場有「高雄魷魚季」;9月中旬「雄嗨調酒節」與「高雄奶茶節」接力登場。

高雄暑期活動不間斷。(圖由觀光局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連日暴雨大坡池成「大坡海」 24日池上光雕音樂會延期
NEWS link
池上大坡池場地泥濘,24日光雕音樂會因此延期。(民眾提供)

2025/07/22 11:17

〔記者劉人瑋/台東報導〕雖然今天雨勢明顯小了許多,台東縣的災害仍然持續,原訂24日將在池上大坡池舉行的光雕音樂會,池水一度滿溢,場地滿是泥濘,主辦單位宣布,預計延期至8月11日舉行,詳細資訊仍需關注官方臉書。

附近部落族人說,大坡池水位一度淹到池邊,「救生圈都快滅頂」!原本昨天鄉公所要舉行水上活動也因此延期,縣府交觀處也宣布,24日光雕音樂會因場地泥濘,將延期至8月11日舉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縱谷地區目前未傳出嚴重災損,主因是稻作多已收割,許多稻田早早淹滿水,趁著雨歇忙排水。有年輕農民戲稱「要划船巡田」,田地若持續積水恐影響下期農作進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智慧鐵人競賽24支隊伍晉級 將迎戰10支國際隊伍
NEWS link
智慧鐵人競賽24支隊伍晉級 ,將迎戰10支國際隊伍。(教育部提供)

2025/07/22 11:16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2025智慧鐵人創意競賽複賽落幕,從60支高中職隊伍中,最終入選24支隊伍晉級,7月28日將於國立屏東大學舉行決賽,並迎戰來自海外9國的10支國際隊伍,爭奪總冠軍桂冠及台幣15萬元獎金。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科長呂松青說明,複賽競賽流程設計縝密,融合了STEAM(Science 科學、Technology 科技、 Engineering 工程、Art 藝術、Mathematics 數學)的整合精神與團隊合作,考驗參賽者的知識整合與問題解決能力,也強化青少年的創意表達與自主學習動機,主辦單位亦打造高度沉浸的學習體驗。

請繼續往下閱讀...

複賽主軸任務以「未來的世界:無重力生活」為題,邀請學生跳脫現實重力限制,大膽想像人類破解地心引力後的文明樣貌,參賽隊伍需設計一個具備「可調式重力」技術的未來城市,並透過模型、PPT與現場展演,具體呈現「無重力世界的一天」,評審根據裝置設計、城市規劃、生活展演、創意美感與重力對比5大項目進行評分。

呂松青表示,複賽還設置「老頭π的奇幻漂流」、「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與「電路大師」3大關卡,內容橫跨理化、地科、國文、歷史、生物、音樂、語言與邏輯等跨科領域,並融合團隊溝通與即時應變能力。

7月28日智鐵賽決賽設有國內一般組與技職組冠、亞、季軍獎項,最高獎金台幣15萬元,並頒發「闖關王」及「創意隊呼」等特別獎項,且和9國、10支隊伍爭奪國際賽冠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電觸電員工今拔管器捐 賴總統將頒褒揚令
NEWS link
36歲台電李姓員工在嘉義縣搶修電力時遭電擊受傷,總統賴清德日前前往探視。(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2025/07/22 11:15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36歲台電員工李元瀚15日在嘉義縣義竹鄉搶修電力時,遭高壓電電擊,經6天搶救,家屬決定今天拔管器捐,遺愛人間。賴總統深感不捨哀悼,並將代表國家及人民頒發褒揚令,感謝李元瀚無私奉獻精神。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賴清德總統聞訊後深感不捨與哀悼,總統深摯感念李元瀚先生於台電工作十餘年間,持續為台灣社會戮力付出、堅守崗位,並不遺餘力帶領及栽培新進員工,傳承台電英雄們的專業技術與堅韌意志。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雅慧指出,此次風災,李元瀚亦第一時間投入前線電力復原搶修工作,全力以赴至最後一刻,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令人深感敬佩。

郭雅慧表示,賴總統懇切盼望家屬節哀珍重,對於家屬選擇讓李元瀚先生進行器官捐贈、遺愛人間,賴總統感佩不已,相信愛不止息,李元瀚摯愛台灣的精神將以另一種方式延續,永遠與我們同在。

郭雅慧表示,賴總統將代表國家及人民頒發褒揚令,感謝殉職台電員工李元瀚無私奉獻精神,致上最誠摯敬意,希望李元瀚先生的專業、堅毅與良善,繼續流傳人世,進而對台灣社會帶來更多啟發。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高雄支援嘉義、台南救災「最早去、最晚回」 陳其邁宣布放榮譽假2天
NEWS link
陳其邁親赴嘉義,為支援救災的同仁打氣。(記者葛祐豪翻攝)

2025/07/22 11:14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台南縣市,高雄市支援救災的市府同仁,是「最早去、最晚回」,總共支援了14天,市長陳其邁今天(22日)宣布,支援的市府員工特別給予榮譽假2天。

陳其邁表示,他特別感謝消防局、環保局、工務局及交通局的同仁,這次總共去嘉義、台南支援14天,高雄市總共出動1807人次、動員425台車輛、563台機具,完成清理180條道路、18處公園、7條綠園道、1處田徑場、1處體育館、19處學校、82棟屋頂受損帆布覆蓋等。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其邁說,去年的多次颱風,對高雄造成不小災情,當時有許多外縣市朋友支援高雄,讓我們很感動;這一次丹娜絲颱風,換高雄市同仁馳援台南、嘉義等有需要的縣市,同仁都非常非常辛苦,「高雄市是最早去,可以說是最晚回,也希望能盡高雄市的能力,協助颱風受災縣市」。

陳其邁今天在市政會議上宣布,支援同仁回來之後,臉都變黑,看起來似乎疲倦。他特別感謝支援同仁的付出,展現同島一命,相互扶助精神,支援的市府員工也會特別給予榮譽假2天,來慰勞他們的辛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電遭電擊員工今晨拔管器捐 父:爸爸愛你、永遠以你為榮
NEWS link
36歲台電員工李元瀚在丹娜絲颱風災後搶修電力遭電擊,經搶救7天後,因多重器官嚴重衰竭,家屬忍痛拔管,捐出所有可用的器官,李父(左)在記者會中頻頻拭淚,哽咽表示,讓元瀚遺愛人間,爸爸愛你,永遠以你為榮。(記者王涵平攝)

2025/07/22 11:10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36歲台電員工李元瀚在丹娜絲颱風災後搶修電力遭電擊,經搶救7天後,因多重器官嚴重衰竭,家屬忍痛拔管,捐出所有可用的器官,李父在記者會中頻頻拭淚,哽咽表示,讓元瀚遺愛人間,爸爸愛你,永遠以你為榮。

李父今由主治醫師劉浩熏、護理部長蕭素秋、社服部主任宋美美陪同召開記者會,李父感謝奇美醫護人員對於元瀚第一時間的搶救與後續治療,以及住院期間無時無刻的陪伴與關懷,在最徬徨無助的時刻得到最有力的依靠,自從事件發生後,台電員工一直在旁陪伴與加油打氣,也感謝總統等各界人士的關懷,祈福與集氣。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父表示,看著孩子的受苦,不忍心再用高端維生系統撐著他的生命象徵,不想再延長他的痛苦,只想讓他平靜地好好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突如其來的意外,讓我們痛徹心扉,有幸我們還能選擇讓他保有最後的光榮與尊嚴,在愛中平靜地離去,我們家人最後的決定是捐出器官,化小愛為大愛,讓他可以遺愛人間,器官可以給需要的人。

主治醫師劉浩熏,對家屬致上最深的哀悼與敬意,一開始到院時沒有生命徵象,經搶救後雖有自發性心跳,但1週的極力搶救後,全身器官還是呈現重度衰竭的現象,臨床判斷是不可逆轉,李先生的家屬展現極大的勇氣與愛,李先生愛的價值已超越生命的終點。

36歲台電員工李元瀚在丹娜絲颱風災後搶修電力遭電擊,經搶救7天後,因多重器官嚴重衰竭,家屬忍痛拔管,捐出所有可用的器官。(圖由柳營奇美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灣世界展望會職涯培力 屏東青少年學射箭翻轉人生
NEWS link
參與方案活動的兒少開心合照。(圖由台灣世界展望會屏東辦公室提供)

2025/07/22 11:08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台灣世界展望會推動「青少年自立預備與職涯培力方案」,1至7月舉辦7堂課程,帶領屏縣恆春地區10位在地青少年學習木工弓箭實作,從削木、組裝到完成一把弓箭,融合原住民傳統射箭文化與職能培訓,陪伴弱勢青少年探索職涯、提升自立能力。

屏東恆春觀光為主要產業,青少年往往提早面臨升學或打工的抉擇,尤其經濟弱勢家庭,孩子常因現實壓力中斷學業,失去長期發展機會。展望會因而設計結合在地文化與產業的培力方案,引導孩子透過實作學習與技能培訓,發展自我價值與職業興趣。

請繼續往下閱讀...

課程中特別邀請奧運射箭選手林佳恩分享逐步邁向國際舞台的心路歷程;談到面對壓力與困境時如何堅持初衷,林佳恩說,「每一步努力都有意義,不要懷疑自己的可能性」。

「看到同學認真完成弓箭,讓我想和他們一起學習,也突破自己。」來自恆春的阿豪,參與方案第3年。最初沉默寡言、難以融入,後來能主動參與討論並立志考證,展現技能學習帶來的自信與動力。展望會也新增進階訓練,帶領學員認識如何成為弓藝選手、體驗指導員、裁判與弓藝師等多元可能,為未來進入觀光導覽、文化體驗或技職教育作準備。

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區處長林惠君表示,展望會「投資豐盛生命」計畫,支持學前預備、課後輔導、職涯發展、文化培力等多元方案,陪伴孩子穩健邁向自立,盼每位孩子都能發揮潛能,展望會將持續攜手社會各界為所服務兒少提供系統性支持,讓他們有公平學習與發展機會。

阿豪(右一)拿著親手製作的弓箭,在射箭場上努力練習。(圖由台灣世界展望會屏東辦公室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北投紅茶新莊四維店出包! 檢出腸桿菌科超標挨罰3萬元
NEWS link
「北投紅茶」新莊四維店的「北投紅茶」被檢出腸桿菌科超標,新北市衛生局開罰業者3萬元。(記者賴筱桐攝)

2025/07/22 10:57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夏天是手搖飲、冰品的消費旺季,新北市衛生局啟動夏季飲冰品專案,共抽驗61件產品,其中「北投紅茶」新莊四維店初檢不合格,複檢仍被檢出「腸桿菌科」超標30倍,市府開罰3萬元;店家已改善製程,衛生局將列入重點查核對象。

衛生局副局長馬景野表示,此次抽驗食用冰塊、即時調製飲料(手搖杯)、鮮榨蔬果汁及各式冰品(如冰沙、剉冰、冰棒等)共61件產品,檢驗項目包含腸桿菌科、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及病原性大腸桿菌等指標性病原菌,結果有1件即時調製飲料不合格。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景野說明,「北投紅茶新莊四維店」自製的「北投紅茶」初檢衛生標準不符規定,經限期改善後再次抽驗,複抽結果仍檢出「腸桿菌科:300 CFU/mL」(標準:10 CFU/mL),研判可能是飲品製作過程中,人員衛生不佳或操作不當、飲品保存不當或器具不潔,造成飲品受細菌污染及增生,衛生局已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以3萬元罰鍰。另抽驗新莊區中港路的「北投紅茶」,衛生符合規定。

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楊舒秦指出,腸桿菌科超標可能引發腹痛、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但會因個人體質而異。複檢不合格原因研判是店家煮完紅茶之後,等待放涼期間茶桶未加蓋,導致受細菌污染,目前業者已檢討製程,於茶桶加蓋,冷卻後盡速放入冰箱冷藏,衛生局也要求業者自主送檢,後續列入重點查核對象,不定期追蹤抽驗及查核。

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馬景野說明夏季飲冰品專案抽檢結果。(記者賴筱桐攝)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啟動夏季飲冰品專案,抽驗即時調製飲料。(圖由衛生局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杭特開砲!飆罵喬治克隆尼 驚爆拜登「嗑藥」
NEWS link
美國前總統拜登(左)與其子杭特·拜登(右)。(法新社資料照)

2025/07/22 11:31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據《福斯新聞》(Fox News)報導,美國前總統拜登之子杭特(Hunter Biden)21日在一場Podcast專訪中火力全開,不僅用連串髒話辱罵影星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指控他「在歐巴馬團隊的祝福下」蓄意破壞其父的連任之路,更驚爆拜登在去年那場災難性的辯論前,曾服用安眠藥「贊安諾」(Ambien)。

杭特在專訪中對喬治克隆尼怒氣沖沖地表示:「去他的!去他X的和他身邊的每一個人。我不需要對他客氣。」他這番怒火,源於喬治克隆尼去年在《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關鍵文章,該文呼籲當時已在辯論中表現失常的拜登退選,成為壓垮拜登選情的最後一根稻草。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杭特痛批克隆尼:「你有什麼權利,去踐踏一個為這個國家付出了52年他X的人生的男人,然後決定你,喬治克隆尼,要在紐約時報買下整版廣告來貶低一位總統?」他更指控,喬治克隆尼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因為得到了「歐巴馬團隊的祝福」。

除了砲轟喬治克隆尼,杭特更為父親去年辯論會上的災難性表現,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解釋。他透露,當時81歲的拜登因行程勞累,服用了安眠藥「贊安諾」以助睡眠。「他飛遍了全世界...他累得要死。他們給他贊安諾讓他能睡覺。」杭特說:「結果他站上舞台,看起來就像車燈前的一頭鹿。」

杭特的言論,無疑為拜登的健康爭議再添柴火。對此,白宮迅速做出反應並予以強力回擊。白宮發言人傑克森(Abigail Jackson)向福斯新聞表示:「一名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探員剛被兩名拜登放進來的非法罪犯開槍擊中臉部,但杭特卻更關心在他狂歡之後,誰來清理他的飯店房間。」

傑克森的發言,是針對杭特在同一個專訪中,為非法移民辯護時提到「你以為你的飯店房間是誰打掃的?」等言論。她總結道:「整個拜登犯罪家族這種冷酷、自利的惡意,正是喬·拜登帶著創紀錄低支持率下台的原因。」

好萊塢巨星喬治克隆尼。(法新社資料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中國自食惡果! Labubu出現大量山寨商品
NEWS link
泡泡瑪特推出的玩偶拉布布(Labubu)出現山寨品拉芙芙(Lafufu),讓中國各地海關抓不勝抓。(圖擷自微博)

李欣潔/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玩具製造商泡泡瑪特所推出的玩偶拉布布(Labubu),在全球引起風潮一度引發搶購,不過,各類山寨品橫行的中國隨即有大批假貨銷往海外,被戲稱為拉芙芙(Lafufu),讓各地海關抓不勝抓。

從中國微博消息可以看到,河南省鄭州機場海關6月底對電商出口商品檢查時,發現大量做工粗糙的拉布布玩偶共2408個,後續確認為侵犯商標權的假貨。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湖北省武漢郵局海關,本月初查獲拉布布盲盒假貨446個、玩偶1789件;廣東省黃埔海關轄下蘿崗海關,本月5日傳出發現一批未經申報的電商出口貨物,打開後赫然發現是7536個拉布布山寨玩偶,廣州海關後續更查獲逾4萬個準備出口的拉布布仿冒品。

中國網友們見狀議論紛紛,有不少人直呼正版拉布布本來就很醜了,結果山寨品更醜,真不知道是哪些人會買這些東西;還有部分網友表示,拉布布熱潮目前已經消退,山寨品拉芙芙可能很快也會沒有市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中國五台山餵吃牛肉乾、狂戳屁遭牛群反擊?當事遊客出面還原真相
NEWS link
中國山西五台山景區驚傳遊客遭牛隻圍攻踩踏事件。(本報合成,擷取自微博)

2025/07/22 11:20

黃其豪/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山西省忻州市知名景區五台山近日傳出遊客遭牛群踩踏的事件,引發社群熱議。起初景區工作人員指出,遊客因餵牛吃肉乾、拍打牛隻引發牛群反擊,不料當事人出面澄清,強調自己是為了保護三隻寵物狗才遭攻擊,並非主動挑釁,網傳影片也疑似遭片段剪輯誤導。

事發影片近日在中國網路上瘋傳,畫面可見一名男子倒地,數頭牛圍繞他並不斷以蹄攻擊,引發不少討論與譴責。據《新京報》報導,五台山景區工作人員初步回應,稱因遊客餵牛吃牛肉乾,導致牛踩斷其登山杖,另有遊客用登山杖敲打牛屁股,最終引發牛群反擊,並強調這些牛常年在山上,一般不會攻擊人,牛群忍了很久後才反擊,之前也沒聽過類似事件,「這都是遊客個人素質的問題,後續會與相關部門溝通加強管理」。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當事男子吳峰(化名)表示,他與影片中其他挑釁行為無關,自己是在16日帶著三隻寵物狗徒步時,被突然衝出的牛群攻擊。他指出,牛似乎因狗隻出現而受驚,主動衝撞並對他及小狗踩踏,他當下僅能將狗護在身下,才導致自身受傷。

吳峰事後表示,他的腳部扭傷、臉部與手部擦傷,甚至頭部留有牛蹄痕跡。他強調,影片中挑釁牛隻的畫面與他無關,僅有被攻擊者是本人,其餘皆屬誤傳。他也已聯絡五台山管委會,希望官方澄清事實,目前仍在等待回覆。

五台山管委會事後回應,事發當地並非正式遊覽路線,現場亦無監視器畫面可供佐證,景區醫療應急部門也未接獲相關通報,正與相關單位調查釐清事發經過,目前尚無定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巴國首例大型動物裝義肢 駱駝「卡米」恢復四肢行走
NEWS link
醫療團隊正為駱駝卡米取下假肢。(法新社)

2025/07/22 11:15

黃其豪/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巴基斯坦駱駝卡米(Cammie)只有3隻腳,卻能使用義肢流暢的正常行走,獸醫侯賽因(babar hussain)表示,這是巴基斯坦首次為大型動物安裝義肢,從目前結果來看可說是相當成功。

綜合外媒報導,2024年6月駱駝卡米因誤闖私人土地尋找食物,而被土地主人打斷腿作為懲罰。在牠受傷的照片流傳至網路上後,巴基斯坦政府便迅速聯繫救援團隊前往救援。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了解,卡米後來就被轉移至喀拉蚩(Karachi)內的一處動物收容所,在初步處理完傷口後,團隊決定日後為牠安排一條義肢,好讓其能夠像過往一樣用四肢行走。

15日開始施行計畫,侯賽因指出,在裝上義肢後,團隊成員不急著馬上要卡米站立,而是盡可能讓牠自己摸索義肢的使用方式,大概過了15至20分鐘後,卡米便可獨立站起,之後逐漸越走越流暢,侯賽因補充,這是巴基斯坦首次在大型動物上安裝義肢,照目前情況看,卡米只需要15至20天便可完全適應新的假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靠國防斂財12億!中共軍工央企副總被判死緩
NEWS link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前副總經理何文忠因受賄罪被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擷取自新華網)

2025/07/22 11:06

黃其豪/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共軍工電子主力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科」)前副總經理何文忠,被控靠軍工斂財,受賄人民幣2.89億元(約新台幣12億元),21日被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

綜合媒體報導,何文忠去年4月落馬,曾被指「靠軍工吃軍工」。英國《金融時報》當時稱,何文忠作為中共最大軍事裝備供應商之一的企業高管,其被查是中共國防部門出現動盪的新跡象。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法院審理查明:2006年至2023年,何文忠利用擔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1研究所所長助理、副所長、所長,集團總工程師、戰略規劃部主任職務上的便利,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在供應產品、獲取貨款等事項上提供幫助,收受回扣歸個人所有,共計人民幣2.89億餘元。

法院稱,何文忠論罪應當判處死刑,鑒於其到案後有重大立功表現,如實供述罪行,認罪悔罪,積極退贓,遂做出上述判決。

據了解,何文忠是中共「18大」至今,官方公布的第90個受賄金額過億元人民幣的中管幹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北市議員鍾沛君怒告前助理背信 赴北檢應訊
NEWS link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沛君。(資料照)

2025/07/22 11:30

〔記者吳昇儒/台北報導〕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沛君辦公室李姓前助理,涉嫌未經授權假借議員名義對外活動,鍾沛君認為被冒名,對其提出背信告訴,並於事發當時開除該名助理。台北地檢署今日開庭,傳喚鍾沛君出庭應訊。

鍾沛君於案發後曾接受採訪指出,李姓助理去年8月入職,卻於今年4月間,未經授權,擅自以議員名義對外接洽公司、處理陳情,已於4月9日報案並於當日解職。

請繼續往下閱讀...

鍾沛君表示,對於辦公室人員濫用議員名義行事,絕不姑息,第一時間果斷處理,展現「不護短」態度。她也表示,將全力配合後續司法調查,盼儘速釐清事實。

台北地檢署今日傳喚鍾沛君說明,鍾則穿著黑色套裝,匆忙抵達北檢,面對媒體詢問,僅回覆「謝謝」,隨即上樓應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抓到了!GD演唱會門票超難搶 警方逮黃牛搜出1500組兌票序號
NEWS link
警方在黃牛住處搜出大批演唱會門票。(記者姚岳宏翻攝)

2025/07/22 11:15

〔記者姚岳宏/台北報導〕韓流天王G-Dragon(GD)權志龍睽違8年再度登台,11日起在台北小巨蛋連唱3天《Übermensch》世界巡迴演唱會,由於一票難求,黃牛集團竟透過境外搶票網站取得大批門票,還標榜可偽造身分證、通過實名制認證,吸引上千粉絲認購,警方循線逮柳姓男子等4嫌,扣得1500組兌票序號,詢後依違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及戶籍法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

據了解,GD世界巡迴演唱會台北站於7月12、13日登場,主辦單位超級圓頂後宣布7月11日加場。票價最貴8980元,皆採實名制認證,1人最多可以購買2張,需登記身分證、電話號碼,演唱會當天要核對身分才能入場。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刑事警察局偵一大隊發現,有賣家公開於社團平台販賣韓國藝人GD演唱會門票,保證可

通過實名制認證,1張8980元的VVIP門票開價至少5萬元;經查為42歲柳姓男子的黃牛集團,利用小巨蛋附近的高級飯店作為交易處所,就近提供兌票服務,將買家提供的身分證照片進行加工,以偽造身分證通過現場實名制認證進場。

警方7月間前往台中、新竹等地將柳男及共犯共4人查緝到案,查扣G-Dragon等演唱會兌票序號1500組、實體演唱會門票數十張、太妍演唱會粉絲福利品、偽造證件、偽造證件工具、現金新台幣16餘萬元等證物,初估柳男不法所得超過2千萬元;依違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及戶籍法送辦。

相關新聞請見:

GD演唱會正式引爆!黃牛手法曝光「實名制也擋不住」粉絲搶破頭飲恨

警方在柳男住處搜出演唱會門票及證物。(記者姚岳宏翻攝)

警方搜出偽造身分證工具。(記者姚岳宏翻攝)

警方在黃牛集團電腦裡發現身分證樣張。(記者姚岳宏翻攝)

黃牛集團偽造的身分證。(記者姚岳宏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婦人代步車沒電「顧路」台南警推回所充電助重上路
NEWS link
台南市一分局員警協助推陳姓婦人電力耗盡的電動代步車回派出所充電。(警方提供)

2025/07/22 11:11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台南市警局一分局文化派出所於7月21日上午10時許,接獲熱心民眾通報指在派出所附近崇明路旁,有1名年長婦人疑因電動代步車故障受困無法移動,亟需協助。員警到場得知代步車電力耗盡、天氣不穩,就合力把婦人代步車推回派出所充電、讓婦人休息,待充好電再讓婦人駕車離去。

南市警一分局文化所值班同仁獲報後即指派備勤員警王培芸、葉彥志到場查處。員警得知這名年近70歲的陳姓婦人平日以電動代步車作為交通工具,當日出門購物途中,車輛突然電力耗盡、無法行駛。考量現場天候不穩、可能隨時會下雨及代步車離派出所沒有很遠等狀況,決定採取應變措施。

請繼續往下閱讀...

員警合力協助推動婦人的代步車,推了約近200公尺距離回到派出所,並提供電源插座供婦人的代步車充電,並請婦人入所休息,待車輛充電完成後,陳姓婦人向員警表達誠摯謝意後駕駛代步車離開。

文化派出所長梁久旭表示,值勤員警能有同理心與關懷情,秉持「視民如親」的服務理念,在接獲通報後迅速行動、妥善處理,體現警方「以民為本、溫暖守護」的執勤態度,值得肯定表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鹽綠能弊案 台鹽前董座陳啓昱等3被告再延押2個月
NEWS link
台鹽公司前董事長陳啓昱。(民眾提供)

2025/07/22 11:07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涉及台鹽綠能公司經營舞弊被起訴的台鹽公司前董事長陳啓昱,目前仍收押在台南看守所,因其延押期到今年7月26日屆滿。台南地院法官於15日提訊陳,陳啓昱與其律師都希望獲得交保;檢方主張陳仍有收押原因與必要。今天台南地院裁定該案被告陳啓昱與蘇坤煌、蘇俊仁3人從7月27日起再延押禁見2個月。

台南地院合議庭表示,駁回陳啓昱等3名被告的交保聲請。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啓昱被控在台鹽董座任內涉圖利土開業者、掏空台鹽,獲得高額分潤,造成台鹽及台鹽綠能損失近4億元,被台南地檢署依違反證券交易法、公司法等起訴並具體求刑14年、併科罰金3億元。陳啓昱從2024年11月25日晚間被收押禁見後一直收押,經檢方起訴、法院延押到今年7月26日屆滿,南院合議庭考量後決定續押陳2個月。

同案再延押2個月的被告蘇坤煌(前台鹽綠能總經理)被檢方求刑12年、併科罰金2億元;被告廠商鴻暉國際公司實際負責人蘇俊仁犯後未認錯,檢方認為態度不佳、請法院從重量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涉擄失聯移工逼打工還債 2外籍人蛇裁定羈押
NEWS link
以范女為首人蛇販運集團,涉嫌強迫失聯移工工作還債,被橋頭地檢署偵查起訴。(橋檢提供)

2025/07/22 11:07

〔記者鮑建信/高雄報導〕橋頭地檢署偵破以越南籍人士為主人口販運集團,涉嫌擄走失聯印尼籍移工後,逼迫工作還債,甚至在網路發布懸賞獎金找人,聲請羈押范姓女主嫌和其阮姓男友獲准,並依違反人口販運防制法等罪起訴。

檢方指出,多月前接獲移民署通報,指2名印尼籍失聯移工遭強押工作還債,現今下落不明後,由承辦檢察官陳俊宏指揮移民署專勤隊等單位擴大追查,發現越南籍范姓女子組成人口販運仲介集團謀利。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辦案人員調查,范女與及同鄉失聯移工阮姓男友,在台中地區承攬營建工地工程,長期非法仲介失聯移工至多處工地工作,並在今年2月初,其旗下2名印尼籍失聯移工阿木及阿生,因認工作條件不佳而離開另覓雇主。

范女等5人為找尋阿木及阿生,網路發佈懸賞獎金5萬元,並在宜蘭蘇澳2人新雇主處,涉嫌強行將人帶走,並帶往台中潭子、高雄杉林山區等處拘禁,並以不實理由編造高額債務,且扣留被害人護照,強迫他們工作還債。

辦案人員循線逮捕范女等3人後,聲請法院羈押范女和阮男獲准,並依妨害自由、違反人口販運防制法等罪起訴,同時另對2名涉案失聯移工發佈通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豐原一家5死告別式 親友淚送最後一程
NEWS link
豐原一家5口今天上午舉行告別式。(記者許國楨攝)

2025/07/22 11:03

〔記者許國楨/台中報導〕台中豐原王姓一家5口命案震驚社會,今(22日)上午舉行告別式,現場包括二女婿只有5、6名親友到場,大家神情哀戚,悲痛難掩,淚送至親離去,面對媒體也都不發一語,王家一家人陷入詐團設局逼債,7月初被發現陳屍家中,如今也一同走完人生最後旅程,火化後將採樹葬方式,令人鼻酸。

案發在2日晚間,警方在王家住處發現全家燒炭身亡,包含夫妻與3名子女,現場未見外力侵入痕跡,留有炭盆與書信,電腦中亦查有「燒炭自殺」等網頁紀錄。儘管最初家屬婉拒解剖,後來仍同意進行遺體鑑定,法醫於10日解剖5具遺體,採檢檢體化驗,確認死因仍待鑑定報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檢方追查發現,王家疑誤信黃金投資詐騙而陷入鉅額債務。由長女同學介紹,認識黃金團購主李姓女子,加入其團購群組。李女聲稱刷卡買金可賺佣金,誘使王家投入資金;1年後負債累累,李女更以違約為由逼索500萬元,並帶家人抵押房產、典當車輛籌錢。

檢警懷疑王家受詐受壓導致輕生。李女與張姓介紹人曾於4日到案說明,李女當時以15萬交保,但檢方掌握新事證後,14日將她拘提複訊,法院於15日凌晨裁定羈押禁見,而王家命案背後的壓力來源與詐騙關聯,目前檢警持續調查釐清中。

而今天告別式先舉行家祭,接下來公祭包括豐原公所,民代、警方都到場致哀,而亡者除族親外,也有擔任職業軍人的二女婿同袍,儀式莊嚴肅穆。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告別式場面哀戚,令人鼻酸。(記者許國楨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導演王小棣首為罷團站台 台中3罷選前之夜與沈伯洋挺罷免
NEWS link
中部罷免團體合體,七二五台中罷前晚會,號召中部罷免志工總動員全力衝刺。(記者廖耀東攝)

2025/07/22 11:30

〔記者黃旭磊/台中報導〕台中市將於週六(26日)舉辦罷免藍委廖偉翔、黃健豪及羅廷瑋投票,三區罷團擺出選前之夜陣容,罷團表示,25日晚間6時半將於東區振興路148號(振興三井停車場)進行最後衝刺,導演王小棣首度為罷團站台,立委沈伯洋、蔡其昌及何欣純將聯袂發聲催出罷免「同意」票。

台中市六區罷團代表,與南投罷免藍委馬文君領銜人曾郁凱、罷免藍委游顥領銜人林敬桐,今天在台中市全面罷免協會宣布,邀請金鐘及金馬獎最佳編劇導演王小棣,首度為罷團站台助講,眾人在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專員簡嘉佑帶領下,高呼「大罷免、大成功」,感謝王小棣代表文化界,繼「流通教父」徐重仁後力挺大罷免。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四廢翔發起人杜承哲醫師等人表示,王小棣執導罷免宣傳片,由男孩淚訴「國家亂七八糟念書有什麼用」引起全台話題,尤其是藍委陳玉珍在年初提案刪除文化部預算後,影響到全台藝文工作者包括劇場、導演及上映電影補助款縮減,很多人因此失業,「文化人群情激奮」,感謝王導演願意拋頭露面支持大罷免。

中五斷健2.0發言人台灣衣美局、中六敲羅領銜人呱呱、中二解顏發言人林宣宏、中三拒瓔代表Emma、中八一罷擊臣領銜人廖芝晏表示,罷免前選前之夜,一定要全力衝出同意罷免票。

台中三罷選前之夜陣容出爐。(記者黃旭磊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說新聞》驚人狂潮!「百工百業挺罷免」社群瘋蓋樓!他們霸氣挺台灣
NEWS link
2025/07/22 11:29

訂閱【自由追新聞】

全新的視界!新聞話題不漏接,快訂閱YouTube 【自由追新聞】,記得開啟小鈴鐺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童子賢力挺「拔傅」 朱立倫︰尊重個別想法
NEWS link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陪王鴻薇車掃,會前受訪。(記者甘孟霖攝)

2025/07/22 11:29

〔記者甘孟霖/台北報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昨(21)日公開表示支持罷免國民黨立委傅崐萁,今早(22日)到花蓮參加罷免車掃。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受訪表示,尊重個別想法。

朱立倫上午陪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車掃,會前受訪被問到童子賢是否有壓力才支持罷免時表示,尊重每一個人,強調大罷免是完全違反民主的作為,可以對個別委員有意見,但不可以全面性罷免所有在野黨,這就是反民主、傷害民主、摧毀民主的作法。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說,今天全台灣為何要反惡罷、大罷免?就是因為全世界從來沒有發生過,一個國家執政黨來發動對所有在野黨大罷免,台灣的民主歷史上也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惡例,這是最惡劣摧毀民主、傷害民主,所以一定要出來保護台灣的民主,這才是國民黨真正的立場,至於個別的、一個人的想法,都是尊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726首波大罷免倒數 朱立倫陪王鴻薇車掃最關心這件事
NEWS link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22日陪同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左)車隊掃街,呼籲民眾「反惡罷 戰獨裁」,週六出門投下不同意票。(記者羅沛德攝)

2025/07/22 11:25

〔記者甘孟霖/台北報導〕首波大罷免週六(26日)投票在即,但近日持續有熱帶低壓形成,天氣不穩定。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22)日說,他每天最關心的就是天氣,希望週末天氣穩定,不要影響大家投票。

朱立倫今上午陪同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車掃,會前受訪表示,其實他每天最關心的就是天氣,這幾天大概常常會有下雨然後週末都有颱風。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說,希望颱風不要來,讓這次大家投票能很順利,天氣不要太熱,也不要太冷,不要下雨,尤其是不要影響大家投票,希望大家能夠順利的完成這次的反惡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大罷免最新催票影片曝光!罷團7/24凱道集結「台灣靠自己」
NEWS link
反共護台聯盟今舉行號召7/24公民相約凱道挺罷免記者會,由聯盟發言人卡羅(中)、余筱菁(左)及政治工作者周立軒(右)分別說明。(記者田裕華攝)

2025/07/22 11:23

〔記者林哲遠/台北報導〕首波726大罷免投票倒數4天,反共護台志工聯盟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催票影片「罷免投同意、台灣靠自己」,並宣布將於7月24日本週四晚間在凱道舉辦大型晚會,並於投票前一晚25日以「遍地開花、為民主守夜」的形式,於各地進行催票活動。

聯盟發言人指出,最新催票影片「罷免投同意、台灣靠自己」,訴求公民唯有靠自己,7/26這一天站出來投票,才會記得我們曾經守下了我們被惡意凍刪的預算、守下我們的民主自由。

請繼續往下閱讀...

發言人續指,該影片由曾執導過世大運廣告、以及去年總統大選時「投票的力量篇」的尹國賢導演操刀,主要訴求在面對藍白主導的國會,惡意凍刪國防、資安、文化預算,甚至毀憲亂政,藍委還寡廉鮮恥的說自己是「主人」,批評人民是「惡奴欺主」、「要飯的」,唯有在這關鍵的一刻,號召公民站出來回家投票,讓這一年來不斷製造紛亂的爛委們消失,出來投票,讓歷史永遠記得這一天。

此外,聯盟也宣布將在7月24日於凱道舉辦大型晚會,號召所有公民延續上週重返青島東路晚會的氣勢,繼續展現公民的力量,當晚除了有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外,也將邀請到知名導演王小棣、作家楊双子、演員陳慕義、滅火器樂團等嘉賓助陣。

聯盟強調,晚會將從晚上六點半進場,呼籲民眾可由中山南路、景福門方向進入,也將是7月26日投票前最大型的集會,希望所有公民們在下班、吃完晚飯後,都能前往凱道,一同迎向成功的最後一哩路,展現公民要改變國會的力量。

至於25日投票前一晚,聯盟在與各地罷團溝通的結果,將讓所有罷團回到自己的罷區做最後動員催票,將以「遍地開花、為民主守夜」的形式,於各地進行催票活動。不過,仍會在台北的濟南路舉辦晚會,屆時將以直播連線的形式,與各地罷團的活動進行串聯;同時,台中市區也會於建成路與振興路口舉辦大型晚會,聚集台中罷團的力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館長稱中國打來台灣2分鐘投降 陳揮文笑翻:這什麼奇怪言論?
NEWS link
「館長」陳之漢在國民黨「青年沙龍」論壇語出驚人,聲稱如果兩岸開打,中華民國2分鐘就會投降。陳揮文21日在YT直播提及此事,仰天大笑並直言「這什麼奇怪言論」。(圖擷取自陳揮文YT頻道)

2025/07/22 11:20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國民黨全國青工總會20日在中央黨部舉辦「青年沙龍」論壇,邀網紅「館長」陳之漢與青年朋友對話。館長在會中語出驚人,聲稱如果兩岸開打,中華民國2分鐘就會投降。名嘴陳揮文21日在YouTube直播提及此事,並直言「這什麼奇怪言論」。

館長當時在論壇聲稱指出:「伊朗和以色列距離2000公里,當伊朗發射飛彈的時候,10分鐘就到以色列,他們有10分鐘可以跑,大陸距離我們最近的沿海80到100公里,警戒時間差不多2分鐘,2分鐘之後我們就結束了。他打你就像捏死一隻蟑螂一樣那麼簡單。」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揮文表示,館長所說的應該是中國的東風飛彈,或是中國沿海的火箭軍他們發射的武器,可能2分鐘就射過來.「你應該是說中國的飛彈2分鐘就可以打到台灣本島,而不是2分鐘中華民國就投降」。

陳揮文語重心長地說:「館長,你當過職業軍人的,不然隨便說中華民國投降啊。」陳揮文提到,一定會有網友跟他說「別和館長一般見識」,但他強調,重點是國民黨為何邀請館長去演講,「難道這就是國民黨年輕的黨工要聽的東西嗎?中國飛彈打過來2分鐘中華民國就投降了」?

陳揮文直言:「我們也有防空飛彈,雖然我們沒那麼多防空飛彈、不見得防空飛彈都攔得住,可是我們也不會兩分鐘就投降啊。什麼叫做2分鐘結束?打過來2分鐘全部人都死光光、就全部都結束了?」隨後陳揮文仰天大笑,並說:「這到底是什麼奇怪的言論?我是比較遺憾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獨家》立院今函送普發現金特別條例 政院是否提救濟引關注
NEWS link
立法院院會11日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提出規模5450億元「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民進黨團舉牌反對普發現金。(資料照)

2025/07/22 11:13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立法院11日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提出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將行政院所提4100億元規模,大幅增加至5450億元,並刪除台電撥補1千億,另要求10月底前普發現金1萬元。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17日表示,盼赴立院說明國家財政狀況。據了解,立院稍早已將該特別條例函送政院,至於政院是否提起覆議或聲請釋憲,仍待進一步評估。

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行政院提出規模4100億元的特別條例草案,預算包括國土安全韌性1500億元、經濟支持方案930億元、社會支持面向1670億元(含撥補台電1千億元)。但國民黨團為了普發現金,增加2350億元,並刪除撥補台電1千億元,將規模提高到至5450億元。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此,卓榮泰於17日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表示,立院通過違法違憲、規模達5450億元的特別條例,在可用餘額4436億元的情況下,尚須舉債1014億元。「我正在考慮,這在道德上過不過得去,國家財政上應不應該這麼做,是否該舉債普發現金,陷入思考。」盼能前往立院說明,保留一絲絲起死回生的機會。

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第2項規定,若政院認為特別條例有窒礙難行之處,經總統核可,可於該決議案送達行政院10日內,移請立院覆議。立院對於政院移請覆議案,應於送達15日內作成決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大罷免選票陸續到位 離島先行
NEWS link
選票統一保管,會場內外皆有人看守。(記者劉人瑋攝)

2025/07/22 11:04

〔記者劉人瑋/台東報導〕第11屆立法委員台東縣選舉區黃建賓罷免案投票本週六、26日登場,各鄉鎮市選票今天在警方戒護下陸續分裝送,其中 離島選票今天預計分送完畢。

這次投票將決定現任藍營區域立委黃建賓去留,縣選舉委員會表示,這次罷免案選舉,扣掉原住民不參與投票,合法投票人口數為113385人,男性投票數57509人、女性投票數55876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選票昨在警方重兵戒護下運抵台東縣政府,考量天候因素影響班機取消,離島的蘭嶼及綠島鄉選票今天一早清點完畢後,分別改由9時及12時海運送抵,而本島鄉鎮選票預計24日進行清點。

縣選舉委員會指出,因投票日當天為國家考試及部落豐年祭,有9個投開票所更改地點,總數仍維持236處。

選票統一保管,會場內外皆有人看守。(記者劉人瑋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放寬公務員申請「育嬰孫假」事由 立院通過附帶決議
NEWS link
立法院院會今三讀通過「公務人員任用法第36條之1條文修正案」,適度放寬派用人員於過渡期間屆滿(「派用人員派用條例」廢止滿9年的翌日起)後的任職限制。(記者謝君臨翻攝)

2025/07/22 11:02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立法院院會今三讀通過「公務人員任用法第36條之1條文修正案」,適度放寬派用人員於過渡期間屆滿(「派用人員派用條例」廢止滿9年的翌日起)後的任職限制。此外,鑑於增訂「育孫假」有爭議,朝野決定不針對條文進行調整,改以附帶決議方式通過,請銓敘部於3個月內刪修「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規定,放寬公務人員申請育嬰孫假的留職停薪事由,以減輕家庭育兒負擔。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李彥秀分別提出「公務人員任用法第28條之1、第36條之1條文修正草案」。其中,翁盼增訂「育孫假」減輕家庭育兒負擔,增加公務人員生育的意願。李則針對派用人員權益提出相關修法。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於6月5日審查時,針對「育孫假」部分,銓敘部指出,現行條文的「育嬰」留職停薪事由,已可同時含括養育子女及孫子女,似可無須另行修正,後續由銓敘部依立委提案說明,辦理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修正即可。經討論,會議主席、國民黨籍召委吳宗憲裁示該條文保留交付黨團協商。

本案於7月16日黨團協商後取得共識,第28條之1不予修正,維持現行條文;第36條之1則按照李彥秀等人所提修正動議通過,另新增附帶決議一項。

今日院會三讀通過條文明定,針對臨時機關派用人員,未具所敘官等職等任用資格者,於派用條例廢止滿9年的翌日起,得分別於派用條例廢止滿9年之日任職隸屬的中央三級與所屬機關間,或隸屬的直轄市政府所屬一級機關與所屬機關間適用原派用條例及其施行細則繼續派用。

院會也通過附帶決議,請銓敘部應於3個月內刪修「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第5條」規定,放寬公務人員申請育嬰孫假的留職停薪事由,以減輕家庭育兒負擔。另請銓敘部對全體公務人員廣為宣傳,得因育孫事由申請留職停薪的權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北市罷免5藍委726投票 投票人數、1/4門檻公布
NEWS link
台北市選舉委員會今(22)公布北市5席立委罷免案的投票人數。(台北市選委會提供)

2025/07/22 11:01

〔記者何玉華/台北報導〕台北市5席國民黨立委罷免案將在週六(26日)投票,台北市選舉委員會今(22)日公告各選舉區範圍及投票人數;其中投票人數部分,王鴻薇為27萬4312人、李彥秀31萬1887人、羅智強22萬8981人、徐巧芯23萬1139人、賴士葆24萬4753人。

根據公職人員選罷法第90條,罷免案通過必須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4以上(25%以上);反之,有效罷免票數中,不同意票數多於同意票數或同意票數不足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4以上者,則不成立。王鴻薇投票人數27萬4312人,25%是6萬8578人;李彥秀投票人數31萬1887人,25%是7萬7972人;羅智強投票人數22萬8981人,25%是5萬7246人;徐巧芯投票人數23萬1139人,25%是5萬7785人;賴士葆投票人數24萬4753人,25%是6萬1189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選委會公告台北市立委第3選舉區王鴻薇選區範圍,包括中山區全區,以及松山區精忠里、東光里、龍田里、東昌里、東勢里、中華里、民有里、民福里、松基里、莊敬里、東榮里、新益里、新東里、介壽里、三民里、富錦里、富泰里、自強里、鵬程里、安平里等20里。

第4選舉區李彥秀選區範圍為內湖區、南港區;第6選舉區羅智強選區範圍為大安區。

第7選舉區徐巧芯選區範圍為信義區全區,以及松山區-慈祐里、吉祥里、新聚里、復盛里、中正里、中崙里、美仁里、吉仁里、敦化里、復源里、復建里、復勢里、福成里等13里。

第8選舉區賴士葆選區範圍為文山區全區,以及中正區水源里、富水里、文盛里、林興里、河堤里、螢圃里、網溪里、板溪里、頂東里、螢雪里等10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館長喊「要讓台灣人全變中國人」 周軒:726是能不能得逞的關鍵
NEWS link
館長陳之漢。(資料照)

2025/07/22 10:58

黃其豪/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網紅「館長」陳之漢自上個月赴中國上海,出現各種捧中貶台言行。他近期積極為國民黨站台宣講反罷免,20日晚間直播時還意外說出反罷「真實目的」,就是要讓「台灣人全變中國人」。對此政治工作者周軒表示,726就是決定他們能不能得逞的關鍵。

周軒在臉書PO文表示,陳之漢這幾天表態:「726之後,我們一定要讓台灣掀起一個革命!什麼樣的革命?全部都變中國的人的革命!要讓台灣人變成中國人」如果他只是一個靠直播維生的,我們或許不用理會他這種言論。

請繼續往下閱讀...

周軒直言,可怕的是,儘管知道他這種言論,還是不忘跟他站在一起,請他站台的這些人,而這些人是真的有能力把台灣變成中國的,726就是決定他們能不能得逞的關鍵。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不理民眾黨反罷帶2千人出遊?江和樹:行程早就排定
NEWS link
民眾黨中央委員江和樹720帶了2千人去六福村玩,四叉貓暗虧黃國昌的號召動員能力不如江和樹。(擷取自江和樹臉書)

2025/07/22 10:55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民眾黨20日號召「小草」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外舉行反罷免集會,號稱2萬人到場。不過,網紅「四叉貓」劉宇貼出空拍圖,指稱現場大概只有1500人,還說同一天民眾黨中央委員江和樹帶了2000人「去六福村玩」,暗虧黨主席黃國昌動員能力差了一截;江和樹今天(22日)說,「別害我了」,強調當天出遊早就決定,事前有跟民眾黨請假。

民眾黨20日號召小草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外舉行反罷免集會,喊出有2萬人到場相挺。不過「四叉貓」在臉書上貼出現場空拍圖,強調大概只有1500人,質疑民眾黨「怎麼有臉喊到兩萬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四叉貓還發文:「民眾黨720慘案,黃國昌動員全台灣只來了1500人,同1天,民眾黨中央委員江和樹帶了2000人去六福村玩。」暗虧黃國昌的號召、動員能力不如江和樹。

「別害我了!」江和樹今天強調,7月20日去六福村的「圓夢計畫」早在5月就已經決定,並po網請民眾報名,當天共有54輛遊覽車、2000多人參加,雖然跟民眾黨720集會撞期,但無法改期、取消,因此只好跟民眾黨請假。

江和樹強調,兩場活動的性質不一樣,組織也不同無法類比,不需要這樣比較動員能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開講》不想被鎖入「一中」 中間選民726站出來
NEWS link
◎ 朱孟庠

如果罷免失敗,他們要開放中國移民,他們要把中國、台灣關係定義成內戰,他們要報復性癱瘓政府的財政,等明年實施《財劃法》,拿納稅人的錢去地方綁樁;還有紅媒會永久取得執照,更有《中配入籍六改四》親人可依親享健保,既能「洗人口」還排擠醫療資源;另離島「經貿特區」替中國產品「洗產地」,「醫療特區」中國醫生、藥品可以進來離島…破口一開,哪天年輕人、孩子失蹤,器官被摘…台灣真要和中國綁在一起,財產、土地糊里糊塗被國民黨賣給中共?

藍委要把中國、台灣關係定義為「內戰」,公民團體表達反對。(資料照)

這些都是明擺在立法院的法案,只要罷免失敗,未來就擺在眼前,這是很清楚的選擇;同意罷免就是未來要走台灣的道路,如果不同意罷免得勝,就是台灣毀滅的道路,這是很簡單的選擇。站在第一線的我,也感到憂慮,我們出去的直觀感受中間選民冷,但卻是關鍵。

請繼續往下閱讀...

依據民調,台灣民意基金會的封關民調四成贊成大罷免、五成一不贊成,同意罷免的投票率較高,因此呈現緊繃態勢,關鍵在中間選民,罷免方不能過於樂觀必須讓中間選民關注影像自己未來的政局變化。

民主與專制的抉擇,悲劇,香港已經演給我們看了

還要讓國民黨立委再當三年的皇帝?讓立法權凌駕其他四院之上,癱瘓國家?讓一個對國家沒有忠誠度的在野黨主宰台灣人生殺?葬送民主台灣?全世界都關注這場大罷免,中共更急要島上人反大罷免,戰「綠色獨裁」,國台辦批大罷免是民進黨政府「變本加厲強化綠色恐怖、製造寒蟬效應。」口徑與國民黨一致。

共產黨為何要台灣人反罷免?台灣人要聽敵人的話,養壯這些敵人在台之內應?毛澤東曾說:「不打沒有內應的仗」,眼前罷免已是公民責任,為反共、護台、捍衛國家主權,不得不的聖戰。

這不是藍綠對立的問題,是民主與專制的抉擇,悲劇,香港已經演給我們看了,鬆懈公民「敵我意識」的統戰,持續威脅國家安全。二○二五年的台灣既已啟動民主內戰,全面開撕下就是國家方向的戰鬥,日後即使有二○○萬人上街頭(如香港反送中),恐難以挽救。

敵我不分,視戰爭為假議題?藍委賣台法案皆未撤回

立法院表決通過延長會期至8月31日的提案,民進黨立委撐起「國會保護傘」,諷刺國民黨立委們躲在延會的保護傘下。(資料照)

不要因為在地立委一點小利小恩而無視大害,他們將國會延會至八月三十一日,但所有傷害台灣的法案並沒有撤回。早在去年二月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首先披露,習近平指示全面搞亂滲透臺灣的戰場就在立法院,國台辦為此提出了一份統戰要點。之後的一年多來,國會為中共開後門的戲碼,全照著習的劇本一一上演。還能鄉愿無知,不關心政治,敵我不分,視戰爭為假議題? 七月二十六日大罷免投票日,期待我們不必再忍受這群爛委的胡作非為。

國民黨立委好施小恩小惠,公民不能鄉愿,不能心軟,不受矇騙!大罷免如火如荼進行中,二階連署已是31:0,但國民黨對他們所提出損及國安的爭議法案有修正或撤回?國民黨立委在地方送往迎來,好像恐懼被罷免,但《國安十法》、〈立委赴中報備〉被阻擋在程序委會外四百多次,讓中共可以操控台灣選舉的《不在籍投票》一案更繼續進行…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中國人大」。

罷給中共看 也告訴全世界台灣人走自己的道路

三罷臨頭,王鴻薇們完全沒有反省還問:「我們做錯了什麼」?台灣人要反問:「王滬寧是誰?你們不清楚?」「為什麼拒絕參加賴總統的就職典禮?整團上北京向中共政協主席王滬寧叩首哈腰,謀什麼?」「為何要修民防法,刪支援軍事勤務預算、弱化民防系統,卸除台灣武裝?」「為何要刪、凍國防預算?」「何以要擋《國安十法》?」「何以多次阻擋海委會的預算?」「何以黨台電強韌電網的預算?」…更是做賊喊抓賊,配合中共統戰抹黑民防及國安主將沈伯洋立委,國、共一條鞭,圍剿民防組織「黑熊學院」及大罷免的領導者、領銜人。

七月二十六日,國內外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罷免,背水一戰,勝!終止國會親中集團擴權政變,砍斷條條為中共開後門的法案,讓賴總統宣示「兩岸互不隸屬的兩國論」,及「國安十七條」國家策略能開展,台灣主體意識必振奮飽滿。民主聖戰,歷史時刻,絕不缺席。

(作者為李登輝基金會前副秘書長,雙和罷團志工)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貝克漢「手滑」剃壞頭髮時尚型男大翻船!維多利亞大笑調侃惹得老公氣噗噗
NEWS link
貝克漢「手滑」剃壞頭髮,老婆笑翻調侃。

英國金童大衛貝克漢,向來以型男風格走跳時尚圈,不過最近他嘗試在家自己剪頭髮,卻不小心「手滑」剃壞了!面對鏡頭的他相當懊惱,而一旁的太座維多利亞則是忍不住哈哈大笑,惹得貝克漢氣噗噗直嚷「這並不好笑」,有趣互動讓粉絲也全笑歪!

年過50依舊是型男一枚的貝克漢,向來走到哪都是焦點,日前才以一身帥氣打扮現身溫布頓網球公開賽博得好評,這回竟然難得翻船啦!原來週末時他嘗試在家自己換新髮型,卻不小心失手剪壞了,而這一切還被老婆維多利亞拍下並「出賣」公開到社群,發文更直接寫下:「爸爸你做了什麼?」

請繼續往下閱讀...

貝克漢年過50依舊是型男一枚,手上也有不少時尚代言。

影片中只見大衛赤裸著上身,明顯有些羞澀,正在展示他剪完頭髮的模樣,不過卻用一隻手摀住頭頂,維多利亞在鏡頭後問他:「你做了什麼?」大衛解釋自己在剃頭,但是剃頭刀掉了...導致了這起事故。

貝克漢在鏡頭中一開始手捂著頭不肯放下。

然後他放下遮掩的手,只見頭頂明顯缺了一大塊!顯然就是手滑造成難以挽回的狀況。維多利亞毫不客氣的直接笑噴,惹得大衛氣噗噗說:「這並不好笑。」讓老婆忙解釋:「我的意思是,至少孩子們會從中獲得一些內容。」

在老婆追問「你做了什麼」?貝克漢放下手,原來是手滑剃壞了缺了一大角。

貝克漢剃壞頭髮讓老婆忍不住笑噴,讓他氣噗噗。

維多利亞接著表示,自己一向對他很坦誠,「所以我老實告訴你,情況看起來不太妙...恩看起來很糟。」大衛則是一臉無奈。不過隔日大衛貝克漢自己曬出了新的照片,只見他乾脆把全部的頭髮都剃成短短的,讓缺角不那麼明顯,並特別標註老婆問:「還是很糟糕???」

這對夫妻因為失敗髮型一來一往的有趣互動,也讓粉絲笑翻,直呼真的是感情很好才會這樣吐槽:「家人就是這樣」、「好感情才會這樣」、「難得看到貝克漢翻船」!還有人以「法拉利就算被刮到他還是法拉利」來安慰他,被讚是最佳安慰留言要學起來!

貝克漢隔天乾脆整頭剃得更短,讓「失手」不那麼明顯,並特別標註老婆問:「還是很糟糕???」

貝克漢和維多利亞感情好到相愛相殺。

延伸閱讀

複製奶奶黛安娜王妃的時尚品味!夏綠蒂公主手腕上「潘朵拉手鍊」藏亮點

2025上半年防曬熱銷榜出爐!輕透水感最受歡迎 這款「男友會借用」網激推

比透明感更讓人心動!日本女生迷上「裸米色」腮紅 這樣畫清新又時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U12觀賽更便利 台南20路、904路公車新上線
NEWS link
巨業交通從23日起接手營運市區公車20路生活公車、904厝邊公車。(南市交通局提供)

2025/07/22 10:47

〔記者王姝琇/台南報導〕南市交通局持續辦理市區公車路網重整,自23日起,原市區公車20路拆分為生活公車20路及厝邊公車904路等2條路線,由巨業交通營運,不僅往東區及安南區兩端延伸拓展服務範圍,也增加班次便利市民搭乘。

公共運輸處代理處長蔡世勛表示,此次市區公車路網重整,適逢25日U12世界盃少棒賽開打,歡迎市民搭乘新20路及904路至亞太棒球場為小選手們加油,賽事期間公共運輸處亦會增開永康火車站往返少棒主球場免費接駁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考量原20路係由東區平實公車停車場往返安南區海東國小,單趟行駛時間最長可至2小時,班距太長且營運效率不佳,經進一步分析電子票證搭乘區間,將東區、永康區路段維持生活公車20路,安南區部分則由厝邊公車904路服務,2路線皆採一段票收費。

王銘德說明,原20路截短後起訖站配合調整為仁德轉運站往返安南醫院,行經南紡購物中心、高雄榮總台南分院、崑山科大、永康永大路、永康火車站、台南應用科大、鹽行、和順轉運站、亞太成棒與少棒主球場等重要站點,另依在地需求新增永康衛生所、永康社教中心、永大滑輪溜冰場等站,班次亦由每日21班增為40班次,提升行駛效率與服務品質。

厝邊公車904路則因應安南區人口數持續增加及滿足安南醫院就醫需求,起訖站為永康臨時轉運站往返鹿耳門天后宮,行經和順轉運站、亞太成棒主球場、安南醫院、和順、安順、農產品批發市場、台江文化中心、安南區公所、安南國中、海東國小、土城高中等安南區重要站點,部分班次亦延駛四草,每日40班次,提供安南區第2條東西向公車路線。

巨業交通從23日起接手營運市區公車20路生活公車、904厝邊公車。(南市交通局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中海洋館力拚一個月後開幕 但活體生物還沒有全面進駐
NEWS link
台中海洋館預計八月底開幕。(記者張軒哲攝)

2025/07/22 10:41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台中海洋生態館開幕一再延宕,OT廠商全力趕工,預計8月21日開幕,進入倒數一個月,港區餐旅業者相當關注,盼能把握暑假尾聲衝業績,台中市府觀旅局今天說,廠商力拚8月21日開幕,但目前活體生物尚未全面進駐完畢,正分批進駐適應水質。

緊鄰梧棲漁港的海洋館斥資8.2億元打造,被喻為桃園Xpark勁敵,主建築工程2019年3月完工。當初是前市長胡志強任內規劃,館名由企鵝館轉為白海豚館,而前市長林佳龍規劃水母等海洋生物,基本營運設施興建工程流標6次,到現任市長盧秀燕第二任期,仍無法正式營運,當地居民感嘆海生館命運多舛。

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洋館融合展示多樣海洋生物及大安溪、大甲溪、烏溪三大水系的生態特色,將成為教育與觀光並重的新據點,館方正進行水質調整與場域布置。

台中港海洋館開闢長約720公尺館前聯外道路,已完工通車,針對海洋館規劃的679觀光巴士已上路,就等下個月開館迎賓,港區震大金鬱金香、台中港酒店及台中港三井OUTLET等業者相當關注海洋館動向,盼遊客能外溢到清水、梧棲周邊觀光旅宿業。

台中市府觀旅局今日表示,「台中海洋館」已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規定點交給營運廠商辦理營運展示的裝修工程,目前廠商正在積極趕辦中,並且考量台中海洋館為活體展示館,生物入缸需要相關作業時間,廠商將依契約規定以今年暑假營運為目標,最遲將於8月21日營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濟州航空179死空難 驚爆機師沒嘗試放下起落架
NEWS link
南韓濟州航空179死空難,報告顯示機師沒有任何嘗試放下起落架的跡象。(路透)

2025/07/22 10:49

李欣潔/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濟州航空2216號航班,去年12月29日在全羅南道務安機場降落時以機腹著陸,最終衝出跑道造成179死,國土交通部航空鐵道事故調査委員會報告顯示,機師在遭遇鳥擊後關錯引擎,而且沒有任何嘗試放下起落架的跡象。

據《朝鮮日報》報導,報告指出,失事客機駕駛艙起落架操縱桿位於「OFF」的位置,假如說機師有嘗試放下起落架,那麼桿位應該從「OFF」移到「DOWN」才對。此外,機師座椅正後方還有手動放下起落架的裝置,但上面也沒有任何操作痕跡。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客機襟翼和擾流板操縱桿同樣沒有被移動過,一般來講,班機降落前要放下起落架並打開襟翼,落地後則要啟動擾流板,然而機師似乎沒碰過這3者的操縱桿。

目前推測當中存在2種可能性,首先就是當時情況非常緊急,或許機師沒有時間進行操作,而且在遭遇鳥擊液壓系統受損的情況下,可能難以移動操縱桿。

第2種可能就是放下起落架、展開襟翼後會導致速度下降,機師在失去引擎動力的情況下也許是擔憂無法抵達跑道,這才沒有進行相關操作。

此外,報告中提到在發生鳥擊後,機師於對話裡指稱關閉了嚴重受損的右側引擎,這是符合程序的做法,但黑盒子和引擎分析結果顯示,當時被關閉的實際是左側引擎,導致左引擎所提供的電力和液壓系統全部失效。

不過,右引擎在嚴重受損後仍保持部分運轉功能,因此即便正常的左引擎遭到關閉,仍然讓離機場還有4、5公里遠的客機撐到跑道。

罹難者家屬在得知報告內容後,痛批當局想要把過錯推到機師身上,明明還有問題需要究責,包括務安機場(Muan Airport)跑道盡頭堤防、鳥類活動警報尚未完善等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手滑多買刮刮樂!美國退休女子又中144萬 選擇低調保密
NEWS link
美國馬里蘭州一名退休女子,日前在超商誤按多買1張刮刮樂,孰料該張手滑入手的刮刮樂意外刮中5萬美元(約新台幣144萬元)大獎。示意圖,圖與新聞事件無關。(美聯社資料照)

2025/07/22 10:33

黃其豪/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馬里蘭州一名退休女子,日前在超商誤按多買1張刮刮樂,孰料「該張『手滑』多買的刮刮樂」刮中5萬美元(約新台幣144萬元)大獎,更令人驚訝的是,這是她人生之中2度中獎。

綜合外媒報導,據馬里蘭州樂透官員透露,這名女子日前在佛雷德里克市當地便利商店購買刮刮樂,原本只想買2張「$50000 CASH」刮刮樂,當時卻不小心多按1次數量鍵,導致多出1張,總共買3張,她決定不取消訂單,乾脆就一併買下,沒想到正是這張「意外」多出的刮刮樂中頭獎。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獎女子直呼,「這一切是個意外,我只是手滑,結果這張竟然中獎,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回想由於當時商店人潮眾多,她一度忍不住想大聲宣布這份喜訊,不過還是強忍下來,什麼也沒說。

據了解,這名幸運女子於2021年8月就刮中另一款賓果主題刮刮樂的10萬美元獎金(約新台幣289萬元),這是她第2次抱走樂透高額獎金。中獎女子坦言,這次得獎將選擇低調處理,不打算告訴太多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柯建銘稱等一甲子要打倒國民黨 朱立倫批「獨裁者思維」
NEWS link
距離726罷免投票日進入倒數階段,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22日陪同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左)車隊掃街,呼籲民眾「反惡罷 戰獨裁」,週六出門投下不同意票。(記者羅沛德攝)

2025/07/22 10:50

〔記者甘孟霖/台北報導〕大罷免首波週六(26日)就要投票,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昨(21日)晚間發文表示,他等待打倒國民黨已經60年、一甲子;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22)日陪同立委王鴻薇車隊掃街,會前受訪被問到柯建銘的發文時表示,一個人只是想要打倒對方的政黨,這就是心中存有獨裁者的思維。

他強調,國民黨從來沒有想要消滅敵對或者是對立的政黨,雙方是競爭的關係,執政黨、在野黨常常會政黨輪替,但是想要用消滅在野黨、想要打倒國民黨,獨裁的精神在柯建銘的心中已經深植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朱立倫批,柯建銘用這樣子的心情來發動這次的大惡罷,才會造成民眾最大的反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726藍委罷免投票門檻出爐 洪孟楷全國最高
NEWS link
新北市國民黨立委洪孟楷2024年元月以15萬8596票全國第一高票當選,罷團「罷洪!刻不容楷」第二階段連署交出5.49萬份也號稱全國第一,中選會今天公布罷免通過同意票數門檻10萬1265人,仍是全國最高。(資料照,記者陳逸寬攝)

2025/07/22 10:46

〔記者黃子暘/新北報導〕大罷免首波24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將在26日投票,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投票人數與罷免票數門檻;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罷免案要通過需「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4分之1以上」。新北市這次有5案同時投票,其中新北市立委第一選區洪孟楷罷免門檻10萬1265人,全國最高。

新北市立委第一選舉區幅員遼闊,涵蓋石門區、三芝區、淡水區、八里區、林口區、泰山區,洪孟楷2024年立委選舉以15萬8596票全國立委第一高票之姿當選,發動其罷免案的罷團「罷洪!刻不容楷」則在第二階段連署交件時表示,洪孟楷全國第一高票當選,罷免連署書份數也值得為全國第一,交出5萬4916份連署書,亦為全國罷免案第二階段送件最高份數。洪孟楷當時回應,「我們就是正面迎戰、直球對決」。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餘新北市藍委罷免案投票人數、門檻分別為第七選區藍委葉元之,投票人數23萬1042人,25%是5萬7761人;第八選區藍委張智倫,投票人數28萬8291人,25%是7萬2073人;第九選區藍委林德福,投票人數23萬7380人,25%是5萬9345人;第十二選區藍委廖先翔,投票人數26萬6243人,25%是6萬6561人。

第十一選舉區藍委羅明才罷免案已由中選會公告在8月23日與核三重啟公投同日舉行。

相關新聞請見:

24+1罷免案7/26投票 罷免傅崐萁至少需4萬7842票同意

推動罷免新北市國民黨立委洪孟楷的罷團「罷洪!刻不容楷」第二階段連署交出5.49萬份也號稱全國第一。(資料照,記者黃子暘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小草想做「綠共旗」卻沒廠商要接 謝知橋揭業界現實面「小草很天真」
NEWS link
謝知橋在小草貼文底下留言時,向小草分享自身經驗,並提到:「不過你會遇到另一個難處,就是現在還堅守台灣在地製作的廠商,腦子正常的話都是同意罷免的。」(圖擷取自Threads)

2025/07/22 10:42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期Threads一篇民眾黨支持者「小草」的貼文引發關注,小草抱怨想做一面關於「台灣不是綠共的」旗幟,卻被多家廠商拒絕。作家謝知橋在臉書貼文指出,小草在蝦皮上之所以找不到廠商做這面旗子,是因為這類製作物多半會轉去中國做,而中國不能做這種政治標語。

該名小草在Threads貼文上附上他與廠方在蝦皮App的對話內容,表示他想要製作旗幟,底色是民眾黨常用的青綠色,標語則要寫「台灣不是綠共的,台灣是屬於全體台灣人民的」。不過店家拒絕製作,表示這種內容的旗子無法製作。小草在Threads生氣地說:「找了兩三家,不是沒回覆就是這樣回覆我,這個內容怎麼了嗎?再不行我就找實體店面的來製作。」

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知橋對此在臉書分享他在小草貼文底下留言的截圖,並表示:「有小草在蝦皮上找不到廠商做這面旗子,但卻很天真不知道原因。他一定以為是民進黨綠共害得廠商不敢做,殊不知是因為蝦皮上這類的製作物為了壓低成本,大多會轉去中國做,可是中國不能做這種政治標語。」

謝知橋提及自身過往經驗,表示他在2018年時幫國民黨辦好幾場造勢活動,那時打算做一堆中華民國國旗週邊,沒想到找了好幾家廠商都打槍,原因就是他們都發包給中國,不能印中華民國國旗,最後找了台灣在地廠商才做出來。謝知橋續指:「萬萬沒想到的是,過了幾年,中華民國國旗已經被國民黨忘記了,現在反而是出現在同意罷免的場子上,真是微妙。」

謝知橋在小草貼文底下留言時,向小草分享自身經驗,他也向小草說:「不過你會遇到另一個難處,就是現在還堅守台灣在地製作的廠商,腦子正常的話都是同意罷免的。」

許多網友也在謝知橋的臉書貼文留言表示:「其實回他的看起來也很像中國廠商的用字習慣,只是轉成繁體。」、「糟糕,蝦皮要被抹綠了。」、「基本上就是搞不清楚狀況,才會到現在還是草呀。」、「最後一句後勁好強,『腦子正常的話都是同意罷免的』。」、「民進黨可以在YT限流,還可以綁架蝦皮賣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黃建賓訴求反風電反罷免 罷團領銜人批:假議題
NEWS link
罷免黃建賓領銜人洪銓政批黃建賓拿風電假議題愚弄民眾。(記者黃明堂攝)

2025/07/22 10:39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台東罷免國民黨立委黃建賓將於本週六投票,黃建賓反罷的訴求之一就是「反風電」。罷免領銜人洪銓政批評黃建賓根本是拿虛假議題來綁反霸免,因為陸域風電本來就不可能在台東設置,政府也不同意,黃建賓還在到處講「反風電、反霸免」,根本在愚弄民眾。

有民間業者數月前在環境部環評開發案論壇公告資訊,擬於東海岸邊設置25部風力發電機,更早以前還有在南迴海岸設置33部風機的計畫,此案先是引起民意反對,縣府也聲明不支持,且此案僅是在網站公告計畫,並未送案,環境部長彭啟明也多次強調業者未送案,環境部將嚴格把關,「不鼓勵」此類開發。民進黨立委莊瑞雄、陳瑩也都表達站在民意,反對破壞地景,業者別想貿然強推。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建賓除了在街頭豎立「反風電、反罷免」看板,在罷免答辯書也寫「反風電、護台東」,打死不退,絕對會阻止黑手,不讓台東美麗家園被破壞!日前韓國瑜到台東宣講時還特別提到黃建賓堅持反風電。

洪銓政說,陸域風力發電需要民意支持及政府同意,各方都很清楚表達反對了,黃建賓還在拿風電來綁罷免,根本是把虛偽的東西強加政府身上。

洪銓政說,風電有陸域及海域兩種,前者面臨民意及政府審查的關卡難度高,後者相對容易,自己是地理科學老師,台灣的近海大陸棚深度最淺只有10多公尺,最深則約200公尺,台灣插海底基樁的技術及船隻相當純熟,而且還外銷到德國,台東設陸域風電的地理條件根本不適合,黃建賓還在講反風電,根本是假議題,就好像在講綠共、賴清德獨裁這類議題,明眼人一看就知不可能,在獨裁國家,這些人早就被抓進去關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許宇甄:關稅談判陷黑箱 人民被迫開「關稅盲盒」
NEWS link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資料照)

2025/07/22 10:33

〔記者劉宛琳/台北報導〕昨傳出台灣恐將被美國課徵32%高關稅,預計8月1日公佈。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這場牽涉國計民生、產業命運、財稅結構的重大協議,應建立三階段民主監督機制,事前報告、事中諮詢、事後審議,讓國會與社會各界得以參與,而不是全民等著開「關稅盲盒」。

許宇甄表示,從4月2日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這三個月來各種版本的資訊滿天飛,各界霧裡看花,立法院乃至社會各界竟毫無掌握協議實質內容。關於台美貿易協議的進度、條件與風險,全無透明可言。行政院雖然一再對外宣稱「一切都在進行中」,卻始終拒絕提供具體內容。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宇甄質疑,4月6日賴清德總統宣稱要「從零關稅開始談」,語氣滿是信心與抱負。歷經三個多月的談判,台灣卻面臨可能重回32%的高關稅,比日本、韓國25%還高。

許宇甄說,全國都在問,賴政府的談判策略究竟是什麼?我們要讓多少利?又準備割多少肉給美國?國人除了關注關稅的高低,更在意的是台灣到底割讓了什麼?國人的健康、農民的未來有沒有被出賣?什麼都隱瞞,是民主政府應有的態度嗎?這一切竟都是「機密」,而人民只能被蒙在鼓裡,任賴清德宰割。

許宇甄質疑,美國去年對台灣貿易逆差739億美元,對日本逆差685億美元、對韓國逆差660億美元。美國與韓國有簽署FTA,與日本是軍事同盟,對他們都課徵25%高關稅,美國對台灣貿易逆差比日韓高,又認為台灣需要依賴美國保護,有可能會善心大發,讓台灣低於25%嗎?如果真能拿到比日韓還要好的關稅,我們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農業、商業、社會有辦法承受嗎?賴清德政府這幾個月以來,對美談判一直在黑箱中進行到底是想要隱瞞什麼?是害怕影響大罷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京華城案裁定延押 柯文哲、應曉薇出庭臭臉下囚車
NEWS link
柯文哲(左二)、應曉薇(右一)今下囚車抵達台北地院開庭。(記者張文川攝)

2025/07/22 10:29

〔記者張文川/台北報導〕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容積率等弊案,今天(22日)開庭傳喚台北市時任都發局都市規畫科科長楊智盛(現為總工程司)到庭作證。合議庭昨裁定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延押禁見2個月,2人今天被提解抵達北院,下囚車時都一副臭臉,流露出對延押裁定的不滿與失望。

楊智盛在京華城容積案研議過程中,曾經在簽呈上直言有適法性疑義,認為以個案申請變更都市計畫法細部計畫,並準用都市更新條例給予容獎,有適法性的問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日到庭的被告,包括提訊在押的柯文哲、應曉薇,台北市前都發局黃景茂、應曉薇助理吳順民,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因病住院,由辯護人代打陳述意見,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也由律師代為出庭詰問,彭今日告假,將於後天(24日)出庭作證。

京華城案從研議到通過期間,楊智盛是時任都發局總工程司邵琇珮的部下,職掌都市發展政策、規劃、更新開發研發督導;2020年11月柯文哲簽核京華城都市變更計畫公告,時任市府副秘書長李得全在公文貼便利貼寫「為利公平執行,容積獎勵及移轉,應依土管自治條例等自有詮釋一致性規定」,將簽呈退回都發局。

楊智盛去年在廉、檢偵查時證稱,2020年11月6日中午,他被叫到李得全辦公室報告簽呈,他告知李得全,有市府同仁接到市長室電話說,應曉薇的助理吳順民在樓下等公文,簽呈要送副市長彭振聲、再送給柯文哲批示,希望李不要為難基層公務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家鐵道博物館7/31開放!藍皮柴油客車假日開放預約搭乘
NEWS link
國家鐵道博物館將於7月31日第一階段開館。(圖/文化部提供)

台北「國家鐵道博物館」歷經9年的古蹟修復,加上利用各項軟硬體整備後,將在今年7月31日展開第一階段開館,不僅開放6處古蹟建築,搭配8個精彩展覽提供民眾參觀之外,為實現「活的鐵道博物館」核心理念,將於開放後的每個週末例假日及國定假日提供動態乘車體驗服務,民眾可搭乘過去活躍在支線、充滿懷舊氣氛的藍皮柴油客車,體驗目前在台北市區地表上面唯一運作的火車行駛,首班車將於8月2日上午10時開行,鐵道迷準備來朝聖!

原稱台北鐵道工場的台北機廠,於1930年規劃自北門遷移松山、1935年正式完工啟用,一直肩負著臺灣火車維修、組裝、保養、修理等重責。2012年台北機廠遷移至富岡車輛基地後,在許多關心鐵道文化保存的民意代表及公民奔走努力下,近17公頃的台北機廠於2015年獲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2016年12月行政院核定「台北機廠活化轉型國家鐵道博物館園區實施計畫」,2019年修復工程開工、「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揭牌,宣告正式展開分區修復開放。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柴電工場展區陳列的莒光號車廂,復原1970年新車初次亮相的藍白配色外觀,復古而高雅的車廂設計。(圖/文化部提供)

第一階段開放空間包含柴電工場、總辦公室、技工養成所、材料試驗所、大禮堂及澡堂等6處古蹟建築,並規劃〈動力.火車-柴電工場〉、〈移動與感動-鐵道上的文化與記憶〉、〈氤氳時代-員工澡堂〉3個常設展;〈文化中的台灣鐵道史〉、〈無限的火車情-台灣鐵道攝影家古仁榮〉、〈打開!組立工場〉3個特展;〈總辦公室〉、〈大禮堂的職工生活〉2個現地展;以及特地為孩子們設計的「親子空間」。藉由古蹟修復及展覽,讓大家看見當年擔負台灣發展的火車維修核心區、職工生活,以及鐵道所乘載的珍貴文化與記憶。

親子空間以「跟著小火車一起旅行吧!」為主題,讓孩子們可以運用積木火車打造自己的鐵道風景,或是跟隨鐵道相關繪本書籍開啟一場奇幻之旅。(圖/文化部提供)

柴電劇場「柴電機車的運作」,結合實體車輛及動畫,讓觀眾深入了解驅使S212柴電機車運行的引擎、主發電機、牽引馬達等內部構件,環環相扣的運轉原理。(圖/文化部提供)

糖鐵376號蒸汽機車、甘蔗車及巡道車由收藏家戴勝堂捐贈,是鐵博入藏的第一輛蒸汽機車,經修復後將在鐵道博物館柴電工場常設性展出。(圖/文化部提供)

同時,貫穿園區南北長達335公尺的南北通道,也將併隨第一階段開館開放行人通行,提供串聯市民大道與基隆路的步道機能,期盼加強周邊生活機能連結,也讓觀眾可以貼近觀賞園區的古蹟建築群,沿途眺望不同造型的工廠屋頂天際線變化。

除此之外,全新的假日限定乘車體驗,首班車將於8月2日上午10時開行,後續將於每星期六、日以及國定假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開行10班次,每班車有50個座位(不另售站票),全票150元、優待票75元,民眾可以透過網站預約購票,乘車日前7天開放預約購票,或是當天於園區現場購票。民眾可依照購買車票的起程地點,分別前往位在組立工場東邊廣場的「鐵博東站」,或是在柴電工場南邊廣場的「鐵博西站」,依序候車。

修復完成的藍皮柴油客車,將於假日限定乘車體驗時段行駛於園區內修復的軌道上。(圖/文化部提供)

國家鐵道博物館表示,第一階段推出的乘車體驗,將以修復完成的DR2203號及DR2303號柴油客車輪流上線運轉,行駛於總辦公室及組立工場之間鋪設的軌道,行程一路延伸至新設置的平交道之前再折返,單趟行駛的距離約為650公尺,除了體驗在園區內搭乘典藏車輛穿梭於古蹟建築與景觀綠廊之間的樂趣,車輛運行時將有專人在車上提供語音導覽服務,介紹搭乘車輛的特色,還可以憑票兌換鐵博限定名片式車票作為紀念。

國家鐵道博物館假日限定乘車體驗時刻表。(文化部提供)

DATA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5段50號

開放時間:自7月31日起,每週二至週日9:30~17:00(每週一休館,農曆春節假期開放時間另行公告)

官網:https://www.nrm.gov.tw

※以上訊息如有異動,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自由時報 玩咖PLAYing頻道】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大罷免若失敗親共立委將更囂張! 中國民運人士:王滬寧會非常得意
NEWS link
中國海外民運人士陳破空接受本報訪問談及,如果這一次大罷免沒有成功,情況會非常嚴重,不僅藍白這些親共立委會更囂張,中共也會更加控制台灣的國會,來瓦解台灣國防、主權,利用這些立委來做對中國有利的事情。(資料照)

2025/07/22 10:53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距726大罷免投票倒數4天,國際關注台灣人民能否罷免國會親中勢力。中國海外民運人士陳破空接受本報訪問表示,如果這一次大罷免沒有成功,情況會非常嚴重,不僅藍白這些親共立委會更囂張,中共也會更加控制台灣的國會,來瓦解台灣國防、主權,利用這些立委來做對中國有利的事情。

陳破空分析,中共透過各種統戰、滲透手段,以「中心開花」方式要瓦解台灣,如果大罷免失敗的話,中共會覺得它這一手段非常成功,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會非常得意,大罷免失敗的話,將進一步加強王滬寧在中國共產黨裡「三朝元老」的地位。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破空指出,台灣民眾要記住,台灣的處境與以色列、烏克蘭一樣,均面對外部強敵,但烏克蘭、以色列面對外敵時是同仇敵愾,槍口一致朝外。但台灣截然不同,台灣內部有一個反派,這個反派與外部強敵相呼應,甚至有所勾結,這是台灣最大的危險。

陳破空進一步說,台灣最大危險不是中共的戰機、戰艦、飛彈或核彈,也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而是「禍起蕭牆」,因為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這是以色列和烏克蘭沒有的情況。他做為一個海外民運人士,看到這種情形都感到非常焦急。

「台灣有立委在執行中共意志!」陳破空批評,中共在文宣上聲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台灣海峽是內海,結果台灣有政黨立委在附和這樣的主張,對台灣安全非常危險。

陳破空強調,台灣人民必須覺醒,守護台灣的民主及主權,把這些親共立委罷免下去。否則的話,大家看看香港、西藏、新疆的命運,被中國統治淪陷後,已經回到中世紀的黑暗,台灣人現在擁有自由、民主和主權,難道也想跟著回去中世紀黑暗嗎?這一次罷免必須清除台灣內部的腐朽勢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農村再生 宜蘭閒置湧泉池活化成親水景點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2日電)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推動農村再生,最新的案例是日前協助宜蘭員山鄉一處閒置湧泉池活化,並成了親水景點。

農村水保署今天發布新聞稿,介紹活化員山鄉湧泉池案例,與員山鄉蓁巷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活化當地閒置湧泉池,轉型成為機能多元的湧泉生態體驗教育園區,今年5月啟用。清除污泥後的湧泉池水質清澈,除為「水的故鄉」再添安全親水景點,永續理念更獲2025建築園冶獎評審青睞。

農村水保署說,蓁巷社區位處蘭陽溪高灘地,蘊含豐沛水源,也發展出深厚的水文化,蓁巷湧泉早年由水利設施轉型生活使用,因兼具生態及戲水功能,長年深受居民遊客的喜愛,近年卻因設施老舊破損溢淹沖蝕等問題而被迫關閉,

農村水保署台北分署長蔡金龍說,蓁巷湧泉生態體驗教育園區融入景觀休憩、生態保育及環境教育等永續理念,過去優養化嚴重的湧泉池,採清除淤泥、增加孔隙及三階段水道保護工設計,改善出泉效率並減少污水倒灌,重現清澈的天然湧泉水;池畔則利用鋼構拱橋及高透水碎石步道,構築為8字形的散步動線,沿線設置有洗滌區、活動棚架等設施,供居民日常親水活動使用。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蔡金龍說,湧泉也在另一側的生態池延續做為原生種水草復育基地,綠意盎然的複層植栽圍繞在外,除有助增加碳匯,營造出安全且適合生態觀察的優質水環境,導覽體驗可洽「宜蘭縣員山鄉蓁巷社區發展協會『水の故鄉』粉絲專頁」。

農村水保署說,宜蘭水文化豐富多元,同樣位於員山鄉的同樂社區「三角埤親水廊道」及雙湖社區「櫸山水水環廊道」,也是透過農村再生活化改造的親水秘境。(編輯:李亨山)1140722

政院核定13.6億元 助清理二仁溪2萬噸廢棄物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2日電)環境部今天表示,行政院已核定新台幣13.6億元經費,目標在民國117年之前清理二仁溪中殘餘約2萬公噸廢棄物,後續並將公開透明向社會各界報告清理進度。

位於高雄與台南交界的二仁溪,早年因非法廢五金拆解與大量廢棄物傾倒,導致河道堆積有害物質,嚴重影響周邊居民健康與生態環境。今年初台南市環保局指出,二仁溪沿線尚有4處場址未清理,其中台南市3處、高雄市1處。

環境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行政院18日正式核定「二仁溪河道廢棄物清理第二期專案計畫」,總經費高達13.6億元,其中逾13億元將補助台南市政府執行。

環境部說,二仁溪因嚴重污染,早期有「台灣黑龍江」之稱,過去環境部與經濟部共同努力下,已清除大量廢棄物,獲得初步成效。本次第2期計畫期程為4年,目標在117年以前清理河道內殘餘約2萬公噸廢棄物,徹底改善二仁溪生態環境。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環境部表示,考量部分清理場址靠近出海口、橋梁等處,將與各機關加強橫向聯繫協調,確保清理作業符合規範,並設立完善監控機制與緊急應變方案,避免2次污染同時因應汛期、颱風等天然災害帶來的風險。

環境部表示,將持續與台南市及高雄市政府密切合作,公開透明地向社會各界報告清理進度,期盼透過全民監督,讓二仁溪成為南部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的典範。(編輯:方沛清)1140722

台鹽綠能光電弊案 陳啓昱等3人二度延押2個月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2日電)南檢偵辦台鹽綠能光電弊案,2月起訴5人,其中在押台鹽綠能前董事長陳啓昱等3人,5月聲請具保遭駁回延押2個月;陳啓昱等人7月15日再聲請,台南地院裁定自7月27日起延押2個月。

台南地方法院今天指出,陳啓昱、台鹽綠能前總經理蘇坤煌、鴻暉國際公司負責人蘇俊仁,自7月27日起延長羈押2個月,並禁止接見、通信;這也是陳啓昱等3人聲請具保遭駁回後的二度延押。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台南地檢署偵辦台鹽綠能公司光電弊案,2月27日起訴陳啓昱等5人,因陳啓昱否認犯行,具體求刑12年;蘇坤煌求刑10年;台鹽綠能郭姓前副總經理、蘇俊仁、晁暘開發公司及偉珵開發公司戴姓負責人,3人建請量處適當之刑。

全案移審後,台南地院2月28日裁定陳啓昱、蘇坤煌及蘇俊仁3人羈押禁見,迄今仍在押;台鹽綠能郭姓前副總經理、晁暘開發公司及偉珵開發公司戴姓負責人各以新台幣300萬元交保,限制住居及出境、出海,且以科技設備監控。(編輯:陳仁華)1140722

亂丟垃圾行賄1000元避裁罰 女子遭訴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長順台北22日電)謝姓女子去年5月間亂丟家用垃圾遭清潔隊巡查員取締,謝女竟拿出新台幣1000元給巡查員企圖換取免罰,遭到拒絕。台北地檢署今天依貪污治罪條例違背職務行賄罪起訴謝女。

檢方指出,64歲謝女於民國113年5月30日凌晨2時32分,未依規定使用專用垃圾袋,將其家戶廢棄物棄置於北市中正區齊東公園布告欄下方,隨即遭台北市環境保護局中正區清潔隊忠孝分隊巡查員劉晉麟攔查取締。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檢方表示,謝女為了不被裁罰,於凌晨2時32分至35分間,當場從皮包取出1000元,放在劉晉麟持用的舉發本上,以此行賄方式作為劉晉麟違背職務不予開罰的對價。

劉晉麟立即拒絕並舉發謝女未依規定丟棄家戶廢棄物,並將這1000元交給台北市環保局政風室查扣,廉政署移送偵辦。北檢今天依貪污治罪條例非公務員對於公務員違背職務行為行求賄賂罪起訴謝女。(編輯:方沛清)1140722

立院通過附帶決議 請銓敘部放寬申請育嬰孫假事由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揚宇台北22日電)立法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公務人員任用法第36條之1條文,並通過一項附帶決議,請銓敘部應於3個月內刪修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規定,放寬公務人員申請育嬰孫假的留職停薪事由,以減輕家庭育兒負擔。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6月5日併案審查國民黨立委李彥秀所提公務人員任用法第36條之1條文修正草案,以及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所提公務人員任用法第28條之1條文修正草案。

翁曉玲所提修法版本,是希望在公務人員任用法增訂「育孫假」。委員會審查時,翁曉玲與民進黨立委吳思瑤、陳培瑜激辯,會議主席、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裁示條文保留送協商,在場立委無異議,才結束這場唇槍舌戰。

銓敘部當時提出的書面報告說明,立委提案在任用法中增訂「育孫」留職停薪事由,銓敘部予以尊重,但「嬰」是指初生的幼兒,現行條文的「育嬰」留職停薪事由,已可同時含括養育子女及孫子女,似可無須另行修正,後續由銓敘部依立委提案說明,辦理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修正即可。

本案後經黨團協商並取得共識,即第28條之1不予修正,維持現行條文;第36條之1則按照翁曉玲、李彥秀等人所提修正動議通過,另新增附帶決議一項。

全案今天在立法院會處理時,並無立委提出異議,因此三讀修正通過。

三讀通過條文規定,針對臨時機關派用人員,未具所敘官等職等任用資格者,在派用人員派用條例(以下簡稱派用條例)廢止滿9年的翌日起,得分別於派用條例廢止滿9年之日任職隸屬的中央三級與所屬機關間,或隸屬的直轄市政府所屬一級機關與所屬機關間適用原派用條例及其施行細則繼續派用。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至於通過的附帶決議則為,公務人員任用法第28條之1明定公務人員得申請育嬰留職停薪,但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第5條嚴格限制身為祖父母的公務人員於申請「育嬰(孫)假」時,須以「該孫子女無法受雙親適當養育或有特殊事由者為限」,明顯限縮其育嬰(孫)權利。

附帶決議提到,因此請銓敘部應於3個月內刪修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第5條的規定,放寬公務人員申請育嬰孫假的留職停薪事由,以減輕家庭育兒負擔。另請銓敘部對全體公務人員廣為宣傳,得因育孫事由申請留職停薪的權利。(編輯:蘇龍麒)1140722

「天才老爹」影集飾兒子 美國男星溺斃享年54歲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洛杉磯21日綜合外電報導)哥斯大黎加當局今天表示,曾在紅極一時的美國情境喜劇「天才老爹」(The Cosby Show)中飾演兒子的美國男星馬科姆-賈瑪爾.華納(Malcolm-Jamal Warner)溺水身亡,享年54歲。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馬科姆-賈瑪爾.華納在「天才老爹」全劇8季均飾演討人喜愛的兒子哈克斯塔柏(Theo Huxtable)。本劇由喜劇演員比爾寇斯比(Bill Cosby)領銜主演。

警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昨天下午獲報一名成年男性在卡維塔(Cahuita)的柯爾茲海灘(Coles Beach)溺水窒息身亡…遇難者下海時,顯然遭海流捲走。」

「海灘上的旁觀民眾協助這名男子,但紅十字會(Red Cross)救生員最終宣告男子不治身亡。」

當地政府證實死者就是馬科姆-賈瑪爾.華納,並表示遺體已送往太平間進一步相驗。

福斯娛樂集團(Fox Entertainment)今天也針對馬科姆-賈瑪爾.華納離世發表聲明。

聲明寫道:「福斯的每個人,都為我們的朋友與同事、傑出的馬科姆-賈瑪爾.華納不幸離世感到心碎不已。」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天才老爹」講述紐約一個中產階級非裔家庭的生活,播出年代為1984年至1992年,可謂當時最熱門的電視劇之一。本劇靈感來自比爾寇斯比的單口喜劇,他在劇中飾演一家之主,同時也是一名成功的醫生。

「天才老爹」劇情描繪一個充滿愛與幸福的非裔家庭,被視為開創性之作,在商業與口碑上均獲得巨大成功,然而近年來,本劇的聲譽已因比爾寇斯比的性侵訴訟而蒙上陰影,他曾被視為理想的「美國老爹」(America's Dad)。(譯者:屈享平/核稿:李佩珊)1140722

中市雪山路邊坡土石滑落 影響往大雪山風景區交通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國汰舊換新振消費 批發零售增加值年增5.9%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22日電)中國內需疲弱不振,政府祭出「以舊換新」措施試圖振作消費。中國商務部表示,今年上半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年增5.9%,振消費措施效果有所顯現。

中國商務部22日上午發布今年上半年批發和零售業相關情況。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資料顯示,1至6月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為人民幣6.8兆元(約新台幣27.88兆元),年增5.9%,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10.3%,批發和零售業的發展為「穩中向好」。

從批發業來看,商務部1至6月重點聯繫商品市場成交額2.8兆元,其中工業消費品類、農產品類市場成交額分別年增7.3%、0.1%。

從零售業來看,1至6月商品零售額21.8兆元,年增5.1%。限額以上便利店、專業店、超市、品牌專賣店、百貨店等5大業態零售額均呈成長態勢,分別年增7.5%、6.4%、5.4%、2.4%、1.2%。

中國商務部表示,以舊換新措施在釋放消費潛能部分有所發揮,今年計有逾6600萬名消費者購買12大類家電產品逾1.09億台;逾6900萬名消費者購買手機等數位產品逾7400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累計換購新車905.6萬輛。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中國國務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今年初拋出擴大支持消費以舊換新「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符合條件傳統燃油車被納入報廢更新補貼範圍。

以舊換新補貼家電從去年8類擴大為12類,單件最高可獲銷售價格20%補貼,消費者購買空調產品補貼件數從1件增為3件,另外新增手機等數位產品購新補貼;家裝消費品換新和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措施持續獲得支持。(編輯:廖文綺)1140722

低壓影響逢天文大潮 北市籲河濱活動注意安全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22日電)受低壓帶影響,氣象署預估24至26日全台有雨。台北市水利處今天表示,適逢天文大潮,河濱低窪區域可能出現短暫漫淹情形,請市民在河濱活動注意安全。

台北市工務局水利工程處透過新聞稿表示,依據中央氣象署資料,這週受低壓帶影響,大氣環境不穩定、容易有對流發生,且這週為年度天文大潮,在滿潮前後水位偏高,沿海地區可能出現海水倒灌、局部淹水的現象。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水利處表示,過往在天文大潮且於漲潮期間,河濱低窪區域曾出現1到2小時的短暫漫淹情況,特別是地勢較低的淡水河台北橋周邊、基隆河百齡左右岸河濱公園等。

水利處提醒,由於可能出現大雨等級以上降雨情況,請市民在河濱活動注意安全,並持續注意天氣預報及堤外管制訊息,同時建議將車輛停放在河川區內的車主,至台北市停車工程管理處網站登錄車輛資訊,以及時收到堤外停車場防汛簡訊通知。(編輯:方沛清)1140722

拜登之子記恨父親被迫退選 髒話怒轟喬治克隆尼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2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前總統拜登1年前的今天宣布放棄競選連任,他的兒子韓特在今天發布的訪談中痛批喬治克隆尼,指控這位好萊塢影星帶頭公開要年邁的拜登退出選戰。

在接受獨立記者賈拉漢(Andrew Callaghan)訪問時,韓特(Hunter)毫不遮掩的以F開頭髒字痛批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和他身邊的人。賈拉漢的YouTuber頻道擁有300萬名追隨者。

而在接受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前主席哈里森(Jaime Harrison)的播客(Podcast)訪問時,韓特又以S開頭髒字說:「說真的,你覺得美國中部,威斯康辛州綠灣(Green Bay)的選民會他X在乎喬治克隆尼認為該把票投給誰嗎?」

法新社報導,喬治克隆尼去年於選前3個月公開呼籲拜登退選,是第一批高調像拜登喊話的民主黨人士。

當時81歲的拜登已面臨黨內對他健康和心智狀況的質疑聲浪,特別是6月底與當時競爭對手、共和黨籍川普的辯論會上,拜登表現堪稱災難等級。

喬治克隆尼於2024年7月10日投書「紐約時報」,標題直接寫「我愛拜登,但我們需要一位新的候選人」曾獲奧斯卡獎肯定的喬治克隆尼在投書中說,他前一個月在一場好萊塢募款活動中見到總統,形容拜登已不再是2010或2020年的那位政治人物。

喬治克隆尼寫說:「我把他(拜登)視為朋友,我信任他…過去4年期間他贏了許多戰役。」

「但他無法贏得的一場戰役,就是與時間對抗。」

不到兩個星期之後,拜登於去年7月21日宣布退選。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根據今天發部的訪問內容,拜登之子韓特怒氣沖沖的回憶這幾個終結父親數十載政治生涯的事件。

他在賈拉漢的訪問中說:「我他X為何要聽你的?你憑什麼踐踏一個為這國家奉獻了52年的人?然後還決定由你—喬治克隆尼在紐約時報上刊登整版廣告?」(譯者:蔡佳敏/核稿:陳亦偉)1140722

美承諾持續捍衛菲律賓 加強軍事資源嚇阻中國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2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高層官員今天承諾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稱華府將捍衛長期盟友菲律賓,並加強軍事資源,嚇阻強勢武斷的中國。

法新社報導,小馬可仕明天將會晤美國總統川普。川普先前要求歐洲盟邦增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防衛支出,令多國不安。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與國務卿盧比歐(Marc Rubio)都將中國列為首要威脅。他們今天分別與小馬可仕會面時,均對美菲逾70年歷史的共同防禦條約表達承諾。

赫格塞斯對小馬可仕表示:「我們攜手致力於『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它涵蓋對我們武裝部隊、飛機及公共船隻的武力攻擊,包括在任何太平洋水域的海岸防衛隊,包括南海水域。」

赫格塞斯指出,美國國防支出不斷增加,兩國「必須打造堅實嚇阻之盾以維護和平,確保兩國長期安全與繁榮」。

赫格塞斯補充說:「我們不尋求衝突,但我們已有準備,且將堅定不移。」

小馬可仕對美方的支持表示歡迎,並指出「我們所在區域的地緣政治力量與政治局勢正在改變」。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中國與菲律賓屢次在爭議海域發生衝突。儘管國際裁決認定北京的主權主張毫無法律依據,但北京仍宣稱南海相關海域幾乎都屬於中國。

自2022年當選以來,小馬可仕已加強曾為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與華府方面的合作,無論是在川普或其前任拜登執政期間皆是如此。(譯者:屈享平/核稿:李佩珊)1140722

美議員憂中俄威脅海纜 要求科技巨擘說明防護措施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21日綜合外電報導)3名美國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今天致函Alphabet、Meta及微軟(Microsoft)等科技企業,詢問他們是否採取適當防護措施,來解決海底電纜所面臨與日俱增的國安隱憂。

路透社報導,華府近來一直對承載99%國際網路流量的400多條海纜網絡,以及中國與俄羅斯的威脅示警。

這封信函對與中國有關的實體提出關切,「像是中英海底系統有限公司(SBSS)、華為海洋(Huawei Marine)、中國電信(China Telecom)和中國聯通(China Unicom),仍持續為貴公司直接或間接擁有或參與營運的電纜系統提供維護或服務。」

這封信函由主持眾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the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的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及西門內斯(Carlos Gimenez)和賽爾夫(Keith Self)共同署名。

中國駐華府大使館並未立即發表評論,而Alphabet、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亞馬遜(Amazon.com)以及微軟(Microsoft)等科技企業也並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這封信函指出,眾院委員會正在「檢視外國敵對行為者在公開或秘密情況下,企圖在海底電纜系統的關鍵漏洞上布局的程度」。

議員們希望這些科技企業在8月8日前公布,他們是否知悉在電纜維修或保養作業期間,曾出現疑似硬體遭竄改、光訊號被竊聽、訊號異常失真,或其他運作異常情況的任何案例。

信件內容指出:「愈來愈多證據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俄羅斯聯邦與針對波羅的海、印度-太平洋地區及其他戰略區域海底基礎設施的協調惡意行動有關。」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主席卡爾(Brendan Carr)上週表示,聯邦傳播委員會計畫制定規範禁止企業將包含中國技術或設備的海底通訊電纜連至美國。

波羅的海兩條光纖海底電纜2024年11月遭切斷,引發當局調查是否可能有惡意破壞行為。2023年,台灣指控兩艘中國船隻切斷支持馬祖地區網路連線僅有的兩條電纜。此外,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在紅海的攻擊行動,可能導致3條連接歐亞的網路服務電纜遭切斷。(譯者:李佩珊/核稿:劉文瑜)1140722

台電員工李元瀚殉職 總統將頒褒揚令表彰無私奉獻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2日電)颱風丹娜絲造成南台灣多處地區停電,台電人員李元瀚搶修電力遭電擊命危,經搶救多日未見好轉,家屬決定放棄急救、器捐。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天表示,總統賴清德聞訊後深感不捨與哀悼,並將代表國家及人民頒發褒揚令,感謝殉職台電員工李元瀚無私奉獻精神,致上最誠摯的敬意。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上午表示,總統深摯感念李元瀚於台電工作十餘年間,持續為台灣社會戮力付出、堅守崗位,並不遺餘力帶領及栽培新進員工,傳承台電英雄們的專業技術與堅韌意志。

郭雅慧說明,此次風災,李元瀚也是第一時間投入前線電力復原搶修工作,全力以赴至最後一刻,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令人深感敬佩。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郭雅慧表示,賴總統懇切盼望家屬節哀珍重,對於家屬選擇讓李元瀚進行器官捐贈、遺愛人間,賴總統感佩不已,相信愛不止息,李元瀚摯愛台灣的精神將以另一種方式延續,「永遠與我們同在」。

郭雅慧強調,賴總統將代表國家及人民頒發褒揚令,感謝殉職台電員工李元瀚無私奉獻精神,致上最誠摯敬意,希望李元瀚的專業、堅毅與良善,繼續流傳人世,進而對台灣社會帶來更多啟發。(編輯:張若瑤)1140722

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成立 拚2030年產值破兆元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2日電)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今天上午舉行成立大會,聯盟提出2030年4大目標,包括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國產機器人平台4型5款;打造4大核心系統、實現關鍵零組件國產自主化;導入8大應用場域,到2030年台灣AI機器人整體產值目標要突破新台幣兆元。

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今天上午舉行成立大會,由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等6大公協會,共同推動發起。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表示,台灣具備感測元件、機電產品、控制器等關鍵零組件,以及機械設備、加工製造、系統整合等能力,也擁有晶片製造、AI演算法、智慧系統軟體研發能力。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成立目的,可串聯軟硬體、系統整合與應用端,打造國產AI機器人及生態系,推動台灣AI機器人技術與國際接軌與品牌輸出,凝聚產業共識、整合資源、共創市場新商機。

展望2030年,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提出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4大目標,首先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國產機器人平台4型5款,推動自主移動載具、足型、人型、特殊應用型共同平台,提供多元應用開發。

其次,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要打造4大核心系統,實現關鍵零組件國產自主化,聚焦決策系統、驅控系統、感測系統、動力系統,建構台灣製造(MIT)自主供應鏈。

第3目標是大聯盟要導入8大應用場域,落實實際運行,推動醫療、物流、農業、製造、照護、餐飲、救災、巡檢等產業應用。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協會表示,到2030年,台灣AI機器人整體產值目標要突破新台幣兆元,達到國產化整合國際化、擴大內需和出口規模,提升產品價值。

協會指出,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期盼由公部門領頭、啟動機器人應用落地;加速平台規格化、降低導入成本;建立法規制度和檢測驗證機制;回應社會應用需求、創造福祉;達到關鍵零組件自主化、布局全球機器人產業鏈,打造出口導向產業能量,進軍全球市場。(編輯:張良知)1140722

工研院與日RISE-A平台合作 強化半導體和創新鏈結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2日電)工研院今天宣布,與日本三井不動產集團旗下RISE-A創新社群平台簽署合作協議,與比利時半導體研究機構imec、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旗下AIST Solutions並列為創始國際夥伴,強化台灣、日本半導體和創新產業鏈結。

工研院發布新聞稿,副院長胡竹生說,期望透過RISE-A平台深化與全球新創和研究機構合作,推動半導體技術與應用落地。

胡竹生表示,工研院建構的先進封裝與異質整合試製線,涵蓋材料驗證、製程整合與模組封裝等完整能力,未來可以藉由平台與日本材料及設備業者展開合作。工研院將持續扮演產學研之間的樞紐,促進學研成果產業化,並成為台灣接軌國際的重要橋梁。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工研院指出,RISE-A創新社群平台由日本三井不動產集團發起,延續其在生命科學與太空產業的開發經驗,進一步擴及半導體領域。

工研院表示,平台以「場域」與「機會」為核心,7月16日起啟動全球會員招募,預計2025年10月在東京日本橋設立共創據點,提供企業與研究機構進行跨域協作的空間,促進創新技術的落地與應用。(編輯:林家嫻)1140722

民眾黨提案卓榮泰報告台美關稅談判 立院逕付二讀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郭建伸台北22日電)台美關稅談判尚未定案,民眾黨團今天提案促請行政院長就台美關稅談判的進程、方針、原則及台灣產業可能遭受衝擊影響評估,1個月內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依據黨團共識,此提案逕付二讀並交付協商。

立法院會18日處理延長會期至8月31日,今天院會依序處理議程後續排定討論事項。

美國對全球各國祭出的新關稅措施預計8月1日生效,但美國對台關稅稅率尚未公布。民眾黨團副總召張啓楷在提案說明時表示,台美關稅談判已進入最後深水區,但談判過程中,相關產業、立法院都被排除在外。

他說,2014年時任台南市長賴清德曾批評「馬政府服貿談判黑箱、有獨裁心態」,這些批評言猶在耳,但這次台美關稅談判,賴政府卻變本加厲,甚至連衝擊影響評估也只有薄薄幾張紙。

張啓楷指出,民眾黨團正式提案,邀請行政院長率領相關部會首長,就台美關稅談判內容與衝擊影響評估,於1個月內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並盼院會做成決議。

民眾黨團提案表示,自美國川普政府4月2日公布陸續對各貿易國課徵對等關稅以來,經貿辦談判團隊與美方已歷經二輪實體會談,政府對談判內容仍語焉不詳,無論談判進程、爭點與風險評估,民眾與國會均一無所知,僅能獲得「會談坦誠且融洽」、「取得建設性進展」等毫無實質內容的空泛回應。

民眾黨團提案指出,依據「條約締結法」第3條第1項第4款及第5款,台美關稅談判內容涉及國防、外交、財政或經濟上利益等國家重要事項,且「涉及人民權利義務」、「涉及財政、經濟上利益」或「與國內法不一致」要件等,應被視為條約,須依法進行國會審議。

民眾黨團提案指出,儘管談判成果尚未定案,行政機關亦應比照「條約締結法」第6條,充分向國會及人民說明談判原則與可能爭議,而非以「適時說明」草草帶過,以獨裁心態「黑箱作業」規避監督,扼殺公眾討論與人民的知情權,更使攸關國內產業投資方向與長久經濟影響的關稅協議欠缺制度性保障機制,將國會視為極權體制下的橡皮圖章。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民眾黨團提案指出,建請院會作成決議,邀請行政院長率同相關部會首長就「台美關稅談判之進程、方針、原則及台灣產業可能遭受之衝擊影響評估」,於1個月內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會議主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表示,依據黨團共識,提案逕付二讀並交付黨團協商。(編輯:萬淑彰)1140722

Extreme sex and bodies in suitcases
NEWS link
Sex, murder and bodies in suitcases - who were the men involved?

10 minutes ago Share Save Leigh Boobyer & Emma Hallett BBC News, West of England Share Save

Albert Alfonso/Flickr Yostin Mosquera (L), Albert Alfonso (M) and Paul Longworth (R) look like they were having the time of their life on holiday

The murder of Albert Alfonso and Paul Longworth by Yostin Mosquera revealed a world of extreme sex, dark web videos and adult content creation. But how did the three men know each other - and why did Mosquera murder them?

Warning: This article contains details that some may find distressing, including violence and descriptions of a sexual nature.

Three men enjoying a speedboat ride at a luxury resort in Colombia - Albert Alfonso's selfie with Yostin Mosquera and Paul Longworth makes them look like the best of friends. But the reality was quite different. Behind the smiles there wer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ased on extreme sex, domination and financial transactions, all existing alongside a loving and caring partnership. Four months after the photo was taken, Mosquera mercilessly killed both men in their London flat on 8 July 2024, before dismembering their bodies, and travelling more than 116 miles (186km) with them in a suitcase. He hired a man with a van to drive him to Bristol, who dropped him off close to the city's suspension bridge, where Mosquera planned to throw them off.

Albert Alfonso/Flickr Paul Longworth (L) and Albert Alfonso (R) had lived together for 20 years

Albert, 62, and Paul, 71, had previously been in a civil marriage and while they had split up, they remained close and continued to live together. Police described the men as without "huge family, friend circles", instead being "each other's everything, their rocks and their world". Albert was a swimming instructor and was training to be a lifeguard at Mode Club Gym in Acton, west London. He grew up in Bidart, France, and trained at a hotel school in Biarritz before moving to the UK to manage hotels. He was previously a general manager at 375 Kensington High Street - a luxury residential estate in west London with apartments and penthouses. In statements read to Woolwich Crown Court, former colleagues of Albert described him as "funny, authoritative and motivated".

The 999 call: 'There's blood coming out of the suitcases'

It was at this building that Albert met Paul, a handyman who had recently retired. They bonded over the fact they were both fostered and in February 2023 they entered a civil partnership, although Paul's friends told the BBC he "wasn't open about his sexuality" and referred to Albert as his brother. Paul was widely described by friends and neighbours as "extremely kind". Kevin Dore, 74, from Shepherd's Bush, used to drink with Paul and knew him for more than 20 years. "He's a nice, warm, generous person," he said. "Always polite. Always buy you a drink, sit down and have a chat." George Hutchison, who also used to drink with Paul, said: "He was just one of the boys. He was a very nice man, never did anybody any harm."

Albert Alfonso/Flickr Mosquera posted extreme sex videos online using pseudonyms

Although Albert was said to have been private about his personal life, the trial revealed a world of extreme sex which he frequently paid for, participated in and shared videos of online. It was a side of his life that Paul had nothing to do with, although he knew about it and seemed to accept it. Mosquera, a Colombian national, was also posting scores of videos of himself online performing extreme sex acts under various pseudonyms. Now 35, he lived in Medellin, and had five brothers and one sister, who died a few years ago. He also has two children. Albert and Mosquera started speaking over Skype from about 2012. By 2017, Albert started paying Mosquera for sexual videos, which reportedly became more extreme over time.

They finally met in person in 2023 when Mosquera travelled to England for the first time. But it seems Albert misjudged their sexual relationship. While it seemed Albert was in it for the sex, Mosquera was in it for the money. The court heard Albert had laid his whole life open to a man with whom his relationship was, in reality, transactional. Albert's bank statements show he received more than £17,500 between 2 September 2022 and 12 July 2024 from a company that operates an extreme pornography website. Between May 2022 and February 2024, Albert sent Mosquera a total of $7,735 across 72 payments - the equivalent of about £5,800. And between January 2024 and 19 June 2024 Albert transferred £928 via MoneyGram, which provides international money transfer services. In return, Mosquera posted porn across four websites, including more than 100 videos and images, online using pseudonyms. Customers had asked for sex shows and between 30 June 2022 and 12 June 2024 he earned $2,682.90.

Albert Alfonso/Flickr Photos showed Mosquera enjoying tourist sites in London

But Mosquera told the court he did not know Albert was sharing videos of him online until a few days before he murdered him - despite agreeing that he signed a consent form in 2023 allowing Albert to upload images of him online and for him to keep financial profits. In October 2023, Mosquera travelled to the UK and stayed in Albert's home. He told the court he was raped "every day" by Albert and did not take any enjoyment from the extreme sex acts, which he was paid to perform. In October 2023 Albert paid for Mosquera to visit him in the UK, staying at their London flat. During his stay, Mosquera visited Madame Tussauds, took a trip on an open top bus and went on a boat trip on the River Thames. Then in March 2024, Albert took Paul to Colombia where they stayed at Cartahenga - and Albert paid for Mosquera to come and meet them. Kevin Dore, one of Paul's drinking friends told the BBC they had warned him about travelling to the country. "We said 'that's a dangerous place Paul, don't muck about over there'," Mr Dore said.

Yostin Mosquera takes a zip line over Brighton Beach

In May that year Mosquera made another extreme video for Albert and within weeks he was back in the UK, staying with the pair - again at Albert's expense. This time Albert arranged a guest membership for Mosquera at his gym, set him up to join his work's five-a-side football team Whatsapp group, and enrolled him on a four-week English language course. The three men also travelled to Brighton for a day trip, visiting the pier and where Mosquera was filmed on a zip-wire. However, in the days before Mosquera landed at Heathrow Airport and during his stay, he was accessing information about Albert and Paul's finances, searched for a chest freezer and industrial liquidiser as well as looking up deadly poisons and arsenic. Paul and Albert were killed on 8 July.

Albert Alfonso/Flickr Mosquera told the court he only performed extreme sex acts in exchange for money

Paul was repeatedly hit with a hammer, shattering his skull. His body was then hidden in the bottom of a divan bed, while Mosquera waited for Albert to come home. During a recorded sex session, Mosquera stabbed Albert to death, after which he sang and danced around the room. He then accessed Albert's computer in an attempt to send £4,000 to his bank account in Colombia, as well as making other financial withdrawals. When this failed, he went to a nearby cashpoint and withdrew hundreds of pounds from Albert's accounts. Mosquera dismembered their bodies days later - placing their heads in the chest freezer and transporting other body parts in suitcases to Bristol. The unexpected and brutal killing of Albert and Paul shocked their community. Mr Dore said the nature of the murders have broken his heart. Mosquera was found guilty of the double murders after a trial at Woolwich Crown Court and he will be sentenced in October.

Additional reporting by Fiona Lamdin, Adam Crowther and Beth Cruse.

How Donald Trump is using the courts to push through his agenda
NEWS link
How Trump is using the courts to get what he wants - and changing the shape of presidential power

4 hours ago Share Save Gary O'Donoghue Chief North America correspondent Share Save

BBC

It was a warm, late May afternoon in 2024 in lower Manhattan. The jury in Donald Trump's trial over hush money paid by his former lawyer to adult film star Stormy Daniels was out deliberating for a second day. Assuming we were in for a long wait, I took myself off to lunch with the BBC team at the world-famous Katz's deli for a Reuben sandwich. Then all hell broke loose. The jury was returning. According to one rumour, they were just being sent home for the day; another suggested there was a verdict. Seconds before the BBC News at Ten went on air, I arrived breathless at the live television point outside the courthouse, smashing my phone screen on the pavement in my hurry. One by one, the verdicts filtered through: guilty... guilty... guilty... it went on.

Getty Images During his recent interview with Gary O'Donoghue, Donald Trump called judges who have suspended presidential executive orders "radical left lunatics"

All 34 charges came back guilty, and I spent that night's main news bulletin explaining the enormity of the idea that a former president was now a convicted felon – a first in US history. As the BBC's senior North America correspondent, I'd spent months covering the multitude of Trump's legal problems in courts up and down the East Coast. Four separate criminal cases; several civil actions; it was coming at him from all sides, threatening not just his liberty but his whole political and commercial existence. Spool on a year, and the boot is thoroughly on the other foot. Three major Supreme Court judgments – one giving presidents and former presidents broad immunity from prosecution; a second dismissing the ruling that Trump's attempts to overturn the 2020 election results disqualified him from running for office again; and a third, just last month, curbing district judges' abilities to stall the president's agenda – have all emboldened this president who, having reshaped the Supreme Court with a solid conservative majority, now has the lower courts in his sights.

Reuters US Supreme Court justices at the Supreme Court in 2022

Those federal district judges – who had often made rulings on immigration policy that they said applied nationwide – are now facing a full-frontal onslaught from an administration that has questioned their legitimacy, and some say flouted their very authority. The question is, should they fight back to reassert their authority – and if so, how can they? And will this all permanently reshape the balance of powers in the US, even after Donald Trump's term ends?

'The gravest assault on democracy'

Several judges – both active and retired – have told me that the scale of the "attack" is like nothing seen before. John E Jones III, a former judge in Pennsylvania, appointed by a Republican president, and now president of Dickinson College, said: "I think it's fair to say that in particular, the US district courts… [are] under attack by the administration in a way that is unprecedented." As well has his colourful remarks to me on the phone during our recent interview, the US President has variously called judges "crooked", "monsters", "deranged", "lunatics", "USA hating", and "radical left".

Getty Images Deputy chief of staff for policy, Stephen Miller, has said that the country is living under a judicial tyranny

He has also called for the impeachment of those he disagrees with. And there have been threats to sue judges too. His deputy chief of staff for policy, Stephen Miller, has been even more forthright, declaring that the country is living under a judicial tyranny. "Each day, they change the foreign policy, economic, staffing, and national security policies of the administration," he posted on the social media site X in March. "It is madness. It is lunacy. It is pure lawlessness. "It is the gravest assault on democracy. It must and will end."

From death threats to doxxing

Judges have faced growing hostility, and in some cases threats of violence from the public. "[They] are facing threats that they never have faced before," says Nancy Gertner, a former federal judge who now teaches at Harvard Law School. She was appointed by President Bill Clinton and spent 17 years on the federal bench in Massachusetts. "There's no question that the kind of opprobrium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heaps on judges with whom they disagree is unlike any other time." Judge Gertner says she knows of serving judges who have received death threats this year that are understood to have been prompted by their blocking or delaying some of the president's executive orders. There is no suggestion that Trump had any knowledge of the threats.

Figures compiled by the US Marshals Service, which is tasked with protecting the judiciary, show that, to mid-June, there were more than 400 threats against almost 300 judges – surpassing the totals for the entire year of 2022. Some of the threats involve doxxing – the publica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person or their family, which risks opening them up to attack. Other forms of intimidation this year have been more sinister still. According to Esther Salas, a serving district judge in New Jersey, more than 100 judges have been subjected to fake pizza delivery orders. No big deal, you might think, but the deliveries are often accompanied with threats and in around 20 cases, the orders were placed by people who used the name Daniel Anderl, Judge Salas's late son. He was killed five years ago by a disgruntled lawyer from a case heard by his mother. The assailant, who also shot her husband, had posed as a pizza delivery man.

Getty Images Esther Salas's home following the attack in July 2020 that killed her son

Judge Salas told me of her reaction to hearing what was going on: "To say that I was angry is an understatement. And then of course, to have come home and tell my husband who nearly [died]." The rise in threats began before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on but Judge Salas says we are in new territory now. "We are inviting individuals to do us harm when inflammatory rhetoric [is used]," she claims. "That is giving a green light to anyone who thinks they may need to take things into their own hands. And our leaders know that." Many supporters of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on including Jeff Anderson, one of the architects of the Project 2025 program (which many saw as a blueprint for Trump's second term), reject the idea that presidential rhetoric is to blame for raising the temperature.

Mr Anderson argues that the left is more to blame for hostility towards judges: "The most high-profile threat to anyone on the federal courts was when someone tried to assassinate [the conservative] Supreme Court Justice Brett Kavanaugh. "There's this tendency to try to characterise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as being what has facilitated this. I think a lot of the more radical revolutionary notions that we need to take law in our own hands and the ends justify the means… tend to [be] from the left in America."

A blizzard of executive orders

While other presidents have clashed with the courts, Trump's confrontations are unquestionably unique in their scale and fury, and they were perhaps inevitable, given that he arrived in the White House with a blizzard of executive orders aimed at getting what he wanted quickly. On day one alone, 26 were signed. There have been another 140 to the beginning of July – more than President Joe Biden signed during his four-year term, and only around 100 fewer than President Barack Obama in his eight years in the White House.

Trump could have asked Congress to enact laws to implement these policies; after all, Republicans currently control both chambers. But that process takes time, and Congress has been preoccupied with the president's flagship domestic legislation – the so-called "Big Beautiful Bill" – meaning that there has been no time or political capital for other priorities. Of course, executive orders are perfectly within the president's prerogative. The power to make executive orders comes directly from Article II of the US Constitution, so Trump is not defying or bypassing the constitution – he's pulling the levers of government in a way he's allowed to do, provided the orders cite legislative authority; and those orders do have the force of law. What the president can't do, with the sweep of his pen, is make new laws, or do things that go contrary to the Constitution. And if Congress doesn't step in, then the only option for those who want to challenge the orders is to go to court.

Getty Images While other presidents have clashed with the courts, Trump's confrontations are unquestionably unique in their scale

The sweeping nature of the orders he has signed, many touching on constitutional issues such as the right of everyone born in the US to citizenship, has led to dozens of nationwide injunctions pending the outcome on the merits of the individual cases. That is why Trump's Supreme Court victory at the end of June, curbing such nationwide injunctions, is so significant. "These district court judges have been totally out of line and out of control," argues Jeff Anderson.

Are judges blocking 'electorate desires'?

The administration has deployed various arguments. The judiciary has been accused of "overreach" and judges themselves accused of being "activists". But perhaps the most fundamental – and most philosophical – criticism is that they are standing in the way of the will of the people. As Stephen Miller has put it, "out of control Marxist judges" are standing in the way of the "desires of the electorate". It's an argument that, according to many judges, misunderstands the constitution in a fundamental way. "We're a nation of laws, not men," explains judge John E Jones III. "A mandate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does not mean a mandate to disregard the law. That's evident, but this is papering over a fundamental disregard of the law and the constitution."

Getty Images Executive orders are perfectly within the president's prerogative under Article II of the US Constitution

There are signs that some individuals in the administration, despite its assertions to the contrary, could well be toying with flouting the authority of the courts. The president's border tsar, Tom Homan, went on television over a court's attempts to prevent the deportation of several hundred Venezuelans and said: "I'm proud to be a part of this administration. We're not stopping. … I don't care what the judges think." But, in his interview with me last week, the President denied he was defying the judiciary, pointing out that when rulings have gone against him, he has sought remedy through the court process. "I have too much respect for it to defy it. I have great respect for the judiciary. And you can see that," he told me, adding: "That's why I'm winning on appeal."

'The US faces a catastrophic situation'

Some vocal critics of the president go further and claim he's tearing up the whole system of checks and balances in which the three equal branches of government (the presidency, congress and the judiciary) each act as a break on the others. "This is a huge turning point for the country," says Professor Laurence Tribe, one of the nation's foremost constitutional experts, who has become a forthright critic of the president. He argues that Congress has ceased to perform its oversight function and fears "the United States is facing a catastrophic situation". "The idea of three branches… was hatched at our founding - before the rise of political parties and before the rise of demagogues as effective and charismatic as Trump," he told me. "The whole system is completely out of balance."

EPA

That balance that Professor Tribe talks about has long been debated and the shift in power towards the presidency is not a new complaint. After the Watergate scandal in the 1970s, which saw President Richard Nixon flout many of the norms followed by previous presidents, a whole slew of legislation was passed to curb the executive and make it more accountable. But some of the changes involved merely adopting new norms such as publication of presidential tax returns and avoiding financ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 and this president has showed little concern to be seen to follow those norms.

The judiciary is fighting back

When it come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idency and the courts, though, even Nixon stopped short of defying their authority, eventually handing over the infamous Watergate tapes, after months of refusing to do so, once the Supreme Court unanimously ordered it. Trump has come close to defiance. In one instance, after being ordered to facilitate the return of a man wrongly deported to El Salvador, Kilmar Ábrego García, the administration was accused of slow-walking the process of complying with the Supreme Court's decision. Even Trump's Attorney General, Pam Bondi, said: "He's not coming back to our country." It took two month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to follow the court's order. That was seen by the president's critics as a taste of what could follow. After all, there are only two ways a president can be truly held to account – one is by removal at an election; the second is by impeachment in Congress, and Trump has already survived two of those.

AFP via Getty Images This battle is far from over –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future presidents are unpredictable

But if there truly is a plan to defy or neuter the courts, the judiciary is not giving in without a fight. Even after the Supreme Court ruled to curb those nationwide injunctions at the end of June (incidentally, presidents of both parties have complained about such injunctions in the past), another judge slapped one on Trump's asylum policy. Earlier this month, a US district judge issued a fresh nationwide block on Trump's executive order restricting the automatic right to citizenship for babies born to undocumented migrants or foreign visitors, drawing more furious words from the White House. This battle is enjoined, but it's far from over –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this president and future presidents are unpredictable. Top image credits: Bloomberg via Getty and EPA-EFE/REX/Shutterstock

Taylor Swift and Drake music giant files to list on US stock market
NEWS link
Taylor Swift and Drake music giant files to list on US stock market

The move comes as two major US share indexes - the S&P 500 and Nasdaq Composite - closed at fresh record highs on Monday as share markets continue to rebound after a brief slump over concerns triggered by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tariff policies.

The music powerhouse's line-up of international superstars also includes Billie Eilish, Ariana Grande and Harry Styles.

The company, which is already listed in the Netherlands, has a stock market valuation there of almost €50bn ($43.3bn; $58.5bn).

Universal Music Group's (UMG) - which is the world's biggest music group and owner of the record labels behind mega stars Taylor Swift, Drake and Lady Gaga - has filed to sell its shares in the US.

UMG said in its statement that it has filed a confidential statement with the US financial markets regulator,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

The potential public offering remains subject to review by the SEC, it added.

The company did not reveal the size of the planned US offering or how much it could raise.

Confidential filings allow firms to keep information private while engaging with regulators and assessing investor appetite for a share sale before disclosing details publicly.

Billionaire investor Bill Ackman's hedge fund Pershing Square, which is one of the biggest shareholders of UMG, has previously pushed the firm to list in the US.

In January, Mr Ackman posted on X that a listing in the US would push up UMG's value.

"We also believe the US listing will greatly improve trading liquidity for the shares," he said.

The global music conglomerate owns major record labels, including Motown Records, which was home to Marvin Gaye and Michael Jackson.

It also owns Capitol Music Group, which counts the Beatles and Katy Perry amongst its artists.

In 2024, UMG was involved in a dispute with TikTok over royalties.

The row saw UMG's music being muted or removed from the social media platform until both firms reached an agreement in May that year.

Epstein accuser urges release of case files if there is 'nothing to hide'
NEWS link
Accuser says 'rollercoaster' of Epstein files saga is a 'real weight' on victims

Watch: "It's exhausting" - Epstein accuser talks to the BBC about files saga

One of Jeffrey Epstein's accusers and a key witness in his associate Ghislaine Maxwell's sex trafficking trial is calling for the government to releas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him, especially if there is "nothing to hide."

Annie Farmer has watched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recent handling of the case and the ensuing backlash from the MAGA movement, she said, with exhaustion.

Her feeling that the case has been politicised - with her abusers plastered throughout the media cycle leading to few results - leaves her feeling "used", she told the BBC during an interview on Monday.

"There are people who have used this to their advantage and tried to focus on elements of it that are sensational," she said.

But that doesn't mean there weren't real crimes committed, Ms Farmer said.

"Those victims are people with feelings that are trying to live their everyday lives, and this can feel like a real weight falling on us."

Ms Farmer, and her sister Maria, made the earliest known reports of abuse by Epstein to the NYPD and the FBI in 1996. Maria Farmer is currently suing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ccusing it of negligence and failing to protect victims. Over the decades, Annie Farmer said her only sense of justice came from the conviction of Maxwell, Epstein's accomplice.

She remains very sceptical of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s handling of the case - turning away from promises to release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case, then saying there were no files to release, then seeking to make public related grand jury testimony.

"It's an emotional rollercoaster for the people involved," she said, adding that they were hopeful "more information could be coming".

Air India crash report: Cockpit voices fuel controversy over doomed flight
NEWS link
The voices in the cockpit fuelling controversy over Air India crash

2 hours ago Share Save Soutik Biswas • @soutikBBC India correspondent Share Save

Getty Images Air India Flight 171 crashed into a crowded neighbourhood in Ahmedabad

When the preliminary report into the crash of Air India Flight 171 - which killed 260 people in June - was released, many hoped it would bring some measure of closure. Instead, the 15-page report added fuel to a firestorm of speculation. For, despite the measured tone of the report, one detail continues to haunt investigators, aviation analysts and the public alike. Seconds after take-off, both fuel-control switches on the 12-year-old Boeing 787 abruptly moved to "cut-off", cutting fuel to the engines and causing total power loss - a step normally done only after landing. The cockpit voice recording captures one pilot asking the other why he "did the cut-off", to which the person replies that he didn't. The recording doesn't clarify who said what. At the time of take-off, the co-pilot was flying the aircraft while the captain was monitoring. What we know so far about Air India crash investigation

Read the preliminary report

Are India's skies safe? Air safety watchdog responds amid rising concerns The switches were returned to their normal inflight position, triggering automatic engine relight. At the time of the crash, one engine was regaining thrust while the other had relit but had not yet recovered power. The plane was airborne for less than a minute before crashing into a neighbourhood in the western Indian city of Ahmedabad. Several speculative theories have emerged since the preliminary report - a full report is expected in a year or so.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and Reuters news agency have reported that "new details in the probe of last month's Air India crash are shifting the focus to the senior pilot in the cockpit". Italian newspaper Corriere della Sera claimed that its sources had told them the first officer repeatedly asked the captain why he "shut off the engines".

Air India plane descending moments before crash

Sumeet Sabharwal, 56, was the captain on the flight, while Clive Kunder, 32, was the co-pilot who was flying the plane. Together, the two pilots had more than 19,000 hours of flight experience - nearly half of it on the Boeing 787. Both had passed all pre-flight health checks before the crash. Understandably, the wave of speculative leaks has rattled investigators and angered Indian pilots. As theories swirl about Air India crash, key details remain unknown Last week, India's Aircraft Accident Investigation Bureau (AAIB), the lead investigator, stated in a release that "certain se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a are repeatedly attempting to draw conclusions through selective and unverified reporting". It described these "actions [as] irresponsible, especially while the investigation remains ongoing". Jennifer Homendy, chairwoman of the US's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 (NTSB), which is assisting the investigation, said on X that the media reports were "premature and speculative" and that investigations of this magnitude take time". Back in India, the Indian Commercial Pilots' Association condemned the rush to blame the crew as "reckless" and "deeply insensitive", urging restraint until the final report is out. Sam Thomas, head of the Airline Pilots' Association of India (ALPA India), told the BBC that "speculation has triumphed over transparency", emphasising the need to review the aircraft's maintenance history and documentation alongside the cockpit voice recorder data. At the heart of the controversy is the brief cockpit recording in the report - the full transcript, expected in the final report, should shed clearer light on what truly happened.

OpenAI and UK sign deal to use AI in public services
NEWS link
OpenAI and UK sign deal to use AI in public services

The Labour government's eager adoption of AI has previously been criticised by campaigners, such as musicians' who oppose its unlicensed use of their music .

Technology Secretary Peter Kyle said that "AI will be fundamental in driving change" in the UK and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The agreement signed by the firm and the science department could give OpenAI access to government data and see its software used in education, defence, security, and the justice system.

OpenAI, the firm behind ChatGPT, has signed a deal to u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in the UK's public services, the government has announced.

The text of the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says the UK and OpenAI will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capabilities and security risks, and to mitigate those risks".

It also says that the UK and OpenAI may develop an "information sharing programme", adding that they will "develop safeguards that protect the public and uphold democratic values".

OpenAI chief executive Sam Altman said the plan would "deliver prosperity for all".

"AI is a core technology for nation building that will transform economies and deliver growth," he added.

The deal comes as the UK government looks for ways to improve the UK's stagnant economy, which is forecast to have grown at 0.1% to 0.2% for the April to June period.

The UK government has also made clear it is open to US AI investment, having struck similar deals with OpenAI's rivals Google and Anthropic earlier this year.

It said its OpenAI deal "could mean that world-changing AI tech is developed in the UK, driving discoveries that will deliver growth".

Generative AI software like OpenAI's ChatGPT can produce text, images, videos, and music from prompts by users.

The technology does this based on data from books, photos, film footage, and songs,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potential copyright infringement or whether data has been used with permission.

The technology has also come under fire for giving false information or bad advice based on prom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