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社會
政治
科技
生活
其他
RSS
影/台灣首次大規模罷免投票截止 開始開票
NEWS link
台灣首次大規模的大罷免投票上午登場,自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之間投票。下午四點投票時間一到,負責投開票所治安的警察高舉「投票時間截止,投票排隊終點」的告示牌。告示如果在截止時間前排隊依舊可以投票,之後排隊不可投票。

投票所也轉成開票所,開始布佈置開票所,展開開票作業。同時也開放民眾進入「參觀席」觀看開票作業,也可拍照、錄音、錄,唯不能干擾開票住及影響其他人(民眾)觀看開票。 大罷免投票自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之間投票。下午四點投票時間一到,展開開票作業。也出現不少「無效票」。記者黃義書/攝影 大罷免投票下午四點投票時間一到,負責投開票所治安的警察高舉「投票時間結止,投票排隊終點」的告示牌。告示如果在結止時間前排隊依舊可以投票,之後排隊不可投票。記者黃義書/攝影 台灣首次大規模的大罷免投票,自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之間投票。下午四點投票時間一到,展開開票作業。記者黃義書/攝影

罷免即時開票/台中3席藍委「不同意罷免」全面領先 他嗨喊:台灣民主仍舊閃耀
NEWS link
大罷免第一波投票開票中,根據TVBS計票中心統計,台中3名遭罷藍委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不同意票全面領先,廖、黃領先超過1萬,羅也穩定領先7000票以上。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灣的民主仍舊閃耀!」

鄭照新表示,民主有4條底線,分別是包容、多元、誠實、信任,今天台灣人民共同守住了民主的底線,謝謝台灣人,讓台灣的民主仍舊閃耀。 台中3名藍委不同意票全面領先,副市長鄭照新發文嗨喊「台灣的民主仍舊閃耀!」。圖/翻攝自鄭照新臉書

花蓮罷免投票 國民黨縣黨部統計傅崐萁不同意票暫時領先
NEWS link
花蓮立委傅崐萁罷免投票全國關注,藍營縣黨部設置開票中心,下午陸續有關心的民眾湧入。花蓮13鄉鎮市共設有339個投開票所,目前開票約半小時,根據國民黨監票人員回報,各投開票所多數是不同意票多於同意票。

傅崐萁所在花蓮選區,總選舉人數為19萬1367人,罷免門檻為同意票須達25%、4萬7842票。花蓮今天天氣不錯,偶有飄雨,投票相當熱絡,到下午2時已投近10萬票,投票率近5成。

罷免即時開票/可達安全區?藍委鄭正鈐穩定領先 不同意票數達兩萬票
NEWS link
今天是罷免投票日,新竹市立委鄭正鈐面臨罷免,新竹市立委投票人數35萬7063人,罷免案通過門檻需8萬9266張同意票;今天下午四點開票,目前鄭正鈐團隊統計,同意罷免數為15435票,不同意票數為2萬0550票,持續領先中,現場支持者非常激動,不斷高呼勝利。

市議員吳旭豐估計,大約再20分鐘,鄭正鈐的票數可達安全區,領先距離將逐漸擴大。

罷免即時開票/基隆投票率約五成三 罷林沛祥不同意票暫領先近4多票
NEWS link
基隆市國民黨立委林沛祥罷免案今天投票,天氣放晴,各投開票所一早都有民眾排隊,預估投票率約五成三。下午4時開票,到4時40分為止,已開出2萬2778票,不同意1萬3288票,同意9400票,暫時領先3888票。

據統計,目前已開出票櫃,不同意領先的居多,但也有部分票櫃同意的票多,如暖東西同意100票,不同意74票。 基隆罷林沛祥不同意票暫領先近4千多,已開出2萬多票。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罷林沛祥不同意票暫領先近4千多,已開出2萬多票。本報資料照片

罷免投票結束 全國違法違序共37件!趙少康涉「亮票」將被北市警約談
NEWS link
罷免投開票在今天下午4點結束,警政署統計截至下午投票結束,全國計發生撕毀、攜出選票、亮票等11件;拍攝選票與攜帶手機或攝影器材15件;從事競(助)選活動7件,另有相關違反投票秩序及輕微事故共18件。

警政署說,今天整體選務工作順利進行,沒有重大事故,目前各地刻正辦理開票作業,警政署將持續維安至選舉活動順利結束。

媒體人趙少康今天前往台北市大安國中投票,離開圈票區後直接打開票紙,主動亮票給媒體拍攝,一路到投進票匭後,才對折投入。北市選委會認為有違反選罷法規定嫌疑,將由警方詢問後,依違反選罷法送地檢署偵辦。

趙少康事後解釋,他一時失誤,不小心把選票的背面當成正面展示,露出正面,這是錯誤示範。

台北市大安警分局指出,趙少康涉嫌亮票,將由選務人員提供證據證詞,另外警方也將根據蒐證影像,事後依違反選罷法,約談趙少康及選務人員,再函送台北地檢署偵辦,換句話說,今天先不會以現行犯約談送辦,將等投開票日後擇日約談。

不斷更新/傅崐萁、徐巧芯等人不同意票暫領先!高虹安拉鋸戰 各地罷免開票進度看過來
NEWS link
大罷免遍地開花,首波罷免名單共有25選區,其中包括24名國民黨籍立委以及無黨籍新竹市長高虹安。在國民黨、民進黨以及民眾黨紛紛出籠催票之下,藍營是否能保住立法院席次,或是綠營能夠翻轉政治版圖?《聯合新聞網》為您帶來最新開票進度,一看726罷免結果。

更新時間:16:51

《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其他縣市》

726大罷免投票,一反前幾日陰雨連綿,今日多地放晴,基隆、台北、桃園、花蓮等地可見投票人潮,預估最後投票率可望衝破5成。

台北市罷免開票情況

王鴻薇、徐巧芯遭罷團列為狙擊目標,目前王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39124、44523,徐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9415、35621。

另外,目前李彥秀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37524、49152,目前羅智強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2541、30125,目前賴士葆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6523、41236。

新北市罷免開票情況

葉元之被視為席位最危險立委之一,目前葉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34721、36491。目前洪孟楷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37428、48448,目前張智倫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5089、35565,目前林德福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19592、33894,目前廖先翔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13496、18928。

桃園市罷免開票情況

桃園6席藍委全部面臨罷免危機,牛煦庭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7031、32882,涂權吉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15743、24114,魯明哲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7015、44058,萬美玲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30018、39987,呂玉玲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1738、35784,邱若華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0583、34985。

台中市罷免開票情況

台中市長盧秀燕子弟兵遭狙擊,廖偉翔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49605、65261,黃健豪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43053、58386,羅廷瑋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45411、60966。

其他縣市罷免開票情況

新竹市長高虹安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3982、5006,立委鄭正鈐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41587、55631。

基隆立委林沛洋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9835、44219。

雲林立委丁學忠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18864、28771。

花蓮立委傅崐萁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0922、27912。

台東立委黃建賓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11615、19296。

備註:最後票數請以中選會公告為主

罷免即時開票/不同意票持續領先 羅廷瑋支持者振奮歡呼
NEWS link
台中市第六選區(中西東南區)國民黨立委羅廷瑋,遭罷免團體「敲羅行動」罷免成案,今天下午4時罷免投票截止後,目前持續開票中,國民黨台中市黨部湧入不少支持者關心,從開票後,羅廷瑋不同意票數持續領先同意票,現場支持者相當振奮。

羅廷瑋2024年以10萬3630票、得票率52.10%當選台中市第六選區立委。根據中選會公告,這次罷免案,該選區選舉人數為27萬7436人,罷免案投票結果,同意票數須多於不同意票,且同意票須達25%以上即6萬9359人同意才罷免成功。

台中三位國民黨立委在國民黨台中市黨部聯合計票,從開票後,羅廷瑋的不同意票數持續領先同意票,現場支持者不時傳出歡呼聲。

罷免即時開票/票數拉開?李彥秀開票40分鐘 不同意暫領先1萬多票
NEWS link
726大罷免投票,台北市港湖立委李彥秀罷免案,下午4點投票結束後,投開票所陸續開票,李彥秀罷免案的不同意票一路領先,開票40分鐘左右,李彥秀罷免案的不同意票,已經暫時領先同意票一萬多票。

李彥秀罷免案的罷免票數門檻為7萬7972票,罷免同意票數要達選區投票人數的25%,且同意票數大於不同意票。目前各投開票所都還在持續開票中,最後票數還要等中選會公告。

罷免即時開票/開票後30分鐘 北市5立委「不同意票」全面領先
NEWS link
今(26)日是罷免投票日,媒體人趙少康上午前往大安國中投票,但當他離開圈票區準備投下票紙時,竟然直接「亮票」,這個舉動引起軒然大波。名嘴羅友志在臉書發文表示,大安文山區的藍營知識分子多,亮票的行為可能會害到羅智強。

2025-07-26 16:11

罷免即時開票/盧秀燕子弟兵全面領先 廖偉翔、黃健豪已領先1萬票
NEWS link
大罷免第一波投票,下午4時後開票,截至4點40分,立委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3人票數都是不同意票大於同意票。廖、黃都已領先1萬票以上;原本外界認為比較危險的羅廷瑋,也領先6000票。

台中市長盧秀燕在投票前請假兩天半,陪三名子弟兵掃街拜票,一天站七、八個小時。

國民黨市黨部主委顏文正說,希望持續領先到最後,「人民用選票教訓民進黨!」

726完「還有823大罷免」!雞排妹曬1圖 網讚:守護台灣
NEWS link
今(26)日為首波大罷免投票日,第二波為8月23日投票,有7名立委將接受挑戰,包括新北市羅明才、新竹縣林思銘、台中市顏寬恒、江啟臣、楊瓊瓔、南投縣馬文君、游顥。對此,雞排妹鄭家純也曬出高鐵車票,提醒民眾8月23日高鐵車票已經可以購買。

鄭家純在臉書曬出一張高鐵車票,可以發現她已經買好台北回台中的高鐵車票,直言「車票買好了,823投票超人們記得買高鐵票,823當天的票可以買囉!」

貼文一出後,不少網友都表示「823我也要回豐原投票」、「823全台都能投」、「台中這次真的好多外國回來台灣投票,我看到了!感謝境外勢力的支持」、「歡迎回來~同鄉人」、「謝謝家純繼續守護台灣」、「8/23一起加油」。

中選會7月2日通過南投馬文君、游顥罷免案;7月18日通過新北羅明才、台中顏寬恒、楊瓊瓔、江啟臣、新竹縣林思銘罷免案,一共7名立委,投票日則訂於8月23日。

罷免即時開票/台東黃建賓不同意罷免持續領先中 支持者振奮
NEWS link
台東縣區域立委黃建賓罷免案進入開票階段,服務處成為支持者集結的焦點。下午4時起,群眾陸續聚集,由於不同意罷免票數一路領先,氣氛從一開始就開心歡喜,掌聲不斷。

黃建賓服務處大螢幕轉播即時開票,現場每一次「不同意票」超過「同意票」的更新,都引發陣陣掌聲與歡呼。尤其在第一波開票的幾個重點投開票所中,不同意票就已占優勢,服務處內士氣瞬間大振。

支持者手舉「力挺建賓」、「罷免無理」、「守護台東」等標語,氣氛熱烈又有秩序。多位地方人士、議員、里長也現身聲援,紛紛表示黃建賓為台東奔走,這場罷免案根本是惡搞,對地方傷害。

罷免即時開票/桃園關鍵一席! 牛煦庭「不同意罷免」暫居上風
NEWS link
今(26)日是罷免投票日,媒體人趙少康上午前往大安國中投票,但當他離開圈票區準備投下票紙時,竟然直接「亮票」,這個舉動引起軒然大波。名嘴羅友志在臉書發文表示,大安文山區的藍營知識分子多,亮票的行為可能會害到羅智強。

2025-07-26 16:11

罷免即時開票/台中3藍委「不同意」全占上風 激戰區也領先5000票
NEWS link
今(26)日是罷免投票日,媒體人趙少康上午前往大安國中投票,但當他離開圈票區準備投下票紙時,竟然直接「亮票」,這個舉動引起軒然大波。名嘴羅友志在臉書發文表示,大安文山區的藍營知識分子多,亮票的行為可能會害到羅智強。

2025-07-26 16:11

罷免即時開票/台東「挫賓」總部緊張 不同意票領先同意票逾1千票
NEWS link
台東縣區域立委投票人數計11萬3385人,罷免立委黃建賓票數須超越2萬8347票門檻才通過。4點過後「挫賓」總部同步開票,各地開票結果陸續報入總部,不同意票一路保持領先,在開票半小時之後,同意票已經超過2千票、不同意票則在4千票以上。

台東縣區域立委投票人數計11萬3385人,共設236個投開票所,罷免黃建賓門檻為2萬8347票,決戰區台東市共6萬7554人。 挫賓總部開票情況,開票半小時,不同意票已經超出同意票1千票以上。記者徐白櫻/攝影

罷免即時開票/反共護台志工聯盟開票之夜 民眾在立法院外等候結果
NEWS link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下午在立法院外濟南路舉辦「開票之夜」,與支持者一同守護最後一哩路。現場即時追蹤全台各地開票進度,現場將邀請罷團代表、志工、公民意見領袖發表觀察與感言,凝聚公民力量。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下午在立法院外濟南路舉辦「開票之夜」,與支持者一同關心全台各地開票進度。記者林伯東/攝影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下午在立法院外濟南路舉辦「開票之夜」,與支持者一同關心全台各地開票進度。記者林伯東/攝影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下午在立法院外濟南路舉辦「開票之夜」,與支持者一同關心全台各地開票進度。記者林伯東/攝影

罷免即時開票/牛煦庭「不同意罷免」穩定領先 超越同意已逾1萬票
NEWS link
726罷免投票今天下午4時開票,桃園市第一選區立委牛煦庭的罷免結果備受關注。根據牛煦庭開票中心下午5時10分計票結果,目前不同意票穩定居上風,且超越同意票1萬票以上。據了解,牛煦庭預計晚間6時發表談話。

計票中心統計,牛煦庭罷免案票數差距已明顯拉開,同意罷免票總計4萬5409票,不同意罷免票總計5萬5826票,不同意票領先1萬417票。

從各區域的表現來看,三個區域的不同意票都領先同意票。蘆竹區不同意票領先2629票,龜山區不同意票領先5008票,桃園15里不同意票領先2780票,目前開票進度都已超過50%。

依選罷法規定,罷免案成案要「雙門檻」,同意票要達原選區投票人總數25%以上、且要大於不同意票才通過,罷免門檻以一選區牛煦庭最高,同意票要超過8萬8517票。

罷免即時開票/深綠沿海山區變天?涂權吉罷免不同意票領先逾7千票
NEWS link
第一波罷免投票已於下午4點結束,桃園市第二選區立委涂權吉2階段罷免案收件超過4.1萬件,下午於楊梅明日之星幼兒園對面場地開票,本命區楊梅目前各里不同意票數幾乎都超過200、300票,而沿海3區僅有零星幾里同意大於不同意,目前現場人潮愈來愈多,民眾聽到不同意票教高紛紛鼓掌,並說「阿吉辛苦了」。

今天氣晴朗,第二選區選舉人數31萬6423人,整體投票率為51.49%,涂權吉下午約4點半抵達開票會場,表情嚴肅緊盯各區報票,也有愈來愈多民眾湧入,只要不同意票較高的里報票報出來,現場紛紛鼓掌,也有民眾看到目前的戰況,感動到快哭。

罷免即時開票/開票1小時新北5區立委全領先 葉元之呈現拉鋸戰
NEWS link
今(26)日是罷免投票日,媒體人趙少康上午前往大安國中投票,但當他離開圈票區準備投下票紙時,竟然直接「亮票」,這個舉動引起軒然大波。名嘴羅友志在臉書發文表示,大安文山區的藍營知識分子多,亮票的行為可能會害到羅智強。

2025-07-26 16:11

不斷更新/黃建賓開第一槍宣布罷免否決!25選區不同意票暫領先 各地開票進度看過來
NEWS link
大罷免遍地開花,首波罷免名單共有25選區,其中包括24名國民黨籍立委以及無黨籍新竹市長高虹安。在國民黨、民進黨以及民眾黨紛紛出籠催票之下,藍營是否能保住立法院席次,或是綠營能夠翻轉政治版圖?《聯合新聞網》為您帶來最新開票進度,一看726罷免結果。

更新時間:17:34

《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其他縣市》

726大罷免投票,一反前幾日陰雨連綿,今日多地放晴,基隆、台北、桃園、花蓮等地可見投票人潮,預估最後投票率可望衝破5成。

台北市罷免開票情況

王鴻薇、徐巧芯遭罷團列為狙擊目標,目前王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60378、66267,徐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52995、63906。

另外,目前李彥秀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52896、70391,目前羅智強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42454、56313,目前賴士葆同意、不同意票數為47814、74141。

新北市罷免開票情況

葉元之被視為席位最危險立委之一,目前葉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48634、50855。目前洪孟楷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62769、80977,目前張智倫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37967、52608,目前林德福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30302、50358,目前廖先翔的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7153、32685。

桃園市罷免開票情況

桃園6席藍委全部面臨罷免危機,牛煦庭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34862、42083,涂權吉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33542、41641,魯明哲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32480、52485,萬美玲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52323、69414,呂玉玲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5089、43684,邱若華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9262、40519。

台中市罷免開票情況

台中市長盧秀燕子弟兵遭狙擊,廖偉翔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62421、80857,黃健豪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58347、77729,羅廷瑋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55053、64253。

其他縣市罷免開票情況

新竹市長高虹安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8451、40862,立委鄭正鈐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53664、70854。

基隆立委林沛洋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42320、60735。

雲林立委丁學忠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50431、65992。

花蓮立委傅崐萁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36094、50787。

台東立委黃建賓目前同意、不同意票數為22581、33461,黃建賓也自行宣布這次罷免案否決。

備註:最後票數請以中選會公告為主

罷免即時開票/不同意票數穩定領先 王鴻薇直呼「心情很輕鬆」
NEWS link
大罷免今天投票,下午四點後各地陸續開票,由於開票數字,台北市五名立委不同意票數持續穩定領先同意票,立委王鴻薇五點不到即來到台北市黨部,面對媒體詢問心情如何?王鴻薇笑著表示,「現在心情很輕鬆」,並表示,等下除了市長可能會來,她能確定的就是:「等下先生會來陪我」。王鴻薇開心地說,「一切還是要等到最後開票結果再來說明」!

大罷免今天投票,北市立委王鴻薇(中)五點不到即來到台北市黨部,面對媒體詢問心情如何?王鴻薇笑著表示,「現在心情很輕鬆」,並表示等下除了市長可能會來,她能確定的就是:「等下先生會來陪我」。記者杜建重/攝影

罷免即時開票/中四廖偉翔罷免案開票 不同意票暫領先
NEWS link
台中市第四選區國民黨立委廖偉翔罷免案,下午4時開票,根據國民黨台中市黨部下午5時開票結果,不同意罷免票1萬8676票,暫時領先同意票1萬5240票,開票結果依中選會為準。

台中市第四選區(中四)2024年立委選舉選舉人數33萬7718人,25%是8萬4430人。 台中市第四選區國民黨立委廖偉翔罷免案今天下午4時在台中市黨部開票。記者黃仲裕/攝影 台中市第四選區國民黨立委廖偉翔罷免案今天下午4時在台中市黨部開票。記者黃仲裕/攝影

罷免即時開票/基隆罷林沛祥不同意票拉開差距 贏同意票逾1.2萬票
NEWS link
基隆市國民黨立委林沛祥罷免案今天投票,投票率約五成三。下午4時開票,到下午5時,已開出6萬7796票,不同意3萬9910票,同意2萬7886票,領先已有1萬2024票,已拉開距離,黨部表示樂觀。

據統計,目前已開出票櫃,不同意的票領先居多,黨部已聚集不少民眾,對選情樂觀。 基隆罷免林沛祥不同意已拉開距離,贏同意票1萬2千多票。記者游明煌/攝影

罷免即時開票/開票兩樣情?綠營罷免藍委不如預期 罷團現場一片死寂
NEWS link
今天是大罷免投開票日,反共護台志工聯盟也重返濟南路舉辦「開票之夜」,由於開票結果不如罷團預期,現場不僅未湧現人潮,氣氛更是一片死寂,台上試著以唱跳帶動現場,但台下民眾毫無反應。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今日在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一段1號舉辦「決戰國會,公民不退-反共護台志工聯盟開票之夜」,邀請所有關心台灣民主的夥伴,一同守護最後一哩路。現場即時追蹤全台各地開票進度,並邀請罷團代表、志工、公民意見領袖發表觀察與感言,凝聚公民力量,決戰國會、絕不退讓。

活動主持人包括獨立樂團主唱許大俠(許霈文)、嘉義市議員「Molly」顏翎熹、政治工作者周軒和創作歌手徐小花。現場稍晚也邀來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女力護國計畫發起人之一嚴雯馨、退役飛官「台灣鷹爸」徐柏岳、濟南教會牧師黃春生、知名球評石明謹、律師賴中強、歌王楊烈、罷免國民黨立委羅明才團隊「拔羅波」發言人琪琪、挺過罷免的民進黨南投議員陳玉鈴及民進黨立委陳培瑜、沈伯洋等一同見證。

罷免即時開票/羅智強不同意票突破4萬 領先同意逾萬票
NEWS link
台北市第6選區(大安區)立委羅智強罷免案,今天投票,不過今天開票狀況不同意票持續領先同意票,截止剛剛領先差距已擴大破萬,若要罷免羅同意票要多過5萬7246票,且同意需大於不同意。

根據中選會公布,大安區總投票人數共22萬8981人,要通過罷免需要同意大於不同意外,同意票要多過5萬7246票,今天天氣狀況不錯,一早就有不少民眾出門投票,截至下午2時投票率約41%。

而根據目前開票狀況,羅智強現階段不同意票約4萬5269票、同意票3萬4752票,不同意領先同意票已破萬,但各投票所仍持續開票中,實際票數,仍應中選會公告為準。

罷免即時開票/黃建賓罷免開票 「不同意票破2萬」大幅領先同意票
NEWS link
不斷更新/葉元之拉鋸戰! 傅崐萁、羅廷瑋等人不同意票暫領先 各地罷免開票進度看過來

16:24

罷免即時開票/台東不同意票領先同意5千票以上 挺罷民眾嘆氣離去
NEWS link
台東區域立委黃建賓罷免投票不斷開出新票數,不過從今天下午4時開票開始,不同意票一路領先同意票,開票1小時後,罷團「挫賓」總部的票數顯示,同意票已經落後不同意票超過5千票,陸續有支持者唉聲嘆氣,陸續離開總部。

台東縣區域立委投票人數計11萬3385人,罷免立委黃建賓票數須超越2萬8347票門檻才通過。4點過後「挫賓」總部同步開票,各地開票結果陸續報入總部,不同意票一路保持領先,逐漸拉開差距。

現場挺罷民眾氣氛低迷,有人嘆氣離去,也有人難過說,經濟物價飆漲,很多人關心民生議題,不想政治有太多變動。

罷免結果晚間將揭曉…朱立倫將順勢交棒黨魁 盧秀燕表態之日不遠
NEWS link
首波罷免投票結果晚間即將出爐。無論投票結果如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早已下定決心,10月任期接滿後確定交棒,並於晚間記者會宣布不再投入黨主席選舉爭取連任。朱立倫正式宣布交棒後,誰來接棒壓力回到台中市長盧秀燕身上,黨內人士表示,盧秀燕表態時間不遠了。

朱立倫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改選時程不變,7月公告、9月改選、10月交接,並表示非常期盼順利交棒。

他也坦言,接任黨主席後沒料到「超乎想像的困難和辛苦」,他細數上任後,國民黨負債一億多元,歷經縣市長選舉、總統大選、朝小野大新政局,再到今年面對大罷免及民進黨司法追殺;對於所有挑戰,他說「這是我該做的,既然承諾,這四年就要好好為黨付出,我會拚到最後一天。」

大罷免結果牽動黨主席改選時程,朱立倫原已表態「順利交棒」,知情人士透露,在先前的內部會議中,朱立倫也明確表態,無論投票結果如何,不會再競逐連任,會將黨權順利交接給下一任黨主席。

知情人士也說,凱道的選前之夜造勢,就有幕僚建議朱立倫可順勢宣布藉此催票,但朱仍決定,待今天罷免結果明朗後,再親自於中央黨部舉行記者會宣布。

罷免即時開票/新竹雙罷引關注!柯建銘坐鎮新竹市黨部 開票氣氛肅穆
NEWS link
新竹市罷免市長高虹安和立委鄭正鈐「雙罷」引發關注,今天下午4點起開票,半小時後,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也到民進黨竹市黨部觀看開票結果,目前鄭正鈐不同意票得票數為20482票、同意票為16647票,暫時領先中。

新竹市民進黨部今天下午擠滿了民眾,氣氛相當緊張,雙罷發言人林志潔在講台上負責報票,領銜人戴振博也到場關注,起初開票時,同意票微幅領先,現場不時傳來掌聲與討論聲,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也到民進黨竹市黨部觀看開票結果,向民眾打聲招呼,隨後則到內部休息。

罷免即時開票/不同意票目前全領先 藍營台中市黨部黨工難掩笑容
NEWS link
726罷免投票已經開始計票,台中三名立委不同意罷免票在各選區都暫時領先同意票,黨部人員士氣大振,計票時難掩笑容,目前開票持續進行,但各個投開票所皆傳來藍營好消息,黨工甚至開心說,會一路贏下去,這同時也代表了人民的民主意志。黨工也說,這對於盧秀燕劍指2028選舉處在一個相當有利的戰鬥位置。

藍營台中市黨部今天下午開票,三名立委不同意票全領先,計票人員難掩笑容。記者黃仲裕/攝影

罷免即時開票/台灣首次大規模罷免投票截止 下午四時開始開票
NEWS link
台灣首次大規模的大罷免投票上午登場,自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之間投票。下午四點投票時間一到,負責投開票所治安的警察高舉「投票時間截止,投票排隊終點」的告示牌。告示如果在截止時間前排隊依舊可以投票,之後排隊不可投票。

投票所也轉成開票所,開始布佈置開票所,展開開票作業。同時也開放民眾進入「參觀席」觀看開票作業,也可拍照、錄音、錄,唯不能干擾開票住及影響其他人(民眾)觀看開票。

觀看罷免開票「集氣」 網推吃「剿共套餐」:水餃+貢丸湯
NEWS link
726罷免投票開票作業中,不少網友分享要吃「剿共套餐」水餃跟貢丸餐當晚餐。(本報合成,資料照)

2025/07/26 17:28

陳皇寺/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726首波罷免投票進入開票階段,各界關注投票結果之際,社群平台也出現「晚餐吃什麼搭配開票」的另類討論,有網友呼籲大家透過食物與被罷藍委名字的諧音進行連結,象徵「集氣」與「咒念」。其中,「水餃」與「貢丸湯」因諧音近似「剿共」組合,意外成為開票夜最熱門的晚餐。

一名網友昨(25)日在「Threads」發文詢問,大家26日投完票晚上要吃什麼配開票?「炸雞、麻辣燙,還是直接煮火鍋邊看邊吃?」他並參考過去看國際體育賽事時,吃對方食物代表集氣的有趣習俗「對韓國吃泡菜、對日本吃壽司、對義大利吃鳳梨披薩」以起到「集氣、咒念」的作用。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PO建議,大家可以從自己選區或自認不滿意的立委諧音出發,例如「徐巧芯:麻油豬心、豬心冬粉、烤雞心串」、「葉元之:原汁牛肉麵」、「賴士葆:漢堡王」、「顏寬恒:大甲芋頭酥、水餃(不用買標太郎)」,並補充如果真的想不到要吃什麼,就吃「八碗大乾麵」意思一下,取個「『大八麵』,大成功」的好彩頭。

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其中最受到討論的是,被稱為「剿共套餐」的組合;水「餃」和「貢」丸湯,「等等會出門先到附近的投票所監票,吃水餃跟貢丸湯當晚餐」、「今天三餐吃水餃、貢丸湯」。

也有網友發揮創意延伸其他「應景組合」,「展翅廢翔……雞翅嗎」、「肉圓,罷完所有不適任立委!」、「必勝客-『霸』王功夫雞、『霸』味薑母鴨、『Bar』beer」、「徐巧芯選區可以吃詐…我是說炸雞心」。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無懼被通緝 澳洲華裔學者批港府跨境執法「荒謬」
NEWS link
港警25日再對海外港人發布通緝,跨境執法引起各國譴責。圖為香港親中人士7月1日慶祝主權移交。(歐新社)

2025/07/26 17:21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25日「懸紅」通緝19名海外港人,指控他們在境外成立或參與「香港議會」,涉犯下港區國安法「顛覆國家政權罪」。對此,被通緝的澳洲華裔學者馮崇義批評「荒謬」,並警告稱香港正試圖將權力延伸到境外。

《法新社》報導,在雪梨科技大學做中國研究的馮崇義教授26日向《雪梨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表示:「這真是太荒謬了。他們擁有權力,也在海外擁有影響力,甚至想控制海外的一切。」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馮崇義表示,他是以學者身分加入在加拿大成立的「香港議會」,「自治的香港被摧毀,我感到無比難過,這對我來說難以忍受」。他說,香港曾是一個美麗、活力十足的地方,蘊含中華文化的精華,並融會東西方文化。

據了解,馮崇義專門研究中國的民主團體,還曾於2017年在中國被拘留1週,當時被控「涉嫌危害國家安全」。

港警25日宣布針對馮崇義等19人祭出懸賞,企圖緝拿歸案,已是香港當局第4次針對海外流亡港人提供「懸紅」。不過,被通緝人士多身處不太可能將政治異議人士引渡到香港或中國的國家,這些懸賞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僅具象徵性。

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26日也表示,她強烈反對這些拘捕令,強調「言論和集會自由對我們的民主至關重要」,「我們一直強烈反對中國和香港將香港國家安全法廣泛應用於境外,我們將繼續這樣做」。

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和內政大臣古柏也發表聲明,譴責港府此舉是「跨國鎮壓的又一例證」。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罷免是愛! 中五罷團發言人「台灣衣美局」 燃燒人生拚翻轉鐵票區
NEWS link
中五選區罷團「斷健行動」發言人「台灣衣美局」。(記者蔡淑媛攝)

2025/07/26 17:25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台中第五選區罷團「斷健行動」發言人「台灣衣美局」是個型男爸爸,這個暱稱就是「Taiwan Image」的直翻文,他原來是婚紗攝影師,旅居馬來西亞從事貿易工作,曾經參與太陽花運動的他回台後投入罷免,甚至停下原來工作,全心投入,3個月內暴瘦10公斤,以「罷免是愛」證明用愛也能翻轉被稱為「鐵板一塊」的鐵票區。

「台灣衣美局」去年7月投入罷免,他曾經參加太陽花運動,當時太年輕,在立院前夜宿5天,因為什麼都不會,只能以肉身支持,現在充滿技能,累積長期對台灣政治的觀察與關懷,視覺設計、政治行銷、論述能力都能貢獻所長。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開始跟著中五罷團到路口擺攤連署,志工拿著自製手舉牌A4、A3大小,難以被注意,於是自己設計、出錢大圖輸出,讓更多人看到,並設計以台灣為主體性的選舉小物吸引年輕人,青鳥意象、台灣狼、民主路等大旗、飾品、飄帶、衣帽等,除了呈現台灣的活潑豐富的多元面向,也希望讓罷免有歡樂與潮流。

中五選區因為政治光譜的關係,被認為要罷免是不可能的任務,第一階段時志工僅10來人,比起中四、中六選區簡是少的可憐,衣美局說,當時出攤、跑攤一天要站上10個小時,也收不到幾張連署書,週五、週末晚上站路口不在家、連絡事項到半夜,太太也不諒解,為什麼這麼忙,他拍了擺攤照解釋,太太也感動,加入行列,就讀小學的一雙孩子也來幫忙舉牌,全家總動員。

經過罷團志工不斷努力與宣傳,加上國會亂象加劇,愈來愈多人加入,罷免二階時,衣美局打造「豪成宮」,並以素人之姿上電視宣傳,獲得迴響,二階連署收到5萬多份為全國第二高,三階時設計出大3到5公尺的關東大旗,再喊出「罷免護台、罷免是愛」,成功打中當地選民的心,口號也擴散到全台。

罷團被反罷方嗆聲、攻擊、搶奪,甚至鬧上警局,讓衣美局感到不解,他強調,罷免是台灣人愛這塊土地的心,以愛才能持續,希望開心去做,而非仇恨。

台灣衣美局設計台灣及罷免意像,傳達罷免是愛。(記者蔡淑媛攝)

台灣衣美局在記者會宣佈中五選區連署達標。(資料照,記者蔡淑媛攝)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牛煦庭開票呈五五波!支持者緊盯票數
NEWS link
桃園市立委牛煦庭。(資料照)

2025/07/26 17:25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首波「大罷免」正在開票中,被罷免的藍委整體來看是不同意票高出同意票,其中較為膠著的就是新北市立委葉元之、桃園市立委牛煦庭,牛煦庭的總部已有許多支持者聚集,緊盯陸續開出的票數。

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桃園6藍委目前都是不同意票較多,但牛煦庭明顯是偏向五五波的狀況,不過其罷免門檻為8萬8517人,和桃園其餘藍委比起來相對較高。

請繼續往下閱讀...

牛煦庭桃園總部下午擺出投影機,讓支持者前來觀看開票情形,牛煦庭稍早則透露自己對於投票結果保持平常心,至於最終結果如何要依照中選會所公布的票數為準。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罷免不樂觀!要網友別怪綠民代消極 王浩宇:不然下場跟我差不多
NEWS link
罷免國民黨立委第一波投票今(26)日舉行。(記者蘇孟娟攝)

2025/07/26 17:24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罷免國民黨立委第一波投票今(26)日舉行,下午4點投票完畢,並開始計票作業,不過投票開始一小時後,各地都是「不同意罷免」大於「同意罷免」,2021年被罷免的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表示,有部分立委、議員沒有積極動員,但大家也不要找戰犯,「畢竟深藍選區,議員如果表態太清楚。下場就跟我差不多,哭哭。」

「只是心疼罷免團體」王浩宇下午4點後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他前幾天就說過,部分立委、議員沒有動員基層、消極協助,台北市、桃園市、新北市、台中市,「沒有動的議員很多。」他特別點名立委最消極的,「就那個王鴻薇好朋友。」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王浩宇指出,深藍選區,因為沒有綠營立委,因此服務絕對會跟藍委有合作,有些有私交,所以多數沒有發簡訊、動基層,只是消極應對。「大家都是先顧自己,人之常情」。

但王浩宇也表示,希望大家也不要找戰犯,畢竟深藍選區,議員如果表態太清楚。「下場就跟我差不多,哭哭。」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於台灣才有今天的我!桃三罷團聽障志工小維滿懷感激為民主發聲
NEWS link
桃三罷團聽障研究生志工「小維」說,出來罷免的理由是想守護台灣這塊土地,不管再忙再累,都必須站出來。(記者李容萍攝)

2025/07/26 17:23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因為早產、聽損,桃園市第三選區「中壢.破蛋除魯」罷免魯明哲團隊社群組志工「小維」一出生就被宣判 「雙耳極重度聽力障礙」,她是台北醫學大學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是藥物基因體學、精準醫學、遺傳流行病學,今年初還在準備碩士論文的她,期盼現在荒謬的立法院透過民主的修正機制回到正常軌道,儘管學業、罷免兩頭忙,她在社群平台感性告白「罷免是愛」,「生於台灣,才有今天的我。」

「小維」現年26歲,出生被診斷出極重度聽力損失,當時連飛機起飛發出的巨大聲響都聽不到,在林口長庚醫療團隊建議下,她成了全國雙耳都安裝「人工電子耳」的首例。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維」說,出來罷免的理由是想守護台灣這塊土地,不管再忙再累,都必須站出來,因為她是這塊土地和社會福利制度養大的小孩,制度或許不夠完美,但是真的幫了很多人,她出生時28週早產,且被宣判雙耳極重度聽力障礙,雖然先天有侷限條件,今天卻可以站出來,能聽能說、讀書上課,碩士畢業,能夠參與公共事務,這個不是奇蹟,而是這塊土地的社會福利制度,包括健保、特教等給了她的機會。

「小維」提到,即便這些制度不夠完整,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也因為這些制度,讓她沒有拖累原生家庭,有機會撐起自己的人生,不再是「需要被幫助的人」,而是「可以去幫助別人的人」,如今站出來是想要保護「正在需要」或是「將來可能」會需要這個制度的人。

人生有很多變化,生病、意外、失能,這些風險是每個人都可能面對的,「小維」想告訴大家,身心障礙者不一定是社會的既定刻板印象,只要給予適當的支持,他們也能夠站起來為社會發聲,反之,如果自己是在中國出生,這一切完全不可能發生,在中國她可能早就被父母放棄、被貼標籤,被社會邊緣化了,但這裡是台灣,是她願意守護的地方。

「小維」說,罷團志工來自百工百業,大家利用下班、休假日輪排班表,不論是一階、二階的連署收件,還是三階的站路口、掃街拜票、發送文宣,過程中雖偶遇不理性民眾的攻擊、騷擾或暴力,但大家相處像家人、彼此關心、照顧,不管投票結果如何,她仍以罷團志工一份子為榮。

相關新聞:

全台大罷免24+1開票看這裡

桃三罷團聽障研究生志工「小維」滿懷感激為民主制度發聲。(記者李容萍攝)

桃三罷團聽障研究生志工「小維」出席罷免造勢活動。(桃三志工提供)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葉元之開票數膠著 「板橋大刪元」莫莉紅眼眶:盼公民努力沒白費
NEWS link
發動葉元之罷免案的罷團「板橋大刪元」發言人莫莉前往「新北公民之夜」參加開票,受訪時一度哽咽。(記者黃子暘攝)

2025/07/26 17:21

〔記者黃子暘/新北報導〕新北市立委第七選區國民黨立委葉元之罷免案今(26日)投票,各開票狀況顯示正反方票數相近,罷團「板橋大刪元」發言人莫莉前往「新北公民之夜」參加開票,受訪時一度哽咽。莫莉表示,許多人說,投票率高到一定程度便可顯示反罷方一定有做某種程度上的動員,票數一定卡得非常緊,她也非常緊張,盼公民的努力不要被白費。

莫莉表示,許多人說,投票率高到特定程度以上就可以看出,被罷方政黨一定是有做某一種程度以上的動員,所以才會有這麼高的投票率,投票率高到特定程度,其實就會變成非常緊張的追逐,票數一定是卡得非常緊,公民當然非常緊張,畢竟每個團隊都付出7個月至1年以上時間。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只希望說公民的努力不要白費」,莫莉紅了眼眶,略帶哽咽地說,「因為看到現在報的這個數字,是真的讓我們非常緊張,我真的就是希望公民的努力不要白費」。

莫莉指出,票已經投完,一切交給選民做出最後的民主選擇,無論結果是什麼,就是多數人的選擇,但這多數選擇是否為經過正確資訊接收後所判斷的選擇,她是打問號的;無論結果為何,勢必是台灣接下來的重要轉折點,因此她認為這場選舉是一個「破折號」,盼公民努力可天道酬勤。

罷免案最終開票結果應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為準。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雙和罷團」鯊魚媽 為子女的未來當志工
NEWS link
雙和罷團志工「鯊魚」媽媽說,參與推動罷免,也就是為了孩子的將來。(記者翁聿煌攝)

2025/07/26 17:20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為罷免藍委林德福、張智倫,新北市雙和罷團在雙和地區奇蹟似的翻攪所謂的藍營鐵票區,這都要歸功於一群每天默默收連署書、發傳單、站街口的志工,她們其實都是你我身旁的一般人,像是綽號「鯊魚」的洪女士是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婦,有一對兒女,她這幾個月來為了推動罷免,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無法陪同推甄升大學的小女兒找校系,差點得不到諒解,但「鯊魚」表示,哪個有子女的志工出來推罷免「不是為了孩子的將來?」

「鯊魚」今年46歲,她從二階罷免開始加入志工,因為她知道從二階到三階,推動罷免之路只會愈來愈困難,就是因為困難,所以需要更多熱血民眾參與,才能化不可能為可能,每天抽出時間,與其他的志工們一起付出心力與汗水,朝著罷免不適任立委目標一步一步前進。

請繼續往下閱讀...

「鯊魚」既是個家庭主婦,也是一位SOHO族,她說安排自己的時間容易,但是處理家人和子女的需求,需要耐心溝通和用愛包容,她的小女兒今年考大學,推動罷免的時間剛好與女兒申請、推甄校系的時間重疊,平時就很依賴母親的小女兒,得知媽媽要把時間花在當志工很不諒解,她自己內心也很掙扎,擔心耽誤到女兒的學業和前途。

「鯊魚」說她誠懇與子女溝通,為什麼要去當志工推罷免的原因,不僅是為台灣、也為自己最愛的家人,把民主自由的台灣繼續留給子女,原本對政治冷漠的兒子,也認同媽媽的做法,並且願意去投票支持罷免,女兒也只能接受,所幸有申請到理想的科系,讓媽媽鬆了一口氣。

「鯊魚」說,參與罷免行動,其實是希望發揮自己的小小影響力,也許可以影響周遭的親朋好友、也許還可以影響接觸的民眾,讓大家一起為台灣這塊心愛家園付出。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北市「章魚里」中崙里出爐! 同意罷免徐巧芯278票、不同意327票
NEWS link
台北市藍委徐巧芯前往投票。(記者董冠怡攝)

2025/07/26 17:18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首波「大罷免」已在今(26日)下午4時結束投票,目前正在開票中,松山區中崙里因為去年立委的得票率都實際結果相當接近,被外界認為是「章魚里」,而中崙里第869投開票所對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罷免同意票為278票,不同意327票。

綜合媒體報導,中崙里第869投開票所掌握開票進度,開票結果,同意票為278票,不同意327票。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公職人員選罷法第90條,罷免案通過必須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4以上(25%以上);反之,有效罷免票數中,不同意票數多於同意票數或同意票數不足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4以上者,則不成立。徐巧芯投票人數23萬1139人,25%是5萬7785人。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民黨下週中常會確定黨主席選舉 傳朱立倫將交棒
NEWS link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昨選前之夜呼籲民眾支持。(記者方賓照攝)

2025/07/26 17:18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726罷免投票結果即將揭曉,目前開票趨勢顯示不同意罷免情勢看好,黨內今日下午傳出,國民黨中央預定依最初規劃,於下週啟動黨主席改選。有近朱人士放話,黨主席朱立倫自認已完成階段性任務,交棒的想法不變。

據指出,對朱立倫來說,這次的反惡罷,就是自己黨主席任內的最終任務,對於外界揣測如果藍營安然度過這次罷免,朱立倫可望角逐連任,相關揣測可以休矣,不論今天開票結果是好是壞,朱立倫團隊都已經全力完成階段性任務。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關黨主席選舉期程,黨內人士指出,國民黨組發會預定於30日中常會提報黨主席選舉辦法與選舉時程規劃案,有關期程將仿照4年的主席選舉規劃,也就是9月投票,10月召開全代會交接。

據傳,國民黨主席選舉可能於本月30日中常會通過後公告,8月18日、19日辦理候選人登記,並於9月27日辦理投票,至於配合新主席就職而召開的全代會,可能在10月25日或26日舉辦。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罷免廖偉翔同意票領先 「廢翔行動」總部歡呼聲不斷
NEWS link
中四「廢翔行動」現場票數領先,現場歡呼聲不斷。(記者陳建志攝)

2025/07/26 17:15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立委罷免投票今天下午4點截止,隨即開票作業,台中市第4選區罷免廖偉翔罷團「廢翔行動」總部直播開票,現場電視牆的報票,同意罷免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暫時領先,現場歡呼聲不斷。

「廢翔行動」主要領導人杜承哲醫師剛剛也上台說,自己也很緊張,不過不論是好的結果,或是不好的結果,都希望大家抱著平靜、感恩的心情面對。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關新聞:

全台大罷免24+1開票看這裡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後山才女周紫宸投入罷免行動 堅持自己理念丶充分溝通
NEWS link
周紫宸認為,民主機制更需要直接與充分的滿通,就算表態、與人意見不合,也可能走出不同的道路。(周紫宸提供)

2025/07/26 17:15

〔記者劉人瑋/台東報導〕「為什麼要透過三層關係叫我不要再發文或叫我支持反罷免」?台東「後山文學獎」得主周紫宸生長在太麻里濱海村落,阿公是藍營培植的村長,她的生活一如眼前太平洋的藍。帶著生活美感與理念開辦書店、咖啡店,也接辦地方活動,在大罷免中表態支持且頻頻發文,飽受壓力

經營「街角書店」與「海癒小村咖啡店」,周紫宸外貌柔情中帶有剛強,是位魅力人妻,卻極具主見,表態挺罷免讓不僅親友都勸自己「做生意,不要輕易表態,選邊站就會得罪人」論調,最讓自己受不了的是,又常有人以人際關係操作,「託人隔了三層關係向自己帶話不要支持罷免」。自已很清楚理念,這不是針對藍營,而是推翻國會運動,「我不把任何人當敵人,我反對的是錯誤的國會運作而非政黨或個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周紫宸舉例,議長吳秀華、縣長饒慶鈴有著黨的壓力,但從另方面來看也代表著一部分的民意,自己的阿公阿嬤輩也是藍營支持者,自己也了解他們的觀點,而在表態支持後,反而是有綠營支持者傳文、影片給自己,但「每個人支持、反對理由不一樣,我們欠缺的是良好的溝通」、「就像當時藍白匆促通過法案一般,根本無從討論,這樣的法案真能代表民意?」。

她說,不該是「罷免」與「反罷」對抗,而是做出不同選擇時,能再以「台東人」的身分一同生活在同一塊土地、彼此珍惜「我們還是彼此的朋友、家人」。

如今走出表態這一步,周紫宸說,反罷車開到店外將宣傳音量開大「其實覺得很好笑,不覺得不友善,但這是台灣才有的自由與和善,也是罷免要守護的目標」。

只是往後恐怕難再接上縣政府的案子,但往積極的方向來看,也因為自己的表態才找到更志同道合的朋友,增加更有回流率的客人,或許可以從此找到新的謀生方向,地方申請經費有難度,或許可以試試往中央發展「或許能看到不同的風景、走出不道路」。

周紫宸認為,民主機制更需要直接與充分的滿通,就算表態、與人意見不合,也可能走出不同的道路。(周紫宸提供)

周紫宸認為,民主機制更需要直接與充分的滿通,就算表態、與人意見不合,也可能走出不同的道路。(周紫宸提供)

周紫宸認為,民主機制更需要直接與充分的滿通,就算表態、與人意見不合,也可能走出不同的道路。(周紫宸提供)

周紫宸認為,民主機制更需要直接與充分的滿通,就算表態、與人意見不合,也可能走出不同的道路。(周紫宸提供)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身障人士首投被選務人員「變廢票」!家屬難過:沒想到發生這種事...
NEWS link
726民眾紛紛出來投票。(記者田裕華攝)

2025/07/26 17:12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首波大罷免投票今(26日)登場,卻傳出有選務人員「摧毀」了身障者首投,宣稱幫忙蓋章投票,卻把選票變成了廢票,讓該名身障人士相當沮喪,在網上披露此事,讓大批網友相當憤怒。反紫光奇遊團成員許美華疾呼中選會介入調查,是否又是選務不中立、故意造成廢票的奧步。

一位身障人士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天是他人生第一次投票,5年前因為車禍造成脊髓損傷,許要坐輪椅,手也不太靈活,沒辦法自己蓋章投票,「原本是想請家人陪同,幫忙我蓋章。不過投票所的選務人員拒絕家人陪同的要求,說必需由他們幫我蓋章投票。因為是第一次投票,沒有經驗,所以就依他所說讓選務人員陪我,幫我蓋章。」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進到投票的簾子裡,選務人員問我要蓋左邊還是右邊,我跟他說了以後,他很趕的先幫我蓋了第一次,不過是蓋在同意跟不同意的中間。他馬上道歉說他不是故意的,然後又很快地補蓋我指定的那邊。但是他沒有讓我檢查,就馬上投進票匭了。我立刻跟那位選務人員反應說:『這樣不會變廢票嗎?』對方說:『不會,只要有補蓋就是有效票』。」

該貼文曝光後引發數千名網友關注,原來這位身障人士是前台權會秘書長顧玉珍的兒子。顧玉珍在兒子的貼文下方留言表示,「剛才查詢了相關法規,其實應該是可以由家人陪同協助投票。我當時表明已經投過票,可以協助我兒子。但是現場選務人員說必須由選務人員陪同。沒想到反而造成這樣的事情……」

許美華隨後轉發顧玉珍愛兒的貼文,「這件事我好生氣!怎麼可以這樣欺負一個善良、堅毅的年輕人。一位因為脊髓損傷的年輕人,第一次投票,因為無法自己投票需要協助,結果協助他的選務人員,居然匆忙幫他蓋在『同意、不同意』的中間,後來又補蓋了年輕人指定的那邊,還說『有補蓋就是有效票』。選務人員胡說八道讓人生氣,蓋在中間,又在另一邊蓋章,就是廢票了,難以想像選務人員會犯如此低級錯誤。」

她疾呼:「中選會應立即、快速查明,這是否又是選務不中立、故意造成廢票的奧步?這位年輕人非常善良,剛剛發文寫出這個過程,雖然內心擔憂、失望,但還是說『我相信那位選務人員是不小心蓋在中間,我也覺得選務人員們真的很辛苦』。我現在很想知道,這是哪個縣市?哪個投開票所?哪位選務人員?祝福這位脊髓損傷的年輕人,未來人生一切順利;這次的廢票讓你失望了,我們會努力守住不再讓你失望的國家。」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東》罷免黃建賓「不同意」一路領先 挫賓總部氣氛低迷
NEWS link
挫賓總部開票過程氣氛低迷。(記者黃明堂攝)

2025/07/26 17:12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台東罷免國民黨立委黃建賓結果揭曉,開票結果尚未完成,但過程中,同意票一路輸給不同意票,並拉大差距,挫賓總部氣氛低迷。

台東縣罷免黃建賓的有投票權人是11萬3385人,應法須有效同意票達此數25%,也就是2萬8347人,且同意票數大於不同意票數,才算罷免通過;2萬8347人是全國大罷免各選區中人數最少的,看似簡單,看在罷團眼中,也具挑戰度。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建賓從大武鄉長當上立委才一年多,個人基層實力尚屬薄弱,因此,進入三階後,各方預估極可能被罷掉的名單中都有他,令黃建賓產生危機感,爭取反罷免的力道。

今天挫賓總部開票過程開票第1個回傳的票數,同意票就少於不同意,後續各個如此,拉大差距,氣氛低迷,支持者相當落寞,還在等最終結果。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中市罷免廖偉翔 「不同意」票暫時領先
NEWS link
國民黨台中市黨部一樓舉辦罷免開票作業,廖偉翔「不同意」票暫時領先。(記者黃旭磊攝)

2025/07/26 17:12

〔記者黃旭磊/台中報導〕台中市第4、5、6選區罷免案投票於傍晚4時結束,國民黨台中市黨部一樓舉辦西屯、南屯立委廖偉翔罷免案開票作業,直到傍晚5時開出近兩成票數,根據監票回報作業,「不同意」罷免票數勝出票所佔近8成,「同意」罷免票約2成,目前票數持續統計中。

根據中央選舉委員會統計,中4廖偉翔選區投票人數337718人,法定罷免門檻25%是84430人,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4分之1以上,即為罷免通過,反之則不通過。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不同意「挫賓」破2萬 藍東縣黨部主委「可以稍微放心」
NEWS link
下午4時47分,台東縣不同意罷免黃建賓票數已突破2萬。(記者劉人瑋攝)

2025/07/26 17:02

〔記者劉人瑋/台東報導〕罷免投票已陸續開票,下午4時47分,不同意罷免黃建賓票數已突破2萬票,而同意票則在1萬2000多票緩步上升。

其實在不同意票獲得2萬以上、整場罷免已快接近尾聲。國民黨台東縣黨部主委吳秀華表示,還沒開完票,但看比數也可以稍微放鬆,也將繼續國民黨對執政的安排。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中3藍委齊聚國民黨市黨部開票 第一個里開出引全場歡呼
NEWS link
國民黨台中市3藍委在國民黨台中市黨部聯合開票。(記者蘇孟娟攝)

2025/07/26 17:01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大罷免投票結束,各界緊盯投票結果,台中市首批面臨罷免的國民黨立委包括廖偉翔、黃健豪及羅廷瑋,均在國民黨台中市黨部辦聯合開票,約下午4點半,黨部收到第一個里回報投票結果,中四區南屯文山里廖偉翔的不同票高於同意票,現場傳出歡呼聲,3名藍委預計5點半現身聯合受訪談選舉結果。

大罷免投票率外界看好應能突破5成,下午投票結束,台中市3藍委選在市黨部聯合開票,不少支持者到場關注,約下午4點半,傳回首個投開票結果,文山里回報不同意票206票,高於同意153票,現場立刻報以掌聲歡呼聲。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4廖偉翔選區投票人數33萬7718人,門檻25%須8萬4430人;中5黃健豪選區投票人數37萬4348人,門檻25%須9萬3587人;中6羅廷瑋選區投票人數27萬7436人,25%門檻須是6萬9359人;投票結果以中選會公告為準。

國民黨台中市黨部第一個里回報,全場歡呼。(記者蘇孟娟攝)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罷免羅廷瑋票數拉鋸 「敲羅行動」總部集氣
NEWS link
敲羅行動總部湧入支持者。(記者張軒哲攝)

2025/07/26 16:58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大罷免今天投票,台中罷免羅廷瑋總部今日傍晚各自湧入支持者觀看開票結果,期待大獲全勝,隨著同意罷免票數小幅領先,響起掌聲與歡呼聲,但後續幾個投開票所不同意票領先,氣氛緊張。

「敲羅行動」領銜人EVA表示,這幾個月感謝志工相挺奔走,替台灣民主寫下新頁,這幾個月能夠衝出4萬多份連署書,非常不容易,尤其許多志工還受到民眾辱罵,受盡委屈,希望大家集氣,贏得最後勝利。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男演員拍戲「下體猛頂」!女星爆哭喊停遭無視 導演竟讚:很逼真
NEWS link
呂文婉經常上節目揭露演藝圈內幕。(翻攝自YT)

葉姵妤/核稿編輯

〔娛樂頻道/綜合報導〕資深媒體人呂文婉向來言詞犀利,是各大談話節目的常客,日前她上節目分享演藝圈內幕,透露某位女演員拍戲時,經常遭男演員藉機揩油,甚至曾崩潰落淚呼救,但卻遭到現場工作人員漠視。

呂文婉在節目《娛樂頭版頭》中透露,該名女演員經常接下其他人不願演出的角色,而且多為受害者角色,因此被外界貼上「接受度寬」的標籤,多次在片場遭遇不公平對待,「比方說棉被蓋起來,棉被裡面發生的事情不知道,人家就是趁機揩油,有鏡頭是男的衝進去,把她抱起來,作勢要對她不禮貌,講好是公主抱,他可能直接從鼠蹊部就下去了。」就算女星反抗、抱怨,導演也只會說,「拜託,有這麼嚴重嗎?這樣子比較寫實。」

請繼續往下閱讀...

呂文婉表示,某次出外景拍戲,劇情是女演員被男演員非禮,場景是在一棵大樹下,鏡位拉得很遠,正式開拍後,「那個男演員不斷的用下體,不斷的用他的某個部位去頂她的下體,頂到很誇張,根本是要直接闖進來一樣。」女演員嚇得當場呼救、掙扎落淚,現場卻沒人伸出援手,她只好奮力將男演員推開,狼狽逃離現場,事後問導演為何不救她?沒想到導演竟冷回,「很好啊!很逼真啊!」讓女演員心靈受創。

☆尊重身體自主權,遇到性騷擾勇於制止、勇敢說不,請撥打113、110☆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公民參與是成功的!走向罷免最後一哩路 雲林罷團露西歸感性發言
NEWS link
雲林罷團發言人露西歸認為此公民行動,在公民參與上是成功的。(記者李文德攝)

2025/07/26 17:30

〔記者李文德/雲林報導〕今天是大罷免投票日,目標罷免丁學忠的公民團體「雲林拔釘」從一階到現在努力200多天。發言人露西歸說,這項公民行動已讓民眾願意犧牲自己寶貴時間付出,凝聚愛台灣的人,將會是更努力推動公民行動的動力。

去年5月甫卸下教職不久的露西歸看見國會亂象,一開始只有網路關注,直至國會擴權等3大爭議法案要通過時,她才用實際行動北上聲援公民行動。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沈伯洋重摔送醫的畫面可能是大家走上街頭的原因。」露西歸說,過去大家很習慣立法院打架,但這屆藍白立委就是要往死裡打,讓從事公民教育的她心想「民主怎麼會變成這樣?」教導學生的民主體制知識,竟在一瞬間瓦解。

露西歸說,當時連續三天遊行她場場都到,數萬人怒吼表達心中不滿,但立院內部多數立委依舊不顧民意通過三惡法,當下眾人哭了,但有人在人群中突喊「台灣加油!」引起熱烈呼應,此景令她震撼且感動,決定加入公民行動。

露西歸說,從一階連署開始,已200多天,看到許多年紀大的長者們為了連署走過來簽名,心頭不免酸酸的,他們始終沒放棄繼續站出來,都讓志工很想哭,所以團隊若偶有小摩擦,但大家眼前就會浮現長輩們的畫面,便會振作往前邁進。

露西歸說,成功與否不在於罷免有沒有過,而是這次事件讓這麼多人站出來,在公民參與上一定是成功的,這項行動已經化成民眾們願意投入,願意犧牲自己寶貴時間,凝聚愛台灣的人,將成為更努力推動公民行動的動力。

雲林罷免行動的記者會場合,都會看到露西歸身影。(記者李文德攝)

雲林罷免行動的記者會場合,都會看到露西歸身影。(記者李文德攝)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三星高層親揭S26重大升級!下代旗艦不只整合Google AI
NEWS link
三星高層證實,正在和多家AI平台洽談合作。(圖/路透社)

三星本月剛推出最新摺疊手機Z Fold7、Z Flip7,外界目光也迅速轉向下一代的S26系列。三星高層也首度鬆口,揭露S26系列的升級重點方向。

三星行動通訊事業部營運長崔元俊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明確表示,三星正與多家企業洽談合作,強調只要能帶來最佳使用體驗,三星對任何AI服務都抱持開放態度。目的是讓明年登場的S26系列擁有更多AI選擇。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三星旗艦手機主要整合Google Gemini,據悉,也計劃導入OpenAI、Perplexity等服務,有望成為S26系列的一大亮點。這樣的方向,亦是現今全球手機產業的趨勢,包括蘋果同樣積極導入各大AI平台。此外,崔元俊也認為蘋果推出摺疊手機,有助帶動整體市場發展。

不只Google Gemini,明年登場的S26系列有望擁有更多元的AI服務。(圖/路透社)

除了AI強化,三星仍在評估S26系列所搭載的處理器方案,考慮高通的Snapdragon 8 Elite 2 for Galaxy或自家的Exynos 2600,最終決定尚未拍板。

值得注意的是,剛上市的Z Fold7和Z Flip7在全球採用統一的處理器策略,Z Fold7一率配置高通Snapdragon 8 Elite 2 for Galaxy處理器;Z Flip7則為三星Exynos 2500。S26系列不排除採取相同方式。

此外,先前也曾傳出,新一代的高通Snapdragon 8 Elite 2將區分雙版本,除了台積電代工,三星客製版處理器可能部分或全數轉為三星2奈米製造,藉此來降低成本。然而,現階段的各方消息還很混亂,尚未有確切答案,有待進一步釐清。

《你可能還想看》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日本9城市跨海設攤 「台日大港水果祭」高雄登場
NEWS link
「2025台日大港水果祭」一連2天在高雄舉行。(記者葛祐豪攝)

2025/07/26 16:37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2025台日大港水果祭」今天(26日)下午起一連2天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海風廣場登場,現場集結近百家攤商,推廣台日水果,更擴大邀請日本9城市跨海設攤。

台日大港水果祭今年是第2年在高雄舉行,市長陳其邁、農業部次長胡忠一、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今天下午出席開幕式,活動首日湧入眾多民眾,開幕式由日僑學校太鼓表演、熊本城迎賓武將隊輪番登場,炒熱氣氛;受大小朋友喜愛的台日吉祥物,高雄捷運蜜柑站長、熊本市「肥後丸」也驚喜現身,成為最吸睛的可愛焦點。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遠道而來的日本9城市,包括熊本市、青森縣、陸奧市、秋田縣、北九州市、沼津市、沖繩縣、福島縣、茨城縣笠間市,攤位前都有不少民眾捧場。

陳其邁致詞指出,水果是台日友好交流的重要元素,高雄盛產的鳳梨、香蕉、蜜棗、火龍果等水果持續輸出日本,深受日本民眾喜愛;市府今年直送金鑽鳳梨和旗山香蕉,給日本友好城市八王子市中學生和熊本縣高校生分享。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片山和之說,去年第一次把活動移到高雄舉辦,吸引約10萬人次;很多日本民眾喜歡台灣水果,這次活動也有日本空運來台的水蜜桃和麝香葡萄。

胡忠一說,台日水果祭今年是第4年,前2年在台北、這2年在高雄;日本8年前就買台灣水果給學校當營養午餐;2019年起,台灣與日本茨城縣笠間市簽訂協定,購買鳳梨、芒果當學校營養午餐的水果,交流密切。

高市府行政暨國際處長張硯卿表示,今年台日大港水果祭獲得日本城市熱情響應,歡迎民眾把握週末兩天,到高流中心海風廣場體驗台日水果盛會。

「2025台日大港水果祭」表演節目精彩。(記者葛祐豪攝)

日本9城市跨海設攤,很受歡迎。(記者葛祐豪攝)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不見的救難隊! 社安網守住6.8萬戶家庭危機
NEWS link
衛福部今(26日)舉辦「114年強化社會安全網績優人員及團體頒獎典禮」。(記者邱芷柔攝)

2025/07/26 16:34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當家庭驟變、兒少受虐等困境發生時,總有一群人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這些社會安全網的幕後英雄,或許不在鎂光燈下,卻是撐住脆弱家庭的「看不見的救難隊」,衛福部今(26日)舉辦「114年強化社會安全網績優人員及團體頒獎典禮」,頒發績優團體獎10名、績優督導獎12名及績優人員獎48名,表揚來自社工、心理衛生、毒品防治、教育輔導與就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工作者與團體。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政務委員陳時中、立委王正旭與衛福部次長呂建德皆親臨現場,向第一線夥伴表達敬意。龔明鑫指出,自2018年推動強化社安網以來,已布建156處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協助超過6.8萬戶脆弱家庭,並大幅降低3個月內再被通報為保護案件的比率至1.21%。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強化系統整合,政府也建置22處集中篩派案中心,處理通報案件達39萬件,派案評估準時率高達99.99%。在心理衛生方面,全國已有55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服務涵蓋率達96.99%;推動就業服務後,弱勢失業者媒合就業比率也提升至78.42%。

呂建德提到,衛福部整合跨域專業,成立12處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提供嚴重兒虐案件的驗傷與心理照護,兒少發展帳戶存款率也達88%,讓更多孩子獲得更穩定的未來。此外,心理衛生社工服務個案再開案率降至3.91%,顯示三級預防策略逐步發揮成效。

呂建德說,明年將啟動「社安網2.0計畫」,新增關懷獨居長者與新手父母育兒指導服務,深化初級預防功能,並建構數位性別暴力防治網,防堵性影像剝削危害,同時導入科技工具與資料治理,提升服務效能與精準度。

政務次長陳時中表示,每次參加表揚活動,他都特別想強調,這不僅是對第一線人員和團體這段時間的努力,給予表揚與鼓勵,更希望大家能夠見賢思齊、吸收好的方法,做出更好的貢獻。他直言,社會安全網的工作非常繁複,現場工作人員面對的狀況多元且艱難,但每當發生社會安全事件時,外界往往批評多於理解與支持,頒獎典禮不只是獎勵個人與團體的努力,更是希望凝聚社會支持的力量。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明起中南部整週下雨! 下週六才趨緩
NEWS link
未來降雨趨勢。(氣象署提供)

2025/07/26 16:30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中南部注意!中央氣象署預報,明天(27日)起整週雨勢不斷,甚至有大雨或局部豪雨的機率,直到下週六(8月2日)才開始趨緩;其它地區則要注意午後雷陣雨。

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明天和後天(27日、28日)兩天受到環境處在大低壓帶的影響,中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大雨或局部短延時豪雨發生的機率,特別要留意的是明天晚上到後天白天雨勢較大,中南部、北部山區會有局部大雨短延時豪雨出現。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沛藤表示,除了中南部外,明、後兩天北部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其它地區則是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的天氣型態。

「下週二開始中南部更要注意,除了受大低壓帶環境影響外,還有西南風影響,會帶來很多水氣」,劉沛藤指出,南部地區不時有陣雨或雷雨,中部地區則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有大雨或局部豪雨發生的機率,中部地區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的天氣。

劉沛滕表示,這樣的天氣型態得到下週六(8月2日)才會稍微減緩一點,但中南部仍受到西南風影響,仍是有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只是比較不會大雨不斷。

在氣溫方面,劉沛滕表示,未來一週中南部幾乎都在下雨,氣溫約在31度到33度之間,而北部、東南部也差不多,但有時候雲量較少、沒有那麼多水氣的時候,大台北和花東局部地區就有可能高溫達34度到35度左右。

未來注意浪高。(氣象署提供)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研發精準操控單細胞系統 陽明交大團隊獲旺宏鑽石大賞
NEWS link
陽明交大團隊操作將細胞排列出本報英文縮寫字樣。(記者楊綿傑攝)

2025/07/26 16:29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旺宏金矽獎今頒獎,其中陽明交大學生團隊設計出可精準操控單細胞的系統,能夠將細胞做移動與分類,未來可進一步應用於再生醫療與精準個人化治療,拿下最大獎應用組評審團鑽石大賞,獲得獎金40萬元。

陽明交通大學電子所博士生賴林鴻、林文約、電機學院博士生洪瑜辰、電機系大四生許先信所組團隊提出「基於可程式化介電泳晶片的單細胞精準操控系統」獲獎。其中賴林鴻在高中時期就曾奪下旺宏科學獎銀獎,此次更上一層樓。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團隊今也向本報展示利用細胞排列出本報英文縮寫「LTN」字樣。該研究未來可應用範圍包括「單細胞藥物反應即時監測」、「自動化細胞品質篩選與分群」、「微環境模擬下之細胞行為觀察」等,為個人化醫療、細胞治療與智慧細胞工廠的發展提供關鍵技術。

林文約表示,研究起源於4年前與日本幹細胞研究所的合作案,過程中發現,對方有領先世界的幹細胞製備技術,卻仍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力操作。因此團隊希望透過自動化降低成本,推動幹細胞技術的普及。

林文約提到,團隊利用台灣半導體製造的優勢,開發出可在晶片上移動細胞,具有單細胞操作精度的系統。這不僅是一套幹細胞的解決方案,更是一種全新的細胞操作方式,可應用於各種細胞製成與自動化培養,是半導體與生醫產業跨領域的完美結合。

團隊指導教授,陽明交大電子所特聘教授李鎮宜指出,成熟製程必須發展新應用模式,才能不被如中國等地製造商用大量生產來降低價值,此研究結合半導體與生醫是未來重要發展方向。

此外,清華大學電機所學生林彥博、謝武宏,則以「一個應用於中長距離傳輸之106.25-Gb/s PAM-4接收器於28奈米製程」主題達到減少設備耗損、提升傳輸速度的效果,同樣拿下最大獎設計組評審團鑽石大賞,獲得獎金20萬元。

陽明交大團隊以「基於可程式化介電泳晶片的單細胞精準操控系統」奪得旺宏金矽獎鑽石大賞殊榮。(記者楊綿傑攝)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聯合國正面交鋒 美國要北京「停止助長俄羅斯侵犯行徑」
NEWS link
美國長期指控中國向俄羅斯出口軍民兩用物資,助長莫斯科戰爭機器。(路透)

2025/07/26 16:50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美國駐聯合國代理大使謝伊(Dorothy Shea)25日在聯合國與中國就烏俄戰爭議題交鋒。美方告知北京「停止助長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侵犯行徑」;中方反控華府試圖轉移責任和製造對立。

「路透」報導,謝伊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上敦促各國停止向莫斯科出口軍民兩用物資,以免餵養俄國戰爭產業,使俄軍無人機和飛彈得以打擊烏克蘭。謝伊特別點名中國,指北京聲稱對軍民兩用物資出口施行嚴格管制,實際上仍不斷從俄國無人機、武器和載具上發現中國製部件,「若中國是真心誠意呼籲和平,就應該停止助長俄羅斯侵犯行徑。」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副駐聯大使耿爽回應,烏克蘭戰爭並非中方發動,也非衝突一方,亦從未提供致命武器,強調中國政府始終嚴格管制包含無人機出口在內的軍民兩用物料,敦促美方停止轉移責任或製造對立,而是要扮演更具建設性的角色以促進停火及和平對話。

路透23日報導,中國製引擎透過掩護企業秘密交付俄羅斯一間國有無人機生產商,並標註「工業冷藏機組」躲避檢驗以規避西方制裁。

香港「南華早報」先前報導,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會晤時,脫口北京不希望看到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吃敗仗,因為擔心美國隨後就會將全部注意力轉向中國。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羅生門?泰國宣稱殲滅百名柬軍 國際無法證實
NEWS link
泰國軍方證實,泰國海軍陸戰隊已投入東部桐艾府(Trat)的戰鬥,以擊退入侵的柬埔寨部隊。突圍泰國海軍陸戰隊員參加在春武里府色桃邑軍事基地舉行的金色眼鏡蛇2025聯合軍演兩棲攻擊演習。(路透資料照)

2025/07/26 16:35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泰國與柬埔寨的邊境衝突已演變為血腥的全面戰爭,戰線更從陸地擴展到海上。泰國軍方單方面宣稱,在素林府的激戰中,已造成超過百名柬埔寨士兵陣亡,但數據不僅未獲柬埔寨證實,也與國際媒體報導的總死亡人數有巨大落差。隨著衝突邁入第3天,雙方都動用戰機與重砲,指控對方攻擊平民,使這場東南亞的衝突陷入更深的羅生門。

根據《彭博》報導,國際社會確認的雙方總死亡人數已攀升到至少33人,超過10萬平民被迫撤離家園。泰國軍方26日更證實,泰國海軍陸戰隊已投入東部桐艾府(Trat)的戰鬥,以擊退入侵的柬埔寨部隊,顯示戰火已從東北邊境蔓延至海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泰國《民族報》另外引述泰國海軍安全消息人士報導,第一海軍區指揮部已派遣4艘任務艦艇支援行動,駐紮於達叻府外海的閣古島(Koh Kood)。這支特遣艦隊由高速攻擊砲艇與巡邏砲艇組成,接獲地面請求後可在1分鐘內提供火力支援。

另據《泰國日報》報導,泰國皇家陸軍第二軍區指出,截至25日下午,兩國邊境的3個府已爆發至少10起衝突,其中,素林府的塔門通寺周邊戰況最為慘烈。泰方宣稱,在此地殲滅了超過百名柬埔寨士兵。然而,柬埔寨至今對此說法毫無回應,《紐約時報》等媒體也說,無法獨立核實泰方宣稱的驚人戰果。

與此同時,雙方的外交指控也日益激烈。柬埔寨痛批泰國的攻勢已深入其領土,並鎖定學校、佛寺等非軍事目標;泰國則反控柬埔寨的「侵略行徑」,堅稱在對方停止敵對行動前,絕不接受停火。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南警匪追逐據人真相曝光 卻讓警方更起疑
NEWS link
台南午後爆發警匪追逐,引起民眾側目圍觀。賴男清晨突遭押走,稱是行車糾紛,警方卻追出換車逃逸路線,逮2嫌、1人在逃,懷疑整起事件為預謀擄人案。(民眾提供)

2025/07/26 16:45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今天下午台南市發生一件警匪追逐,引起路人圍觀還錄影PO上脆,但真相卻疑點重重。今天清晨警方獲報,賴姓男子被押上車,目前成功救回賴男,並逮捕2名嫌疑人,另有1人仍在逃,雖然賴男向朋友透露是行車糾紛,但疑似是一件有計畫性的擄人案,警方正積極偵辦。

今天清晨5點多,賴男在中國人理容院前被一輛車攔下,他與另外兩人扭打後被押上車,警方接獲報案後,隨即調閱監視器追查涉案車輛,在上午11時掌握涉案車輛行蹤。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了解,犯嫌疑似早有事先部署,將賴男強押上車後,歹徒開車往郊區換車,有專人接應,試圖切斷追查路線,換車以後歹徒繼續逃逸,但警方早已透過車牌辨識,監控歹徒行蹤。

今天下午1時許,警方發現涉案車再次現身,立即展開行動,在路邊攔停涉案車,並逮捕黃姓與蘇姓兩名嫌犯,成功讓賴男脫險。不過這項有計劃性的犯案,被害人與嫌犯堅稱是行車糾紛,讓警方起疑。

目前還有一名嫌犯在逃,警方已鎖定特定對象,全力追緝中。至於犯案動機,警方不排除任何可能,將透過個人資料與人際關係調查共犯,全案將往妨害自由等罪嫌擴大偵辦,進一步釐清全案真相。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苗縣造橋鄉挖洞濫倒案 犯案機具竟發還 苗檢回應了
NEWS link
苗栗縣造橋鄉中港溪畔遭挖洞濫倒廢棄物。(圖由造橋鄉公所提供)

2025/07/26 16:32

〔記者彭健禮/苗栗報導〕苗栗縣造橋鄉中港溪畔的自然運動公園日前遭挖洞濫倒廢棄物,雖由檢警查獲,但犯案的怪手、砂石車卻發還,引發鄉長徐連斌不滿批「檢方消極查扣令人憤慨!司法正義豈容兒戲?」對此,苗栗地檢署今(26日)回應,2名犯嫌已收押,檢方積極溯源偵辦,並經協調查扣機具已於竹南分局外埔派出所、拖吊場、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停放保管。

竹南警分局於19日深夜接獲民眾報案,指造橋鄉德照橋下有多輛可疑車輛徘徊,經派員掌握於20日凌晨2點許在造橋鄉朝陽村自然運動公園發現挖洞濫倒廢棄物不法行為,並查獲4名犯嫌,同時在陳姓砂石車駕駛、張姓挖土機駕駛2人身上查獲數包K他命及安非他命。經環保局人員到場鑑定,現場遭棄置約4至5噸的事業廢棄物。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事件也引發造橋鄉親關心,但鄉長徐連斌追蹤偵辦進度才獲悉,當時查扣的挖土機及砂石車,檢警竟以無處放置保管為由,已先行發還代保管,令人無法接受,透過公所官方臉書發文「檢方消極查扣令人憤慨!司法正義豈容兒戲?」表達強烈不滿。

苗栗地檢署今發新聞稿說明,檢方偵辦該起棄置廢棄物案件,經承辦檢察官於查獲當天深夜偵訊後,就陳姓砂石車司機、張姓怪手司機向法院聲請羈押獲准,檢方現正積極偵辦,持續追查其他涉案行為人。並經協調查扣機具已於竹南分局外埔派出所、拖吊場、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停放保管。

苗栗縣造橋鄉中港溪畔遭挖洞濫倒廢棄物,鄉長徐連斌等人到場了解。(圖由造橋鄉公所提供)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罷免投票4時結束 違選罷法33件、口角糾紛輕微事故18件
NEWS link
今日罷免投票至下午4時結束,經統計發生撕毀、攜出選票、亮票等違反選罷法共33件。(記者陳逸寬攝)

2025/07/26 16:56

〔記者邱俊福/台北報導〕警政署為確保罷免投開票平安順利結束,早開設指揮所,全程掌握相關治安維護工作,而今日罷免投票至下午4時結束,經統計發生撕毀、攜出選票、亮票等違反選罷法共33件。

經統計,違反選罷法案件,撕毀、攜出選票、亮票等11件;拍攝選票與攜帶手機或攝影器材15件,以及從事競(助)選活動7件。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於開票所有口角糾紛等、未違反選罷法的相關違反投票秩序及輕微事故共18件。

警政署表示,目前整體選務工作順利進行,無重大事故,各地刻正辦理開票作業,將持續維安至選舉活動順利結束。

警政署(見圖)為確保罷免投開票平安順利結束,早開設指揮所,全程掌握相關治安維護工作,(記者邱俊福攝)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陳曉煒牧師愛台灣這片土地 也曾支持「長榮空服爭尊嚴」
NEWS link
陳曉煒。(記者周敏鴻攝)

2025/07/26 16:55

〔記者周敏鴻/桃園報導〕「桃園罷牛,淘汰牛氓」罷免桃園市第1選區國民黨立委牛煦庭的領銜人陳曉煒,是蘆竹區南崁多加教會的主任牧師,為了愛台灣這片土地,他站出來高喊罷免藍委,卻也因此經歷了人生中的許多第一次,包括因為刊登罷免廣告而一大早見到警方來送通知單、行腳走遍桃1選區的每一片土地等。

陳曉煒2012年開拓多加教會,負責成人牧區、兒童劇團、社區大學連結等事務,他說,多加教會禮拜的場地,平日也作為多功能空間出租,直到罷免啟動,「為了台灣、為了下一代、為了不是輕易唾手可得的自由與民主」,而成為連署基地。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陳曉煒在罷免活動中挺身而出,了解他的人毫不意外,因他深愛這片土地。2019年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事件中,多加教會是罷工空服員開會的場所並曾被視為「長榮職工的避難所」,當時陳曉煒還穿著教會背心幫忙直播「長榮空服爭尊嚴」遊行,因他認為空服員籌組工會過程處處受打壓,而台灣社會對職工抗爭多不友善,所以他「願意成為被壓迫者的祝福」。

投入罷免活動超過200天,陳曉煒讓許多民眾看到他的熱情而主動加入志工行列,但他更常說:「他只要出一張嘴,志工們卻要上街忍受疲憊與不友善的謾罵,更辛苦!」他為喚醒更多民眾加入公民運動,7月1日發起「罷免是愛,行腳桃園」,花2週時間走完桃1選區,每天或淋雨、或日曬,他不曾退縮,如今甚至能開玩笑自嘲:「感謝牛煦庭,讓我減重超過10公斤」。

陳曉煒(左2)。(記者周敏鴻攝)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葉元之票數拉鋸! 緊張局勢引網關注
NEWS link
首波「大罷免」投開票中,票數較為拉鋸的新北市立委葉元之受到關注。圖為葉元之今在侯友宜陪伴下投票。(記者黃子暘攝)

2025/07/26 16:53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首波「大罷免」投票在今(26日)下午4時結束,目前正如火如荼地開票中,從目前各電視台的統計資料來看,被罷免的藍委普遍是不同意票高出同意票,其中比較拉鋸的就是新北市立委葉元之,相當受到網友關注。

從PTT論壇上的討論情況來看,網友們直指葉元之是這次大罷免的風向球,雖然各大電視台的票數略有不同,但不同意票和同意票大約都在1千張左右拉鋸。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網友認為,葉元之可能是此次大罷免行動的最後希望(被罷掉);但有網友感嘆想罷掉葉元之目前看起來不太現實。除了葉元之外,有人發現桃園市第一選區立委牛煦庭的票數也很膠著,直指牛煦庭可能有點危險了。

全台大罷免24+1開票看這裡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新北選務人員疑蒐集選民印章 中和區公所:沾印泥衛生紙全回收
NEWS link
議員張嘉玲質疑中和區選務人員也發生類似花蓮收集選民印章個資事件。(記者翁聿煌攝)

2025/07/26 16:50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新北市議員張嘉玲今天在臉書po文指出,中和區選務狀況很多,下午接獲選民反應,中和區位於樂墘宮投票所發生如同花蓮的類似問題,發生有選務人員將選民印章印在紙上的狀況。中和區公所回應,獲報後已到場查明,確認為選務人員用衛生紙擦拭印章,為確保不致外流,已將現場所有沾有印泥的衛生紙回收。

張嘉玲指出,選民投訴,他在中和區設在樂墘宮的投票所投票,他看到選務人員在選舉名冊用印後,把他的印章蓋在另一張紙上,當時原本不以為意,以為是要幫他把印泥去掉,但回家後看到花蓮有選務人員收集印章被解除職務的新聞,才發覺不對勁,他提醒大家,如果目擊同樣的情況,一定要當場反應。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嘉玲說,她已在第一時間要求選務單位查明處理,請大家若遇到此情形,務必第一時間在現場反應。

中和區公所表示,對議員所指狀況十分重視,隨即派員赴樂墘宮投票所了解,確認係選務人員為每位選民擦拭印章沾附的印泥,而且是蓋在衛生紙上,並非一般紙張,並無收集印章人名個資的情事,且為確保選民個資不致外流,已將所有印有印章、印泥污漬的衛生紙集中回收保管。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選務人員「幫蓋錯位置」恐變廢票 導演楊雅喆:毀了身障年輕人首投
NEWS link
金馬獎導演楊雅喆。(資料照)

2025/07/26 16:49

吳裕堯/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首波罷免今(26)日投票,一名身障年輕人在社群平台發文分享,今天是自己人生第一次投票,因手部不便,需他人協助蓋章,卻遭選務人員「蓋錯位置」,恐導致選票作廢。金馬導演楊雅喆轉發貼文並質疑,「選務人員會蓋錯位置?家中有不方便投票的,家人可以陪同進入票亭。這個選務人員毀了一個身障年輕人的首投。」

這名身障年輕人今天在臉書發文說,今天是他人生第一次投票,因為5年前出車禍造成脊髓損傷,需要仰賴輪椅行動,手也不太靈活,無法自己蓋章投票,因此原打算請家人陪同進入票亭協助蓋章。不過,投票所的選務人員卻拒絕家人陪同的要求,說必須由他們代為操作,「因為是第一次投票,沒有經驗,所以就依他所說讓選務人員陪我,幫我蓋章。」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Po指出,當選務人員詢問要蓋左邊還是右邊,他回答後,對方卻將章蓋在「同意」跟「不同意」選項的中間。選務人員當下雖致歉並補蓋一次,但未讓他檢查即迅速投進票匭。他當場詢問對方是否會變成廢票,對方卻說,「不會,只要有補蓋就是有效票」。

原Po說,雖然他相信那位選務人員是不小心蓋在中間,也覺得選務人員們真的很辛苦,但是選務人員幫忙行動不便者蓋章,如果有蓋錯,或是有蓋成廢票的疑慮,是不是應該換一張新的選票重新蓋,而不是倉促的補蓋,就急著把選票投入票匭。

他也坦言,雖然自己很不放心,但選票也被投進票匭,只好祈禱自己人聲首次次投票不會淪為廢票。寫出這段經歷,是為了提醒其他身障者,如果需要他人協助投票,務必事先提醒對方蓋好後要讓自己檢查,確實無誤,才能投入票軌。

事後,導演楊雅喆看到後轉發該則年輕人的貼文,並質疑:「選務人員會蓋錯位置?家中有不方便投票的,家人可以陪同進入票亭。這個選務人員毀了一個身障年輕人的首投。」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最少罰3萬 大罷免基隆首例違規 女子偷拍空白選票函送
NEWS link
陳姓女子今(26日)投票時違規攜帶手機進入並偷拍「空白選票」,基隆市警二分局(見圖)偵查隊通知基隆市選舉委員會、檢察官,認定違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依規定要被裁罰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資料照,記者林嘉東攝)

2025/07/26 16:44

〔記者林嘉東/基隆報導〕「大罷免」 今(26日)投開票日,基隆市中正區第五投開票所選務人員上午發現陳姓女子投票時,違規攜帶手機進入投開票所,並偷拍「空白選票」。檢方認定,陳女違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函送基隆市選委會裁罰3萬元以上罰鍰;陳女成為基隆市此次大罷免選舉首起投票違規事件。

今天一早,民眾紛紛湧入投票所投票。基隆市中正區設在山海觀巴黎會館交誼廳的第五投開票所,上午9點56分發生一起投票違規事件,選務人員發現28歲陳姓女子在投票時攜帶手機進入,並偷拍選票,涉嫌影響大罷免的投票。

請繼續往下閱讀...

警員接獲投開票所主任通知後攔下陳女,查驗手機發現,確實有1 張她剛剛拍攝未蓋章空白選票;陳女解釋,之所以用手機拍攝空白選票,是要讓家人知道她有投票。

警二分局偵查隊通知基隆市選舉委員會、聯繫在二分局偵查隊坐鎮的檢察官唐道發,檢方認定,陳女違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65條第3款「任何人不得攜帶行動電話或具攝影功能之器材進入投票所」,依規定要被裁罰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警方隨即將陳女帶回製作筆錄後,全案函送基隆市選委會裁罰。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寒冬飄雨到熾熱豔陽新 竹雙罷志工林士凱宣揚大罷免
NEWS link
新竹雙罷志工林士凱從青鳥到新竹台派,站上街頭溫暖宣揚罷免理念,對能參與大罷免這場公民運動,深感榮幸,也認為很值得。(記者洪美秀攝)

2025/07/26 16:43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新竹市是全台大罷免中唯一罷免市長與國民黨立委的縣市,更是最早有公民團體成立罷免粉專,去年5月青鳥運動後,就參與和支持罷團的志工林士凱,去年5月在火車站前廣場舉辦新竹青鳥開講活動,並舉辦新竹台派大辦桌,從一階到二階連署,即使遇反罷者咆哮及指罵,林士凱總是語氣溫和理性說明。

他說,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罷免公民運動,能參與及為其奉獻,何其有幸。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何站出來挺罷免?林士凱說,他在新竹出生長大,因曾在市府服務,參與新竹市轉變及建設大爆發的時期,過去曾擁有的城市光榮感,如今卻看到城市失序變調,讓他無法視而不見及沉默。

去年5月24日,立法院外10萬人高喊:「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的青鳥行動遍地開花,但新竹的冷漠讓他焦慮。那一刻,他決定站出來,在社群號召舉辦公民開講,短短3天,工程師、學生、教授紛紛響應。5月28日那晚,新竹車站前湧入超過2千人,沒有政黨動員,只有理性討論與真誠表達。也因青鳥行動點燃新竹的民主火苗,新竹台派群組迅速集結,素昧平生的新竹公民,因相同信念,互相交流討論並走向罷免行動。

從一階連署到籌辦「台派大辦桌」、設計反貪看板,「公民先行」的價值凝聚罷團力量,當全國大罷免風起雲湧進入二階,新竹地區四大公民團體也合體辦活動,他更走入街頭,宣講罷免理念號召連署,從寒冬飄雨到熾熱豔陽,與罷團拿著麥克風在各大街頭路口宣講號召連署,不厭倦地向公民說明罷免理由。三階投票前的宣講期,他與市議員劉康彥合辦「罷免客廳會」,更記錄9位竹科媽媽參與罷團當志工的故事,如今走完罷免投票這段路,他可以堅定大聲說因為愛新竹,所有辛苦都值得。

新竹雙罷志工林士凱從青鳥到新竹台派,站上街頭溫暖宣揚罷免理念,對能參與大罷免這場公民運動,深感榮幸,也認為很值得。(記者洪美秀攝)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新北1開票所葉元之罷免案結果出爐 同意288、不同意264
NEWS link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資料照)

2025/07/26 16:41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首波「大罷免」已在今(26日)下午4時結束投票,目前正在開票中,新北市第414投票所開票結果已出爐,總投票人數1043人,共555人領票,同意票288、不同意264、廢票4。

綜合媒體報導,新北市第414投開票結果出爐,總投票人數1043人,共555人領票,同意票288、不同意264、廢票4。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公職人員選罷法第90條,罷免案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數須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4以上(25%以上),即為通過,葉元之選區投票人數23萬1042人,25%是5萬7761人。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大罷免投票開票中!24席立委「不同意罷免 」皆領先同意
NEWS link
罷免國民黨立委第一波投票今(26)日舉行,下午4點投票結束,正在開票。圖為26日一早民眾前往投票情況。(記者田裕華攝)

2025/07/26 16:39

劉家凱/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罷免國民黨立委第一波投票今(26)日舉行,下午4點投票結束,開票作業正在進行中,不過,開票30分鐘後,選情對罷免方並不樂觀,目前24名立委罷免投票,都是由不同意領先同意。

截至下午4時30分左右,目前24位立委罷免案,暫時都由不同意罷免領先。藍營選前評估最危險的立委葉元之、徐巧芯、王鴻薇,目前也是不同意票領先同意票數。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台大罷免24+1開票看這裡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會亂象掀全台大罷免 藍白違憲擴權爭議一次看
NEWS link
立法院去年5月底在青鳥行動的抗議聲浪下,表決三讀通過國會擴權法案。(資料照)

2025/07/26 16:38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立法院長達一年半來的諸多亂象,引爆今(26)日登場的大罷免投票。從國民黨及民眾黨聯手強推違憲擴權法案、癱瘓憲法法庭,到報復性刪減國家預算、阻擋重要國安法案,一連串實質面及程序面爭議,激起公民運動的反撲。

新國會去年上路後,爭議便接踵而來。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提案縮短中國配偶入籍年限,被質疑替中國洗人口。立法院長韓國瑜及國民黨總召傅崐萁等人領銜的「花東三法」,要求中央編列巨額預算,陷入違憲與破壞財政紀律的疑慮。

請繼續往下閱讀...

掀起大規模青鳥行動的「國會擴權法案」,去年5月底在抗議聲浪中三讀通過,不僅存在黑箱等程序爭議,還有侵害人權、行政權及司法權之嫌,包括藐視國會罪、調查權及總統國情報告等多項修法內容,後續更遭憲法法庭裁定違憲。

在大法官人事案屢遭延宕及封殺下,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提案修訂「憲法訴訟法」,加嚴憲法法庭運作門檻。藍白聯手修「財劃法」,要求中央必須再釋出3753億元給地方政府,卻未同步調整事權分配。在野黨亦強推「選罷法」修法,主張罷免案連署人須附身分證影本,形同提高罷免門檻。三大法案再度點燃民怨,促成「冬季青鳥行動」。

面對中共威脅加劇,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等人自去年4月起提出「立委赴中納管」修法,至今遭藍白阻擋逾500次。國民黨立委陳永康提出「國家安全戰略法草案」,被質疑將總統的國安權限轉移至立法院;其「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也被擔憂導致台海戰事「內戰化」,影響國際馳援。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與徐巧芯分別提案修正「民防法」與「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被質疑削弱民防體系,損害台灣防災自救能力。此外,國民黨立委陳玉珍、陳雪生等人推動的「離島建設條例」修法,也存在替中國產品洗產地的風險。

此外,今年度總預算被在野黨大幅刪減凍結,總數創歷史新高,衝擊政府業務運作及民生建設;立院甚至要求行政院自行調整刪減數636億元,有違權力分立原則。立院日前通過因應美國關稅的特別條例,卻未納入撥補台電的1千億元,反而加碼2350億元用以普發現金1萬元。

對於高度爭議性的重要議案,在野黨動輒逕付二讀,委員會審查及朝野協商幾乎淪為虛設,將條文全數保留送院會處理,表決當天才提出最高機密的「再修正動議」。國民黨團甚至封門獨審「選罷法」、甚至以3分鐘初審通過「財劃法」,缺乏實質討論及程序正義。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從見證到參與 雙和罷團志工有心首次罷免之旅
NEWS link
「雙和罷團」志工有心不是搖旗吶喊的人,卻是成為團隊背後最堅強的後盾。(記者陳奕劭攝)

2025/07/26 16:38

〔記者陳奕劭/新北報導〕他曾是10年經歷的資深記者、在NGO推動民主人權,也是立委吳沛憶的英文家教,過去見證了野草莓、太陽花,如今的他不是搖旗吶喊的人,而是團隊背後最堅強的後盾,他是「雙和罷團」志工有心。

有心是「民主第一代」,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啟迪了有心的政治意識,就讀國中的他常與同學相約放學後參加政見發表會與選舉造勢活動,大學就讀政治相關科系,畢業後在媒體工作,十年期間跑過政治、社運新聞,後來轉入NGO推動民主人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談到首次參與罷免,有心分享,過去曾參加野草莓與太陽花運動,但僅止於旁觀者的角色,直到他響應大罷免遞交連署書,順口問「有沒有缺志工?」,意外解鎖「從旁觀者到參與者」的生活經歷。

穿上志工背心,有心坦言,「相當累」,清晨要送車與掃市場、中午跑社區共餐、晚上要舉牌站路口,回家時早已筋疲力盡。他強調,「自己代表所有人」,在街上要非常重視形象管理,他也更全面了解議題與法律常識,偶爾參與內部的開會,對於社會運動的實際運作有更深刻的了解。

回憶首次站上街頭,有心笑稱,他常遭遇肢體攻擊、破口大罵、搶奪麥克風等衝突,但他過去曾是Taipei Times記者,採訪活動時常與民眾、警方起衝突,甚至曾在「324行政院驅離事件」中被水柱攻擊 ,相較於一些新手志工,他的實戰經歷豐富,現在遇到謾罵時,他會笑回「謝謝你的支持」。

有心分享,不久前他們在街上推動二階連署,常被冷眼對待,有一天在路口舉牌時,遭遇一名男子辱罵志工並試圖搶走麥克風,正當他們早已習慣同時,有見義勇為的民眾特別追上去斥責那名嗆聲的人,也有其他民眾買飲料加油打氣。這些默默的溫暖與支持,正是他們走到現在的最大動力。

穿上志工背心,有心強調,「自己代表所有人」,在街上要非常重視形象管理。(記者陳奕劭攝)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基隆絕沛發言人皮筋兒 每一場公民運動都會在民眾心中埋下種子
NEWS link
基隆絕沛發言人皮筋兒認為,每一次公民運動都會在民眾心中埋下種子。(記者盧賢秀攝)

2025/07/26 16:35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罷團「基隆絕沛」發言人皮筋兒,口才好、行動力強,又有空戰能力,她說,每次公民運動不管成功與否,都會在民眾心中埋下種子,也許2年、4年後遇到某種情況時,會觸動這些當年冷眼旁觀者反思「轉念」,再辛苦她都盡可能去參與。

皮筋兒是基隆礦工子孫,除了大學時期短暫離開家鄉求學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基隆,她從太陽花時期就參與公民運動,「基隆絕沛」行動較其他地區晚,她就在港湖等地擔任志工,基隆絕沛發動罷免行動後,她立即回基隆擔任志工。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在醫院擔任科技計畫臨床研究助理,還是位單親媽媽,利用休假或請假投入罷免活動,她說家人蠻支持她的,提醒她注意安全,還幫她照顧孩子,沒有後顧之憂。

在連署期間讓皮筋兒憤怒的是收到恐嚇訊息,有人留言「會有人找到你的女兒,然後幫你接她。你以後永遠不用接女兒放學了」,她無法接受有人拿小孩來恐嚇的卑劣手段,她是露臉的志工都敢威脅,那些不敢露臉的志工有多害怕?所以她絕不能退縮,「你們越是威脅我,我越不會退縮」。她選擇報警,為了所愛的人,他無所畏懼走下去。

除此,有不少志工散發文宣時被謾罵、推倒、撕毀文宣等,這些都是民主社會不應該發生的事,每一個志工都代表一個家庭,為了孩子她要把握機會,「不能讓下一代生活在相對不民主的社會」。

皮筋兒說,從太陽花學運、割爛委開始,每一次的公民運動都會看到一些改變,在冷眼旁觀的人心中埋下種子,也許過了2年、4年甚至更久,遇到某一事件時,會觸發他們反思、覺醒、轉念,所以每一次公民運動就是一步步學習、衝撞、挫敗、累積能量,再辛苦她都會盡其所能去參與。

基隆絕沛發言人皮筋兒認為,每一次公民運動都會在民眾心中埋下種子。(記者盧賢秀攝)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中選務屢傳狀況 何欣純痛批要亂到什麼程度
NEWS link
台中選務屢傳狀況,綠委何欣純痛批要亂到什麼程度,圖為南屯區投票狀況。(記者黃旭磊攝)

2025/07/26 16:33

〔記者黃旭磊/台中報導〕台中市第4、5、6選區罷免案投票今登場,選務屢傳狀況,在社群網路上回報情形層出不窮,民進黨台中市議員陳淑華、何文海等多名罷區議員奔波協助處理選務,民進黨立委何欣純說,昨晚(25日)在「為民主守夜,公民集氣晚會」晚會就說過,地方政府準備投開票作業時,有人開始質疑行政不公,「早預期台中選務一定有狀況,但實在無法預料會亂到什麼程度。」

台中市南屯區164投開票所上午11時許有選民攜帶手機投票,當場被主任管理員通知違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通知台中第四警分局南屯派出所帶回調查,西屯區長安國小票所指標模糊,也有選民向市議員陳淑華投訴,圈票處蓋印泥太濃,蓋應選票非常模糊不清。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欣純說,先前就注意到地方政府準備投開票作業時,有人開始質疑行政不公,有許多投開票所地點與過往不一樣,也有民眾陳情,到昨天都還沒有拿到投票通知單,預期台中選務一定會有狀況,但實在無法預料會亂到什麼程度,但綜看今天從早到晚,所收到訊息顯示亂象一籮筐。

陳淑華表示,49-50號投票所指示方向錯誤,破損不處理、張貼標示不清,有民眾被誤導,投個票要繞來繞去。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台東投票率約4成 不同意大致為同意票2倍
NEWS link
不同意票數遙遙領先,常以近2倍數字超前。(記者劉人瑋攝)

2025/07/26 16:32

〔記者劉人瑋/台東報導〕台東縣區域立委投票人數計11萬3385人,共設236個投開票所,台東市是大票倉,共6萬7554人。目前小選區已陸續開票,投票率目前傳出約4成,且不同意罷免遙遙領先。

同意與不同意票,從開票起就呈現約2倍差距,不同意票遠遠領先。隨著不同意票數領先突破1千、2千,位在四維路的黃建賓服務處也響起掌聲。支持者表示「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一舉翻轉國會 至少須罷免掉12位國民黨立委
NEWS link
針對罷免案,民眾26日一早前往投票情況。(記者田裕華攝)

2025/07/26 16:32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大罷免726首波投票稍早結束,其投票結果將直接牽動未來國會各政黨的席次及其運作方式。若民進黨想要在首次立委補選前(11月初)就翻轉國會結構,至少須有12席國民黨立委被罷免掉才行。而在補選後,若民進黨要繼續維持單獨過半的局勢,則至少要補選上6席,才能以1票之差勝過藍白聯盟。

目前立法院共有113席立委,其中泛藍陣營(國民黨團52席+無黨籍立委陳超明、高金素梅)54席、民進黨團51席、民眾黨團8席。在本屆三黨不過半、且藍白合(62席)的情況下,綠營於議案表決時屢屢敗陣。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在今日24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投票結果出爐後,國會結構也將發生改變。民進黨若要一舉翻轉國會席次,且在補選前、後都居於主導地位,那麼至少要罷免掉12席藍委,在補選前的議案表決,才可以51(綠)比50(藍白)勝出;並在補選後選上至少6席綠委,才能以57(綠)比56(藍白)奪回國會主導權。

其次的狀況為,本次成功罷免6席至11席藍委,此時民進黨雖取得翻轉國會的「門票」,但在補選前,人數無法取得主導優勢,在藍白合的情況下,有很大的機率在表決時仍將敗陣,而在補選時雖然艱困,仍有機會一搏。

最後,若本次僅成功罷免2到5席藍委,民進黨雖重回國會第一大黨的地位,但人數仍不敵藍白合,未來國會運作狀況恐將與目前情況無異。

至於是否有可能改選立法院長?根據「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須「經全體立委1/3(38位)以上人數提議,出席委員2/3(76位)以上人數通過,得予以改選。」難度非常非常高,可謂不可能的任務。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首波大罷免開票中!網友見票數拉鋸心情忐忑
NEWS link
首波「大罷免」開票中,網友們心情忐忑。(記者陳逸寬攝)

2025/07/26 16:31

郭顏慧/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首波「大罷免」已在今(26日)下午4時結束投票,目前正在開票中,網友們一邊緊盯各大電視台的直播情況,一邊心情忐忑地表示狀況好像較為嚴峻。

從PTT的多篇討論文章中可以看到,網友們發現目前各藍委的不同意罷免票數似乎都多於同意票,較為膠著的可能就剩下新北市第7選區的葉元之,不禁感嘆怎麼會這樣。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少鄉民見狀也紛紛留言討論,有人認為要等到最後結果出爐才算;還有人透露自己的朋友原本是支持民進黨的,但今天卻投下了不同意票,因為他擔心普發1萬會拿不到。

全台大罷免24+1開票看這裡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U12世界盃》2連勝後強碰台灣隊! 日本隊不短打、捕手自己配球
NEWS link
U12世界盃日本隊。(記者李惠洲攝)

〔記者龔乃玠/台南報導〕U12世界盃日本隊今預賽靠橋本翔太朗的6局完封勝,率隊以4:0擊敗古巴,取得2連勝,明天將挑戰地主台灣隊。今年的日本隊跟過去井端弘和領軍的U12一樣,採用不短打、強攻策略來幫助選手成長。

井端弘和過去率領U12世界盃就以「不短打」的風格在台灣球界熱議,今年日本隊新監督大久保秀昭也是同樣的風格,他說,在國家隊的會議中,跟井端弘和討論有共識,「我們在U15也是強力攻擊,我也會延續這樣的理念,畢竟這對小朋友的成長比較有幫助。」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隊連勝德國和古巴,投捕之間都自主配球,教練團沒有幫忙,這也是日本隊教練團幫助選手成長的方法。大久保秀昭指出,基本上在日本的少棒,大部分都交由捕手來配球,「除非在某些無論如何都想贏時,教練才會配球,不然都是放給投捕來配。」

U12世界盃日本隊。(記者李惠洲攝)

U12世界盃台灣隊。(資料照,記者李惠洲攝)

U12世界盃日本隊。(記者李惠洲攝)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秘魯中部重大車禍 巴士翻覆至少18人喪命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利馬25日綜合外電報導)秘魯衛生當局官員指出,國內中部地區一輛巴士今天失控偏離道路而翻覆,造成至少18人死亡。

秘魯當地媒體報導,這台載有60多人的巴士原本預定從首都利馬(Lima)駛往中部城鎮拉麥塞德(La Merced),但途中失控衝出蜿蜒狹窄的道路。

秘魯中部城市塔爾馬(Tarma)衛生當局發言人告訴法新社:「目前,我們已經記錄到18人死於這起事故。」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緊急救難隊伍已經抵達事發現場,這起車禍的發生原因尚未能確定。

秘魯經常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大多是駕駛超速及路況惡劣,當地警方去年共記錄到3173人死於交通相關事故。(譯者:陳彥鈞/核稿:洪啓原)1140726

巴基斯坦稱數天內可與美國達貿易協議 美未提時間表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25日綜合外電報導)巴基斯坦外交部長達爾今天表示,美國與巴基斯坦「非常接近」達成貿易協議,很可能就在幾天內。但達爾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會晤後,美方公開言論並未提及任何時間表。

路透社報導,達爾(Ishaq Dar)在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舉行的討論會中說:「我認為我們非常接近與美國談成1份協議。我們的團隊一直在華府進行討論及舉行視訊會議,(巴基斯坦)總理也已指派1個委員會目前著手進行微調。」

他進一步表示,達成協議「不會是幾個月,甚至不會是幾週,我會說(只有)幾天」。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不過,盧比歐(Marco Rubio)與達爾會晤後,美國國務院與巴基斯坦外交部在各自發布的聲明中僅表示,兩人討論時強調擴大貿易及在關鍵礦產和採礦領域加強合作的重要性。無論是美國國務院的聲明或盧比歐會後在社群媒體平台X發表的貼文,都沒有提到達成貿易協議的具體時程。

巴基斯坦外交部的聲明另提到,達爾感謝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及盧比歐「透過推動巴基斯坦與印度達成停火,在化解兩國緊張關係上發揮關鍵作用」。美國國務院的聲明則未提及印度。(譯者:林沂鋒/核稿:張正芊)1140726

男遭毆及強押上車 南警追捕逮2嫌
NEWS link
男遭毆及強押上車 南警追捕逮2嫌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6日電)賴姓男子今天清晨在台南市區被毆及強押上車,警方獲報緝捕,下午在北區追攔涉案車輛,逮捕黃姓、蘇姓2名男子,帶回警分局偵訊中。

台南市警局第二分局告訴中央社記者,38歲賴男今天清晨5時許在安平區遭人毆打後,跨越中華西路逃到中西區,仍遭對方追上強押上車。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警方獲報緝捕,下午在中西區發現涉案車輛,警網趕往圍捕,直追到北區和緯路才攔下,逮捕車上35歲黃姓、31歲蘇姓2名涉案男子。

警方初步調查,遭押上車的賴男已被釋放,犯案動機偵辦釐清中。(編輯:謝雅竹)1140726

上海AI大會 李強: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慧合作組織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26日電)「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今天在上海揭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表示,中國願協助其他國家加強人工智慧發展,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慧合作組織。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以「智能時代、同球共濟」為主題,26至28日(展期至29日)於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覽館舉行,李強今天上午出席開幕式致詞。

據新華社報導,李強致詞時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4月在上海考察時強調,人工智慧技術加速反覆運算,正迎來爆發式發展,必須加強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努力開發更多安全可靠的優質產品。

李強對於人工智慧發展提出3點建議。他說,必須更加注重普及、普惠,充分用好人工智慧發展既有成果,堅持開放共用、智慧平權,讓更多國家和群體從中受益。

李強提到,中國「人工智慧+」行動深入推進,願意共享發展經驗和技術產品,幫助世界各國,特別是幫助全球南方國家加強能力建設,讓人工智慧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球。

關於第2點建議,李強說,必須更加注重創新合作,力求更多突破性人工智慧科技碩果,深化基礎科學和技術研發合作,加強企業和人才交流,為人工智慧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

李強提到第3點建議時說,要更加注重共同治理,確保人工智慧在造福人類上最終修成正果,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各國對接協調,推動早日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人工智慧全球治理框架和規則。

他最後強調,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慧全球治理,積極參與推動多邊、雙邊合作,願對國際社會提供更多中國方案、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政府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慧合作組織。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26日大會發布「人工智慧全球治理行動計畫」,共計13點,其中提到共同把握人工智慧機遇、加強人工智慧能力建設國際合作、營造多元開放創新生態、加快數位基礎設施建設等。

據大會官方介紹,今年大會展覽展示面積第一次突破7萬平方公尺,有800多家企業參與、3000多項前線展品展出,涵蓋40多款大模型、50多款AI終端產品、60多款智慧型機器,還有80多款「全球首發」或「中國首秀」新品。(編輯:楊昇儒)1140726

黃建賓罷免案開票 罷團自行宣布不通過
NEWS link
器子、我家的事登紐約亞洲影展 導演分享把故事說好

橋本翔太朗6局完封古巴 U12世界盃日本2連勝[影]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謝靜雯台北26日電)U12世界盃棒球賽日本隊今天與古巴交手,橋本翔太朗投打有表現,6局完封壓制,率日本以4比0拿下預賽2連勝,明天將與台灣交手。

U12世界盃棒球賽昨天在台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開打,日本、台灣、古巴、澳洲、德國、墨西哥同在A組;日本隊昨天首戰以17比0擊敗德國隊,今天與古巴隊交手。

日本隊由橋本翔太朗任先發投手,橋本翔太朗1局上1人出局後,接連被敲2支安打,但及時回穩,製造滾地球出局、沒有失分,2局上保送首名打者,2人出局後被敲出安打,關鍵時刻三振、瓦解對手攻勢。

從2局最後一個出局數算起,橋本翔太朗連續抓12個出局數,直到6局上2人出局後因為隊友守備失誤再讓古巴打者上壘,接著讓打者敲出滾地球出局、穩守不失分。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日本隊1局下外山泰基率先敲出三壘打,靠著滾地球送回第1分,2局下靠著單局2支安打再拿1分,3局下首名打者失誤上壘,橋本翔太朗安打推進,再靠著高飛犧牲打跑回分數,2人出局後茨木雄之介補上安打、送回球隊第4分。

橋本翔太朗今天投打有表現,先發投6局僅被敲出3支安打,投出5次三振、1次四壞保送,無失分,打擊方面敲出1安,幫助球隊拿下預賽2連勝。(編輯:李亨山)1140726

香港社民連解散近月 前主席陳寶瑩:生命重心不知在哪裡[影]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影片來源:民主黨 The Democratic Party HK

(中央社台北26日電)香港政黨社會民主連線6月29日宣布解散,最後一任主席陳寶瑩日前受訪時表示,心情仍未沉澱,「突然生命重心不知在哪裡」。

陳寶瑩日前接受香港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的網台節目「ChatDP with Emily Lau」訪問時表示,社民連已解散接近一個月,她心情未沉澱,仍然有些忐忑,對前路仍沒有具體想法。

陳寶瑩說,過去幾年社民連會定時在街頭擺攤宣傳主張、做政策研究及發表意見等,社民連解散後,她感到「突然生命重心不知在哪裡」。

香港政府不時提到社會存在「軟對抗」,陳寶瑩表示,「軟對抗」的打擊面更大,當局想將所有有組織的力量瓦解,現在做任何事都要三思。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她說,最關注的是對言論自由的打壓已擴大到普通人的層面,希望市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堅持自己的思想自由及發言權,又能保護自己。

陳寶瑩說,「打壓是預料到的,只能跟自己說,當你想伸張自己權益時,不會零風險,一定有風險,風險估計不到,視乎大家想追求什麼,衡量自己可以承受(風險)的程度」。(編輯:陳鎧妤/楊昇儒)1140726

中國內蒙與雲南接連地震 多地民眾稱震感明顯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呂佳蓉台北26日電)中國內蒙古阿拉善盟、雲南普洱市26日凌晨接連發生地震。多地中國網民表示震感明顯。

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26日凌晨1時2分,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發生規模4.7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於北緯38.24度,東經104.02度。

震中距甘肅民勤縣91公里、距甘肅景泰縣118公里、距甘肅涼州區126公里、距寧夏沙坡頭區129公里、距甘肅古浪縣131公里,距甘肅武威市126公里、距銀川市197公里。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不少IP定位為甘肅、寧夏的網友表示,「甘肅震感明顯」、「直接被搖醒」,也有銀川民眾說震感強烈。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據阿拉善盟應急管理局消息,當地啟動抗震救災4級應急響應,正按應急預案開展相關工作。該地地處沙漠腹地,暫未收到人員傷亡報告。

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26日凌晨5時31分,雲南普洱市寧洱縣發生規模3.1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於北緯23.16度,東經101.12度。也有許多雲南的網友說被震醒。(編輯:張淑伶)1140726

加班車列車長無人接班 台鐵延誤16分鐘
NEWS link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26日電)首波罷免案投開票今天舉行,台鐵加開5371次七堵至台東新自強號,行駛至潮州站時,列車長竟找不到人接班,經緊急派人接手,列車延誤約16分鐘。台鐵表示,將追究責任。

24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及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今天投開票。因應旅運需求增加,台鐵週末加開列車疏運,包含今天1列5371次七堵至台東新自強號,但傳出列車行駛至潮州站時,列車長找不到人接班的情況。

透過 Google News 追蹤中央社

台鐵表示,因高雄車班派班副組長誤植加班車日期,導致漏派車長值乘;車班接獲通知後,立即指派待班車長上車值乘。

針對這起漏派車長值乘疏失,造成列車延誤約16分鐘才發車。台鐵表示,南區營運處將檢討並改善,同時追究相關失職人員責任,避免類似情形再度發生。(編輯:吳素柔)1140726

獅隊鎖定2人選加快補強 蘇泰安:洋將頻被挖角也是種肯定
NEWS link
獅隊鎖定2人選加快補強 蘇泰安:洋將頻被挖角也是種肯定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謝靜雯台北26日電)中職統一7-ELEVEn獅隊洋投梅賽斯被韓職簽走,領隊蘇泰安表示,感謝梅賽斯貢獻,原已鎖定2名洋投,事發突然會加快腳步,洋投一直被挖走,換個角度講也代表獅隊看人眼光不錯。

獅隊昨天賽後突然被告知洋投梅賽斯(Cristopher Mercedes)被韓職英雄隊買走,加上衛蘭德(Joe Wieland)退休心意堅決,現在陣中僅剩布雷克(Brock Dykxhoorn)、蒙德茲(Yohander Méndez)和飛力獅(Felix Pena)3名洋投。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梅賽斯今天跟著一軍到台北大巨蛋,賽前集合時有跟隊友說話,也有跟隊友擁抱。領隊蘇泰安表示,洋將季中被挖走的狀況經常會發生,代表梅賽斯表現好才會被看上,賽前有跟梅賽斯碰面表達謝意,獅隊上半季奪冠梅賽斯的貢獻很大,梅賽斯很不捨,獅隊也獻上祝福。

被問起近年洋將一直被挖走,蘇泰安表示,換個角度講也是肯定,代表獅隊看人眼光不錯。蘇泰安提到,本來就有鎖定2名洋投,在洋將大限之前有適合的人選都會考量,現在就是加快原本找人計畫的腳步,剛剛也有趕快跟球探部門開會,盡快把洋將找來台灣。(編輯:張雅淨)1140726

'We're all to blame': Mum and daughter lay dead for months
NEWS link
'We're all to blame': Mum and daughter lay dead for months

3 hours ago Share Save Katie Thompson BBC News Navtej Johal BBC News, Midlands correspondent Share Save

Other Alphonsine Djiako Leuga and her daughter Loraine Choulla came to the UK in 2016 from Italy

How did a mother and her 18-year-old daughter lie dead in their home for months and nobody knew? This is just one of the questions examined during the inquest into the deaths of Alphonsine Djiako Leuga and Loraine Choulla. Loraine had Down's syndrome and her mother was her carer. They were known to social services. And yet they had "lain undiscovered for some time" in their home in Radford, Nottingham, last May. It's a tragic case that has left people in the community not only blaming the authorities, but also themselves.

Other Alphonsine, 47, and her daughter got to know residents in the community

"What went wrong? Did the system fail her? That's the question," a friend told the BBC. She had met Alphonsine, who was born in Cameroon, outside the Victoria Centre in Nottingham when they had just arrived in the UK in 2016 from Italy. She had two daughters with her at the time. It was a time of desperation. "I met them on the street. They had nowhere to go," she explained. "She was speaking French. I spoke in French." They all stayed with the friend, who did not want to be named, at her house for up to eight weeks. "I took her in because she is a Cameroonian. I am a Cameroonian too, my kids are not home either," she added.

The house had fallen into a state of disrepair before the pair's bodies were found

Later in 2019, Alphonsine, 47, and her two daughters moved into their council house in Hartley Road and got to know locals in the community. The older of the two children, who is in her 20s, moved out in April 2022, the inquest heard. One shopkeeper affectionately called Alphonsine "Cameroon woman", and described her as an easy-going person with a happy daughter. But hard times followed, and Alphonsine would go on to tell locals her heating had been cut off and Loraine was not going to school, which had affected her benefits and ability to pay the bills. A local business let her buy food on credit. "Whenever she would get money she would clear her bill," the employee said. "Maybe £20 worth of items... just little meal for a few days." She would buy frozen food and dry items and what her daughter wanted, according to the staff member, who did not want to be named. But it was winter, it was cold and she could not heat her home as December approached. The house appeared unkempt and had signs of disrepair. The shop worker said at this time, Alphonsine visited the store with a swollen face. "I was asking, 'are you ok? 'What's happening'? She said the cold is too much," they said. The inquest - which began on Monday at Nottingham Coroner's Court - heard Alphonsine had begun to disengage with housing and social services in 2021, refusing access to her house.

'System is wrong'

It meant inspections did not take place and her gas supply was subsequently capped. When she asked for it to be turned back on, she didn't grant access to her property. Alphonsine and Loraine remained without hot water and heating from 2023. By January 2024, Alphonsine was critically ill having just spent days in hospital with very low iron levels. On 2 February, she told an ambulance call handler she needed help for herself and her daughter. "Would you send an ambulance? Please come, please," were the last words she said on the phone before the call ended. The ambulance never came as it had been wrongly labelled as an "abandoned call", and Alphonsine died first - between 2 and 8 February - of pneumonia, leaving Loraine, who relied "entirely" on her mum, to fend for herself. She died weeks later of malnutrition and dehydration. When news of their deaths emerged, the community was left shocked and with questions: How could this happen? How did they not see the signs? "It's so upsetting. She and her daughter were probably in that house undetected for maybe months," the shop worker said. "It means there is problem in the community. Everybody is by themselves. Nobody can check [on] each other. "I believe someone like that should be more supported. The system is wrong."

Deborah Williams lived next door to Alphonsine and Loraine

Next-door neighbour Deborah Williams described seeing the mother struggling with Loraine at times, who was non-verbal and physically strong for her age. She told the BBC she would overhear Alphonsine helping her with her language skills. "You'd hear her mum trying to support her with speaking. It was almost like you could tell that mum was reading baby books and wanting her daughter to copy," she said. Deborah said the pair were good neighbours and recalled last seeing them at the start of 2024. At this point she said the garden was overgrown, there was mould on the windows - which were left ajar in winter - and the back gates were in need of repair. But the "telling signs" went unnoticed among the wider community.

New tenants are now living in the council-owned property

"I live in the area, where it's a not a bad thing to keep yourself to yourself," Deborah said. "You do kind of want to be invisible. You don't want any trouble. You don't want to draw attention. "It just never really occurred to me that it could be that severe a situation, but those are telling signs that something is not right." In happier times, she described seeing the pair out and about with matching hairstyles. "Mum's deciding that she's going to have a yellow or an orange weave, the daughter's going to have the same one as well," Deborah recalled. She had had two visits from social services enquiring about the whereabouts of the pair and felt the council, as a landlord, had a responsibility to them. Social care staff attempted to visit Alphonsine and Loraine in early 2024 but when it appeared to them the house was empty, they left. The coroner said there were "missed opportunities, particularly by Nottingham City Council social care teams, to escalate concerns" around the pair and to involve police in welfare checks. Deborah added Alphonsine and Loraine's quiet nature - they weren't a nuisance or noisy - meant no action was triggered. "That's a sad thing," she said. "The daughter was so reliant on the mum - she wouldn't even know how to get a key and to let herself out. "She can't shout, raise an alarm of some sort. They [Loraine] didn't have the functionality to do something like open the front door, because that person, your person was everything. That person was responsible for your life."

Jamil Ellahi says people should have been more alert to the situation

When police discovered the pair, there was evidence teenager Loraine had tried to feed herself, the inquest heard. There were two unopened tins of tuna found in the microwave and half-eaten food in the bedroom, including bread and raw pasta. Jamil Ellahi, who owns a barbershop opposite their home, said he felt angry when he found out about their deaths. "I felt sad because obviously I'm across the road and used to see her every week or so," he said. "I blame myself. I blame everybody who lives round here, because we should have been more of a community and we should look after our neighbours. "The ignorance of not talking to [a] neighbour next-door, not knowing the name, that's the problem." Jamil thinks if communities were more sociable, problems would not go under the radar. "We're all to blame. You can't just put the finger on one person, or one society, or one group. It's all of us. "We all, we all have to take a lesson from this." Additional reporting by Asha Patel If you have been affected by any of the issues raised in this story, support is available via the BBC Action Line.

Trans tribunal phone notes were not checked in person
NEWS link
Trans tribunal phone notes were not checked in person

13 hours ago Share Save Share Save

BBC Dr Beth Upton had made a bullying and harassment complaint to NHS Fife

Phone records in a tribunal involving a row between a nurse and a trans doctor were not examined in person or forensically. Peter Donaldson, an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r for NHS Fife, instead joined a Teams call with Dr Beth Upton in May this year to assist in downloading notes from a mobile phone. The notes related to encounters the doctor had with Sandie Peggie, a nurse at the Victoria Hospital in Kirkcaldy. Mr Donaldson told the tribunal that "time was limited" but that it would have been "more beneficial" to have carried out the exercise in person.

PA Media Sandie Peggie has taken NHS Fife to an employment tribunal

Ms Peggie and Dr Upton had a row on 24 December 2023 in the women's changing rooms, regarding whether the doctor should be allowed in there. The nurse was then suspended after Dr Upton made an allegation of bullying and harassment and cited concerns about "patient care". Ms Peggie has since lodged a claim against NHS Fife and Dr Upton, citing the Equality Act 2010.

The tribunal previously heard Dr Upton had recorded details of alleged incidents involving Ms Peggie prior to Christmas Eve in written notes on a phone. When asked if the "most reliable" way to ensure the phone information was accurate would have been to carry out a forensic examination, Mr Donaldson agreed. He also agreed that an in-person meeting would have been better than a Teams call. Mr Donaldson said he could not offer a technical explanation for why the notes, including one entitled Weird Incident, showed a creation date of October 2023 but listed an edited date of August 2023. The witness told the tribunal "he didn't believe for a minute that [Dr Upton] was trying to lead us up to the garden path" with evidence. It was later stated by Dr Upton's legal team that other notes on the phone unrelated to Ms Peggie - including a shopping list - had the same issue with dates.

Timeline of the Sandie Peggie tribunal

Alexander Isak: Newcastle boss Eddie Howe on striker's future
NEWS link
The settling of Alexander Isak's future "has to be right for Newcastle", says manager Eddie Howe.

The striker is considering his future at the club amid interest from Liverpool.

Isak did not travel with the squad to Singapore on Thursday, with Newcastle saying he had a thigh injury, but the Sweden international wants to look at a move.

A source has told BBC Sport that Liverpool are still interested in the 25-year-old, despite signing Eintracht Frankfurt striker Hugo Ekitike for an initial £69m.

Speaking before Sunday's pre-season friendly against Arsenal, Howe said: "Of course there are things going on behind the scenes.

"He will be aware he is in the news every day and I'm sure that is not easy for anyone in that situation. Conversations that happen with Alex and the club, or Alex and myself, will stay private for obvious reasons.

"We do share a good relationship. He has been magnificent for us since he joined. He's very popular in the dressing room.

"We would love him to continue his journey at Newcastle. Although, whatever happens has to be right for Newcastle."

Isak, signed from Real Sociedad in August 2022 for around £60m, has a contract until June 2028. He scored 27 goals in 42 appearances in all competitions for Newcastle last season.

Last Saturday, after Isak missed a 4-0 friendly defeat by Celtic, Howe said the player would "absolutely" be part of the squad for the games in Singapore and South Korea.

Howe says Isak is in Newcastle having his injury assessed, adding: "Hopefully he'll be back soon and playing in the black and white shirt. That's what we all want to see."

He added: "He first mentioned his thigh before the Celtic game. We assumed it would be a very minimal injury, nothing too serious. I think on Monday after the Celtic game, he went in for training very early and he didn't feel right."

Howe said he has not yet had direct contact Newcastle's board about Isak's future, but added that any contract talks would take place "at a later date".

Asked if Isak would stay, he added: "I said after the Celtic game I certainly hope he stays and I said I was confident he would stay.

"I don't see anything that will change that opinion of mine at the moment - but it's football and who knows what the future may bring?

"We are in a very strong position financially.

"We are determined to be successful, be ambitious. We have got a great season ahead of us and we need to add to the squad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journey will continue in an upward trajectory and that's what we all want."

do we really need to stick to recommended daily doses?
NEWS link
Sleep, exercise, hydrate - do we really need to stick to recommended daily doses?

9 hours ago Share Save Ruth Clegg Health and wellbeing reporter Share Save

Getty Images

It felt like there was a collective sigh of relief when a study, published this week, suggested 10,000 steps a day isn't the health utopia we had all been led to believe. The news that we only had to reach 7,000 steps was enough to quite literally stop us in our fervent step-counting stride. So what about some of the other health targets that many of us swear by? Can we fall short of the mark but still live long, healthy and happy lives? We've taken a handful of commonly cited healthy lifestyle benchmarks, examined them with various experts to get an idea of why they exist, explored the health claims, and, most importantly asked if there is any wriggle room. Is sleep so important that we have to spend so much of our lives doing it? How much exercise is enough? What about drinking water? How much do we really need? Disclosure - the below is not medical advice, it's more of an inspection of many of the health ideals we have on our radar.

Water (6-8 glasses a day)

Getty Images

According to the NHS, the average grown-up should be drinking between six and eight glasses (1.5-2 litres) of water a day. However, maybe we don't need to cart our fancy flagons around with us as much as we thought. Prof Neil Turner, kidney special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says as humans we exist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ithout knowing what a pint or a litre was. "I mean, mice don't need flashing water bottles telling them how much to drink - why do we?" he says. "Our bodies are set up to do things just right - we eat when we are hungry, we breathe when we need to breathe, and we drink when we are thirsty." Oh. Is it really that simple? According to Prof Turner, who has seen a lot of kidneys in his time, that rule applies to the vast majority of us. Those with specific conditions, like a kidney disorder, may have to drink more. He says if our urine is dark, in the general healthy population, we shouldn't panic that we haven't drank enough - that is the kidney doing its job. It is reserving water in our body, he explains, and our body should tell us that we feel thirsty and then we will get a drink. Dr Linia Patel, a performance nutritionist, disagrees. We might drink different amounts, she says, due to factors like our size, how warm we are, whether we've been drinking alcohol, but she feels having a target of 1.5 to 2 litres is a good thing - especially for women. "I would definitely say from a women's health point of view, where I work, what I see is a lot of the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being dehydrated. It might be fatigue, constipation, brain fog, feeling hungry [or] cravings." She says that if the problem is related to hydration then it's "an easy one to get right, if you're consistent with it".

Sleep (7-9 hours a night)

Getty Images

Moving on to sleep - the NHS recommends seven to nine hours a night for the average adult, and there's not much wriggle room to be had there. Prof Ama Johal, a specialist in sleep disorders, says sleep is vital; without it we are beginning to shave years off our lives. "The evidence is there, there are huge bodies of research which show that the health benefits are multiple. "A good night's sleep - that's at least seven hours of quality sleep - reduces the risk of obesity, diabetes, depression and finally, it lowers mortality rates." He points to a study which used 10,000 British civil servants - those that slept for fewer than five hours a night had an increased risk of early death. But could we shave an hour off the minimum recommended - and settle for six hours a night? "No," Prof Johal says. "As soon as we lower the limit then there's a risk people will think it's ok to sleep for less time." Cat napping? "Unfortunately not," he says, "Our bodies have very different reactions to naps through the day, and eventually if we tried to make up the hours we were missing overnight by sleeping through the day, we would struggle to fall asleep at night." But all is not lost, nappers among us - there are studies that suggest a short snooze in the day can keep the brain youthful, and even compensate for poor or broken sleep the night before. Prof Johal suggests that for those who struggle to get the recommended amount, try to target a few nights of good sleep a week, and just being "more aware that sleep is so important".

Emily & Lucy Emily Thornton and Lucy Hird - active walkers, but they struggle to sleep

Emily and Lucy are two avid walkers from Manchester. But alongside their love of walking, the two women share a less healthy trait: they struggle to nod off because of their anxiety. But they say the target of seven hours sleep a night is something they "are working towards".

Exercise (150 mins a week)

Emily and Lucy are, however, "definitely nailing it" when it comes to exercise. Through their group, Soft Girls who Hike, they have found a love of walking which has not only improved their mental health, they say, but connected them with many other women. They don't try to meet all the healthy benchmarks on their radar, they explain, because "life just gets in the way". But they are doing 7,000 steps a day and taking long, low impact walks at the weekend. The Chief Medical Officer recommends doing 150 minutes of exercise a week and two strength training sessions. Is that achievable for most? Dr Sinead Roberts, a sports nutritionist who trains elite athletes, is pragmatic in her approach. While moderate strength train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is vital for maintaining muscle mass, she says, as well as resistance to injuries and supporting our immune systems, you have to adapt the recommendations to fit with your life. "Rules are for the obedience of fools and the guidance of wise people," she says. "This phrase really does apply here. "I have friends who do nothing - and that really does show, I say, 'You're walking like an 80-year-old!' "But if you are doing one strength session a week and some moderate exercise then that is definitely a good thing, just try and do more if you can." She uses an analogy of a highway - the more things we can do to stay healthy the wider the road, which, in turn means we can go off course sometimes without careering up a grassy verge. "All those benchmarks are interlinked - you can't just do one healthy thing and ignore the rest. Equally you don't need to put so much pressure on yourself to achieve them all." This attitude chimes with Emily and Lucy, who say they happily "chip away" at some of the health benchmarks. "For example, we might do five minutes of meditation [which is] better than nothing, but we wouldn't stress about not hitting the recommended goal."

Mindfulness (10 mins a day)

Getty Images

Through its Every Mind Matters campaign, the NHS recommends 10 minutes of mindfulness a day. Basically, instead of pondering the future or thinking about the past, you pay attention to the moment, noticing what is going on inside and outside of ourselves, letting our thoughts pass by without judgement. Some studies suggest activities like mindfulness can have a positive effect and also help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brain. Psychologist Natasha Tiwari, founder of The Veda Group, says 10 minutes is a good start to "give the mind time to settle, and the brain enough time to truly benefit" from the process of mindfulness. But many of us lead busy lives, and to carve out 10 minutes in the day can be a luxury. In some respects, could having these targets make life more stressful? Ms Tiwari disagrees - it's less about the time spent and more about the awareness of mindfulness and bringing it to our everyday lives. "Even brief pauses," she explains, "can st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